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片段一】
【閱讀導航】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相較于魯迅先生的其他著作,這本書更容易讀懂,而且讀來親切感人。乍一看像聽一位老朋友講故事,自然而輕松,好似信馬由韁,仔細回味發(fā)現(xiàn)每篇文章無一不有巧妙的構思。書中寫到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也描繪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人物,還記述了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吧!
【閱讀前】
“朝花夕拾”表面意思是早上盛開的花晚上拾起或摘下,以“朝花夕拾”作為書名,你覺得這本書中寫的是什么樣的內容?
阿長與《山海經》(節(jié)選)
大概是太過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這又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老師串講
片段寫的是字都不識的阿長買來“我”夢寐以求的《山海經》的事。阿長是魯迅家里的女傭,身份卑微,連擁有自己姓名的權利都沒有。她有很多缺點,粗俗、迷信、愚昧、喜歡背地里說是非,所以魯迅盡管日夜期盼能擁有《山海經》,但是從來沒有跟阿長說過,因為覺得“說了也無益”。然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告假回家四五天后,阿長回來了,竟然為魯迅買了《山海經》?!案鐑?,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一句,充分展現(xiàn)出阿長為幫魯迅實現(xiàn)愿望而感到激動的心情。阿長是善良、樸實的,是真心疼愛魯迅的,這就是她擁有的“神力”——樸實而真誠的愛。她用自己的方式疼愛著魯迅,以至于多年以后,魯迅先生仍然回味與懷念。在那個黑暗腐朽的歲月里,阿長和那本《山海經》就是魯迅心中的一縷暖陽,照耀著他堅毅前行。
閱讀筆記
生活中,我們不喜歡的人也會像長媽媽一樣,有被喜歡的一面。一起來分享。
我不喜歡他(她)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他(她)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片段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節(jié)選)
①拍:擬聲詞?,F(xiàn)在寫作“啪”。
②擁腫:這里形容何首烏塊根的粗大?,F(xiàn)在寫作“臃腫”。
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xiàn)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①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②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墻,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老師串講
正如魯迅先生所言,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作者從孩童的視角,借助關聯(lián)詞“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將百草園的全景展現(xiàn)了出來,撲面而來的是一個生機勃勃且充滿童趣的樂園。
這段文字的寫作順序也頗有講究,由遠及近、由高到低、從靜到動,對百草園的景物進行了有層次的描述。先寫遠遠望見的、粗線條的景物,如菜畦、皂莢樹,再寫身邊、腳下、眼前的景物,如何首烏根、覆盆子果實;先寫靜止的,如石井欄,再寫動態(tài)的,如叫天子。先從視覺上描繪出百草園的豐富顏色,又從聽覺上讓百草園煥發(fā)生機……片段雖短,卻頗具匠心,值得我們不斷回味品讀。
閱讀筆記
選段描寫了泥墻根一帶四件有趣的事,請你簡要概括一下。
【閱讀后】
《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里既有溫情的回憶,又有理性的批判。讀完這本書后,請你歸納整理一下。
溫情的回憶
理性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