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的一門課程.物理學科不僅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還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建模能力,推理能力等,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由于課程內容較難,學生的信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物理趣味化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解題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趣味化教學;策略
物理中的有些理論知識比較抽象,難以讓學生理解透徹,高中物理的學習任務重,教學進度快,課時少,知識點多這些都是學生學習物理困難的主要因素,也是物理教學的主要難點,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實施趣味化教學,是一個極有效的教學方式用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那么什么是趣味化教學、如何實施趣味化教學, 本人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趣味化教學的定義和作用
趣味化教學是一種愉快教學法, 實行寓教于樂。物理趣味教學方法, 即用藝術化的手法傳授知識, 把物理知識同詩歌、成語、謎語、故事、物理趣味實驗相結合。教學中熔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爐, 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顯然,趣味教學是以科學性為前提,以豐富的資料為基礎。嘩眾取寵,賣弄逗笑絕不是趣味化教學。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進行趣味化教學有很重要的意義,物理與我們的實踐活動息息相關,實施趣味化教學可以讓物理知識變得簡單而有趣,更容易達到新課改中的標準。從教師角度看,把生活實例引入物理課堂中,能使物理理論知識變得有趣、直觀而易理解,同時加強了學生與社會之間的聯系,使他們切身體會到物理對促進科技進步和社會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并且這種教學方法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教師較為輕松地就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從學生角度看,以身邊的生活實例進入物理知識的學習中,使他們感到親近且輕松,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并積極參與,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
二、趣味化教學的策略
1.教學內容趣味化
趣味化的教學內容,就是以學生的生活經歷為基礎,緊密聯系他們的日常生活實際,在增加物理問題的趣味性的同時,積極引導學生去感受生活中存在的教學內容。物理來源于生活,最終又回歸到生活,因此教師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收集并選取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聯系的教學素材,以此來分析和講解物理課本中的知識和內容,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客觀存在。向學生講解《圓周運動》中的離心運動時,可以利用能在新聞里看到的大貨車因速度過快在轉彎時發(fā)生側翻的案例,他們更好地認識離心運動。在課堂上可以先引入問題,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最后再向學生解釋大貨車為什么會發(fā)生側翻。利用多媒體在投影儀上展示出大貨車轉彎時的實物圖并在旁邊配備原理圖,向學生解釋在水平公路上行駛的貨車,轉彎時所需要的向心力是由車輪與路面的靜摩擦力提供的,如果轉彎時速度過大,所需向心力大于最大靜摩擦力也就是最大靜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時,貨車將做離心運動,最終側翻。通過案例,讓學生對離心運動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也讓他們認識到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還可以以洗衣機脫水為例,對于洗衣機脫水來說,當水滴跟物體附著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時,水滴做離心運動,從而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濕漉漉的衣服在洗衣機中轉幾分鐘后機會變干。通過這樣常見的生活實際,加深學生對離心運動的理解、印象和應用。
2.教學方式多元化、趣味化
所謂教學方式多元化、趣味化,就是利用貼近我們生活的現象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這不但要求教師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注意觀察生活周圍的細節(jié),還要思維開闊,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不再拘泥于用生活實際解釋物理知識,而是把趣味化的教學方式貫穿于整個課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自信心。所以在物理課堂上,除了利用趣味實例來講解物理知識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拉開課堂的序幕或者做實驗,如在學習氣體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饅頭、蛋糕、爆米花等,在沒有增加數量的情況下,經過一些特殊處理體積會增大,口感也會有所改善,這是為什么呢,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閱讀材料,從而開始對本堂課物理知識的學習;物理課堂中會需要做很多的實驗,不可能每一樣需要的實驗儀器都會有,因此我們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做一些簡易的實驗,這些學生熟悉的儀器可以幫助他們快速的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如在學習空氣阻力時,可以把石頭和紙巾在同一高空同一時間拋出,誰會先落地呢,當然是石頭,因為空氣阻力對比較重的物體影響較小,對較輕的物體影響較大;在學習完電的有關知識后,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一串七彩燈,在節(jié)日時裝點教室;在學習完重力的知識后,向學生播放一段宇航員在太空艙中的生活狀態(tài)并結合他們乘坐電梯時的感覺,讓他們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這種現象
總之,趣味化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效率有著重大作用。單純的物理知識是抽象的 、枯燥的,也是深奧難懂的,通過引入生活實例可以把物理知識變得具體、有趣、易懂而親切,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觀察生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心理情況把趣味化的教學模式完美的應用到物理課堂中,以便更好地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