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和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部分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偏重于寫作教學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現(xiàn)象。其中朗讀教學是最常被忽視的部分。而初中語文課的要務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朗讀是學習語言運用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朗讀和背誦,學生能吸收教材和其他書籍的優(yōu)美文段的精華,使之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理解、欣賞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因而初中語文教學必須重視朗讀。
一、朗讀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朗讀教學在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學生將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這促使學生思考如何更有效地組織語言,使表達更加流暢和連貫。同時,學生在朗讀時會自然地調整句子的結構,使其更符合口語表達的習慣,從而鍛煉了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筆優(yōu)美,充滿正能量的文章。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素材,指導學生朗讀。這對幫助學生理解內容主旨,掌握寫作表達技巧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學習課文不但要分析內容,更要去品味其語言特點和情感。這都有賴于對文本的反復朗誦,深刻感受和背誦積累。如《春》一文,朱自清先生用清新的文筆向讀者描繪了草、花、風、雨等景物。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從嫩嫩的草、色彩繽紛的花、溫柔的風、細密的雨、充滿力量的人等富含生機的事物,深刻體會春天新、美、力的特點,理解文章主旨和情感,同時也學會靈活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又如教學《濟南的冬天》,通過朗讀“老城暖和安適地睡著”“薄雪害羞時微微露出點粉色”等句子,使學生深刻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情的特點,也認識到用這種擬人句表情達意的妙處。朗讀教學不僅幫助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提升組織表達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表達情感的寫作技巧,從而提升表達能力。
二、朗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祖國自然山水的古文,如《三峽》《答謝中書書》等,都用詩意的文筆描繪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教學時,師生反復地朗讀感知文本,想象畫面,進入意境,感受祖國山水之美。如《三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素湍綠潭,回清倒影”。通過朗讀,學生腦海出現(xiàn)山連綿起伏,水湍急清澈的畫面。又如文中兩次對猿鳴的描寫,朗讀這樣充滿情感的描寫,更能引導學生感受自然景物中蘊含的作者的情感。還有《答謝中書書》,師生一起繪形繪色地朗讀課文,高山、清流、石壁、竹林的靜態(tài)之美,以及曉霧歇、猿鳥鳴、夕日頹、沉鱗躍的動態(tài)之美,感受到這的確是“欲界之仙都”??!通過自讀、小組交流讀、師生共讀等多種方式,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喚起美的共鳴。同時,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領略到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激發(fā)了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朗讀再現(xiàn)山河之美,讓學生從中感受美,引導他們去想象,不但能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而且能培養(yǎng)他們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進而提高審美情趣。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還有許多熠熠發(fā)光的詩歌。這些詩歌的語言富有節(jié)奏感、韻律美,通過充滿節(jié)奏和韻律的詩句來抒發(fā)詩人的情感。我們要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從而實現(xiàn)由初步理解到深刻體會的過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和品味詩句,來慢慢學會鑒賞詩歌,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三、朗讀教學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辨能力
美國兒童文學作家凱塞琳·帕特森曾說:“朗讀不僅僅是為了傳遞信息,更是為了喚起人們內心的共鳴,引發(fā)思考和想象?!崩首x不僅僅是文字的傳遞,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共鳴,它能夠激發(fā)聽眾的共鳴和思考,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教師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對文本中的語言進行感知、品味和評價。如在教學《秋天的懷念》一文時,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與深沉。再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我”對母親的愧疚和懷念,重塑對生命的認識,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深刻的母愛和生命的可貴。又如《散步》,也是一篇情感飽滿的課文。在教學時,可指導學生反復誦讀品味。例如,朗讀一家人圍繞散步產生的分歧以及各自的想法,去感受家人之間的互相關愛,體會中年人身上肩負的責任。學生認識了解“我”、母親、妻子、兒子的過程,也是發(fā)展思維的過程。在思考的同時,他們會自然地聯(lián)系自己的親身經歷,去感悟生活,正確認識事物。這時,我們要適時進行思想素質教育,提高學生感受美好的能力和培養(yǎng)感恩的美好品格,這樣更能收到“教書育人”的整體效益。
此外,朗讀教學還能培養(yǎng)學生語感,激發(fā)學生共鳴,增強學生的自信,豐富學生的體驗。因此,教師應當重視朗讀教學,并在實際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朗讀策略和方法來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