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熱泵和冷水機組作為獲取冷、熱水的裝置,節(jié)能環(huán)保,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和應用。GB 19577—2015《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已經執(zhí)行了9年時間,隨著制造工藝、新材料、新科技的應用,整體的能效水平得到了提高,為此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24年4月29日發(fā)布了標準GB 19577—2024《熱泵和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并將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代替了GB 19577—2015、GB 29540—2013、GB 30721—2014、GB37480—2019。本文通過分析GB 19577—2024與GB 19577—2015等標準的差異,為從事熱泵和冷水機組生產制造企業(yè)及檢測機構和市場監(jiān)管部門理解并執(zhí)行標準提供了基礎。
關鍵字:熱泵和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能效等級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3.027
0 引 言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確定,節(jié)能降耗將作為未來暖通行業(yè)的主要努力方向。據統計,建筑相關能耗已占全社會能耗45%以上,暖通空調又占建筑能耗的45%以上。在此背景下,GB 19577—2024于2025年2月1日將正式實施,該標準將GB 29540—2013、GB 37480—2019、GB 30721—2014標準進行了整合,加入了蒸氣壓縮循環(huán)高溫熱泵機組、間接蒸發(fā)冷卻冷水機組、一體式冷水(熱泵)機組能效等級指標,作為國家強制標準,具有市場約束力,為熱泵和冷水機組行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1 標準名稱、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差異及解析
1.1 標準名稱
2015版標準名稱為《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1],2024版修改為《熱泵和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
1.2 范圍
2015版主要機型是以獲取冷水為主要目的的冷水(熱泵)機組,2024版兼容了以獲取冷水和熱水為主要目的的冷水(熱泵)機組。
由于新版本并入了三項國標,并增加了三個類型的能效等級指標,因此范圍得到擴大,新舊版本適用范圍如表1所示。
1.3 規(guī)范化引用文件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在舊版標準的基礎上,刪除了GB 25131蒸氣壓縮循環(huán)冷水(熱泵)機組安全要求,增加了:
GB/T 18362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
GB/T 18431蒸汽和熱水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
GB/T 19409水(地)源熱泵機組
GB/T 25127.1低環(huán)境溫度空氣源熱泵(冷水)機組 第1部分:工業(yè)或商業(yè)用及類似用途的熱泵(冷水)機組
GB/T 25127.2低環(huán)境溫度空氣源熱泵(冷水)機組 第2部分:戶用及類似用途的熱泵(冷水)機組
GB/T 25861蒸氣壓縮循環(huán)水源高溫熱泵機組
適用于使用側出水溫度不低于55℃的水源熱泵機組。
JB/T 12840空氣源熱泵高溫熱風、高溫熱水機組
適用于使用側為55℃~80℃熱風或65℃~80℃熱水的空氣源蒸氣壓縮機組。
JB/T 12839一體式冷水(熱泵)機組
適用于以電動機驅動的采用蒸氣壓縮制冷循環(huán)的一體式冷水(熱泵)機組,主要分為蒸發(fā)冷卻式、冷卻塔式、風冷式、水(地)源熱泵式[3]。
JB/T 14640計算機和數據處理機房用復合式間接蒸發(fā)冷卻冷水機組
適用于以水為介質,采用多級蒸發(fā)冷卻的復合式間接蒸發(fā)冷卻冷水機組,不適用于蒸氣壓縮循環(huán)蒸發(fā)冷卻式冷水(熱泵)機組[4]。
JB/T 14642露點間接蒸發(fā)冷卻高溫冷水機組
適用于以水和空氣為工作介質制取冷水,用于公共建筑和數據中心冷卻降溫或其它類似用途的露點間接蒸發(fā)冷卻高溫冷水機組。不適用于蒸氣壓縮循環(huán)蒸發(fā)冷凝式冷水(熱泵)機組[5]。
1.4 術語和定義
新版標準在術語和定義部分做了調整,舊版為: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冷水機組節(jié)能評價值、冷水機組標稱能效等級三個術語。新版修改為:蒸氣壓縮循環(huán)冷水(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低環(huán)境溫度空氣源熱泵(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水(地)源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能效限定值、蒸氣壓縮循環(huán)高溫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間接蒸發(fā)冷卻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一體式冷水(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刪除了“冷水機組節(jié)能評價值”“冷水機組標稱能效等級”定義。在術語定義中,明確了最小允許值的考核指標,即必須滿足最小指標才能上市銷售。
2 能效等級差異及解析
新版標準中所有品類產品能效分為三級:等級1級的能效最高,代表的是優(yōu)秀水平,能耗最低;等級2級屬于節(jié)能產品,只有超過的產品才能參于節(jié)能評價;3級為最低要求,是產品市場銷售的最低門檻。
2.1 蒸氣壓縮循環(huán)冷水(熱泵)機組能效等級指標
2015版評價指標:IPLV、COP。
2024版評價指標:舒適型水冷式、蒸發(fā)冷卻式為IPLV、COPC;舒適型風冷式為CSPF、COPC;數據中心專用型為ACCOP、COPC。
2024版與2015版蒸氣壓縮循環(huán)冷水(熱泵)機組能效等級指標如表2、表3所示。
水冷式2 0 1 5版范圍是劃分3 個段,分別是CC≤528 kW,528 kW<CC≤1136 kW,CC>1163 kW,2024版范圍是劃分4個段,分別是CC≤300 kW,300kW<CC≤528 kW,528 kW<CC≤1136 kW,CC>1163kW,在小冷量段(≤528 kW)做了一個劃分。
制冷量3 0 0 kW<C C≤52 8 kW的水冷式機型,1級能效舊標準對應的IPLV和COP分別是7.20和5.60,新標準的是7.80和5.80,提高了8.33%和3.57%;2級能效舊標準對應的IPLV和COP分別是6.30和5.30,新標準的是7.20和5.60,提高了14.29%和5.66%;3級能效舊標準對應的IPLV和COP分別是5.00和4.20,新標準的是5.70和5.00,提高了14.0%和19.0%,提高了產品的準入門檻。
在300 kW<CC≤528 kW冷量段,舊標準的1級能效IPLV 7.20轉換到新標準上對應的是2級,這就要求生產企業(yè)使用更高效的壓縮機、換熱器以及其它措施提高能效。
風冷式冷水機組小于等于50 kW執(zhí)行的產品標準是GB/T 18430.2,2015版能效等級的判定是綜合部分負荷性能系數IPLV和性能系數COP,2024版是制冷季節(jié)性能系數CSPF,計算方法在附錄A,工況也發(fā)生了變化,如表4所示。
從工況對比表看出,除了100%負荷率工況相同外,其它負荷率的工況都發(fā)生了變化。
2 0 1 5版I P LV計算公式:I P LV(或N P LV)=2.3%×A+41.5%×B+46.1%×C+10.1%×D
A:100%負荷時的制冷性能系數COP;
B:75%負荷時的制冷性能系數COP;
C:50%負荷時的制冷性能系數COP;
D:25%負荷時的制冷性能系數COP。
2024版CSPF計算公式:CSPF=CSTL/CSTE。
CSTL:制冷季節(jié)總負荷;
CSTE:制冷季節(jié)耗電量。
CSPF根據制冷季節(jié)總負荷與總耗電量來計算,相對于IPLV更能貼近實際使用場景。
2.2 低環(huán)境溫度空氣源熱泵(冷水)機組能效等級指標
GB 3748 0—2 019版評價指標:I PLV(H)、COPh,IPLV(H)制熱綜合部分負荷性能系數的方法是GB/T 25127.1—2010,用北京作為典型城市計算出來。
2024版評價指標:HSPF(地板采暖型和散熱器型)/APF(風機盤管型)、COPh。風機盤管的由IPLV(H)轉換為APF,這個是重要的變化,因為風機盤管與地板采暖型和散熱器型機組不相同,后者主要作用是制熱,風機盤管是可制冷也可制熱,所以用APF更貼近實際使用情況。
2.3 水(地)源熱泵機組能效等級指標
GB 30721—2014《水(地)源熱泵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冷熱風型的水環(huán)式1、2、3級ACOP分別是:4.20、3.90、3.50,新標準分別是:4.60、4.10、3.70,能效指標提高了9.52%、5.12%、5.71%。
冷熱水型舊標準是按照150 kW 制冷量進行了分段分級,即小于等于150 kW是一個判定標準,大于150 kW是另一個判定標準。新標準是按照260 kW制冷量進行了分段分級,區(qū)別了單熱型與熱泵型,能效指標分別為COP與ACOP。
新標準的能效要求比原標準更高,平均提高了7.6%左右,并且分類更加明確。
2.4 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能效等級指標
2013版與2024版評級指標相同,直燃型(GB/T18362)COP、蒸汽型(GB/T 18431)單位制冷量加熱源耗量。
新舊版本能效等級對比如表5所示。
2.5 增加能效等級分級指標
新標準中增加了蒸氣壓縮循環(huán)高溫熱泵機組能效等級(COPH)、間接蒸發(fā)冷卻冷水機組能效等級(AEER(JB/T 14642)/ EER(JB/T 14640))、一體式冷水(熱泵)機組能效等級(IPLV1、COP1),這些能效指標是首次提出。
3 技術要求差異與解析
機組的能效限定值對應的本產品的能效等級3級對應的指標值,要求額定能效不能低于該產品對應檔位的值,名義制冷(熱)量實測值不能小于能效等級表對應的數值。
帶電輔熱的低環(huán)境溫度空氣源熱泵(冷水)機組,要求電輔熱需要能手動開關,并有指示。
4 實驗與計算方法差異與解析
舊版本能效測試方法是GB/ T 18430和GB/ T10870,新版根據不同的類型機組使用了不同的測試方法,對應關系如表6所示。
5 實施要求
新標準中新增加了實施要求,2025年2月1日后生產銷售的產品,必須符合標準要求,在該日期前生產銷售的產品,最遲只能延遲到標準實施后的24個月,也就是可以到2027年2月1日。
為了滿足實施要求,需要相關企業(yè)為產品的切換做好準備。
6 結 語
本文分析了GB 19577—202 4與GB 19577—2015兩個版本內容的差異,明確了增加、修改內容,極大的提高標準的使用性,使相關從業(yè)員可以快速熟悉標準,同時能效標準等級指標的修改要求企業(yè)必須采用更節(jié)能的技術方案,為行業(yè)的發(fā)展制定了目標,為雙碳目標的早日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GB 19 57 7—2015[S].
[2]熱泵和冷水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 19577—2024[S].
[3]一體式冷水(熱泵)機組:JB/T 12839[S].
[4]計算機和數據處理機房用復合式間接蒸發(fā)冷卻冷水機組:JB/T 14640[S].
[5]露點間接蒸發(fā)冷卻高溫冷水機組:JB/T 14642[S].
作者簡介
王志坤,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研究及項目研開發(fā)。
張子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計量質量工程。
亓新,碩士,正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化計量質量工程。
陳宇勁,本科,研究方向為制冷空調設備檢測及認證技術。
馬顏,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標準研究及新項目推廣。
(責任編輯:張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