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肝膽外科(簡稱“重醫(yī)附二院肝膽外科”)系重慶市肝病治療研究中心的支柱科室之一,創(chuàng)建于1960年,1998年被確立為重慶市重點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01年設立臨床醫(yī)學博士后流動站,2002年獲批重慶市微創(chuàng)外科中心,2014年建立重慶市唯一的肝膽外科首席專家工作室,2021年獲批肝移植中心,2022年獲批重慶市重點??疲ň讽椖浚?,2024年獲批“肝膽胰疾病精準診療”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經過不斷發(fā)展,該科室已形成以肝、膽、脾臟、胰腺外科及肝移植臨床及病理生理相關問題研究為特色的西南地區(qū)大型肝膽胰脾外科治療研究中心。
重醫(yī)附二院肝膽外科人才力量雄厚,現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重慶市醫(yī)學領軍人才2人??剖覔碛姓呗毞Q人員12人、副高職稱人員11人,博士后合作導師3人、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6人。
該科室目前配有多套手術放大鏡及頭燈、肝移植所需血管外科器械、CUSA超聲刮吸刀、術中彩超、射頻治療儀、微波治療儀等先進儀器;擁有合理的肝移植人才梯隊,多名醫(yī)生具有從事肝移植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經歷;擁有先進的手術條件、完善的肝移植病房和臨床檢驗中心,目前已成功完成包括重慶市首例肝-腎聯合移植、經典原位肝移植、背駝式肝移植及DCD供肝的肝移植等多種類型肝移植手術數百余例。
重醫(yī)附二院肝膽外科尤以解決復雜、疑難重癥肝膽胰脾疾病能力強而著稱,其肝膽微創(chuàng)外科治療技術處于西南地區(qū)領先地位。該科室已常規(guī)開展包括聯合血管切除重建的各種類型的肝、膽及胰腺外科手術;腹腔鏡肝切除、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及腹腔鏡下聯合腸系膜上靜脈切除重建的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術、腹腔鏡全胰切除術等,創(chuàng)建了程序化隧道法腹腔鏡脾切除術。年開展包括TIPS、TACE及肝、脾破裂出血,術后出血等肝、膽疾病的血管介入治療800例左右;年開展ERCP術500例左右。科室同時承擔了多項重慶市衛(wèi)生健康委衛(wèi)生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已在重慶市、貴州省、四川省等24個區(qū)(縣、自治縣)開展推廣工作,為基層醫(yī)院微創(chuàng)技術推廣與質量提升作出積極貢獻。
該科室在科學研究方面成果豐碩,展現了強大的專業(yè)實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較高的學科影響力及知名度。依托該科室創(chuàng)建的重慶市唯一肝膽外科重點實驗室,其肝膽外科應用基礎研究處于西南地區(qū)領先地位。團隊對肝Kupffer細胞(KCs)在感染與脂代謝、肝移植免疫及肝癌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及相關機制進行了系列基礎和臨床研究,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5項、中國博士后專項基金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0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3項,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國家專利5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fā)表論著300余篇,被SCI收錄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