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技術是一種從人造衛(wèi)星、飛機或其他飛行器上對目標進行間接接觸判定、測量分析目標性質的技術。它通過傳感器探測和接收來自目標物體的信息,進行空間圖像信息的采集與處理,并對地物及其特性進行探測和識別,包括其屬性及其分布等特征。遙感技術與空間、電子、光學、計算機、地學等科學技術緊密結合,成為研究地球資源和環(huán)境信息的主要技術手段之一,為人類從多維和宏觀角度去及時了解、掌握地球資源信息提供了新的方法。生物質能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是從自然資源中收集并可重復使用的能源,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由這些生命體排泄和代謝的所有有機物質。遙感技術在生物質能利用領域中的應用具有覆蓋面積大、重訪周期短、獲取成本相對低等優(yōu)勢,對大面積露天生物質資源的調查、評價、監(jiān)測和管理具有獨特的作用。例如,遙感技術在農業(yè)生物質資源調查中用于提取農作物的種植面積,進而確定農業(yè)生物質能資源的類型、分布和規(guī)模。
由江東編著,氣象出版社出版的《能源植物資源利用遙感監(jiān)測與時空模擬》一書深入探討了遙感技術在生物質能利用領域的應用,為生物質能源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該書共分為五章,從能源植物資源利用的概述到具體的技術方法與應用,內容層層遞進,結構清晰。第一章介紹了能源植物資源利用的背景和現狀,包括可再生生物液體燃料的發(fā)展動態(tài)、生產原料及工藝等,為后續(xù)章節(jié)提供了理論基礎。第二章則深入分析了能源植物資源利用潛力分析的理論與方法,涵蓋了生命周期分析、層次分析方法、生態(tài)系統過程模型等多種方法,為評估能源植物資源潛力提供了多種視角。第三章和第四章是該書的技術核心,分別介紹了水土資源要素和光溫資源數據的遙感高精度識別與分析方法。這兩章詳細闡述了如何利用遙感技術獲取和處理能源植物所需的水熱條件數據,為后續(xù)模擬和評估提供了數據支撐。第五章則基于前三章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能源植物資源利用潛力的時空模擬,包括基于生命周期評價(LCA)的能源植物資源利用潛力估算和基于生態(tài)過程模型的動態(tài)模擬,為生物質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該書充分展示了遙感技術在綠色能源利用領域中的強大潛力。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日益增強,生物質能源作為一種可再生、清潔的能源形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生物質能源的發(fā)展面臨著諸多挑
[作者:江東 編著
書名:能源植物資源利用遙感監(jiān)測與時空模擬
出版社:氣象出版社
ISBN:9787502959883
出版時間:2014年08月29日
定價:30.00元]
戰(zhàn),如資源分布不均、評估困難等。遙感技術的引入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的途徑。遙感技術具有宏觀、動態(tài)的特點,能夠快速、準確地獲取大范圍的地表信息。遙感技術在生物質能源領域用于識別適宜種植能源植物的邊際土地資源,這些土地通常位于非耕地區(qū)域,不會與糧食生產產生競爭。農業(yè)人員運用遙感技術能夠獲取這些土地的水熱條件、土壤類型等關鍵信息,為能源植物的種植提供科學依據。遙感技術還可用于監(jiān)測能源植物的生長狀況,分析能源植物的覆蓋度、生長高度等參數,進而評估其生物量和產量。這種監(jiān)測方式具有實時、準確的特點,能夠為生物質能源的生產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此外,遙感技術可用于評估生物質能源的環(huán)境效益,分析生物質能源生產對生態(tài)系統的影響。同時,遙感技術還可用于估算生物質能源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評估其環(huán)境效益提供科學依據。
總之,《能源植物資源利用遙感監(jiān)測與時空模擬》一書通過深入剖析遙感技術在生物質能利用中的應用,不僅展示了遙感技術的強大潛力,還為生物質能源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持。該書的內容豐富、結構清晰、論述深入,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對于從事生物質能源研究、遙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科研人員、工程師和學生來說,該書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參考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