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熱河行宮又名避暑山莊,是清朝皇帝在熱河地區(qū)建立的夏季行宮,其后成為清朝處理行政事務的重要政治空間,在清代政治運作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對現(xiàn)藏美國國會圖書館《熱河行宮全圖》的繪制時間、圖繪內(nèi)容及表現(xiàn)年代進行了介紹與研究。按照傳統(tǒng)觀點,這幅《熱河行宮全圖》或繪制于乾隆年間。然而,該圖實際上很可能繪制于光緒十三年(1887)至光緒二十年(1894)之間。該圖的表現(xiàn)年代與繪制年代不同,圖中表現(xiàn)了乾隆帝統(tǒng)治后期避暑山莊的景象,展現(xiàn)了熱河地區(qū)建立行宮以來逐步繁榮發(fā)展的局面,其中諸多建筑包含著乾隆帝對多民族國家“大一統(tǒng)”的追求、對自身功業(yè)的總結和對后輩統(tǒng)治者的告誡。由此來看,《熱河行宮全圖》實為清朝政治文化和政治空間的藝術化表達和具象再現(xiàn)。
[關鍵詞] 《熱河行宮全圖》 避暑山莊 乾隆 政治空間 藝術隱喻
熱河行宮又名“避暑山莊”,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1]是在熱河地區(qū)建立的夏季行宮。康乾時期是熱河行宮最為興盛的時期,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多次駐蹕于此,并對之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建,奠定了行宮的基本格局。美國國會圖書館藏有一幅《熱河行宮全圖》(以下簡稱《全圖》)。田萌在《古輿圖之行宮圖初探》一文中對這幅《全圖》與同樣藏于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管念慈繪《熱河行宮全圖》進行了比較研究,分析了繪畫技法和其中反映的山莊內(nèi)景、水系、外景狀況,指出“兩幅‘行宮圖’的研究價值在于完整地反映了避暑山莊全盛時期的面貌,從中可以進一步了解避暑山莊的景觀布局、宮墻修建、水系變化以及山莊外熱河地區(qū)當時的人文景觀”,并認為其中反映了“清帝由南而來進入避暑山莊的御道”[2]。本文將從圖像史學角度[3]出發(fā),對這幅《全圖》進行綜合分析,對其繪制時間、圖繪內(nèi)容以及輿圖表現(xiàn)年代進行總體介紹與研究。
此前學界多認為這幅《全圖》繪制于乾隆年間。美國國會圖書館官網(wǎng)將《全圖》的繪制時間定于乾隆元年(1736)至乾隆四十年(1775)之間。臺灣學者林天人認為,“從圖畫中的內(nèi)容判斷,本圖或繪于乾隆晚期。如乾隆四十年竣工的‘文津閣’,圖中沒有標繪”[4],可見基本是將《全圖》繪制時間定在了乾隆晚期,即乾隆四十年(1775)之前。田萌雖然未具體判斷《全圖》的繪制年代,但指出了其與管念慈《熱河行宮全圖》表現(xiàn)的應都是“避暑山莊最后建成之后的狀況”[5],只是其繪畫風格“與清后期宮廷繪畫喜用濃墨重彩、金碧輝煌的風格不太符合,而地圖內(nèi)容的準確性較高,推測其繪制年代應較早”[6]。這一觀點與前兩者不同,將《全圖》繪制年代推測為清后期之前。圍繞各類觀點,可見《全圖》的具體繪制年代還要進一步探討。
首先,《全圖》的繪制不應早于乾隆四十年(1775)?!度珗D》中有多座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之后的建筑,如乾隆四十一年(1776)規(guī)劃、乾隆四十四年(1779)落成的熱河文廟,[7]乾隆四十三年(1778)所建廣元宮[8]等。此外,須彌福壽之廟是乾隆帝70大壽時為迎接遠來祝壽的班禪,而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在熱河行宮修建的。[9]煙雨樓“為青蓮島舊址,乾隆帝庚子南巡登嘉興煙雨樓,畫其風景而仿為之”[10],是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南巡”時才于熱河行宮始建的。此外,戒得堂也是“乾隆庚子建”[11]。據(jù)魯承文考證,戒得堂[12]和煙雨樓均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建成。[13]
《全圖》中繪制的建筑甚至有遲至道光年間才修建的。畫面右下角有一座魁星樓,左側(cè)山峰標有“僧冠帽”,應是指位于如今承德市雙橋區(qū)僧冠峰以東半壁山上的魁星樓?!度珗D》中的武烈河在魁星樓東側(cè)轉(zhuǎn)彎,也與半壁山上魁星樓的地理位置一致。據(jù)光緒朝《畿輔通志》記載,“魁星樓在府東南八里半壁山。道光八年知府海忠建”[14]。此外,宮殿區(qū)標有“綏成殿”。據(jù)研究,“道光十二年,繼德堂修改工竣”,道光帝將熱河行宮內(nèi)供奉的皇帝御容移至此處,并將繼德堂改名為“綏成殿”[15]。因此,這幅《全圖》的繪制時間應不早于綏成殿改名的道光十二年(1832)。
再向下追溯,這幅《全圖》的繪制時間很可能晚于光緒十三年(1887)。光緒十二年(1886)六七月間,宮墻被熱河地區(qū)的三次大水沖毀。清廷規(guī)劃將“流杯亭門首之月牙泊岸改造成月形坦坡、馬牙臺階,以備輦輿出入”[16]。該工程于光緒十三年(1887)二月十九日開始,至五月二十日完成。[17]《全圖》中流杯亭門外的月牙形較惠迪吉門外的更淺,未表現(xiàn)出高度,且設置有臺階。[18]而這幅《全圖》當繪制于光緒二十年(1894)之前。是年,“曲水荷香亭一座倒塌”[19],而《全圖》中繪制出了這座建筑。[20]因此,這幅《全圖》的繪制時間應在光緒十三年(1887)至光緒二十年(1894)之間。
總體而言,這幅《全圖》屬于青綠山水畫[21]范疇,以青綠為主要色調(diào),以鳥瞰視角勾勒出熱河行宮、外八廟、周圍建筑以及山脈全貌,展現(xiàn)了文人畫的某些旨趣。
就風格而言,《全圖》承續(xù)了清初傅山青綠山水畫的傳統(tǒng)。如果比較《全圖》與傅山的《山水圖》冊就會發(fā)現(xiàn),兩圖在淺淡的色彩風格、樹木與建筑的繪制手法方面都有相似之處。而比較《全圖》與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繪制于康熙或乾隆年間的冷枚《避暑山莊圖》[22]則不難發(fā)現(xiàn),《避暑山莊圖》注重虛實結合,更具文人畫特征?!度珗D》則標注出建筑物的名稱,且對之有較為詳細的描繪,更具輿圖特征。這可能與馬雅貞在《園林、行宮與皇權——乾隆宮廷刊印的皇苑圖繪》一文中所述“《國朝宮史》詳細記載方位、規(guī)模和御書御筆的方式已經(jīng)成為清宮的新體例,具有將非帝京所在的塞外熱河‘立綱陳紀’之作用”[23]有關。
就具體的繪制技法而言,[24]《全圖》設色淺淡,注重寫意:畫鹿時,只用單一顏色繪出輪廓;畫山時,多以披麻皴寫意,以同一顏色設色,以水量不同區(qū)分深淺;畫水時,以浮萍示意此處有水。描繪的內(nèi)容有兼容并包的特征,不僅描繪了熱河行宮內(nèi)部的景象,還繪出了附近大石橋、利濟橋等橋梁和石子溝等自然景觀以及周圍的寺廟和農(nóng)田。湖區(qū)則以寫意手法描繪出浮萍以及茂盛的林木,示意《全圖》中描繪的是熱河行宮夏、秋兩季的景觀,既符合清朝皇帝在這兩個季節(jié)駐蹕行宮的現(xiàn)實,又以鳥瞰視角向觀者展現(xiàn)了熱河行宮的繁榮景象。
從總體上說,這幅《全圖》承續(xù)了康熙以來對明代士大夫園林圖繪的改變,“以坐落在林野中但明顯可見的非樓閣建筑,來呈現(xiàn)自然樸實卻又非平常人家的皇苑景象,并采取廣角包含遠山的天然山水視野,框構出皇家園林的宏寬氣度”[25],針對士大夫園林文化,宣示圣主皇權。
這幅《全圖》的主要特點是兼容并包,將熱河行宮周圍的景觀盡可能地納入了畫面之中。《全圖》以熱河行宮為中心,具體描繪了內(nèi)部全貌,不僅對內(nèi)部建筑進行了細致描繪,還展現(xiàn)了其中栽種的樹木、湖區(qū)的浮萍、行宮飼養(yǎng)的鹿,特別是對山勢的描繪,直觀地展現(xiàn)了行宮內(nèi)部的地勢?!度珗D》所描繪的內(nèi)容不僅局限于熱河行宮,而且將熱河行宮以外的建筑也納入了圖中。比如,畫面上部和右側(cè)集中描繪了以外八廟為代表的廟宇,右側(cè)更是繪制了一些具有民間信仰色彩的廟宇,如魯班廟、藥王廟[26]等。寺廟周圍分布著一些田地,應是僧人自己種植的。畫面下部不僅描繪出了文廟、武廟等重要建筑,還描繪了倉房等重要性不明顯的建筑以及大石橋等四座橋梁。由于囊括內(nèi)容太多,畫面略顯凌亂。橋梁因空間不足,只畫出了一半。畫面左側(cè)描繪了熱河行宮周圍的地形,標出了石子溝等景觀。
此外,《全圖》中還繪有大量人工馴養(yǎng)的鹿。《大清一統(tǒng)志》記載:“塞山產(chǎn)鹿,孳息繁衍,而山莊所畜為特馴。山徑逶迤,儦俟成群樂。”[27]據(jù)研究,熱河行宮飼養(yǎng)的鹿分為馬鹿和梅花鹿兩種??滴酢⑶《邸敖?jīng)常將木蘭圍場捕獲的鹿放養(yǎng)在避暑山莊中”[28]。這些鹿一方面用來觀賞,另一方面用于圍獵。乾隆帝“經(jīng)常在避暑山莊用火槍獵取鹿只”[29]。他曾說道:“蓋鳥槍朕自幼留心肄習,每于山莊,用以獲鹿?!盵30]嘉慶帝也曾于“八月初七日,召見于行在。上親獲鹿于山莊,得賜割鮮萬樹園賜宴”[31]。嘉慶時期,這里還建立了鹿圈。[32]到光緒年間,熱河行宮內(nèi)依然飼養(yǎng)有鹿。光緒二十一年(1895),由于“恭養(yǎng)奉祀鹿只圈所房間及各堆撥連年被水沖刷,坍塌滲漏”“現(xiàn)當捕得小鹿陸續(xù)交圈之時,園不移建、粘修,難保無虞”,鹿圈進行了移建和修繕工作。[33]
倪萍指出,冷枚的《避暑山莊圖》“以青灰色調(diào)為主,都是類似民居的簡單院落,沒有繁縟華麗的樓閣,表示與百姓關系的和諧融洽。畫面著重山水樹木的刻畫,建筑掩映在山林丘壑之間,宛如自然天成之境。園中沒有表現(xiàn)人物活動的跡象,只是在庭院或林中點綴白鶴、白鹿,增添幾分自然野趣”。文中還進一步指出,這幅“《避暑山莊圖》承載著康熙的政治文化理想,冷枚創(chuàng)作的新型圖式得到統(tǒng)治者的認可,成為皇苑圖繪的典范而被沿用”[34]。由此看來,《全圖》也沿用了這種“皇苑圖繪的典范”,其繪畫思想、繪畫范式與《避暑山莊圖》異曲同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對獅子園的詳細描繪。《全圖》中獅子園位于畫面左上角,其中的建筑被描繪得極為詳細。獅子園[35]在清朝政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獅子園在山莊西北……世宗潛邸……高宗隨扈時讀書于此。乾隆間,以園賜果親王弘瞻。王薨,園就頹廢。高宗念為少時問膳執(zhí)經(jīng)之地,復加修葺,凡侍慈輿幸山莊,則于仲秋十日游獅子園,奉杖進觴,每歲循為令典。[ 3 6 ]
獅子園是雍正帝的潛邸,乾隆帝在登基之前隨扈父親至熱河行宮之時曾在此讀書。其后,獅子園被賜予果親王弘瞻。其去世后,獅子園荒廢。乾隆帝念及舊事,對之加以修葺,乾隆時期還形成了每年游覽獅子園的規(guī)制。道光十六年(1836),“獅子園等處殿座游廊房間勾滴”[37],因此進行了修補。
這幅《全圖》雖然很可能繪制于光緒十三年(1887)至光緒二十年(1894)之間,但地圖的繪制年代與表現(xiàn)年代通常有所差異。田萌指出,這幅《全圖》與管念慈的《熱河行宮全圖》表現(xiàn)得都應是“避暑山莊最后建成之后的狀況”,其“研究價值在于完整地反映了避暑山莊全盛時期的面貌”[38]。據(jù)考證,熱河行宮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始建,康熙四十六年(1707)初成,康熙五十年(1711)得名“避暑山莊”。最后一座建筑繼德堂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落成。[39]乾隆帝統(tǒng)治后期,在熱河行宮內(nèi)外進行了一系列營建活動,如前文提到的文廟、廣元宮、須彌福壽之廟、煙雨樓、戒得堂等。這些建筑皆可見于《全圖》中,且一些建筑是乾隆后期統(tǒng)治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此外,乾隆帝在統(tǒng)治后期創(chuàng)作了大量有關避暑山莊的文章,其中也體現(xiàn)了他的統(tǒng)治思想。此前學者的分析多集中于乾隆帝對康熙帝統(tǒng)治思想的傳承以及這種思想傳承與熱河行宮之間的聯(lián)系。[40]這幅《全圖》作為乾隆帝統(tǒng)治后期對熱河行宮的全面展示與反映,對之展開分析,有助于理解乾隆帝這一時期統(tǒng)治思想的獨特之處。
(本文下篇詳見《中國美術》2025年第3期。)
注釋
[1]劉玉文.避暑山莊初建時間及相關史事考[J].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4):25-26.
[2]田萌.古輿圖之行宮圖初探[M]//李孝聰,主編.中國古代輿圖調(diào)查與研究.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9.
[3]王加華.讓圖像“說話”:圖像入史的可能性、路徑及限度[J].史學理論研究,2021(3):66-69.王加華指出,“圖像入史的路徑與方法”包括以圖證史和以史解圖兩種。以圖證史包括“將圖像自身的內(nèi)容作為直接證據(jù),對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物質(zhì)生產(chǎn)等直觀歷史事實進行描述與說明”和“將圖像置于具體歷史與社會語境中,通過對其創(chuàng)作動機、創(chuàng)作過程、傳播應用等內(nèi)容的描述與分析,再現(xiàn)其周圍的多彩世界,從而達到間接證史的目的”兩個層面。以史解圖指“運用相關文獻記載對圖像為何如此(如風格特征、畫面呈現(xiàn)等)進行解釋與說明”。
[4]林天人.皇輿搜覽——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M].臺北:“中研院”數(shù)位文化中心,2013:368.
[5]同注[2],486頁。
[6]同注[2],488頁。
[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承德市文物局.清宮熱河檔案·第17冊[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3:50-51+246.熱河文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規(guī)劃建設。是年九月十五日,乾隆帝命工部尚書福隆安“前往查勘建蓋文廟地基”。福隆安會同劉浩前往查勘選址,認為適宜在莊親王永常住處之西所修建文廟,得到了乾隆帝認可。熱河文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落成:“五月二十四日奉上諭……建立文廟,茲鑾輅來巡,適屆落成,親詣,行釋奠禮?!?/p>
[8]“廣元宮,在山莊內(nèi),本朝乾隆四十三年初建?!眳⒁娝牟繀部m(xù)編景舊抄本穆彰阿《(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44第7頁b。
[9]“須彌福壽廟,在府北。本朝乾隆四十五年,恭逢高宗純皇帝七旬萬壽。西藏班禪額爾徳尼祝厘遠至,勅建札什倫布廟以居之。唐古成語札什謂福壽,倫布謂須彌,山也。”參見四部叢刊續(xù)編景舊鈔本穆彰阿《(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44第3頁a。
[10]參見清光緒刻本吳振棫《養(yǎng)吉齋叢錄》第18卷。
[11]同注[10]。
[12]魯承文.戒之原在耄而耋,得也還分實與名——避暑山莊戒得堂乾隆盛期原貌復原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21.
[13]同注[12],14—15頁。
[14]參見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李鴻章修、黃彭年纂《畿輔通志》第110卷。
[15]徐瑾.清代皇帝御容安奉制度探析[J].故宮學刊,2015(2):199.
[16]同注[7],194—195頁。
[17]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光緒朝朱批奏折·第九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96:370;湯斌,柳曉玲.清代承德北部防洪設施建設及在現(xiàn)代城市發(fā)展中的意義[J].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22(2):96.
[18]本次對流杯亭門的改造,是將“流杯亭門首之月牙泊岸改造月形坦坡、馬牙臺階,以備輦輿出入”,似將月牙石泊岸改造為坦坡與臺階,此前流杯亭門口并未設置坦坡與臺階。然而,陳東、馬驍、劉偉《鳥似有情依客語 鹿知無害向人親 清代避暑山莊里的動物》一文中附有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院藏清代中晚期佚名繪《避暑山莊全圖》(局部),其中流杯亭門口既有月牙石泊岸,又設置有臺階,且月牙泊岸兩側(cè)開出了缺口。由于文中只附有兩處局部圖,判斷其年代較為困難。這幅《避暑山莊全圖》與《全圖》中月牙石泊岸與臺階的位置有所差異,且《全圖》中對流杯亭門與惠迪吉門外月牙石泊岸的繪制有明顯差異。筆者認為,這應與光緒十三年(1887)對流杯亭門的改造有關。即使《全圖》中描繪的流杯亭門與此次改造無關,其繪制的時間范圍也可縮短至道光十二年(1832)至光緒二十年(1894)。
[19]同注[7],346頁。
[20]韓利.別有佳景荷塘中——避暑山莊荷景賞析[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0(3):25.
[21]同注[2],484—486頁。田萌在文章中對《全圖》與管念慈的《熱河行宮全圖》進行了概括性研究,認為“地圖和山水畫的區(qū)別還是相當明顯的”,地圖有地名標識和地物標志,且“雖然兩張圖都有明顯的清代青綠山水畫特征”,但作為地圖“技法比較單一”“在構圖的藝術性上往往不及山水畫”,更注重寫實?!傲硪环矫嬉舱f明,中國古代輿圖與繪畫藝術有著密切的關系?!蔽闹羞€指出,兩幅“全圖”雖然是“行宮圖”,但“也屬于青綠山水系”,這兩幅圖從繪畫技法上看“畫風都比較嚴謹,視野比較開闊,有很明確的散點透視感,介于工筆和寫意之間”,使用了披麻皴、折帶皴等多種皴法,且“具體來說,山體和樹木多用皴法,而在表現(xiàn)房屋時僅用簡潔的線稿”。
[22]楊伯達.冷枚及其《避暑山莊圖》[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1):51-61;崔山,王婭僑,王其亨,等.據(jù)清宮廷繪畫文獻再議冷枚《避暑山莊圖》創(chuàng)作年代[J].風景園林,2019,26(5):115-120.
[23]馬雅貞.園林、行宮與皇權——乾隆宮廷刊印的皇苑圖繪[J].新史學(臺北),2017,28(3):178.
[24]同注[2]。
[25]同注[23],149—152頁。
[26]藥王廟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乃為皇帝“敕修”。參見和珅《欽定熱河志》卷81第3頁a。
[27]同注[12],9a頁。
[28]陳東,馬驍,劉偉.鳥似有情依客語 鹿知無害向人親 清代避暑山莊里的動物[J].紫禁城,2020(3):70-71+74.
[29]同注[28]。
[30]王先謙.乾隆朝東華續(xù)錄[M].臺北:文海出版社,2006:1240b.
[31]參見清光緒年間儀征阮氏刻本張鑒《雷塘庵主弟子記》第2卷16a。
[32]同注[28],75頁。
[33]同注[7],354—356頁。
[34]倪萍.清代冷枚《避暑山莊圖》皇苑實景山水畫的新風尚[J].中國書畫,2018(5):32.
[35]王世仁.圖說清代熱河獅子園[J].中國建筑史論匯刊·第五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2:283-307.同時,可參見顧雪杉《略論熱河獅子園》,收錄于《清代宮廷史研究會.清宮史研究(第十一輯)——第十一屆清宮史研討會論文集》。
[36]同注[10]。
[37]同注[7],194—196頁。
[38]同注[5]。
[39]同注[1],23—27頁。
[40]高麗華.淺論乾隆“孝親”思想在避暑山莊中的體現(xiàn)[J].滄桑,2014(3):33; 樊淑媛.避暑山莊性質(zhì)初探[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32(3):3.避暑山莊是乾隆帝借以傳承康熙帝的媒介,這一點學界已有論述。前述倪萍的論文則指出乾隆帝希望后世傳承他的統(tǒng)治思想。文章通過分析冷枚的《避暑山莊圖》以及乾隆帝所作《避暑山莊百韻詩序》《避暑山莊詩后序》等文章(按:本文也使用了這兩篇材料),指出乾隆帝傳承了康熙帝的統(tǒng)治思想,并“對自己擴建、完善避暑山莊的行為作了反省,奢華的漢、唐離宮別苑導致國破家亡,其希望書此序以自戒,同時告誡后人不要沉溺游樂,玩物喪志??滴鯛I建避暑山莊,希望后世子孫勤政愛民、不忘安危的用意同樣表現(xiàn)在《避暑山莊圖》中”。文章還指出,“清朝統(tǒng)治者通過大量制作此類皇家苑囿圖繪,描繪理想的皇苑形象是帝王繪畫審美的集中體現(xiàn)”。結合乾隆帝后期的政治活動和創(chuàng)作的文章,該問題還有進一步討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