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70周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長期內生性演化的成果。70年來,逐漸形成了以人大歷史、人大制度、基層民主、代表履職、傳播革新等為主要內容的人大特色文化。融合文化的內涵和作用,各項事業(yè)才能歷久彌新、永葆活力。挖掘、培育、運用人大特色文化資源,對于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講好新時代人大故事,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70周年;人大特色文化;新時代人大故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宣傳
70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tǒ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長期內生性演化的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政治特色。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人大歷史、人大制度、基層民主、代表履職、傳播革新等為主要內容的人大特色文化。挖掘、培育、運用人大特色文化資源,對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宣傳,講好新時代人大故事,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積厚流光:講好人大歷史故事
歷史文化在實踐中發(fā)揮著傳統(tǒng)的守護者、國家和民族的捍衛(wèi)者,以及社會未來發(fā)展的預言者的作用[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植于我國歷史和政治實際,透過人大歷史故事,可以增強歷史自覺性,鑒證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價值追求。挖掘紅色歷史資源,浙江人大注重保護和展示黨領導浙江人民在政權建設方面進行的最初探索,比如,早在1921年蕭山衙前及附近村的農民在衙前東岳廟召開農民代表大會,通過了《宣言》和《章程》。1945年1月,浙東敵后各界臨時代表大會在余姚縣梁弄召開,頒布施政綱領,民主選舉產(chǎn)生浙東敵后行政委員會和參議會。亟需深入挖掘這些厚重的民主發(fā)展史和豐富的人文資源,為人大制度在浙江的緣起、萌發(fā)、更續(xù)注入更多新史料。浙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fā)地。習近平總書記曾擔任過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他對民主建設的深邃思考為浙江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積淀。梳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演進發(fā)展的路徑和脈絡,可以系統(tǒng)展示民主法治建設、省域治理等方面的生動事例、鮮活故事。比如,習近平總書記曾3次親臨杭州市西湖區(qū)翠苑一區(qū)社區(qū),作出“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呼、我有所為”的重要指示要求;到小古城村調研,提出“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著辦”的重要囑托;還對源自武義的“后陳經(jīng)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不斷總結完善和推廣。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作出的重要指示,運用傳承毛澤東同志在杭州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重要歷史資源,把憲法宣傳教育作為首要任務,以“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為載體,打造固定和移動兩個陣地,與時俱進講好中國憲法故事。
二、彰顯優(yōu)勢:講好人大制度故事
講好中國制度故事,既是一種契合時代潮流和傳播特性的文化戰(zhàn)略,也是一種蘊含豐富內容和強調講述方式的文化形態(tài),具有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文化價值[2]。全面、持續(xù)、深入地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宣傳闡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豐富內涵、發(fā)展歷程、建設成效。浙江人大主動融入大局發(fā)揮引領力,會同省委宣傳部舉辦全省人大宣傳工作培訓班,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新聞宣傳工作的意見》,把人大宣傳工作納入黨委宣傳工作總體部署,一同推進。持續(xù)推動人大制度重要思想和理論知識進各級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黨校、論壇、高校思政課,增強各級黨委、行政部門領導對人大制度和人大宣傳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強化人大宣傳策劃感染力,分析不同受眾群體的特點和偏好,與有關方面聯(lián)合組織“外國人走進人大”“僑界青年走進人大”“00后近看民主”等活動,向外籍人士、華僑、青年學生等特定人群宣傳人大故事、民主故事,讓更多受眾感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yōu)越性。公民旁聽人大常委會會議制度,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創(chuàng)立的一項重要制度。早在2003年,省人大就出臺公民旁聽省人大常委會會議的決定。2023年,出臺進一步完善公民旁聽的實施辦法,組織公民進代表聯(lián)絡站(點)視頻旁聽,并組織在校學生、相關團體、社區(qū)群眾等現(xiàn)場旁聽,延伸公民旁聽的廣度和深度,擴大公民旁聽影響力。
三、激發(fā)首創(chuàng):講好基層民主故事
基層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實踐,有著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和深遠的影響?;鶎用裰鲗嵺`能夠為社會政治認同的生成提供物質性資源和精神性資源[3]。因而,講好基層民主故事,最能詮釋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有效性和生命力。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建立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浙江省出臺指導意見,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率先在全國實現(xiàn)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市縣鄉(xiāng)三級人大全覆蓋,目前全省已票決(票薦)產(chǎn)生7萬多件民生實事項目。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主要新聞單位兩次赴浙江,就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開展集中采訪,推動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走向全國。2021年面向全省征集有關代表聯(lián)絡站的故事視頻作品143個,在中新網(wǎng)、浙江新聞客戶端、浙江人大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同步推出,總點擊量超過1600萬人次。此后,全省各地人大每年都組織開展代表聯(lián)絡站的故事展示活動,這不僅是人大宣傳工作創(chuàng)新形式的有益探索,更是各級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健全完善人大新聞獎評選和激勵機制,與省委宣傳部協(xié)商,將人大新聞獎參照有關獎項納入職稱評選認可范疇,通過評選向基層傾斜、一等獎擴容等方式,更好調動地方人大和新聞單位參評積極性。在良好的評選激勵機制帶動下,2018年以來,浙江推薦參評中國人大新聞獎的作品有8件榮獲一等獎,9件榮獲二等獎,11件榮獲三等獎,獎項等次和數(shù)量名列前茅。代表亮身份、代表督事、參與式預算、代表有約、書記市長進聯(lián)絡站等一批具有浙江辨識度的基層民主實踐品牌脫穎而出。
四、傾心為民:講好代表履職故事
人大代表兼容民意代理人、國家代理人、立法者和法律監(jiān)護、 社會活動家、權力執(zhí)行人以及政黨代理人的一種多重關系組成的“角色集”,這既是中國人大代表的本質,又是其特色和優(yōu)勢[4]。浙江全省共有8.7萬多名各級人大代表,他們是人大工作的主體,是推進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更是人大精彩故事的重要來源。與中新網(wǎng)、潮新聞等央媒、省媒合作開設“代表風采”專欄,并在浙江人大網(wǎng)站和微信公眾號開辟新版欄目,每日持續(xù)播報。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現(xiàn)新時代浙江人大代表的工作風貌和履職風采。策劃、推薦錢海軍、汪玉成、袁晶、葛明華等10余名代表走上全國人代會“代表通道”,講述人大代表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創(chuàng)制性立法、民生實事票決、紅船精神傳承、醫(yī)護人員抗疫等浙江故事,走上通道的代表數(shù)量位居全國各代表團前列。在地方人大中率先組織開展“代表通道”“廳(局)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先后邀請26名人大代表、18名廳(局)長走上省人代會新聞通道,宣傳全局工作、展現(xiàn)代表形象、回應群眾關切。這既是展示代表履職盡責的重要窗口,也是匯聚民情民意的嶄新通道。聚焦代表議案建議厚植為民情懷,協(xié)助人大代表接受各新聞媒體訪談報道,反映對各項工作的建設性意見和高質量的議案建議。多位代表亮相“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新聞1+1”等欄目,充分展示了各級人大代表助推經(jīng)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的務實擔當。
五、力爭上游:講好傳播革新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的社會條件已大不一樣了,我們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xiàn)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xiàn)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xiàn)在則需要突破?!盵5]因此,保持思想的敏銳性和開放度,打破傳統(tǒng)思維定式,融合運用人大特色文化資源,有助于打開人大宣傳工作新局面。創(chuàng)新傳播平臺,強化與中央新聞媒體駐浙機構、省級主流媒體的常態(tài)化聯(lián)動機制。借助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平臺及其下屬子媒體、新媒體,推進浙江人大優(yōu)質宣傳內容的二度開發(fā)、二次傳播,放大人大宣傳工作在全國的傳播聲量。創(chuàng)新傳播載體,順應傳播格局變化和媒體融合趨勢,以“六統(tǒng)兩共”(統(tǒng)籌策劃、統(tǒng)籌力量、統(tǒng)籌采訪、統(tǒng)籌編輯、統(tǒng)籌宣介、統(tǒng)籌評價,共建平臺、共建品牌)為總方略,開發(fā)完成了全國首個省級人大自建融媒體系統(tǒng),成為全省人大宣傳工作的主陣地,為人民群眾經(jīng)??吹玫饺舜蟮男侣?、聽得見代表的聲音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全國人大網(wǎng)站刊載報道了該系統(tǒng)建設成果。創(chuàng)新傳播內容,樹立分眾化理念,在內容選擇、敘事風格、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貼近不同群體的需求,分類施策、精準傳播。積極與主流媒體合作,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接地氣、易傳播的人大宣傳新媒體作品。比如,策劃人大干部體驗快遞小哥的工作,制作新媒體視頻、采寫親歷報道、刊發(fā)評論。探索以年輕人的視角解讀法規(guī)重點、亮點,回應社會熱點,有效提升了浙江人大工作知名度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趙亮.歷史文化的特征和維度[J].人民論壇,2019(9):134-135.
[2]黃東.“講好中國制度故事”的敘事意義、立場與邏輯[J].行政論壇,2020(2):13-18.
[3]王炳權.論全過程人民民主與基層治理[J].甘肅社會科學,2023(1):1-11.
[4]蔡文成.代表·回應·責任:人大代表制度的政治邏輯[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72-80.
[5]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OL].(2024-11-03)https://www.cac.gov.cn/2014-08/09/c_1115324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