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語中隱喻豐富,這既彰顯了日語的特色,也給翻譯帶來了挑戰(zhàn)。在處理文化差異時,翻譯者需確保隱喻意義在翻譯中得到準確傳達。本文首先概述了日語隱喻的概念和分類,其次分析了隱喻翻譯的影響因素,最后提出了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譯策略。本文不僅有助于提高日語隱喻的翻譯質量,促進中日跨文化交流,也為其他語言的隱喻翻譯研究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跨文化交流;日語;隱喻;翻譯策略
日語中蘊含著豐富的隱喻表達,這些隱喻不僅體現(xiàn)了日本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語學習者的理解和運用。然而,隱喻的翻譯處理在跨文化交流中往往面臨諸多影響因素,例如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文化等,都會對其產(chǎn)生影響。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跨文化交流中日語隱喻的翻譯策略,以期為日語學習者和翻譯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一、隱喻的概述
(一)隱喻的概念
所謂隱喻,是一種人類認知現(xiàn)象,也是語言的使用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一種語義轉化現(xiàn)象。
余高峰(2011)指出:“隱喻在語言學中,通常被定義為基于兩個事物或概念之間某種相似性,使用一方的形式來表現(xiàn)另一方的手段?!痹陔[喻中,一個概念被另一個概念所取代,不是基于直接的相似性,而是基于某種更深層次的抽象相似性。
束定芳(1996)認為:“隱喻是指將兩種完全不同概念的事物通過含蓄、映射或婉轉的表達方式達到形象比喻的言語行為,是人類將其某一領域的經(jīng)驗來說明或理解另一類領域的經(jīng)驗的認知活動。”可以這么說,隱喻是用一種事物理解和體驗另一種事物。
日語中蘊含著豐富的隱喻表達,這些隱喻不僅獨特地展現(xiàn)了日本文化的深邃魅力,同時也對日語學習者的理解和應用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隱喻的分類
日語中的隱喻極為豐富,蘊含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和獨特的思維方式。根據(jù)其不同表現(xiàn)形式進行了以下的分類。
直喻是其中最為直接的一種,它用一個事物來清晰地比喻另一個事物。在翻譯過程中要符合“出現(xiàn)頻率、常用程度和文體相當”的標準。例如,「時間が金」(時間就是金錢)這一說法,直接將時間與金錢相提并論,凸顯了時間的珍貴。
暗喻是通過語境傳達深層含義。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之間很難相互理解,因此會出現(xiàn)比喻形象差異太大,翻譯讀者難以理解的隱喻。例如,「彼女は私の心の中の寶石箱」(她是我的心中的珍寶)這句話通過「寶石箱」一詞表達了說話者對女性的珍惜,這也是日語中常見的暗喻。
轉喻是利用事物的某一部分來象征其整體。轉喻更加注重表達的形式,也就是探究如何理解源語文本中的轉喻表達,并且在目的語中尋求與之對等的表達方式。在日語中,這種手法常用來表達某種抽象概念的象征意義。例如,「王様の杖は王権の象徴だ」(國王的權杖是王權的象征),其中“權杖”作為國王權力的具體象征,被用來代表抽象的“王權”。
二、跨文化交流中隱喻翻譯的影響因素
(一)歷史文化因素
歷史因素在隱喻翻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歷史事件和經(jīng)驗常常會塑造一個文化中特定的隱喻理解。如果譯者不了解目標語言文化的歷史背景,他們可能無法準確地翻譯含有歷史隱喻的句子。例如,「貓に小判」(無法欣賞或無法理解事物真正價值的人)?!感∨小故侨毡窘瓚魰r代的貨幣單位,由于它的價值相當高,因此,在日本文化中,「小判」常常被用來象征財富和價值。
(二)民俗文化因素
民俗文化對日語隱喻的影響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義。它們不僅承載著日本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還體現(xiàn)了日本社會的價值觀和交際習慣。例如,相撲作為日本的傳統(tǒng)運動,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活動,它還象征著力量、尊嚴和日本的文化傳統(tǒng)。因此,與相撲相關的隱喻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僅傳遞了字面意義,也傳遞了日本文化的深層象征。例如,「二刀流の相撲」(一個人在兩個方面或兩個領域都非常出色)、「どじょうの足跡」(鳳毛麟角)等。
(三)自然文化因素
自然文化因素在日語隱喻翻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日本的自然環(huán)境和季節(jié)變化深深地影響了日語的表達方式和隱喻。不同的環(huán)境景象在日語中有著特定的象征意義,這些意義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被準確地傳達出來。日語中有很多描述自然現(xiàn)象的表達和隱喻,這些表達和隱喻的含義在翻譯時也需要被準確地傳達出來。例如,「魚心あれば水心」(兩情相悅)、「地震雷火災父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等。
綜上所述,跨文化交流中影響日語口語隱喻翻譯的因素主要包括歷史文化因素、宗教文化因素、自然文化因素等。這些因素要求翻譯者不僅具備扎實的語言基礎,還需要對中日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以確保翻譯的準確性和流暢性。
三、日語隱喻的翻譯策略
每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和表達方式,這使得翻譯不僅僅是文字的翻譯,更是文化的傳遞和詮釋。在處理日語隱喻這類語言現(xiàn)象時,翻譯策略的選擇尤為重要,因為它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元素和深刻的內(nèi)涵。以下是針對難點的翻譯策略總結。
(一)保留文化特色
在翻譯中保留文化特色能夠讓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跨文化交流。保留文化特色要求譯者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
根據(jù)王子涵(2021)的研究,翻譯應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這意味著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盡可能保留原文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等文化元素。隨著文化交流的繁榮,日本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也為世界所知。一些帶有日本本土色彩的隱喻語言可以直接理解,無需添加注釋。
例1:
原文:隠れ家的な立地ながら、圧倒的にこだわった食材から生み出される一期一會の料理に惹かれ、地元客のみならず都內(nèi)の著名なレストランのシェフやソムリエも通うという、知る人ぞ知るイタリア料理店である。
譯文:雖然位置隱蔽,卻被用絕對講究的食材制作出的一期一會的料理所吸引,不僅是本地的客人,連東京都內(nèi)著名餐廳的廚師和調(diào)酒師也來光顧,是眾所周知的意大利料理店。
「一期一會」源于日本的茶道,是日本的茶道用語,直譯過來是“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期一會」不僅作為茶道用語,更是有了提醒人們珍惜,不要錯過的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日本茶道文化影響深遠,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大多數(shù)人都對此稍有了解,因此不用過多翻譯,直接使用也不會影響對這句話的理解,反而會更具有文化特色。
例2:
原文:……病中に描かれた弓なりの形のよい眉は、娘の頃の母の面影を偲ばせるとともに、これが見おさめにならないとも限らないのだ、と思うこころが私を揺すぶった。
譯文:……看著患病中母親姣好的弓形眉,不禁想起母親做姑娘時的容貌,這次也許說不定是最后一次見到母親,想到這我的心就搖擺不定。
「弓なりの形のよい眉」直譯過來是“像弓一樣的眉毛”。這里的弓指的是日本用竹子或其他相似材料做成的前面高,尾部低,線條柔和的一種弓。這種弓雖然在很多細節(jié)處與中國的弓不盡相同,但大體形狀是一致的,都是前高后低的形狀,因此使用“弓形眉”一詞也很好理解,在翻譯時將原文喻體保留譯出即可。
(二)釋譯結合
在處理難以直接轉換的隱喻時,釋義結合是一種重要的策略。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通過添加注釋來解釋原文的文化背景,以便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
高一波(2020)指出,在翻譯中,對于難以直接轉換的文化負載詞或隱喻,可以通過添加注釋來解釋原文。這種方法可以讓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內(nèi)涵,同時也能夠增加他們對跨文化交流的興趣。
根據(jù)裴偉蕾、江雪松(2023)的研究,釋義結合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背景,同時讓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這種策略要求譯者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例3:
原文:五月雨は 露か涙か 不如帰 我が名をあげよ 云の上まで。
譯文:梅雨如露亦如淚,杜鵑載吾名至云。(日本將軍足利義輝在永祿大逆的行動中與叛軍相持3小時后寫下的辭世詩。)
原文這首詩是足利義輝的辭世詩,單看詩句無法理解其背后蘊含的強烈感情和歷史意義,因此采用了釋義結合的方式,在譯文后簡單注釋了這首詩歌創(chuàng)作的歷史背景,便于理解?!肝逶掠辍乖谌毡臼敲酚甑囊馑迹覆蝗鐜ⅰ故恰岸霹N”的意思,在日語中也被稱為「子規(guī)」。譯文用梅雨和杜鵑兩個喻體表達了足利義輝的悲涼和無奈。
例4:
原文:……紺の蛇の目の傘を傾けながら、この中を美しい輿で舁がれて行った母の葬列をこころに描いた。
譯文:……在腦海中描繪著送葬行列打著藏藍色的蛇目傘(和傘的一種,帶有雙重圓圖紋),抬著美麗肩輿的畫面。
「蛇の目」直譯過來就是“蛇的眼睛”。蛇的眼睛瞳孔很大,所以這里我們用蛇的眼睛來指代雙圓圖案。這種「蛇の目の傘」是18世紀在日本發(fā)展起來的,因為從上面看雙圓的形象,所以被稱為“蛇傘”。這是當時日本女性中非常流行的雨傘。在日本傳統(tǒng)文化中,“蛇傘”有尊敬和尊重的意思。單看「蛇の目」這個詞是無法理解它背后的意思的,因為這種傘背后的意思是日本獨有的。因此,譯者通過添加注釋來解釋原文的文化背景,使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內(nèi)涵。
(三)適應性調(diào)整
在處理難以直接轉換的隱喻時,適應性調(diào)整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根據(jù)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對原文的隱喻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
根據(jù)鞏淼(2022)的研究,適應性調(diào)整可以傳達相同的情感色彩,同時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這種策略要求譯者具備對目標語言表達習慣的深入了解,以便找到合適的調(diào)整方式。
例5:
原文:……昔ながらのだんご鼻にくっつけて、合掌した。
譯文:……緊貼著如我記憶中一般的蒜頭鼻,雙手合十。
「だんご鼻」的字面意思是“鼻子像球或丸子一樣圓”。在日本人的飲食中,日常生活中經(jīng)??吹酵枳拥葓A形的食物,所以他們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作為隱喻,把圓鼻子稱為「だんご鼻」。而中國人則更偏向用“蒜頭鼻”這種說法來形容鼻頭圓潤,扁平的鼻子。因此,將「だんご鼻」翻譯成“蒜頭鼻”更容易理解。
例6:
原文:彼女は花より団子のタイプだね。きれいな服よりも、美味しい食べ物の方が好きだ。
譯文:她是那種實實在在的人,比起漂亮的衣服,她更喜歡美味的食物。
原句中的「花より団子」如果按字面直譯為“團子勝過花”,對于沒有日本文化背景的人來說,可能難以理解。因此,我們將其翻譯為“實實在在的”,這樣更能貼近原句的含義,也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同時,我們也保留了原句中對于食物和衣服的對比,使譯文更加生動形象。
四、結語
在日語隱喻的翻譯過程中,譯者需要深入理解隱喻的文化內(nèi)涵,實現(xiàn)有效的跨文化傳遞。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文化都會影響隱喻的翻譯,在翻譯過程中要重點關注。此外,保留文化特色、釋義結合、適應性調(diào)整等翻譯策略的靈活運用,有助于使譯文更符合目標語言的表達習慣。隨著跨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譯者應緊跟時代發(fā)展,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譯者應將跨文化知識的積累視為一項長期的任務,持續(xù)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鞏淼.翻譯適應選擇論視角下科技文本的翻譯技巧——以《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攻防戰(zhàn)術》節(jié)選為例[D].哈爾濱工程大學,2022.
[2]史順良,趙斐.政治語篇中的概念隱喻及其翻譯策略[J].阜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3):42-47.
[3]束定芳.試論現(xiàn)代隱喻學的研究目標、方法和任務[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6,(02):9-16.
[4]蔡平,杜勤.淺析流行語的日譯漢翻譯策略——以日本流行語大賞為例[J].漢字文化,2021,(11):136-137.
[5]王子涵.基于語料庫的典籍翻譯中文化特色詞日譯策略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21.
[6]高一波.文化翻譯理論視角下的陜北民俗文化翻譯策略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20,30(05):82-87.
[7]張曉鷺.跨文化背景下的隱喻翻譯[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2.
[8]余高峰.隱喻的認知與隱喻翻譯[J].學術界,2011, (01):159-164+287.
[9]束定芳.試論現(xiàn)代隱喻學的研究目標、方法和任務[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6,(02):9-16.
[10]裴偉蕾,江雪松.釋義解碼評鑒,“技”“意”結合闡釋——以《臨江仙》為例說賞析闡釋題[J].新世紀智能,2023,(92):31-35.
作者簡介:
馬雯瑾,女,遼寧沈陽人,吉林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語口譯(日朝雙語)。
金香蘭,通訊作者,女,黑龍江穆棱人,吉林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日語口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