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2002年起,四川師范大學啟動了研究生支教團項目。此后的22年中,從未間斷地選派200余名推免研究生志愿者,奔赴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四川省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等地,投身于當?shù)氐闹Ы坦ぷ鳌?018年4月,四川師范大學掛牌成立了全國高校首家研究生支教團培訓基地,面向四川省相關高校研究生支教團隊員開展教師技能培訓。
在為期一年的支教中,四川師范大學支教團的志愿者們扎根教學一線,全力助力教育幫扶,積極參與服務地的鄉(xiāng)村振興事業(yè)。在此過程中,不僅收獲了無比珍貴的師生情誼,留下了飽含溫情的青春記憶,更書寫出了川師研支團在教育幫扶之路上的動人支教篇章。本專題將呈現(xiàn)幾位往屆支教團成員的支教日記,使更多人知曉四川師范大學支教團支教扶貧的感人事跡,進而關注西部教育事業(yè)的變化與發(fā)展。
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我堅定地在支教地點一欄寫下了“寶興”。
2023年7月,我與四位隊友一同乘坐大巴前往雅安市寶興縣。根據(jù)學校的安排,我承擔了寶興縣中學高一年級三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然而,當我瀏覽學生們開學的物理考試成績時,內心猛地一沉,不由得為孩子們的物理成績憂心起來。
我能學好物理嗎?
2023年9月11日,我迎來了和學生們的第一節(jié)物理課。預備鈴聲響起時,我穿過喧鬧嘈雜的走廊走進教室,站上了講臺,學生們瞬間安靜下來,30多雙眼睛好奇地看向我。我面帶微笑,開始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物理老師。”可能因為我看起來比較年輕,一些學生用開玩笑的口吻向我提問:“老師,我初中時物理只考了9分,高中能學好物理嗎?”“老師,我的初中物理老師總說我學不會物理?!蔽夷托牡鼗貞麄儯骸巴瑢W們,要對自己有信心。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緊密,它幾乎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你們愿意付出努力,我堅信你們能夠在物理學習上實現(xiàn)飛躍。”
由于學生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不強,我常會做一些物理小實驗,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一次,在進行“空氣對流”實驗時,我遇到了一些小障礙,盡管嘗試了多次,裝置上的小鐵片始終無法旋轉起來。一些學生開始起哄:“這不會是假的吧?老師能搞定嗎?”“失敗了,失敗了!”我抬手示意他們安靜,隨即解釋道:“在物理學的歷史長河中,物理學家的實驗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需要反復進行許多單調乏味的實驗,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蔽覈烂C起來,“物理學習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遭遇挫折和困難。實驗的失敗并非終點,重要的是我們要分析失敗的原因,并思考如何改進實驗?!蓖ㄟ^對裝置的改進,小鐵片終于旋轉了起來,同學們眼睛都亮了,那種對物理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好像又重新燃起來了。課程結束后,有幾個學生圍過來對我說:“我突然發(fā)現(xiàn)物理其實挺有趣的?!蔽衣牶蠛俸僖恍?,期待他們在物理的海洋里暢游。
是“霧里”還是“悟理”
在深入學習了力學之后,學生們開始感受到了學習物理的難度。我發(fā)現(xiàn),他們難以分析物理情境,盡管看似學會了知識點,但卻總在解題時遇到困難,公式也常常記混。為了幫助他們記憶這些公式,我開始創(chuàng)造一些口訣。比如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F=ma”,我將其簡化為“求媽(ma)公式”,動量公式“P=mv”則記作“破電影”,沖量的計算公式“I=Ft”形象化為“愛就是服他”。在講解疊塊摩擦力時,我向學生們描述:摩擦力就像一個正義的俠客,它“劫富濟貧”,阻礙快速運動的物體,同時幫助那些運動緩慢的物體。
同時,我開始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中提煉素材,引導他們參與一系列富有啟發(fā)性的物理小實驗,增強他們構建物理模型的能力。“用尺子測算你的反應速度”,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自由落體”的奧秘;按壓桌面,感受物體的微小形變,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漸漸地,同學們對物理學習的熱情日益高漲,紛紛反饋:“鄒老師,我能聽懂物理了!”為了更全面地解答學生們在物理學習上的疑惑,我與他們約定,每天傍晚6點20分至7點30分,我的辦公室將成為他們的“答疑小站”。在這個時段,常有學生手捧課本和習題集,來辦公室與我探討物理問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不少同學在之后的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我招募了一些樂于探究物理的學生,成立了科學探索社。在這里,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專業(yè)實驗器材,深入探究物理原理。除此之外,我也會使用日常物品和廢舊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各種物理小實驗。我們會利用四張A4紙搭建一座能夠支撐50本書的紙橋,用塑料瓶制作水火箭模擬火箭發(fā)射,設計裝置保護雞蛋從四樓落下而不破裂。學生們從最初僅能按照書本指導進行實驗,逐步發(fā)展到能夠獨立設計實驗,自主進行科學探究。許多成員向我分享了他們的體驗:“最初,我對物理的認識僅限于書本上的公式和理論,覺得它枯燥且難以理解。但在這里,一切都變得不同了?!薄懊恳淮螌嶒灦枷袷谴蜷_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深刻感受到了物理學科的魅力和探索的樂趣。”
在支教的一年里,我像一個太陽,將我的志愿精神付諸實踐,不斷地散發(fā)出光芒和熱量,溫暖和照亮了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除了物理教學工作外,我還參與策劃了學校的托管夏令營,解決學校職工家庭兒童“看護難”的問題。在春運暖冬行動、紅色講解員大賽以及紅葉生態(tài)旅游節(jié)等活動中,也都有我的身影。一年時間能改變的雖然有限,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努力去影響。在這片教育的熱土上,當一代代支教老師都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斗時,我相信未來值得期待,大山里的學生也會有別樣的天空。
(指導教師:四川師范大學團委楊經(jīng)緯、逯春曉)
責任編輯:賈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