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審題是寫好高考作文的第一步。所謂審題,就是了解命題者的意圖,明確寫作范圍和寫作重點,確定作文的體裁。
抓關鍵概念法
有些材料作文,為了降低審題難度,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語句(如關鍵詞、中心句、統(tǒng)領句、總結句等),抓住這些語句,一般不會跑題。有些材料作文,則只提供故事或事實,不出現(xiàn)“感悟”式的中心句或主題提示。這時候,考生在審題時就要透過材料,由表及里,提煉出材料的核心概念來。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的人自己闖了紅燈:“我趕時間?!眲e人闖了紅燈:“這人也太沒素質了吧!”自己孩子做錯了事:“他只是個小孩,懂什么?”別人小孩做錯事:“你是不是沒有家教啊,那么沒禮貌!”生活中,人們把這種行為稱為“雙標”,加以批評。但有的時候,我們又需要“雙標”,比如“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雙標,即雙重標準,指對相同性質的事情,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利益等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斷或行為,抑或是對同一件事的起因和結果產生不同的評判標準的情況。
面對“雙標”,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看法。
【思維分析】
文題所供材料呈現(xiàn)關于“雙標”的認識,先列舉了生活中的“雙標”現(xiàn)象,說明“雙標”是非常普遍的,再進一步解釋“雙標”的含義。據此,我們可以歸納出“雙標”的表現(xiàn),比如“標準變化無?!薄案行郧榫w占據主導”等。當然,我們還可以換一種角度分析“雙標”,比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還要分析“雙標”的原因,有對標準的理解不同、在心理矛盾時感性因素取得主導權、受到偏見的影響、受從眾心理的影響等幾種。寫作時應扣住“雙標”這一關鍵詞展開論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比如辯證看待“雙標”;以開放的心態(tài)理解“雙標”……
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fā)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考生可以通過對文題材料的有關原因和結果的分析來確定作文的立意。一般來說,如果材料中明顯表明某一主體因為某種思想或行為帶來了一定的結果,那么考生就可以根據這一結果的好壞得出經驗或教訓。如果材料中未明確表明因果關系,但是某一主體的思想或行為讓我們產生了價值上的認同或排斥,我們可以推斷出應該怎么做。這時也可以運用因果分析法。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如今,社交媒體空前發(fā)達,人們可以輕松地在網絡上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和各種觀點。然而,在這看似“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我們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效溝通?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思維分析】
文題所供材料描述了一個社交媒體空前發(fā)達的時代背景。那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效溝通?社交媒體是當下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社交媒體信息傳播的便捷,然而許多問題也隨之而來,比如信息溝通的真實性就難以核查。所以,真正有效的溝通還需回歸交流本質,能兼聽,有主見,理性發(fā)聲,坦誠交流。考生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分析,如雖然發(fā)聲渠道多樣,但存在信息片面等情況,導致溝通效果不佳。也可以思考如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突破障礙,實現(xiàn)真正的有效溝通,如強調打破“信息繭房”,以更開放的心態(tài)去傾聽不同的觀點;論述理性表達,尊重他人,深入交流;探討如何提升溝通能力。
尋找共性法
多則材料作文題,一般會提供幾個詞語、句子或故事,要求考生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從而把幾個詞、幾個句子或幾個故事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材料之間的關系,一般包括遞進、互補、主次、統(tǒng)一、對立等關系??忌枰伎妓鼈冎g的內在聯(lián)系和邏輯關系,進而選擇能夠相互補充、形成完整立意的2~3則材料作為立意的基礎,從而進行深入分析。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①無友不如己者。(《論語》)
②寧交那拙口笨腮的實心漢,不交那油嘴滑舌的機靈鬼。(中國諺語)
③交友的范圍宜稍寬泛,各種人都有最好,不必限于自己同行同趣味的。(朱光潛《談交友》)
④誰要求沒有缺點的朋友,誰就沒有朋友。(阿拉伯諺語)
⑤選擇朋友應當像選擇閱讀的書籍一樣,一要謹慎,二要控制數量。(英國豪厄爾)
上述名句引發(fā)你怎樣的感觸與思考?樹人中學《讀者小報》“擇友·成長”專欄向高三同學征稿,請你從上述五個句子中選擇兩句,以此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向該專欄投稿。
【思維分析】
文題所供材料由五句關于交友的名言組成,圍繞“擇友·成長”這一主題,分別闡述了交友的標準、原則、范圍等問題。材料①是一種積極、進取的交友態(tài)度,旨在通過交友來不斷提升自我。材料②強調了誠實和真摯的重要性。材料③體現(xiàn)了開放和包容的交友態(tài)度,認為與不同背景、不同興趣的人交往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增加生活的多樣性。材料④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我們應當學會接納和包容朋友的缺點。材料⑤講的是在交友時,我們應當經過深思熟慮,選擇那些真正值得交往的人,并且要注意控制朋友的數量,以保證友誼的質量。寫作時,我們要選擇其中兩句名言形成完整的立意,比如:擇友之道——相互促進與拓展視野;真誠至上,審慎擇友;擇益友而游;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p>
多元分析法
對于材料涉及多方觀點的作文題,考生既可以著眼于甲方立意,也可以著眼于乙方、丙方立意;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還可以綜合起來進行辯證分析。這種審題方法稱之為“多元分析法”?,F(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思想、觀點、行為,往往具有對立統(tǒng)一性,考生要善于由此及彼、由物及人,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辯證思考。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教育中的AI足跡越來越多,給學生學習帶來諸多影響。有中學生使用AI幫助自己寫作文;還有人聲稱,寫作已經不是人類必須掌握的能力,完全可以交給AI。
對這種現(xiàn)象,你怎么看?請結合你的生活與思考,寫一篇文章。
【思維分析】
文題所供材料的第一句話是大背景,第二句話是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借助AI寫作,一種是人類不必寫作。首先,要明確這兩種現(xiàn)象均反映了人們對寫作的錯誤認識。其次,AI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但過度依賴會削弱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第三,過度依賴AI寫作,還會有潛在的道德和社會責任問題。第四,隨著AI技術的發(fā)展,我們要學會適應這些變化,并找到運用AI的合適方式??忌鷳斅?lián)系自身生活辯證思考,既看到AI對寫作的幫助,也要看到AI對思考能力的削弱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