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背景:
連續(xù)幾天,班上幾名幼兒在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中,都選擇了幼兒園的一塊空土地,而且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在一塊之前種葡萄的土地里挖呀挖。
游戲?qū)嶄洠?/p>
實錄一:
戶外混齡自主游戲時間開始了,只見班上的銘銘小朋友拿著一根平衡棒走到了這塊土地旁,開始了“挖寶”游戲。
晨晨:你在干什么?
銘銘:挖土。
晨晨:為什么挖土?
銘銘:我也不知道。
晨晨在一旁觀察。大約三分鐘后,銘銘從土里挖出一個螺絲釘,興高采烈地拿在手里讓晨晨看,然后又馬上轉(zhuǎn)身,舉起手里的螺絲釘讓老師看。
銘銘:老師,你看,我挖了一個“寶貝”。
老師:這是什么?
銘銘:一個螺絲釘,肯定是從太空中掉落的。
老師:為什么這么說?
銘銘:因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螺絲釘。
……
這一“挖寶”游戲,馬上激發(fā)了晨晨小朋友的參與欲望,迅速去找了一根平衡棒,加入了“挖寶”行動。
實錄二:
(持續(xù)挖寶中,每天都會有一些收獲,加入這一游戲的孩子也越來越多)這一天,孩子們正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了地上爬著一只七星瓢蟲,頓時,興奮地大叫起來。
晨晨:這是什么蟲子呀?
銘銘:不知道。
然然:它是不是死了?
諾諾:沒有,你看,它還在動。
欣欣:我們把它放在空地上,看看它會去哪?
大家都沒說話,表示同意。于是,欣欣小朋友就把它抓到了空地上。
諾諾:你們看,它真的沒有死,還在爬呢。
晨晨:它的身體上有許多小黑點。
銘銘:我數(shù)了數(shù),是七個小黑點。
然然轉(zhuǎn)身拉起老師的手,說:“老師,你看,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蟲子,你認識嗎?”
老師:“這應(yīng)該是七星瓢蟲,是益蟲……”
孩子們聽得非常認真,之后,還把它送回“家”,沒有繼續(xù)擺弄它。
實錄三:
又過幾天,天氣降溫不少,孩子們“挖寶”的這塊土地又在幼兒園比較陰暗的地方,陽光照射不到。但是,這似乎沒有減弱孩子們的挖寶興趣,他們在繼續(xù)著自己的游戲。
晨晨:我挖到真正的寶貝了。
銘銘:我看看。
晨晨:看,一塊真正的冰塊。
欣欣:現(xiàn)在又沒有下雪,怎么會有冰塊呢?
晨晨:不知道,可是這真的是一塊冰。
同伴們在圍觀議論,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馬上又投入了“挖寶”游戲中。
分析與反思:
針對上述游戲的觀察與實錄,我有以下幾點分析和思考。
(一)游戲中,幼兒的探索欲和想象力豐富
孩子們對沒有見過的事物以及泥土充滿興趣和好奇,在一次成功挖寶后,更加激發(fā)了他們的探究欲望,在游戲中,通過細致觀察,堅持不懈,很快,一個個孩子心中的“寶貝”被他們通過努力挖出來,孩子們特別開心和滿足。從場景一中幼兒的對話可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充滿了對太空的好奇,對于沒見過的事物,就會聯(lián)想到一定是太空中的物品。
(二)游戲中,幼兒的認知能力得到拓展
幼兒在“挖寶”游戲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生命——七星瓢蟲,馬上對它進行了細致觀察,包括它是死的還是活的、身體上的明顯特征等,在遇到不懂的知識時,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從老師那里獲得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這也符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科學探究所描述的,4-5歲幼兒喜歡接觸新事物,經(jīng)常會動手動腦探索事物或材料,問一些與新事物有關(guān)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看出,該年齡段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是下雪天才會有冰塊,不能很好地發(fā)現(xiàn)天氣變冷和冰塊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冰塊是如何形成的等科學認知。
(三)在游戲中,幼兒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大大增強
每成功挖到一個寶貝,孩子們都會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積極的情緒經(jīng)驗非常有助于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價值。通過場景三中孩子們挖到寶貝炫耀的表情和他們之間的對話,就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們挖到冰塊時的興奮度和滿足感,讓任何一個內(nèi)向的孩子都會勇敢地去表達,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后續(xù)的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