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相關(guān)性,為臨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張家港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所有患者均進行血清與尿液相關(guān)指標檢測,依據(jù)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與腎小球濾過率(GFR)評估患者是否存在早期腎損害,其中無早期腎損害為對照組(148例),存在早期腎損害為觀察組(58例),并依據(jù)腎損害程度不同將觀察組患者分為輕度組(26例)、中度組(20例)及重度組(12例)。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以及輕度組、中度組及重度組患者血清CysC、血肌酐(Scr)水平及UACR,并采用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ysC、Scr水平、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均高于對照組;重度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均高于輕度組、中度組,且中度組均高于輕度組;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害與血清CysC、Scr水平、UACR均呈正相關(guān)(均Plt;0.05)。結(jié)論 血清CysC、Scr水平、UACR與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腎損害均呈正相關(guān),其在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中有一定價值,臨床監(jiān)測其水平變化可為早期診療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2型糖尿病 ; 早期腎損害 ; 胱抑素C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5.02.0017.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5.02.006
2型糖尿病主要以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功能不足為特點,近年來受到飲食、生活習慣等影響,其發(fā)病率逐漸升高且趨于年輕化[1]。隨著疾病進展,患者血糖未及時控制可導致糖尿病腎病、視網(wǎng)膜病變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因此,需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早期腎損害的診斷通常依賴于血液和尿液檢測,包括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C)等,其中Scr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但其靈敏度較低,在早期腎損傷病情評估中的效果不理想;UAER是診斷早期腎損害的重要指標,但其操作較復雜,單次檢測白蛋白的含量時易受到尿量的影響,其誤差較大[2]。而血清CysC在早期腎損害患者中水平升高,能夠作為評估腎小球濾過率(GFR)的敏感指標;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能夠反映機體早期腎小管損傷的情況,且相較于UAER其誤差較小[3]?;诖?,本研究選取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旨在探討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guān)性,為改善患者預后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張家港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6例,按照是否存在早期腎損害[4]分為對照組[148例,UAERlt;30 mg/24 h或GFRgt;90 mL/(min·1.73 m2)]與觀察組[58例,UAER≥30 mg/24 h或GFR≤90 mL/(min·1.73 m2)]。對照組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76例;年齡43~72歲,平均(55.14±1.38)歲;病程2~10年,平均(5.22±0.34)年;BMI 19~26 kg/m2,平均(22.12±0.14) kg/m2。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齡42~71歲,平均(55.03±1.24)歲;病程2~10年,平均(5.14±0.28)年;BMI 19~26 kg/m2,平均(22.14±0.21) 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組間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5]中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⑵空腹血糖≥7.0 mmol/L;⑶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標準:存在血尿或尿潛血陽性、蛋白尿、夜間排尿等,且β2-微球蛋白gt;0.2 mg/L。排除標準:⑴近期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等急癥;⑵合并多種感染性疾病;⑶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⑷合并原發(fā)性腎臟疾病;⑸合并急、慢性腎炎;⑹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本研究經(jīng)張家港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檢測方法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正中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的轉(zhuǎn)速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ckman Coulter,型號:AU5800)檢測,以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血清CysC水平,以酶法測定Scr水平,并計算GFR;采集患者第一次晨尿10 mL,以3 000 r/min的轉(zhuǎn)速離心10 min,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微量白蛋白,以酶法測定尿肌酐,并由二者比值計算得出UACR;留取患者24 h尿液并記錄尿量,以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UAER。GFR(男性)=175×Scr-1.154×年齡-0.203;GFR(女性)=175×Scr-1.154×年齡-0.203×0.742。試劑由重慶中元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注意事項:患者需注意空腹檢測,且檢測前應遵循平時的飲食習慣,避免過量攝入高脂、高蛋白等食物,同時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熬夜等影響檢測結(jié)果。
1.2.2 分組方法 依據(jù)UAER與GFR將觀察組患者分為輕度組[26例,30 mg/24 h≤UAERlt;300 mg/24 h或GFR為60~90 mL/(min·1.73 m2)]、中度組[20例,300 mg/24 h ≤UAERlt;3 g/24 h或30 mL/(min·1.73 m2)≤GFRlt;60 mL/(min·1.73 m2)]、重度組[12例,UAER≥3 g/24 h或GFRlt;30 mL/(min·1.73 m2)] [4]。
1.3 觀察指標 ⑴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比較。⑵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比較。⑶應用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ysC、Scr水平、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相關(guān)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經(jīng)S-W檢驗證實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應用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法分析血清CysC、Scr水平、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的相關(guān)性。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比較 重度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均高于輕度、中度組,且中度組均高于輕度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血清CysC、Scr水平、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程度的相關(guān)性 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法結(jié)果顯示,血清CysC、Scr水平、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均呈正相關(guān),效應值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3 討論
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具有可逆性,但該階段無明顯臨床癥狀,不易發(fā)現(xiàn),病情持續(xù)進展則會導致腎臟結(jié)構(gòu)和功能出現(xiàn)不可逆的損傷,而多數(shù)患者在早期階段及時治療后,其病情會穩(wěn)定在微量蛋白尿階段。因此,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對預防患者病情惡化、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以往臨床常采用UAER、GFR作為診斷早期腎損害的主要指標,但其檢測過程較復雜,且結(jié)果易受到高蛋白飲食、不規(guī)律作息、尿量等因素影響,導致其敏感性降低。Scr是反映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水平變化與腎臟的排泄功能密切相關(guān),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腎功能逐漸下降,其對尿素氮、肌酐等代謝廢物的排泄能力降低,導致Scr水平升高;但在腎損害的早期階段,機體可通過腎臟代償性肥大等機制維持腎功能,表現(xiàn)為Scr水平未升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早期診斷的靈敏度與準確性[6]。
血清CysC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其水平升高與腎小球濾過膜的損傷密切相關(guān),與傳統(tǒng)的腎功能標志物Scr相比,血清CysC在腎功能早期下降時更加敏感,且不受飲食、肌肉含量、炎癥反應、性別等因素的影響,其含量變化具有穩(wěn)定性和可預測性,當患者的腎小球受到輕微損傷時,血液中CysC水平即會出現(xiàn)異常升高,因而可作為評估GFR的敏感指標[7];UACR是指尿液中微量白蛋白與肌酐的比值,其水平升高表明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導致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增加,可作為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小球、腎小管損傷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8]。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均高于對照組,這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受損會導致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升高。分析其原因為,血清CysC能夠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在近曲小管中幾乎被完全代謝或重吸收,因而其在血液中的濃度主要受GFR的影響,可用來評價腎小球功能,準確地反映腎臟損害情況;同時,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通常會在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前升高,這使得血清CysC能夠成為早期發(fā)現(xiàn)腎功能損害的有效指標,且CysC僅經(jīng)腎小球濾過而被清除,能夠更準確地反映腎小球濾過功能的變化,從而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腎功能損傷。白蛋白正常情況下不易通過腎小球基底膜濾出,但當腎臟受損時,白蛋白可通過受損的基底膜濾出,導致尿中白蛋白含量增加,表現(xiàn)為UACR水平升高,因而UACR可用來反映早期腎小管功能損害及腎臟微血管病變[9]。
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會損傷腎臟微血管,導致腎小球濾過膜的通透性增加,進而使得血清CysC、Scr、UACR等指標異常升高,其中血清CysC能夠反映早期腎小球濾過功能的改變;UACR更側(cè)重于反映早期腎小球的損傷程度;Scr則能反映腎臟功能的整體狀況。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重度組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及UACR均高于輕度、中度組,且中度組均高于輕度組。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法結(jié)果顯示,CysC、Scr水平及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均呈正相關(guān)。這提示血清CysC、UACR、Scr可作為評估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患者病情嚴重程度的敏感指標。分析其原因為,CysC是一種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主要在腎臟中排泄,若在患者處于正常蛋白尿階段時,血清CysC水平升高即表明患者的腎臟受損,當腎功能受損嚴重時,其在腎臟中的排泄量會異常降低,而血清中濃度隨之升高;且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進展至早期腎損害階段時常伴隨微血管病變,特別是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等,使得血清中CysC水平持續(xù)升高[10]。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異常會導致腎小球長期處于高負荷、高濾過的狀態(tài),早期易引起血管基底膜加厚,內(nèi)皮細胞功能損傷,導致其濾過率下降,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升高,而肌酐作為機體內(nèi)源性物質(zhì),其排泄量與腎功能相關(guān),因而UACR水平升高準確反映了早期腎小球功能受損;同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受損,會引起慢性炎癥反應,進一步導致腎臟功能下降,引起尿蛋白濾出增大,進而導致UACR持續(xù)升高[11]。
綜上,血清CysC、Scr水平、UACR與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害均呈正相關(guān),可用于評估患者腎臟功能,臨床在診斷和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時,可密切關(guān)注這些指標的變化,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評估上述指標的敏感度、特異性等,后續(xù)需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朱佐芳, 劉寅, 吳姍姍. 多項檢測指標在2型糖尿病早期腎損傷中的診斷價值[J]. 熱帶病與寄生蟲學, 2020, 18(3): 184-187.
【2】張婷婷, 姚建榮, 胥華猛, 等. 血清Cys-C、β2-MG聯(lián)合Ccr檢測對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診斷價值[J]. 西部醫(yī)學, 2020, 32(10): 1547-1550.
【3】常麗, 黃瑩芝. 2型糖尿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視黃醇結(jié)合蛋白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關(guān)性分析[J]. 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23, 48(10): 1395-1398.
【4】王宓, 左力. 糖尿病腎病診治專家共識解讀[J]. 臨床內(nèi)科雜志, 2020, 37(9): 675-678.
【5】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 2021, 13(4): 315-409.
【6】程旦, 湯芳麗, 汪文俊, 等. 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水平血清肌酐與糖尿病腎病的前瞻性隊列研究[J]. 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 2024, 40(5): 380-385.
【7】崔娟,陳連連,馬瑩,等.血清SAA、CysC、ACR及IL-19在2型糖尿病腎臟病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腎臟病雜志, 2021, 21(9): 739-743.
【8】姚旭東, 戴武, 曹永紅. 無癥狀低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持續(xù)血糖監(jiān)測指標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中國糖尿病雜志, 2022, 30(8): 566-570.
【9】鄧心悅, 蔣磊英, 沈愛玲. 同型半胱氨酸、載脂蛋白B/載脂蛋白A比值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變化與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關(guān)系研究[J]. 河北醫(yī)藥, 2022, 44 (16): 2473-2476.
【10】徐晏玲, 艾禾, 漆丹平. 血清Hcy、CysC、RBP及尿足細胞聯(lián)合檢測對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J]. 海南醫(yī)學, 2021, 32(22): 2907-2909.
【11】朱璐璐. 尿微量白蛋白與尿肌酐比值、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診斷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早期腎損傷的價值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22, 37 (11): 1963-1965.
作者簡介:王細畏,大學本科,副主任技師,研究方向:臨床生物化學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