The Modigliani Scandal是Ken Follet早期另一部成功的小說。小說以倫敦畫界為背景,描寫了年輕畫家、畫廊老板、收藏家、評論家、鑒定家等一眾人物的眾生相,揭示了在高端美術(shù)創(chuàng)作與藝術(shù)欣賞、作品收藏與交易這一系列華麗外表之下,另一個殘酷、虛偽的世界。許多年輕畫家為生存而掙扎,畫廊之間競爭激烈,欺詐、造假時有發(fā)生。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描寫栩栩如生,看書的感覺就像看電影,欲罷不能。更令我興奮的是,我發(fā)現(xiàn)這本小說里各種有用的表達(dá)方法特別多,一個接著一個,不知不覺,從中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
我在這部小說中學(xué)到的第一個短語是put on a leer,意思是“拋媚眼”。和這個短語同時出現(xiàn)的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口語“You betcha.”(英國口語,等于you bet,意思是:你說對了,肯定的,毫無疑問,那還用說)。這里的故事情節(jié)是這樣的,小說的女主人公、25歲的英國姑娘Dee Sleign在法國巴黎進(jìn)修美術(shù),已經(jīng)拿到繪畫藝術(shù)學(xué)位,準(zhǔn)備進(jìn)一步攻讀博士,她39歲的男友Mike希望說服她終止學(xué)業(yè)為他工作,但是Dee沒有答應(yīng)Mike的提議。書中這一段二人的對話是這樣的:
Mike reached across the table and held her hand. “Why don’t you come work for me? I’ll pay you a fortune—you would be worth it.”... She put on a leer. “You betcha,” she said in imitation of his accent. Then she withdrew her hand. “No, I am going to write my thesis. If it gets published, I could make some cash.”
這在對話中,Mike提議Dee為他工作, Dee聽完Mike的話后,向Mike拋了一個媚眼 ,并學(xué)著Mike的腔調(diào)隨聲附和道,“那是肯定的”(對Mike情話的回應(yīng))。但是,她隨后說道:“不(我不給你打工),我要寫我的論文。如果論文能夠發(fā)表,我就能賺到一些錢?!?/p>
上面兩個表達(dá)方法都是我第一次看到。在一段話里同時學(xué)到兩個新的表達(dá)方法,實在難得。
我在這本書里學(xué)到的第二個短語是make a pile,意思是“賺大錢,發(fā)大財”。書中的原文句子是這樣的:“A lot of people made a pile.” Cardwell commented.(卡德韋爾說道,“很多人賺了大錢”。)go to the wall(走向失敗,破產(chǎn))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的說法,開始以為go to the wall是碰壁的意思,一查詞典才知,原來是公司或企業(yè)走向失敗、破產(chǎn)的意思。書中的原文是這樣的:The company is over stretched; there must be a big capital injection within twelve months or it goes to the wall.(公司過度擴(kuò)張,12個月之內(nèi),必須有一大筆資金注入,否則,公司將破產(chǎn)。)
to be on the scrap heap這個短語表面上的意思是在廢料堆上,引申意思是被冷落,被邊緣化。書中的相關(guān)情節(jié)是這樣的,倫敦頗有才氣的年輕畫家Peter同畫廊老板鬧翻,家里面臨無米下鍋的窘境。書中這一段的原文是這樣的: I was England’s up-and-coming painter. But things went wrong. I was “over-priced”, they say…. Suddenly, I am desperately poor. I am on the scrap heap.(我是英格蘭一顆冉冉升起的畫家新星,但是事不如愿。人們說,我的作品“標(biāo)價過高”……突然之間,我變得一貧如洗,被冷落了。)
當(dāng)我在這本書中第一眼看到hit the breadline的時候,曾經(jīng)費了很多心思。雖然單詞都認(rèn)識,但放在一起卻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感到十分費解。無奈之下,還是翻開了詞典。一查詞典才知道,原來hit the breadline是一個固定詞組,意思是窮到靠領(lǐng)救濟(jì)食品過活,加入等待分發(fā)救濟(jì)食品的隊伍。
中文里有一個常見表述“無數(shù)次地”。沒想到,英文中也有同樣的說法,而且,有一個專門的單詞umpteenth。所以,當(dāng)我在書中讀到for the umpteenth time的時候,眼前一亮,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常說的“無數(shù)次地”,英文可以這么說。書中的原文是:For the umpteenth time, he traced his troubles back to that crazy, irrational decision.(曾經(jīng)無數(shù)次,他把他的煩惱歸罪于以前做過的那個瘋狂、不理智的決定。)
書中有一句話,第一眼讀到的時候,沒能理解是什么意思。這句話是:She was a woman who knew how to make swear words count. 查了詞典才知道,make something count 是一個英語短語,意思是“讓某件事發(fā)揮最大的作用”。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她是一個知道如何讓臟話發(fā)揮作用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