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為全球范圍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發(fā)病形勢在我國尤為嚴峻,有報道顯示,全球近一半的肝癌病例都發(fā)生在中國。2024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癌癥新發(fā)病例眾多,其中肝癌位列第四,約有36.77萬人患病。在肝癌治療領域,傳統(tǒng)治療方法面臨諸多挑戰(zhàn),而組織破碎術(Histotripsy,又稱“海聲刀”)作為一種新興的無創(chuàng)治療技術,為肝癌患者帶來了福音。
一、傳統(tǒng)肝癌治療方法的局限
手術切除是肝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于一些中晚期患者,腫瘤位置特殊、累及重要血管或已發(fā)生轉移,手術切除往往難以實施或無法達到根治效果。肝移植雖為部分患者提供了生存機會,但供體短缺、手術風險高、術后免疫排斥等問題限制了其廣泛應用。經肝動脈化療栓塞術通過栓塞腫瘤供血動脈,使腫瘤缺血性壞死,但可能無法徹底殺滅腫瘤細胞,且多次治療后會對肝臟功能造成損害。射頻消融、微波消融等局部熱消融技術,在面對較大腫瘤或靠近重要器官的腫瘤時,精準控制消融范圍存在一定難度,容易出現消融不完全或損傷周圍正常組織等問題。
二、技術原理
Histotripsy是一種基于高強度聚焦超聲波的非熱消融治療技術。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短暫的高幅度脈沖超聲波,在焦點區(qū)域產生強大的機械力,通過空化效應等機制對目標組織進行機械性破壞。具體而言,高強度聚焦超聲波將聲能高度集中于腫瘤部位,使組織內的液體形成微小氣泡(微泡云)。這些微泡云在超聲波的作用下迅速膨脹和劇烈收縮,最終破裂。氣泡破裂時產生極高的局部壓力,形成沖擊波和微射流,對周圍組織的細胞膜、細胞器等微觀結構造成嚴重的機械損傷,導致細胞破碎死亡。同時,這種機械破壞過程能夠釋放腫瘤相關抗原,激活機體免疫系統(tǒng),引發(fā)局部和全身性的免疫反應,從而有助于清除殘留的癌細胞,抑制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
三、治療過程
在實施Histotripsy治療前,患者需接受全面的術前評估。這包括詳細的病史采集、全面的體格檢查、一系列血液學檢查(如肝功能指標、凝血功能指標等)以及多種影像學檢查。通過這些檢查,醫(yī)師能夠精確了解腫瘤的位置、大小、形態(tài)、血供情況以及與周圍重要組織器官的解剖關系,從而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治療過程中,醫(yī)師在實時影像技術(如超聲或磁共振成像)的精確引導下,將聚焦超聲換能器對準腫瘤部位。隨后啟動設備,發(fā)射高強度聚焦超聲波束,使超聲波能量聚焦于腫瘤組織,引發(fā)空化效應等一系列物理過程,逐步破壞腫瘤細胞結構。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有輕微的不適感,但一般無需全身麻醉,僅需局部麻醉或在清醒鎮(zhèn)靜狀態(tài)下即可完成操作,這顯著降低了麻醉相關風險。
治療結束后,患者需在醫(yī)院進行一段時間的密切觀察。在此期間,醫(yī)生會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如體溫、血壓、心率等)、肝功能變化以及是否出現不良反應。通常情況下,患者術后恢復較快,可能會伴有輕微疼痛、低熱等癥狀,這些癥狀多數在短期內可自行緩解。
四、臨床應用成果
在臨床實踐中,Histotripsy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在歐洲的一項臨床試驗中,對8例患者的11個肝腫瘤進行治療后,其中10個腫瘤在隨訪2個月后平均縮小了72%,且沒有觀察到明顯不良事件。并且在2例患者中觀察到明顯的遠隔效應,這2例患者在手術后2個月不僅腫瘤標志物下降,而且遠處沒有直接消融治療的腫瘤也呈現出消退趨勢。近期,美國的一項多中心研究結果顯示,44例轉移性肝癌的患者在利用該技術治療后1個月腫瘤出現持續(xù)消退趨勢,42例患者的腫瘤體積縮小超過70%。這些臨床試驗結果不僅證明了Histotripsy治療肝臟腫瘤的安全性,還展現出其實現局部腫瘤持續(xù)消退及遠隔效應的潛力,為肝癌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術于2023年10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用于肝臟腫瘤的治療,這標志著該技術在肝癌治療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其更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實踐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優(yōu)勢與挑戰(zhàn)
與傳統(tǒng)肝癌治療方法相比,Histotripsy具有顯著優(yōu)勢。首先,它是一種無創(chuàng)或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避免了手術創(chuàng)傷及相關并發(fā)癥,患者術后恢復快,接受度高。其次,其治療精準度高,能夠在不損傷或盡量少損傷周圍正常肝組織的前提下,有效破壞腫瘤組織,最大程度保護肝臟功能。再者,該技術具有激發(fā)機體抗腫瘤免疫反應的潛力,為肝癌的長期有效治療提供了可能。
當然,在臨床應用中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目前,其設備和操作技術的普及程度有限,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化操作流程,需要專業(yè)的醫(yī)療團隊和設備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治療復雜病例時,可能需要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應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但聯合治療方案的優(yōu)化仍需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此外,該技術目前治療費用相對較高,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廣泛應用。
六、未來展望
盡管存在挑戰(zhàn),但Histotripsy技術在肝癌治療領域的前景十分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研究的深入,有望進一步提高治療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擴大其應用范圍。未來,通過優(yōu)化設備和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治療效率,該技術有望成為肝癌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為更多肝癌患者帶來生存希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深入研究其免疫調節(jié)機制,不能僅僅采用“單槍匹馬”的治療方式,探索與其他治療方法的聯合應用策略,將為肝癌治療開辟新的途徑。
本文編輯 任美琪
審核專家 王 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