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名片:
常耘,正高級教師,生物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省管優(yōu)秀專家,市第六、八、十、十二批專業(yè)技術拔尖人才、首屆名師,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市七屆、八屆、九屆政協(xié)常委,平頂山市一中副校長。她樂于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多年來一直進行“賞識教育”和“合作學習”“深度學習”的實踐、研究和推廣,主持的教科研課題有15項獲省、市優(yōu)秀教科研成果一、二等獎,發(fā)表論文45篇,出版了21部教育教學論著和學生用書。她善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連續(xù)17年擔任班主任、年級主任,所帶班級、年級紀律嚴,學風濃,成績突出,所教學生有一大批被國內(nèi)外高校錄取,其中清華、北大29人。2015年所帶的高三(10)班成績特別突出,當年我市達到清華、北大錄取線(666分)的考生有23人,其中市一中15人,市一中高三(10)班就有11人,實錄5人。該班共有36名學生,最高分689分,全市理科第一名,36人全部被名校錄取。
她是名師,她是校長,她是蕙質(zhì)蘭心的詩人,她是執(zhí)著教育的引路人,她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育專家……她用深情的目光追隨,用實干的姿態(tài)守護,她用心點亮學生的生命之火,用情感染學生青春的心靈。
在她的心中,教育是人類靈魂一方難得的凈土。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可愛的天使,每一名學生都像一幅生動的畫卷,她懷揣樸素夢想,堅守三尺講臺,瀝盡心血,嚴管深愛,激勵無數(shù)胸懷夢想的一中學子尋夢飛翔。
她所帶班級,是我市“最牛高考班”,她就是家長心中的“最牛班主任”,在新的起跑線上,她正帶領著一中敬業(yè)的名師方陣,為莘莘學子的成長殫精竭慮,為鷹城教育再譜新篇章,再創(chuàng)新輝煌。
常校長您好!執(zhí)教30年來,您所教的學生多名獲得過全市乃至全省的高考狀元,留下過一個班36名學生全部考上名校的佳話。您是不是有很多的教育牛娃的法寶呢?這么優(yōu)秀的您,是不是從小到大,成長環(huán)境和我們也不太一樣呢?
我比較喜歡讀書,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屬院的前面就是新華書店,每次裝卸圖書都在家屬院進行,我愛湊過去幫助售貨員叔叔、阿姨做圖書上架擺柜臺工作,獲得的福利就是可以無限制借閱新進圖書,當然一定不能折頁,不能影響銷售。我是1975年至1987年讀的小學、中學。當時溫飽都沒完全解決,書籍算是奢侈品了,不像現(xiàn)在隨時隨地可以借到買到,當時也沒錢多買。我可以說是通過打小工,很幸運地掙得了大量書籍的閱讀權。
小小年紀,就有了這樣得天獨厚的機會廣泛涉獵,相信對您的學習也有直接幫助吧?
大量的閱讀對我的學習幫助非常大,我的作文經(jīng)常被老師當范文當眾宣讀,從小學到高中,我的學習成績一般不出學校前三名。比較喜歡閱讀的習慣現(xiàn)在還一直堅持著,閱讀也是我們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讀這么多的書,有沒有被哪本書所吸引,引領如此優(yōu)秀的您走上當老師這條路呢?
小時候不定性,讀了《居里夫人傳》想當科學家,讀了《愛迪生的故事》相當發(fā)明家。記得初中時讀過一本小說,書名忘了,主人翁一個身殘志堅的幼兒教師,她有一段內(nèi)心獨白,我至今仍然記得,她說:“老師是一個非常神圣的職業(yè),是一項需要有‘天眼’的工作,要能看到孩子內(nèi)心的真正需求。老師不能有大的失誤,農(nóng)民鋤地失誤也就傷幾株禾苗,工人失誤也就出幾個次品零件,老師的失誤可能毀了一個孩子的一生,所以,教師這個職業(yè)真正是‘天職’!”當時,一下覺得教師是一個非常神圣的職業(yè),是能影響很多孩子命運的職業(yè)!這段話不僅引我走上了教師路,也成為了我做教育的底線。
《天職》引上教師路!“天眼”“天職”,就是這樣神圣的字眼,讓您堅定了自己的未來職業(yè)選擇吧?
1987年高考填報志愿時,父母希望我學會計或者醫(yī)學,我最后還是填報了河南師范大學生物教育專業(yè),也可以算是“不忘初心吧”。1991年畢業(yè)分配到平頂山市一中,這講臺一站就是30年,至今仍不舍得離開。我現(xiàn)在教高一(19)班生物課。
三十年的講臺生涯,也像人生的舞臺一樣,同樣會有酸甜苦辣,對嗎?
是啊,現(xiàn)在我還記得初登講臺時的重重困難。1991年大學畢業(yè)分配到一中,上班第一年,學校就分配給我五個班的教學任務,初一年級兩個班,高二年級三個班,每周要備六個課頭,還有三個晚上有晚自習輔導,當時感覺自己不是在備課就是在上課。初一的學生坐不住,課堂上不是這個同學拿了那個同學的書,就是有同學起立回答問題,其他人把他的凳子藏起來摔個屁股墩,甚至能在課堂上打起來……當時,可以說是慌慌張張、焦頭爛額、無所適從,真是無助感滿滿……當時我嚴重懷疑自己不是當老師的料,甚至多次產(chǎn)生放棄當老師,準備復習考研的想法。
原來作為“最牛班主任”的您,也曾從迷茫、無助的時刻走過來……那后來,是怎樣的力量讓您改變想法,并且在講臺上一站就是30年呢?
真正把我留在講臺上的,還是不斷給我制造麻煩的學生。他們經(jīng)常給我出謀劃策,通風報信。比如他們喜歡什么樣的課堂呀,某個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又有什么新情況了,其他班級又補充什么新內(nèi)容了,等等。交流大大拉近了我和學生的距離。根據(jù)學生提供的信息我及時改進教學,盡量多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不搗亂了,課堂活起來了。隨后,學校進行第二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我就在初一上的公開課,我們的課堂形式新穎,孩子們發(fā)言主動、演板認真,配合默契……得到評委的一致好評。我也獲得了理科組第二名,大大增強了我的自信心。這次比賽之后,我仍然堅持聽各科優(yōu)秀教師的課,比如語文組的付春杰老師,數(shù)學組的王秀琴校長,物理組的馬九克老師……只要聽說哪個老師課講得好,我就去聽,博采眾長,虛心學習。
那時候剛畢業(yè),還像個學生,也是以一個學生的心態(tài)向老教師學習,也確實學到很多:課堂設計的規(guī)律,提問的技巧,調(diào)動學生的方法,等等,最重要的是對課堂的尊重和對學生的啟發(fā)誘導。通過學習,我的教育教學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在后來的賽課中也取得一些成績,獲得全國創(chuàng)新實驗課設計一等獎、省優(yōu)質(zhì)課一等獎、省實驗優(yōu)質(zhì)課一等獎,市級的獎勵還有很多。
從無助中要打退堂鼓,到站在講臺神采奕奕、循循善誘,我想:除了您自身不斷地學習提高之外,還有什么促進因素呢?
我的學生。我總認為認真工作是我的職責,備好課上好課,關愛幫助鼓勵學生,這些都是我作為教師的職責所在。我的學生卻給了我很多很多,他們是我生命中的天使,是像家人一樣親的人。由于一中是全封閉,高中三年,我們的學生和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比他們父母多得多,我總感覺我們是沒有親緣關系的親人。半夜學生生病,家長不能及時趕到,我們送孩子去醫(yī)院是常有的事。孩子也關心我,我有低血糖的毛病,前排學生老是給我準備好糖塊。學生依賴我們,我們心疼學生,生命相伴,相互滋養(yǎng)。父母子女、師生同學都是生命中的大緣分!
這樣的彼此依賴和心與心的溝通,讓我們沒有血緣的親人彼此多了些牽掛。這么多年,五湖四海,您也多了不少親人。不過我想,在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有您陪伴在他們身邊,他們一定會感到很幸運、很幸福的。所以,即使后來不在您身邊,他們也會定期讓您感受到他們的牽掛。
每到節(jié)日我都徜徉在作為一個教師的幸福海洋中。2002屆畢業(yè)生的王軼萍同學在給我的賀卡中寫道:“與您相處的點點滴滴組成了三載春秋中最美好的回憶。您不僅教會了我如何學習,而且教給我做人的道理。您本身就是一盞燈塔,用您無限的人格魅力感染著我和我的同學們。我是多么幸運能有您這樣的老師!”考上西南交大的??诉x在信中寫道:“我現(xiàn)在能夠漫步在西南交大的校園內(nèi),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您,在我一度喪失信心,在我被這樣、那樣的問題困惑時,是您給了我希望,給了我信心,遇到您這樣的老師是我的幸福。”沈靖皓同學畢業(yè)時給我留言:“在一年的學習中,您為我們提供著一切方便,生活中又向媽媽一樣照顧著我們。三尺講臺上您燃燒著自己為我們照亮前進的路!愿您身體健康,永遠開心!您的孩子:沈靖皓”。我?guī)У膶W生中,有幾個2005年大學畢業(yè)回平頂山工作,從2005年開始,每年教師節(jié)他們只要在平頂山,都會相約回一中看看我,這一堅持就是15年(李豪、于振淼、袁錦濤、徐亞鵬、張亞磊、王磊、路鵬均、曹耀華、馬仕途等)。還有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學生回平頂山,總會回一中看看我,看看母校。作為教師,我只不過做了我該做的,我的學生卻給了我很多很多的尊敬和愛,這份作為教師的“另類財富”,一直都讓我覺得自己很“富有”。
真的很羨慕您這份另類的富有和幸福。我們相信,正因為您是像媽媽一樣的老師,所以,您多了這么多可愛的孩子。所以,我們也驚喜地發(fā)現(xiàn),您和學生不是教和學的關系,而是相伴的過程中,其樂融融,共同成長。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我認為師生一場,就是共度一段生命,共同見證成長的過程。
我喜歡氣氛活躍、思維碰撞、積極探究的課堂。我的課堂,學生隨時可以發(fā)問,不用起立,不用舉手,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就一個要求:聲音要大,必須讓全班所有的學生都聽清,語言要簡潔明了。敢于表達、善于思辨、批判接受、辯證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是對這個時代優(yōu)秀學生的高品質(zhì)要求,越早培養(yǎng)越好。
“寓教于樂、寓教于研、寓教于辯”是我的教學追求。生活就是課堂,課堂也是生活。我?guī)ьI學生養(yǎng)過蝌蚪,種過豌豆,腌過泡菜,做過教具,開過辯論會。青年學子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要使他們擁有分辨力和抵抗力并不斷涵養(yǎng)正氣和正能量,僅靠說教是不行的。必須讓他們自己對社會中焦點問題和他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爭辯,他們的感受才深。我們一起哭過,一起笑過,一起吵過……這些聲音和畫面,成為了他們青春的美好記憶,也成了我美好的回憶。我一直努力讓我的學生感知到:一是學習不只是為了高考,還是讓生命有趣,讓生活智慧;二是通過備戰(zhàn)高考,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高、體魄的強壯、心理的強大和對失敗的接受,才是最大的收獲,上大學只是高考的副產(chǎn)品。一中畢業(yè)的學生,大學發(fā)展也普遍很好,因為高中階段就不斷給他們灌輸“終身學習,不斷成長”的理念。
是的,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寓教于樂,生活就是課堂,老師不拘一格地教,學生興致勃勃地學,不管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演講、應變等綜合能力,都在無形中培養(yǎng)起來。那么,和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是不是需要特別的法寶?能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對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很重要,選擇恰當?shù)慕逃姆绞绞且婚T大學問,有時潤物細無聲遠勝雷霆震怒。一次,我從家長口中得知班上一名男生有早戀的傾向。于是,一天晚飯后,我?guī)е@個學生到校園里邊散步邊談心。我從樹上摘下一個紅紅的看桃,洗了洗,讓他品嘗。學生咬了一口,咧著嘴說:“很難吃?!蔽揖托χ退f“早戀應該就是這個滋味吧,好看不好吃……”他立刻就心領神會了。有一年我班里有一個女生喜歡一個男生,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了學習,一天看到她摘了一朵玉蘭花。我就趁機給她寫了一首詩:《姑娘,我想對你說》
初夏的一中,草木蔥蘢,
盛開的白玉蘭像高傲的公主。
兩個姑娘,盯著花朵把愛意流露。
伸手擷一朵,聞了又聞,愛不釋手。崇德樓充滿你們的拼搏壯志
…………
一中雖大,已容不下
你們這么多有力的翅膀
飛吧,飛吧,飛吧——
大學的天空在等待你們
祖國的藍天在召喚你們
你們的意志會更加堅定
你們的翅膀會更加堅強
老師祝福,母校期待
你們的青春無限榮光
孩子們聽得熱淚盈眶,信心百倍,高考也考出了優(yōu)異的成績,不負他們奮斗的青春。
飽含深情地激勵學生,祝福他們成為敢想、敢干、敢拼的國之棟梁……常校長您的做法讓我們深深地感到:老師不能硬邦邦地說教,要走進學生,聆聽學生的心,說到學生心里去。
這么多年來,您在教育教學中的探索和研究非常廣泛深入,據(jù)我了解您主持的教科研課題有15項,參與的還有8項獲省、市優(yōu)秀教科研成果一、二等獎;輔導學生參加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全國生物奧賽、中學生創(chuàng)意大賽等獲得國家二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15項、二等獎36項;發(fā)表論文45篇,出版了21部教育教學論著和學生用書。這也是您專業(yè)水平達到一定高度的重要因素吧?
是的,世界正在急速改變,“師道尊嚴”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以學習的態(tài)度立于時代,以研究的方法處理工作,以合作的態(tài)度與學生相處,以共贏的觀念對待競爭……”將是對現(xiàn)代教師的基本要求。一中教研氛圍好,歷任校長都特別重視“質(zhì)量立校,教研興校”,我就是植根于一中肥沃的教科研土壤,多年來一直進行“賞識教育”和“合作學習”“深度學習”的實踐、研究和推廣,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為適應新課程、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本學期在孫洪濤校長的領導下,一中正在推行以學習為中心的高效課堂改革。從高效課堂的理論學習開始,進行了方案制定、實踐探索、學科建模、課堂實踐、公開展示、深入研究等行動,每一步都在扎實進行,今年我校的省、市、校三級課題,都是圍繞“高效課堂”展開研究的。課堂形式的改變,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學無止境、研無邊界、樂在一中!一中是一個能讓學生和老師都能快速成長的地方。學校形成的文化共識就是:追求卓越,拼搏向上!學?,F(xiàn)有省市級名師、名班主任38人,還有一大批雖沒有榮譽稱號、卻被學生奉為“大神”級的老師。也有一大批年輕的優(yōu)秀教師,他們教育理念先進,信息化教學技術嫻熟,有抱負有熱情。我只是一中教師的一個代表,他們做得比我好。早上5點40到校,晚上9點、10點離校,這就是一中許許多多老師的常態(tài)作息!我非常感謝一中給了我展現(xiàn)自己的平臺,也感謝歷屆和我一起拼搏付出的任課老師!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奮斗、成長的日子是踏實的,快樂的!今天的一中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立德樹人,守正創(chuàng)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殷殷關懷寄深情,諄諄教導育桃李。作為老師的她,在三尺講臺上,激情滿滿,演繹著生物課的獨特魅力,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博大精深;作為班主任的她,亦師亦友亦親人,和學生一起成長,精心呵護每一顆善感的靈魂。一段詩話,讓學生領悟她的良苦用心;一句關懷,讓孩子感受她的深情。她用自己的真誠和關愛,悄悄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她是老師,她是校長,不過更多已經(jīng)離開她的學生,愿意深情稱呼她一聲“媽媽”。她用熱情和智慧,讓學生的生命如花綻放。她用責任和愛心,為鷹城的教育做出了積極貢獻,換來了桃李芬芳。
責任編輯:孫燕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