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單元整體教學為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拓寬了視域、豐富了內容,使得學生的寫作方向和學習目標得以進一步優(yōu)化。文章旨在探究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策略。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單元整體教學的教學內容、課程標準要求、主題意義、教學進度作為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導向或依據(jù),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確定寫作目標、挖掘寫作命題、進階寫作任務,以期提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單元整體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推動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單元整體教學旨在圍繞單元主題,深入解讀和分析單元內各語篇及相關教學資源,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的達成。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組織和開展寫作教學活動,能加強寫作教學的關聯(lián)性、發(fā)展性和整合性,提高寫作教學質量。為此,教師需要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路徑的探索。
一、基于教學內容和課程標準要求,確定寫作目標
目標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動力。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明確而具體的寫作目標能為學生學習寫作提供重要的價值導向。在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教師可以基于單元教學內容和《標準》要求,進一步確定單元整體教學中寫作教學的具體目標。教師可以先研讀教材中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從中提煉出語篇、主題、語言知識、文化知識、學習策略、語言技能等重點要素,綜合分析單元整體教學的側重點。隨后,教師可以了解《標準》中關于課程目標的要求,結合學情特點,綜合設計單元寫作目標。目標的設計需要遵循系統(tǒng)性、遞進性等原則,以適應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提升目標的適配性和可參照性。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以下統(tǒng)稱“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時,在單元整體教學之初,教師要先確定寫作教學目標,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提供參照。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先研讀教學內容,從本單元語篇主題、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等方面提煉以下單元教學重點內容。
語篇主題:能依托商品買賣情境,用英語進行交流,在商品買賣情境中詢問價格、談論喜好、提供幫助、感謝他人。
語言知識:掌握與衣物有關的詞匯,如sweater,shorts,hat等;掌握與價格有關的詞匯,如數(shù)字詞匯one,two,three,貨幣詞匯dollar等;掌握與顏色有關的詞匯,如yellow,purple,green等;掌握談論商品價格的句式,如How much are these ... ?They’re ...
文化知識:了解中外商品買賣文化,如小費、砍價等;了解社區(qū)交流文化,如鄰里節(jié)、跳蚤市場等;了解人際關系文化,如公平交易、相互尊重等。
語言技能:通過單元閱讀、寫作與口語交際任務,鍛煉聽、讀、看等理解性技能和說、寫等表達性技能。
明確上述單元整體教學側重點后,教師可以結合核心素養(yǎng)內涵,提煉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本框架的單元寫作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語言能力目標:讓學生在單元學習中展現(xiàn)出對相關語言知識的理解和表達,促使其能在商品買賣交流情境中按照要求獨立完成課時寫作任務。
文化意識目標:讓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理解并鑒賞中外優(yōu)秀文化,將相關文化融入寫作,為寫作增添亮點。
思維品質目標:讓學生在單元學習中活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等方式提高思維品質和認知水平,借此提升學生作文的深刻性和獨創(chuàng)性。
學習能力目標:讓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中主動調整寫作策略,掌握本課時命題寫作的自主構思、語言建構和作文優(yōu)化方法。
上述教學目標清晰、連貫而完整地涵蓋了單元整體教學中有關寫作部分的重點和難點。在此教學目標的指引下,學生能在單元整體學習中有側重地進行寫作,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基于主題意義,挖掘寫作命題
在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主題意義是必要的教學要素,是貫穿教學全過程的重要線索。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單元整體教學中的主題意義來挖掘寫作命題,幫助學生明確寫作方向和內容。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先立足單元整體,挖掘單元主題的深層次含義,將之進行羅列、分析。隨后,教師可以基于主題意義的內涵,分別設計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單一到復雜的多元作文命題組集。如此設計作文命題,能使作文題目緊扣單元主題,增強單元整體教學與作文教學之間的契合性。多元寫作命題的設計,還能使寫作教學均衡地分布于單元整體教學中,使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在單元整體學習中得以循序漸進地提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10“I’d like some noodles”時,本單元的寫作命題可以結合單元整體教學中主題意義的內涵來設計。結合單元標題“I’d like some noodles”和情境(飯店點菜的人際交流情境)可以得到如下分析。本單元人文主題屬于三大主題中的“人與社會”范疇,主題群為“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子主題內容包括:良好的人際交往方式(服務人員和顧客的溝通禮儀),公共服務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精神(服務精神、職業(yè)態(tài)度等),跨文化溝通與交流(中外餐桌禮儀和飲食文化等)。基于上述單元主題意義內容,教師可以預設多元形式的作文題目如下。
微寫作任務:寫作主題為“The bowl of noodles I like”,學生需要按照Section A 2a部分給出的提示詞和圖片撰寫一個微寫作語段,具體介紹一碗面的構成,學有余力的學生還可以按照食物制作順序展開寫作。要求不少于80詞,需運用教材所給的全部提示詞。
對話式寫作任務:寫作主題為“The textbook play(excerpt)”,讓學生結合本單元Section A 1a部分的情境圖片,撰寫以對話為主要形式的課本劇片段。要求對話不少于8句,且對話內容需能展現(xiàn)出顧客較好的人際溝通禮儀,以及服務人員的服務精神、職業(yè)態(tài)度。
第一人稱寫作任務:寫作主題為“My birthday food”,讓學生在無提示詞與幫助的情況下,結合本單元所學知識,獨立完成該命題作文的撰寫。要求能有條理地表述自己過生日時吃的美食,融入文化信息。
上述作文主題的設計充分參考了單元整體教學中主題意義的內容,能確保單元中的寫作教學緊扣主題意義。學生能在探究單元主題意義的同時,落實寫作練習,積累寫作經驗。同時,基于主題的寫作教學也能深化學生對于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單元整體教學品質的提升。
三、基于教學進度,進階寫作任務
1. 前期:借鑒和模仿,了解寫作知識和方向
在單元整體教學前期,教學側重于語言知識的滲透和文化知識的普及。在此階段,學生要先學會基礎語言知識,了解相關的文化背景,做到有內容可寫,這樣才能寫出扣題的作文,掌握本單元學習所必要的寫作知識和方向。因此,這一階段的寫作教學可以側重于借鑒和模仿。一方面,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元且高質量的語句、語段、語篇,或以教材內容為引領滲透語言知識,學生能在探究上述語言內容的同時,掌握單元的新詞匯、句式、語法內容,為寫作打好認知基礎;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模仿類活動,讓學生在優(yōu)美例句、例段、例文的基礎上進行仿寫和改寫,以此為學生積累語言建構經驗,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單元整體教學前期,以借鑒和模仿的形式開展寫作教學,能幫助學生立足單元整體掌握寫作知識,明確寫作方向,為學生后續(xù)獨立創(chuàng)作奠定基礎。
例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的寫作方向可以圍繞“電視節(jié)目”這一話題展開,旨在讓學生能自主討論與電視節(jié)目喜好有關的話題,并能合理制訂觀看電視節(jié)目的計劃。在單元整體教學前期,教師可以將借鑒和模仿作為寫作教學的主要方式,從語言知識學習過程中挖掘寫作借鑒和模仿的機會。具體任務如下所示。
任務1:結合Section A 1a部分中的多種電視節(jié)目類型和1c部分表達對電視節(jié)目看法的多個短語,帶入課文句式“What do you think of ... shows?”“I love / like / don’t mind / don’t like / can’t stand ...”進行對話仿寫練習。學生撰寫的對話內容可以借鑒1c部分的對話范文。
任務2:借鑒Section B 3a部分的電影觀后感,仿寫一個有關“觀影感想”的語段。要求句式形式、行文結構借鑒課文,所寫內容邏輯順暢、內容合理。
上述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寫作任務簡單且易于完成,以借鑒和模仿為主。在此類寫作練習中,學生能找準寫作實踐的方向,并積累用于本單元寫作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為后續(xù)獨立創(chuàng)作有深度的作文打好堅實基礎。
2. 中期:練習和提升,掌握寫作技法和經驗
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期,教師對于學生寫作教學的重點需要放在促進其掌握技法、幫助其積累經驗兩個方面。這一階段的學生已經能突破認知,借助所學的語言知識連詞成句、撰寫語段。教師可以布置寫作練習和提升任務,著重向學生滲透寫作技法,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經驗。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所設的任務難度要彈性化,對于寫作技法的滲透要循序漸進,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嘗試練習,最終掌握。
例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 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中的語言內容圍繞中國神話傳說故事展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運用書面表達技法講好一個故事。從單元整體教學內容可以了解到,本單元寫作技法的重點在于敘事類文章的撰寫。對此,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期,教師可以側重于對學生作文內容的指導,包括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以及作文結構的指導,包括“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總—分—總”等謀篇布局方法。針對這一教學重點,教師可以布置以下寫作任務:參考Section A 2a部分中“愚公移山”的相關插圖,嘗試撰寫一個英語故事,故事中要包括人物介紹,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以及主人公克服困難的過程。
上述單元整體教學中期的寫作任務在題干要求中點明了寫作主題,能向學生滲透敘事類文章必要的寫作要素,促使學生對敘事類寫作技法形成簡單了解。在此背景下,學生能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克服寫作過程中的表達困難,持續(xù)提高寫作能力。
3. 后期:創(chuàng)作和優(yōu)化,形成自主寫作能力
在單元整體教學后期,學生已經能初步掌握本單元寫作所需的語言知識、文化信息和寫作技法。這一階段的學生要能展開自主寫作練習,靈活運用單元所學內容創(chuàng)作和優(yōu)化作文。具體而言,這一階段的寫作任務包含創(chuàng)作和優(yōu)化兩部分。一方面,教師需要布置主題明晰、要求具體的寫作任務,考查和評價學生的單元寫作水平;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優(yōu)化作文的有效方法,以提升學生的作文品質。
例如,人教版教材九年級全一冊Unit 10“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主題圍繞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習俗,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場合的禮儀規(guī)范展開。在本單元整體教學后期,教師可以設計綜合性寫作任務,讓學生圍繞該任務完成創(chuàng)作和優(yōu)化兩個步驟。
作文主題:結合本單元整體學習過程中提及的不同國家禮儀文化的特點,撰寫文章“A Comparison of Etiquette and Culture Across Different Countries”。內容既可以是兩個不同國家之間多元文化的差異,又可以是同一個文化情境中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
作文要求:不少于200詞,內容充實,至少比較兩個國家、兩種以上禮儀文化,如問候禮儀、見面禮儀、餐桌禮儀等。要求在寫作中運用新學的詞匯和句式,讓語篇連貫、完整。
作文完成步驟:先完成綜合性作文的獨立撰寫任務;完成對初稿的撰寫后,學生需結合教師的提示,完成美化作文的任務步驟,包括修訂錯處、美化語句、調整語序、明確主旨等。
上述單元整體教學后期的寫作任務設計旨在考查學生自主寫作并美化作文的能力。這一類教學設計不僅能讓學生在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學習收獲得以展現(xiàn),還能幫助學生積累有效的書面表達經驗,為學生未來深入學習打好能力基礎。
綜上所述,在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在寫作目標、寫作命題、寫作任務等方面給學生提供指導和幫助。寫作教學是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寫作教學的設計不能脫離單元整體教學的主觀設計,寫作內容要與單元整體教學緊扣,寫作主題要與單元主題意義緊扣,寫作任務要與單元整體教學的進度變化緊扣。未來,教師還要積極探究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可行策略,助推學生寫作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沙沙. 大單元主題視域下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探析[J]. 教育界,2023(36):5-7.
[2]江世姝,李麗,江軍民. 單元整體下初中英語寫作課堂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研究[J]. 基礎教育研究,2023(23):54-58.
[3]梁茜.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單元寫作教學實踐[J]. 中學生英語,2023(2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