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政法大學建校72年來,匯聚了一大批專家學者,他們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為中國法治建設和經濟社會發(fā)展貢獻了豐富的思想資源。
對法大的學者和老師們而言,承載著他們精神追求和學術世界的那一間間書房意義非凡。為此,法大黨委宣傳部策劃了“學者書房”系列訪談,邀請法大記者團的同學們走進學者和老師們的書房,將所見所聞落于筆端。本期,我們走進兩位師者書房,聽聽他們如何與書結緣、如何求學治學、如何教學和實踐的故事。
張勁,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黨內法規(guī)研究所所長,中國民族法學會理事,教育部普法領導小組普法專家?guī)鞂<?,北京市性別平等評估專家。中國政法大學第九屆、第十屆“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位教師”
當張勁老師書房的門緩緩開啟,門后傳來的撞擊聲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心。轉頭一看,我們發(fā)現撞擊聲原來是他多次出席學術會議的證件發(fā)出的,這些證件掛牌記錄了他代表中國政法大學參與各種學術活動的歷程。張老師熱情地向我們展示他的書房,書房雖簡約卻獨具特色,滿架的書籍按照歷史時期細致分類,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現代,每個書架上的書都井井有條。最后一個書架專門用于備課,上面擺放的主要是憲法和黨內法規(guī)方面的書籍。
與書結緣,與法大結緣
窗外陽光正盛,張勁將他與書、與書房的溫馨故事娓娓道來。童年時期,張勁愛熱鬧的小說、愛生動的情節(jié)、愛江湖的豪情,所以《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的連環(huán)畫版本便成了他的心頭寶。盡管那個時代的閱讀資源相對匱乏,張勁卻從未因此而感到困擾,他家樓下便是新華書店,旁邊還有個體戶提供租書服務,類似于今天的“書吧”,花上幾分錢,便可以在這里租到一本書或雜志。初中時期,張勁為武俠小說著迷,尤其喜歡金庸和梁羽生。金庸的14部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不止一遍如癡如醉地閱讀?!坝幸淮挝以谟⒄Z課上偷看梁羽生的《冰川天女傳》,被英語老師發(fā)現了。英語老師沒收了那本書,還說如果期末考試我的英語能考70分,就把書還給我。本來我的英語是很差的,被這么一刺激,期末竟考了86分!”張勁笑著回憶起自己叛逆的日子。
雖然順利考進了區(qū)里頂尖的高中,但張勁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勤奮的學生,他更喜歡看小說,長期的閱讀讓他對政治、歷史和地理等科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使得他在文科的學習上得心應手。“實際上,我并沒有第一年就考上本科,但又不愿意填報??浦驹福谑沁x擇復讀一年?!背鋈艘饬系氖?,經過這一年復讀,他竟然考取了區(qū)里的文科狀元,最后被中國政法大學錄取?!爱斘沂盏戒浫⊥ㄖ獣鴷r,我還以為是搞錯了,因為我并沒有報考中國政法大學。后來我才知道,那年情況特殊,所以給我調劑了學校。這就是人生的奇妙之處!”與書籍的不解之緣,讓張勁與文科結下了不解之緣,又進一步讓他與中國政法大學欣喜相遇,直至今日。
求知若渴,將半瓶水變成一桶水
從法大畢業(yè)后,張勁選擇留校擔任行政教師。然而,他內心深處渴望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學人員,并對刑法懷有濃厚的興趣。為此,張勁滿懷激情地認真做著準備。終于,他迎來了一個轉崗成為教師的機會。但當他仔細審視這個機會時,卻發(fā)現空缺的并非他夢寐以求的刑法教師職位,而是憲法教師職位。面對自己成為教師的夢想,張勁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勇敢地邁出這一步。如果他能預見到自己會成為一位備受歡迎的憲法教師,想必他會更加堅定地選擇這條路吧!
作為一名新晉的憲法教師,張勁很快意識到,要想教好一門課程并非易事。他最初只能機械地從教材中提取知識點,然后向學生復述,這使得最初的憲法課顯得枯燥乏味,令學生們的興趣逐漸消退?!白畲蟮恼系K在于我的知識儲備不足,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而我,現在還只是半桶水在晃蕩?!?/p>
張勁深刻認識到自己必須進步,不能再依賴于簡單的教材閱讀教學方法。他變得對知識如饑似渴,拾起了童年時并不熱衷的書籍,從歷史到時政,他孜孜不倦地閱讀;從名著到會議記錄,他廣泛而深入地涉獵;從國內到國外,他不斷充實著自己。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最終,那個只會機械地復述教材的張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現在的張勁,他在課堂上旁征博引,妙語連珠,他的講座總是座無虛席,深受學生們喜愛?!斑@真是逼迫自己上了一個新臺階!”張勁帶著自嘲地回憶起那段自我鞭策、瘋狂學習的時光。
于書中見世界,于書中見自我
張勁起身走向書柜,向我們介紹起那些書籍,仿佛與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或是回憶起當年閱讀時的自己。他熱情地推薦,細致地講解,甚至不時發(fā)出深沉的嘆息。這些書籍為他帶來了無盡的財富:內心的充實、自我的反思、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及學生的愛戴和贊譽。在書籍的空白處,他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批注,記錄下閱讀時的思考和感悟。而一些書籍則成了他的“備課寶典”,他特別喜歡向學生講述書中的小故事,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憲法背后的歷史,而這也能激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張勁說:“憲法的奧妙在于領悟,有時你需要掌握東方式的表達策略和智慧?!庇行鴱垊乓暼粽鋵?,從泛黃的書頁得知,他已經翻閱了無數次。
張勁說,閱讀帶給他最深的感悟是,“我們要有自信,但自信不是自戀,更不是自以為是。改革開放40多年,我們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我們起點低、起步晚,發(fā)展時間短,在很多方面,我們需要走出自己的視角,虛心地向一切先進者學習”。張勁書架上成套的“漢譯名著”“海外中國研究系列”叢書,讓我們想起了他在課堂上講過的一句話——以中國為目的,以世界為方法。
在閱讀中收獲理性
不同時期的閱讀,也讓張勁感悟到不同時代的特點。張勁認為,對像他那樣90年代初期的大學生而言,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是最鮮明的特征。那時他喜歡閱讀北島與顧城的詩歌,“你們猜我最向往的社團是哪個?”他突然問道,隨即自己回答:“是詩社!不過,那時我沒能被詩社錄取?!北环Q為“憲法江湖的詩人”的張勁,時常回想起被詩社拒之門外的往事。那時,詩社的活動不計時長與分數,卻依然開展得熱火朝天。
張勁現在是溫和的。他認為,只有溫和才是社會持續(xù)的建構性力量。這是他讀《舊制度與大革命》的觀感,也讓他對理想主義有了新的認識。他說,“人類事務非常復雜,我們并不具備讓它在短時間內發(fā)生深刻改變的智力,理想主義往往缺乏必要的耐心和對社會結構性的洞察。所以,多讀點書,從不同的立場和維度去思考,我們才能增加自己的理性能力?!?在張勁的描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視角,有些時候,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以溫和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看待世界,或許能讓自己更加理性地思考事情的是非曲直。
數十年的光陰流轉,昔日熱愛讀書的少年已成長為一位優(yōu)秀的學者。在中國政法大學的講堂內,張勁教授躋身“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位老師”之列。他滿懷激情,與學生們分享憲法的奧妙,傳遞知識的力量。穿越時空的長河,他仿佛看到了那個曾經在書店里孜孜不倦閱讀的自己。他沒有打擾那個專注的少年,只是輕聲提醒:“嘿!繼續(xù)努力讀書吧!將來它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
責任編輯: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