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寧號稱“香城泉都”,城區(qū)內(nèi)外溫泉遍布,桂花樹與竹海隨處可見,地處幕阜山余脈,但山不甚高,所以也寬敞;一條淦河穿過全境,四季常青。我與咸寧,也因為多年前的一次集體春游,而熟悉,而結(jié)緣。
第一次去咸寧,是春游,去了太乙溫泉。后來才知道太乙溫泉只是咸寧諸多溫泉之中的一個?!皽厝茨保诙簳r節(jié)里,祛除一身的污垢和疲憊,很是舒坦。除了泡溫泉是必需的項目,還有一個太乙洞可以參觀游玩。太乙洞雖不算大,較之后來我去游玩過的咸寧通山的隱水洞很有差距,但是它的地理位置要方便很多,也很清幽。
溫泉也好,溶洞也罷,后來都見了不少,但從印象來說,還是“第一次”會更不一樣。太乙洞的不遠(yuǎn)處,有一大片的竹林—“星星竹?!?,據(jù)說是當(dāng)年拍攝電影《臥虎藏龍》的周潤發(fā)與章子怡打斗鏡頭的取景地,景色很不錯,但需要找一個高處去遠(yuǎn)望,有一個全景,才更有“氣場”。這就要說到咸寧城區(qū)內(nèi)外的那些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咸寧城區(qū)的山,最說得上的,是潛山,是潛山國家4A級森林公園,是最早修建于唐代的、北宋的一位宰相馮京曾在此苦讀的潛山古寺。那里古樹參天,修竹漫山。而潛山的登山道、游步臺階,掩映在綠色里,正是市民休閑、鍛煉和呼吸新鮮空氣的好去處。
我與愛人相識于那年咸寧馬拉松之前的跑步訓(xùn)練,后來去咸寧就更多了。而每次去,愛人都會提議去爬潛山,或者甚至是跑潛山。每一次的潛山游,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今年國慶節(jié),我們回去看望老人,假期的最后一天,又一起去爬潛山。
到潛山腳下的時候,原本陰沉的天空飄起了蒙蒙細(xì)雨。我們從游步道拾級而上,旁邊是一條小溪,一段段的時而有水,時而干涸;小橋玲瓏,步道是鵝卵石鋪就的。我們信馬由韁,曲折漫步。步道完全掩映在兩邊的樹木和竹林中,看不見天空,所以也感受不到外面飄著的蒙蒙細(xì)雨。
步道很是古舊,也不知道修建于何時,延伸著與登山道(柏油路)多處相交錯,爬了一段,上到一處登山道,看見路面潮乎乎的,應(yīng)該是毛毛雨的“功勞”吧。轉(zhuǎn)頭看見一個全部用竹子建成的竹海博覽館,在一片平地上,在背后一片竹海的映襯下,毫無違和感。之前以為竹海里面的竹子也就三五個品質(zhì),沒想到博覽館里面介紹說潛山的竹子就有大幾十種,只不過看完介紹,馬上就忘記了那些名字,慚愧,啞然失笑。
柏油路彎彎,偶爾還有小攤小販在出售零食。游人不多,偶有跑步者經(jīng)過,令我們不由得豎起大拇指??諝鉂駶?、清新,不時有隱約的桂花香,卻找不到桂花樹在哪里,或許是錯覺—因為今年小區(qū)的桂花不知道為何還未開放。至于青草與其他植物的氣息,不需要深嗅,它們自己就鉆進鼻子了。我們拎著傘,時而覺得雨似乎停了就把傘收起來,時而又覺得雨下起來了便把傘撐開。糖葫蘆也可以來一根,讓自己更甜、更開心。
路邊看見一棵樹,說明牌寫著“酸棗樹”,我們都說沒想到眼前這棵樹就是酸棗樹,因為吃過很多次的南酸棗仁糕,盡管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個東西,還是很興奮,感覺又長知識了。
正在口渴的時候,在去往電視塔的岔路口,看見有一個賣“鮮榨果汁”的,擺著很多的橙子、芒果、石榴,于是我買了一瓶最常見的橙汁。喝一口,有一點點酸,更多的是甜,清清涼涼的。
一路上,盡是看不到頭的修長青翠的竹子,我曾以為可以稱之為“楠竹”。雖然沒有看見古建筑,但是就這樣的空氣、這樣的氣氛,三三兩兩的游人,都沉浸在里面。一個跑步的人,開了音樂外放,是沒有聽過的但很好聽的曲子,樂聲飄忽地過去了。
我們也打開手機音樂,播放Hotel California、
Sailing,以及《天空之城》等歌曲。一路聽著,就看見了潛山古寺的觀音雕像,聳立在寺廟前的廣場上。雕像神態(tài)安詳,俯瞰眾生。我們倒正好可以遠(yuǎn)眺,幕阜山的山嵐起伏;潛山寺還只是在山腰,通往山下的臺階據(jù)說有639級,觀音雕像就顯得更有氣勢。山腳下是環(huán)山公路,也是我們曾經(jīng)“征戰(zhàn)”首個全程馬拉松的地方。想起那年跑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大約是29公里處,正是咬緊牙關(guān)堅持前行的階段,依然生出許多感慨。
潛山寺的后面,路面顯得老舊,游人更少。但從后面來了一家三口,七八歲的男孩還牽著一條大狗,三個人都走得很快,一看就是經(jīng)常來爬山的、經(jīng)常鍛煉的,很快就超過我們,不見了。我們也加快了步伐。
下山的途中,居然還有一個桂花博覽館,時間不夠,沒有進去參觀,聽說桂花品種更多。倒是專門去看了路邊幾個雕塑,其中一個叫“胸有成竹”,一下子就想起來這個成語對應(yīng)的典故。大約萬事都要有充分的基礎(chǔ)和長期的積累,才更可能成功罷,馬拉松不也是需要長期的訓(xùn)練和堅持嗎?
一路上,我們聊了很多,又好像沒聊什么實際、“有用”的事。倒是記住了途中的那個空氣質(zhì)量監(jiān)測站的顯示屏上的內(nèi)容:“負(fù)氧離子**,PM2.5**”,確實是非常好的天然氧吧。
走到山下,感慨于“上山不難,下山難”的時候,我們說:“等我們七十歲的時候,還可以來爬,那就厲害了”。兩人哈哈一笑,說:“那時候,最起碼的裝備一定要有一根拐杖,一起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