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支氣管炎康復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2021—2023年遂川縣婦幼保健院兒科收治的60例肺炎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患兒接受肺炎支氣管炎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接受全面而細致的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呼吸道管理、氧療、營養(yǎng)支持、體位引流、健康教育等。結果" 實驗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為(4.2±1.3)d,短于對照組的(6.5±1.8)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562,P<0.001)。實驗組患兒住院時間為(7.6±2.1)d,短于對照組的(10.2±2.8)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41,P<0.001)。實驗組患兒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6.7%,低于對照組的3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0,P=0.038)。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肺炎支氣管炎患兒康復效果。在未來臨床實踐中,應進一步推廣和應用綜合護理干預,以提高患兒的康復效果和生活質量。
【關鍵詞】 小兒肺炎支氣管炎;綜合護理干預;康復效果;并發(fā)癥
文章編號:1672-1721(2025)06-0112-04" " "文獻標志碼:A" " "中國圖書分類號:R473.72
小兒肺炎支氣管炎是一種兒科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其特點是起病急、進展快、并發(fā)癥多,嚴重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4]。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肺炎是全球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發(fā)展中國家,小兒肺炎支氣管炎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都較高[5-6]。肺炎支氣管炎的病原體多樣,包括病毒、細菌等,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鏈球菌最為常見。兒童由于免疫系統(tǒng)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更容易受到這些病原體的侵襲[7-9]。環(huán)境污染、營養(yǎng)不良、缺乏有效的疫苗接種等因素增加了兒童感染肺炎支氣管炎的風險。盡管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在治療小兒肺炎支氣管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單純藥物治療很難達到預期[10-12]。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護理干預對于促進患兒的康復至關重要[13-14]。綜合護理干預包括呼吸道護理、氧療、營養(yǎng)支持、體位引流、健康教育等,能夠有效緩解患兒癥狀,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提高康復效果。目前,關于小兒肺炎支氣管炎護理干預的研究相對較少且結論不一。本研究旨在通過實證研究,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支氣管炎康復中的作用,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依據(jù),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2023年遂川縣婦幼保健院兒科收治的60例肺炎支氣管炎患兒,采用計算機生成的隨機數(shù)表,將60例肺炎支氣管炎患兒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性患兒17例,女性患兒13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4.7±2.3)歲;體質量10~30 kg,平均體質量(21.9±6.1)kg;身高80~120 cm,平均身高(103.7±11.9)cm;體溫37.5~39.5 ℃,平均體溫(38.5±0.8)℃;心率90~130次/min,平均心率(110.0±13.0)次/min;呼吸頻率20~35次/min,平均呼吸頻率(27.0±6.0)次/min;血氧飽和度90%~100%,平均血氧飽和度(96.0±4.0)%。實驗組男性患兒16例,女性患兒14例;年齡1~7歲,平均年齡(4.5±2.1)歲;體質量11~28 kg,平均體質量(22.3±5.6)kg;身高82~122 cm,平均身高(104.5±12.3)cm;體溫38.0~39.4 ℃,平均體溫(38.2±0.9)℃;心率100~120次/min,平均心率(110.0±12.0)次/min;呼吸頻率25~30次/min,平均呼吸頻率(28.0±5.0)次/min;血氧飽和度93%~98%,平均血氧飽和度(95.0±5.0)%。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兒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肺炎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伴有其他呼吸道疾?。话橛行?、肝、腎等嚴重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肺炎支氣管炎常規(guī)治療,包括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控制感染,使用止咳藥物緩解咳嗽,使用化痰藥物促進痰液排出,使用平喘藥物緩解呼吸困難,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糾正酸堿失衡等。
1.2.2 實驗組護理方法
實驗組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接受全面而細致的綜合護理干預。(1)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定期為患兒進行翻身和拍背,以幫助痰液排出,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根據(jù)患兒呼吸道分泌物的黏稠度,給予適當?shù)臐窕委?,如蒸汽吸入或霧化吸入,以降低分泌物黏稠度,使分泌物易于排出。(2)氧療。根據(jù)患兒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結果,護理人員為患兒提供個性化的氧療方案。對于輕中度缺氧患兒,采用鼻導管供氧;對于缺氧較嚴重的患兒,使用面罩供氧。通過及時調(diào)整氧流量,確保患兒血氧飽和度維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3)營養(yǎng)支持。營養(yǎng)師根據(jù)患兒年齡、體質量、營養(yǎng)狀況和病情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飲食計劃,確保患兒獲得充足的熱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支持其免疫系統(tǒng)和整體康復過程。對于吞咽困難或食欲不振的患兒,考慮通過鼻飼或靜脈營養(yǎng)等補充途徑提供營養(yǎng)。(4)體位引流。根據(jù)患兒肺部病變部位,護理人員調(diào)整患兒體位,以促進病變區(qū)域痰液引流。例如,對于下肺葉病變的患兒,采用半坐位或坐位,利用重力幫助痰液排出。(5)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患兒住院期間對患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包括肺炎支氣管炎的病因、癥狀、治療原則和護理要點。指導患兒家屬如何在家庭環(huán)境中為患兒提供適當護理,如監(jiān)測體溫、觀察呼吸狀況、維持良好的室內(nèi)空氣質量等,以及如何識別病情加重的早期征兆,以便及時就醫(yī)。
1.3 觀察指標
1.3.1 主要療效指標
(1)癥狀緩解時間。記錄從治療開始到患兒咳嗽、發(fā)熱、呼吸困難等主要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的時間。(2)住院時間。記錄患兒入院開始至出院的時間。住院時間可反映患兒康復速度和治療效果。(3)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記錄治療過程中患兒出現(xiàn)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情況。
1.3.2 次要療效指標
(1)臨床肺部體征改善時間。記錄患兒肺部濕啰音、哮鳴音等肺部體征明顯減少或消失的時間。(2)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記錄從治療開始到患兒體溫恢復正常(<37.5 ℃)的時間。(3)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并記錄患兒治療過程中的血氧飽和度變化,評估氧療效果。(4)炎癥指標。通過血液檢查,記錄患兒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細胞計數(shù)(white blood cell,WBC)等炎癥指標的變化,以反映炎癥反應控制情況。(5)患兒生活質量評分。采用兒童生活質量問卷(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PedsQL)評估生活質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癥狀緩解時間
實驗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為(4.2±1.3)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6.5±1.8)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562,P<0.001),見表1。
2.2 住院時間
實驗組患兒住院時間為(7.6±2.1)d,顯著短于對照組的(10.2±2.8)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41,P<0.001),見表2。
2.3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實驗組患兒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0,P=0.038),見表3。
2.4 次要療效指標
實驗組臨床肺部體征改善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血氧飽和度、炎癥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患兒的康復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加速小兒肺炎支氣管炎癥狀緩解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可有效減輕患兒痛苦。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中,定期的呼吸道護理和個性化的氧療有助于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改善患兒肺部通氣功能,對于減輕咳嗽、呼吸困難等關鍵癥狀至關重要;通過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減少了炎癥反應和感染的風險,進一步促進了癥狀的快速緩解。實驗組患兒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可促進患兒康復,縮短患兒的住院時間。綜合護理干預的多維度關注,包括但不限于藥物治療、營養(yǎng)支持、體位引流等,全面提高了治療效果,加速病情恢復,不僅減輕了患兒及其家庭的心理壓力,也減少了醫(yī)院資源的占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的經(jīng)濟負擔。實驗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綜合護理干預在降低小兒肺炎支氣管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治療的整體安全性。通過對患兒的細致護理,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潛在的問題,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的早期征兆,從而有效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次要療效指標方面,實驗組患兒臨床肺部體征改善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血氧飽和度、炎癥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綜合護理干預在改善患兒的整體狀況方面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2組患兒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需進一步優(yōu)化護理措施,如加強營養(yǎng)支持、調(diào)整氧療方案等,以實現(xiàn)更全面的效果。
綜合護理通過一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護理、氧療、營養(yǎng)支持、體位引流和健康教育等,顯著提高患兒的康復效果,縮短病程,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在小兒肺炎支氣管炎的治療過程中,綜合護理干預是必要且有效的,值得在未來的臨床工作中進一步推廣和應用。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樣本量較小,受研究時間和資源的限制而未能對患兒進行長期的隨訪,未能觀察到綜合護理干預對患兒遠期預后的影響,導致研究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未來研究需要更大的樣本量和更長期的隨訪,以進一步驗證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小兒肺炎支氣管炎的康復效果。在臨床實踐中,應對綜合護理干預予以重視和應用。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綜合護理干預的具體效果和作用機制,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黃凌.超短波治療小兒支氣管炎131例及小兒肺炎87例的護理臨床觀察[J].黑龍江醫(yī)藥,2006,19(5):418-419.
[2] 岳蘋.肺力咳合劑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氣管炎及支氣管炎癥狀改善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0,7(4):635-637.
[3] 盧利娟.超聲霧化并超短波輔助治療小兒肺炎和支氣管炎的方法和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7,23(15):119-120.
[4] 楊雪利.清熱化痰法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支氣管炎臨床療效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0,20(54):179,225.
[5] 曾霞.PDCA循環(huán)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及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母嬰世界,2019(2):184.
[6] 朱雷.觀察阿奇霉素序貫療法用于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MPP)臨床治療的效果:評《小兒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療與護理》[J].中國輻射衛(wèi)生,2022,31(2):259.
[7] 宋秀麗,張孝連.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和鹽酸氨溴索治療小兒毛細支氣管炎60例療效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14.
[8] 閆翠,盧璐,陳姝.家庭中心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中的應用效果對患者肺功能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學,2024,48(8):1006-1008.
[9] 陳姝,盧璐,劉曉琴.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及對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評價[J].黑龍江醫(yī)學,2024,48(9):1114-1116.
[10] 陳麗冰,陸映昭,朱國輝.探討優(yōu)質護理在鼻負壓置換與氧驅霧化吸入聯(lián)合治療小兒肺炎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4,22(1):135-138.
[11] 羅芮娜,劉翠瑩.互動健康教育護理模式對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及家屬負面情緒的影響研究[J].貴州醫(yī)藥,2024,48(2):322-323.
[12] 王娟芝,張萍萍,羅玉平.三聯(lián)霧化聯(lián)合穴位貼敷塌漬護理對小兒肺炎咳嗽干預效果及對康復進程的影響研究[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版),2024,8(7):108-112.
[13] 喬潔.互動健康教育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及對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9):175-176,195.
[14] 蔡萍萍,江韓英,程瓊娥.協(xié)同家庭的護理在小兒肺炎干預中對患兒負性情緒及治療依從行為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23,42(27):157-161.
(編輯:郭曉添)
作者簡介:李淑蓮(1980—),女,江西吉安人,大專,主管護師,主要從事兒科護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