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為進一步跟蹤我國姜用農藥登記及最大殘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標準制定進展,保障姜的質量安全,對目前登記的姜用農藥產品的防治對象、有效成分及數(shù)量進行梳理,并分析國家制定的姜用農藥MRLs現(xiàn)狀。結果顯示,我國目前批準登記的姜用農藥產品180個,有效成分52種,高效、低毒、綠色的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逐漸增多。GB 2763-2021及其補充標準GB 2763.1-2022中涉及姜的農藥MRLs有124項,涵蓋農藥品種129種,其中只有26種在我國登記有效。相較于GB 2763-2019,新增54項姜用農藥MRLs,變更2項,變更的檢測方法標準11項。但基于姜生產中病蟲害發(fā)生和殘留監(jiān)測情況,建議盡快推進姜常用農藥的登記以保證其合規(guī)使用,姜已登記和常用農藥的MRLs標準的制定也需加快進行。
關鍵詞:姜;農藥;登記;最大殘留限量
中圖分類號:S63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871(2025)01-010-06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pesticide registration and residue limits in ginger
LU Guocai1, GAO Jinpeng1, TIAN Hongping1, ZHOU Luhong1, GUO Wenjuan1, ZHANG Gaolei2, LIU Keshan2, LI Fujun1
(1. Weif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Weifang 261071, Shandong, China; 2. Jinan Tianyu Baihe Plant Nutri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nan 251618,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track the progress of pesticide registr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aximum residue limits (MRLs) standards for ginger in China, and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ginger,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urrent registered pesticide products for ginger, their target pests, active ingredients, and quantities. Additionally, the status of national MRLs standards for pesticides used on ginger was examined. Statistics showed that 180 ginger pesticide products had been approved and registered in China, with 52 kinds of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numbers of green, highly efficient, low-toxicity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esticides wer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GB 2763-2021 standard and its supplemental standard GB 2763.1-2022 included 124 MRLs for pesticides used on ginger, covering 129 pesticide varieties, among which only 26 pesticides were registered and approved for use on ginger in China. Compared with GB 2763-2019, there were 54 new MRLs for pesticides in ginger, 2 modified MRLs, and 11 updated testing method standards. However, based on the occurrence of pests and diseases in ginger production and the result of residues monitoring,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registration of commonly used pesticide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nsure their compliant use. Moreo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RLs standards for both registered and commonly used pesticides on ginger also needs to be accelerated to ensh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ginger products.
Key words: Ginger; Pesticide; Registration; 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
除東北、西北嚴寒地區(qū)外,姜在我國南部和中部均有栽培,但產地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山東、四川、廣西等地。我國姜的種植面積、產量和出口量均位列世界首位,在全球市場中占據(jù)重要地位[1]。在我國,農藥產品實行登記制度,這使得我國姜用農藥秩序逐漸規(guī)范,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登記產品同質化嚴重,部分病蟲害沒有登記產品可選,或者登記產品種類較少而導致在生產中無法輪換選擇用藥,因用藥不規(guī)范、亂用、濫用而引發(fā)的質量安全事件也屢見不鮮。2013年初山東濰坊峽山下轄多個村莊被曝濫用劇毒農藥“神農丹”且專供內銷,一度使姜的質量安全成為輿論關注熱點[2]。在現(xiàn)有農藥登記框架下進一步規(guī)范姜用農藥的使用,是減少農藥殘留、保證姜安全供應的必要手段。2021年9月,GB 2763-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3](代替GB2763-2019)[4]正式實施;2023年5月,其補充標準GB 2763.1-202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2,4-滴丁酸鈉鹽等112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5]發(fā)布實施,標志著我國農藥殘留標準制定工作有了新進展。筆者結合我國姜用農藥登記和實際使用情況,著重分析新國標對姜用農藥MRLs標準制定的新要求,以期為進一步保障我國姜的產品質量安全提供參考。
1 我國姜用農藥登記新進展
近年來,我國姜上登記的農藥產品持續(xù)增加。2022年,李配[6]報道,我國姜上的登記農藥產品有156個,而中國農藥信息網(wǎng)[7]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4年7月,產品已多達213個,在有效期內的有180個(表1)。其中,單劑占現(xiàn)有登記產品的81.67%,混劑占18.33%;殺菌劑、殺蟲劑、殺線蟲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分別占現(xiàn)有登記產品的38.89%、27.78%、14.44%、11.67%、7.22%,比例較為均衡;防治對象包括一年生雜草及玉米螟、甜菜夜蛾、姜蛆、炭疽病、葉枯病、姜瘟病、青枯病、莖基腐病、線蟲等10余種病蟲害,但以防治玉米螟、甜菜夜蛾、炭疽病、葉枯病和根結線蟲為主,登記產品分別有29、20、33、21和23個,反映出這5種病蟲害是姜生產中病蟲害化學防治的重點。
所涉及的有效成分累計52種,以含阿維菌素、噻唑膦、咪鮮胺、嘧菌酯、苯醚甲環(huán)唑、甲基硫菌靈、吡唑醚菌酯、二甲戊靈、甲氨基阿維菌素、氯化膽堿的產品為主,分別達到了15、14、13、12、10、9、11、9、9個;含其余42種成分的產品相對較少,累計僅有53個。在國家倡導病蟲害綠色防控、農藥減量增效的大趨勢下,高效、低毒、綠色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逐漸增多。2024年以來,新增的登記農藥有用于防治根結線蟲的阿維·噻唑膦、威百畝、三氟吡啶胺,防治姜瘟病的多黏類芽孢桿菌、噻唑鋅以及防治根腐病的甲基營養(yǎng)型芽孢桿菌。其中,三氟吡啶胺、噻唑鋅和甲基營養(yǎng)型芽孢桿菌均是首次在姜上登記。
2 我國姜用農藥殘留限量分析
2.1 我國姜用農藥MRLs標準現(xiàn)狀
GB 2763是我國農藥MRLs唯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我國對姜用農藥MRLs主要執(zhí)行GB 2763-2021及其補充標準GB 2763.1-2022[3,5],該標準中姜所屬的食品類別為“蔬菜(根莖類和薯芋類)”中的“根莖類”,且標準規(guī)定“如某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應用于某一食品類別時,在該食品類別下的所有食品均適用,有特別規(guī)定的除外”。因此,我國姜用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涉及姜(22項)、根莖類蔬菜(10項)、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91項)、蔬菜(1項)4類,共124項農藥MRLs,包括89項正式限量和35項臨時限量,涵蓋129種農藥(表2)。按用途分,殺蟲劑最多,為74項,其后依次是除草劑21項,殺菌劑11項,殺螨劑5項,殺蟲/殺螨劑4項,殺線蟲劑3項,熏蒸劑2項,殺蟲/除草劑、殺螨/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和增效劑各1項。按我國的農藥使用規(guī)范分,常規(guī)農藥77項,禁限用農藥47項,包括氯丹、滅蟻靈、七氯、異狄氏劑4種全球范圍內禁用農藥,胺苯磺隆、艾氏劑、苯線磷等我國的禁用農藥26項,還包括甲拌磷、甲基異柳磷、克百威等我國的限用農藥17項,但它們在蔬菜上均被禁用,其中甲拌磷、甲基異柳磷、水胺硫磷、滅線磷自2024年9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使用。
在所有已登記農藥的有效成分中,累計有30種制定了限量指標,占姜登記有效成分總數(shù)的57.7%,包括有MRLs的26種化學制劑以及在GB 2763-2021附錄B《豁免制定食品中 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農藥名單》[3]中的4種生物制劑。其余26種有效成分均未制定姜中的限量標準。其中,氫氧化銅、硫酸銅鈣2種無機銅制劑,氯化膽堿、吲哚丁酸、二氫卟吩鐵3種生物化學農藥和2023年新登記的SDHI類殺菌劑——三氟吡啶胺在其他食品中也未制定標準;而二甲戊靈、惡草酮、噻唑膦、氟吡菌酰胺、威百畝、印楝素、氟氯氰菊酯、戊唑醇、噻唑鋅、噻森銅、惡霉靈、精甲霜靈、噻呋酰胺、調環(huán)酸鈣、胺鮮酯、乙烯利等16種有效成分在其他食品中已有制定標準[3,5]。
2.2 GB 2763-2021及GB 2763.1-2022中姜用農藥MRLs的新變化
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8]共制定姜用農藥MRLs 37項,涉及“香料”(8項)、“根莖類香料”(27項)以及“姜(地下莖)”(2項)。與之相比較,我國雖然有124項MRLs,但尚缺少克菌丹、多菌靈、異菌脲、五氯硝基苯、乙烯菌核利、氟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滅蟲威、甲基毒死蜱、乙硫磷、馬拉硫磷、伏殺磷、丙溴磷、乙拌磷、磷化氫、雙丙環(huán)蟲酯等17項。
與GB 2763-2019(共制定70項MRLs)相比,GB 2763-2021及GB 2763.1-2022新增MRLs 54項(表2),變更MRLs 4項(表3),變更檢測方法11項(表4)。新增的MRLs包括姜(12項)、根莖類蔬菜(2項)、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40項);殺蟲劑、除草劑和殺菌劑為新增最多的農藥類別,分別為22、15和6項。GB 2763-2021增加了格螨酯、環(huán)螨酯、滅螨醌、三氯殺螨醇、乙酯殺螨醇、樂殺螨、消螨酚和速滅磷等,極大地填補了殺螨劑限量標準的空缺。此外,GB 2763-2021還增加了11種登記農藥的MRLs(表1~2),包括異丙甲草胺、精異丙甲草胺、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茚蟲威、蟲螨腈、滅蠅胺、吡丙醚、殺菌劑咪鮮胺、苯醚甲環(huán)唑、甲基硫菌靈、吡唑醚菌酯。
GB 2763-2021還對部分農藥的限量標準和限量值進行調整(表3)。比如,將殺螟硫磷和氯化苦的臨時限量改為正式限量;限用農藥乙酰甲胺磷的限量值由1 mg·kg-1改為0.02 mg·kg-1,嘧菌酯的限量值由1 mg·kg-1改為0.5 mg·kg-1。相較于GB 2763-2019更為嚴格。
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改進,在124項姜用農藥MRLs中,GB 2763-2021對其中11項的推薦檢測方法進行了調整(表4)。其中,只對代森聯(lián)1種農藥的檢測方法進行了刪減,對乙酰甲胺磷、嘧菌酯等10種農藥增加了檢測方法,增加的檢測方法以國家標準為主。
3 姜用農藥登記和限量制定建議
3.1 姜病蟲防治農藥登記建議
姜常見的病蟲害有20余種,包括姜瘟病、葉斑病、軟腐病、條斑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莖基腐病、白絹病、紋枯病、枯萎病、葉枯病、眼斑病、斑點病、炭疽病、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煙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等病毒性病害,薊馬、玉米螟、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姜弄蝶等地上害蟲,以及小地老虎、蠐螬、姜蛆等地下害蟲,而不同種植區(qū)域病蟲害的發(fā)生各具特點[9-12]。比如,魯中地區(qū)姜瘟病、葉斑病、炭疽病、玉米螟和姜蛆發(fā)生猖獗[13];而莖基腐病自2001年在萊蕪、安丘等地零星發(fā)生后,逐年加重,已成為山東生姜生產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14]。目前,我國姜上已登記的農藥產品僅覆蓋其中的12種,且同質化嚴重,用于防治玉米螟、甜菜夜蛾、炭疽病、葉枯病和根結線蟲的產品占比高達70%。部分局部流行的病蟲害,如紋枯病、蛞蝓、斜紋夜蛾、地下害蟲等尚無登記產品,部分雖有登記產品,但產品種類很少,如用于防治生姜莖基腐病的登記產品只有精甲·惡霉靈、精甲·嘧菌酯2種復配劑,無法滿足實際生產需要。“無登記農藥可用、姜農用藥混亂”仍是阻礙生姜安全生產的一大難題。因此,各地區(qū)農藥生產主體應根據(jù)當?shù)刂饕∠x害的發(fā)生,有針對性和差異化地加快推進姜用農藥研發(fā)和登記,確保有足夠的農藥登記產品可用。
2021-2022年,張德花[15]在吉林生姜中均檢測到噻蟲胺、噻蟲嗪、吡蟲啉超標;2021年,馬耀輝等[16]在濱州市售生姜中也檢測到噻蟲嗪、噻蟲胺、吡蟲啉超標。但噻蟲嗪、吡蟲啉均未在姜上登記。2022年劉自偉等[17]在山東濰坊生姜中檢測到26種農藥,其中的18種均未在姜上登記,屬違規(guī)使用,包括毒死蜱(我國限用農藥且在蔬菜上禁用)、敵敵畏、辛硫磷、敵百蟲、聯(lián)苯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氯氰菊酯、甲氧蟲酰肼、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異丙威等13種殺蟲劑,腐霉利、甲霜靈、多菌靈、稻瘟靈4種殺菌劑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矮壯素。矮壯素(14.17%)、噻蟲胺(11.02%)、噻唑膦(9.45%)的檢出率較高,反映其在姜生產中使用比較普遍。綜上所述,除噻唑膦登記產品較多外,含矮壯素、噻蟲胺、噻蟲嗪、吡蟲啉等成分的產品雖在實際生產中常用,但登記的產品很少或尚未登記,建議優(yōu)先登記,以利于規(guī)范使用。
3.2 姜用農藥殘留限量制定建議
我國MRLs標準制定要更加注重與國際接軌,與農藥登記的同步性也有待加強。一方面,我國MRLs標準與國際標準僅重合20項,仍有17項空缺;另一方面,在我國姜上登記的52種農藥有效成分中,仍有22種沒有制定或豁免相應的MRLs,“無標準可依”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噻唑膦、二甲戊靈和氯化膽堿,在姜上的登記農藥產品較多,分別有15、11、9個。如前所述,在劉自偉等[17]檢測到的26種農藥中,噻唑膦、腐霉利、甲霜靈、多菌靈、稻瘟靈、胺菊酯、甲氧蟲酰胺、啶蟲脒、異丙威、矮壯素等10種農藥均未制定姜中的MRLs,這就導致農藥監(jiān)管部門也無法判定姜樣品中的農藥殘留量是否合格。因此,應優(yōu)先制定在姜上已登記和常用農藥的MRLs,并開展未登記但生產中常用農藥的殘留檢測工作,以保證姜的質量安全。另外,GB 2763-2021中有23個農藥的MRLs沒有推薦相應檢測方法,“有限量、無方法”問題依然嚴重,還有些方法亟需更新替換。王彬等[18]就針對姜主產區(qū)常用的除草劑乙氧氟草醚優(yōu)化了檢測方法,使其檢測更快速、更靈敏,同時也為該藥的安全、合理使用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1] 吳曼,趙幫宏,宗義湘.世界生姜生產布局與貿易格局分析[J].北方園藝,2019(10):141-150.
[2] 肖湘雄,程琳宇.劇毒農藥泛濫的全鏈條治理研究:以山東濰坊“劇毒生姜”事件為例[J].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3(3):40-4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農村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2,4-滴丁酸鈉鹽等112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1-2022[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3.
[6] 李配.大姜種植中主要病蟲害及使用農藥登記現(xiàn)狀[J].植物醫(yī)學,2022,1(5):114-119.
[7] 中國農藥信息網(wǎng).農藥登記數(shù)據(jù)[EB/OL].[2024-07-03].http://www. chinapesticide. org. cn/zwb/dataCenter.
[8] FAO/WHO[DB/OL].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 and feed. [2024-07-03]. https://www. fao. org/fao-who-codexalimentarius/codex-texts/dbs/pestres/commodities-detail/en/.
[9] 包佳媛,張楊濤,鄭果,等.生姜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策略[J].南方農業(yè),2021,15(25):52-57.
[10] 滿益龍,劉佳,周勇,等.汝城縣小黃姜主要病蟲害發(fā)生種類及防治方法[J].湖南農業(yè)科學,2021(11):62-65.
[11] 張煒俊,王君,胡菁菁,等.重慶市江津區(qū)臨峰生姜綠色高效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yè),2020,14(22):52-53.
[12] 張智勇.云南省曲靖市羅平縣九龍街道小黃姜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J].世界熱帶農業(yè)信息,2021(3):37-38.
[13] 高淑偉.魯中地區(qū)大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吉林蔬菜,2013(12):34-35.
[14] 劉振偉,史秀娟.生姜莖腐病的研究進展[J].中國植保導刊,2008,28(10):12-14.
[15] 張德花.2021—2022年吉林省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農產品姜的結果分析[J].食品安全導刊,2023(17):40-44.
[16] 馬耀輝,許可軍,萬菲菲,等.濱州市13種市售蔬菜農藥殘留情況與控制措施[J].中南農業(yè)科技,2023,44(8):97-100.
[17] 劉自偉,郝會軍,郭建慧,等.濰坊市散戶種植生姜農藥殘留檢測結果分析[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23(21):191-195.
[18] 王彬,曹俊麗,齊艷麗.乙氧氟草醚在姜中的殘留及膳食攝入風險評估[J].中國瓜菜,2024,37(4):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