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情感能力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研究者借助CiteSpace對2000~2023年WoS數(shù)據(jù)庫核心數(shù)據(jù)合集國際學前教育視域社會情感能力主題的544篇文獻進行計量分析和知識圖譜繪制,探究該領域的研究概況、熱點主題與演進趨勢,并建議未來我國研究者可開發(fā)直接測評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工具,關注我國幼兒園教師與家長的社會情感能力發(fā)展,結合國情開發(fā)具有我國本土特色的社會情感學習項目。
【關鍵詞】學前教育 社會情感能力 CiteSpace 可視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16-01-06
社會情感能力是個體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緒和行為,并適應他人的思維與行動方向,通過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做出適宜的決定來解決社會生活問題的能力。[1]社會情感能力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社會情感能力對學業(yè)成就具有顯著正向預測結果。[2]更有研究者通過追蹤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期的社會情感能力對成年后在教育、就業(yè)、犯罪活動、心理健康等多個領域的結果有重要影響。[3]因此,關注幼兒社會情感能力有助于找到針對性的方法以提高幼兒社會情感能力,進而促進幼兒學業(yè)成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發(fā)展。
1994年,美國學術、社會和情感學習聯(lián)合組織(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即CASEL)成立[4],發(fā)起社會情感學習運動。隨后社會情感學習逐漸成為一項重要的國際行動,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已引入并積極推廣社會情感學習項目。2011年,教育部與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組成“社會情感學習”項目組[5],展開對提升我國兒童社會情感能力的實踐探索,但是目前我國關于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研究仍然相對較少。
我國對社會情感能力的研究起步較晚,目前關于社會情感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學生,以幼兒為研究對象的文獻較少,而國外相關研究已相對成熟。因此,希望通過對國外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的研究熱點、趨勢等進行可視化分析,為豐富國內(nèi)關于學前教育領域的社會情感能力研究提供一定參考,為提升幼兒的社會情感能力尋找更多的途徑。
一、數(shù)據(jù)與方法
(一)數(shù)據(jù)來源
以Web of Science(全文簡稱WoS)數(shù)據(jù)庫核心數(shù)據(jù)集(包括SCI-EXPANDED、SSCI、Aamp;HCI、ESCI)為數(shù)據(jù)來源進行高級檢索,語言限定為英語,檢索時間為2023年10月27日,篩選出597篇文獻,進一步進行人工篩選,篩選出學前教育領域文獻共556篇,運用CiteSpace除重后得到有效文獻544篇。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美國陳超美教授應用Java語言開發(fā)的一款信息可視化軟件,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論和尋徑網(wǎng)絡算法等對特定領域文獻(集合)分析,并提供模塊值(Q值)和平均輪廓值(S值)來評判圖譜繪制效果,Q>0.3意味著劃分出來的社團結構顯著,S值>0.7意味著聚類是高效率令人信服的。[6]本研究以CiteSpace和Excel為研究工具,對2000~2023年國際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文獻進行發(fā)文概況、熱點主題和演進趨勢分析,以期為國內(nèi)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在CiteSpace輸入數(shù)據(jù)時,文獻類型勾選為Article、Review、Proceedings、Export WoS、Export DOI,Block Size為默認值500,然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除重。在運行時,Time Slicing設置為2000-2023,Years per slice為1;Node Types中分別勾選作者、關鍵詞、機構、期刊,節(jié)點篩選方式設置為G-index,勾選“尋徑”對數(shù)據(jù)進行修剪。
二、國際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研究概況分析
(一)年發(fā)文量
年發(fā)文量能夠直觀反映國際研究者對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關注程度的動態(tài)變化。2000~2023年國際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發(fā)文量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該主題國際年發(fā)文量總體呈波動增長趨勢。具體而言,大致可劃分為四個階段:萌芽期(2000~2006年),年發(fā)文量在5篇左右,該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初步發(fā)展期(2007~2014年),年發(fā)文量逐年遞增,且逐漸接近23篇。迅速增長期(2015~2018年),在2015年短暫停滯,但從2016年開始年發(fā)文量迅速增長,在2018年達到45篇。這可能是因為2015年8月聯(lián)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中提到要讓學生掌握處理好與自己、他人、社會、國家等多種關系的社會情感能力,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但由于學術論文從寫作到發(fā)表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2015年發(fā)文量短暫停滯,2016~2018年發(fā)文量迅速增長。蓬勃發(fā)展期(2019~2023年),2019年發(fā)文量短暫停滯,2020年發(fā)文量增長緩慢,但從2021年開始發(fā)文量飛速增長,2022年達到70篇以上。
(二)國家和地區(qū)發(fā)文量分析
根據(jù)各個國家的發(fā)文量可知,不同國家對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存在關注差異。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發(fā)文量排名前十的國家為美國(342篇)、澳大利亞(41篇)、中國(33篇)、英國(25篇)、加拿大(24篇)、德國(23篇)、芬蘭(19篇)、荷蘭(13篇)、土耳其(11篇)和葡萄牙(11篇)。由此可知,關注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的國家已遍布世界的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和東亞,分布在歐洲的國家數(shù)量最多,但是美國的發(fā)文量最多,已達到342篇,遠超其他國家發(fā)文量之和。這是由于最早關注社會情感領域的CASEL在美國建立,如今已由美國輻射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掀起了社會情感能力學習的國際浪潮。
(三)機構發(fā)文量分析
機構發(fā)文量靠前的有賓夕法尼亞州聯(lián)邦高等教育系統(tǒng)(20篇)、俄亥俄大學系統(tǒng)(19篇)、馬薩諸塞大學(19篇)、哈佛大學(19篇)、佛羅里達州立大學(18篇)、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15篇)、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15篇)、俄亥俄州立大學(14篇)、紐約大學(13篇)、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帕克分校(13篇)(由于美國高等學校各分校相互獨立,此處不作合并處理)。總體而言,作者所屬機構以美國高等學校及其合作辦學院校為主,體現(xiàn)了高等學校的專業(yè)性。
(四)載文期刊分析
分析載文期刊可知,544篇文獻來源于221個期刊,載文數(shù)量排名前十的期刊以幼兒教育領域為主,心理學和社會學次之,共發(fā)表164篇,占總發(fā)文量的30.15%。其中,Early ducation and evelopment期刊發(fā)文量為43篇,遠超其他期刊,表明該期刊對社會情感能力研究具有較高的關注度。
三、國際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研究的熱點主題
(一)關鍵詞共現(xiàn)分析
關鍵詞共現(xiàn)圖譜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能夠分析該研究領域的主要研究主題。關鍵詞出現(xiàn)的頻次越高,節(jié)點就越大,節(jié)點之間的連線反映了關鍵詞之間的聯(lián)系,節(jié)點的中心性反映了關鍵詞在結構上占據(jù)位置的重要性。圖2中,共有281個節(jié)點,1316條連線,密度為0.335,圖中節(jié)點之間的連線較密。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頻次與中心性較高的關鍵詞有行為(behavior)、問題行為(behavior problems)、學校準備(school readiness)、自我調(diào)節(jié)(self regulation)、能力(competence)、幼兒(young children)、兒童(children)、兒童早期(early childhood)等。
(二)關鍵詞聚類與熱點分析
聚類分析可將分散的關鍵詞聚集形成一個部落并突出關鍵詞之間的連接,聚類的標簽越靠前,表明該聚類熱門程度越高。對2000~2023年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研究的關鍵詞進行聚類分析,共析出10個聚類,Q值為0.4221>0.3,S值為0.7065>0.7,說明聚類結果顯著且令人信服。圖3中,10個聚類分別是#0幼兒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1父母反思功能(parental reflective functioning)、#2抑制控制(effortful control)、#3氣質(zhì)(temperament)、#4社會情感能力(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5社會情感發(fā)展(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6幼兒(young children)、#7行為(behavior)、#8語言發(fā)育遲緩者(late talkers)、#9社會情感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整體來看,2000~2023年,與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相關的研究聚焦在幼兒本身及其行為、影響因素、特殊群體和社會情感能力的學習與發(fā)展上。
通過分析關鍵詞聚類圖譜和選取樣本文獻的內(nèi)容,將國際學前教育領域的主要研究熱點歸納為社會情感能力的劃分與測量、社會情感能力與幼兒發(fā)展、家庭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影響、幼兒園教師社會情感能力及其對幼兒的影響、社會情感學習項目對幼兒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五個方面。
1.社會情感能力的劃分與測量
巴昂較早將情緒與社會性相結合進行研究,形成情緒智力模型,包括個人內(nèi)部、人際關系、壓力管理、適應性和一般情緒五個維度,并制定了情商問卷(Bar-On EQ-I Dimensions)。[7]CASEL從家庭與社區(qū)、學校、教室出發(fā),將社會情感能力劃分為五個維度,即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技能、負責任地決策,進而形成“車輪框架”[8],在學界獲得了較高的認可度。格雷沙姆和埃利奧特以車輪框架為基礎編制了共51個條目的社會情感能力評定量表,后又從中生成家長版20個條目的簡明量表。[9]詹寧斯和格林伯格以CASEL對社會情感能力的定義為基礎建立了親社會課堂模型[10],分為五個維度:社會情感技能和教師幸福感、師生關系、課堂管理、社會和情感學習計劃的實施、課堂氛圍。該模型強調(diào)了這五個維度在營造有利于課堂學習的氛圍和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積極結果方面的重要性。比特納等人將教師的社會情感能力劃分為雙因素結構,即心理負荷(抑郁、壓力與情緒耗竭)和應對能力(重評情緒調(diào)節(jié)與問題聚焦應對策略)。[11]目前學界測量社會情感能力應用較廣的是CASEL提出的車輪框架。
2.社會情感能力與幼兒發(fā)展
現(xiàn)有研究多借助國家或國際組織開展的社會情感學習項目,采用準實驗研究和縱向追蹤研究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進行測量,結合情緒與行為問題、心理健康、學業(yè)成就、就業(yè)、師幼關系探討社會情緒能力的重要價值。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社會情感能力與注意力、學業(yè)成就等緊密相關,在幼兒時期促進兒童社會情感能力的發(fā)展對促進其學業(yè)成功和更積極的行為結果具有重要作用。[12]布列塔尼·羅茲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控制了家庭收入、兒童年齡、性別等變量后,處境不利兒童在幼兒園階段的注意力仍然在學前階段情緒知識與一年級學業(yè)成就之間起到顯著的中介作用。[13]克蘭西·布萊爾等人通過追蹤準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提升能夠減少行為問題和攻擊性,促進幼兒自我調(diào)節(jié)、社會情感能力,形成積極的師幼關系。[14]也有研究將執(zhí)行功能與社會情感能力相聯(lián)系,納撒尼爾·里格斯等人回顧了將執(zhí)行功能與兒童社會-情緒發(fā)展聯(lián)系起來的文獻,并提出執(zhí)行功能可作為中介變量、調(diào)節(jié)變量干預幼兒社會情感能力,也可作為社會情感能力的結果變量。[15]還有研究關注了不同主體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評價的一致性,發(fā)現(xiàn)教師在社會情緒能力上對幼兒的評價高于家長。[16]
3.家庭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影響
家庭是幼兒發(fā)展的第一所學校,不少研究探討家庭因素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影響。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fā)展研究所發(fā)現(xiàn),非母親照料時間越多,幼兒四五歲時表現(xiàn)出的外化問題和沖突就越多。[17]米歇爾·羅德里格斯等人發(fā)現(xiàn)父親敏感性與兒童的情緒調(diào)節(jié)相關。[18]也有研究探討提升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家園共育項目的實施效果,喬安娜·格雷斯·菲利普斯等人通過調(diào)查問卷、評定量表、家庭觀察以及訪談等方式收集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成長中的兒童社會與情緒能力培養(yǎng)計劃”項目具有較好的效果,幼兒園教師和父母對幼兒行為的積極反應增加,挑戰(zhàn)行為減少。[19]
4.幼兒園教師社會情感能力及其對幼兒的影響
作為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引導者,幼兒園教師的社會情感學習與能力發(fā)展值得探討。有研究將視角聚焦到幼兒園教師本身的社會情感能力[20],發(fā)現(xiàn)幼兒園教師心理負荷與教師對幼兒的消極反應和自身職業(yè)承諾相關,幼兒園教師的應對能力與對幼兒消極情緒的積極反應有關。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園教師在培訓后對社會情感學習的了解存在顯著差異,對幼兒教育工作者進行持續(xù)有效的培訓以發(fā)展他們的社會情感知識,對其自我成長和學前兒童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21]
5.社會情感學習項目對幼兒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通過開展社會情感學習項目提升兒童的社會情感能力,因此不少研究探討社會情感能力項目對幼兒發(fā)展的作用。羅伯特·尼克斯等人發(fā)現(xiàn)通過“以研究為基礎,以發(fā)展為依據(jù)”開端計劃(Research-based, Developmentally Informed, REDI)干預幼兒社會-情感和語言技能,能夠對幼兒入學后的閱讀成績、學習投入和積極的社會行為起到促進作用。[22]蒂莫西·柯比等人將社會情感能力和識字結合起來,考察了91名參加開端計劃課堂的學前兒童的各種社會情緒能力與識字前技能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在控制了性別、年齡、母親受教育程度、注意力和課堂情感支持之后,學前兒童的情緒表達和情緒知識能預測識字前的表現(xiàn)。[23]這些發(fā)現(xiàn)有助于拓寬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研究范圍,并突出了社會情感學習項目對幼兒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四、國際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研究的演進趨勢
(一)關鍵詞時間線圖分析
關鍵詞時間線圖能夠展現(xiàn)出每一聚類中熱點關鍵詞的產(chǎn)生時間及演變趨勢。如圖4所示,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相關研究從2000年開始出現(xiàn),主要涉及兒童發(fā)展、行為問題、依戀、家庭、干預等與幼兒密切相關的因素。2008~2020年,研究主題逐漸豐富,除了幼兒的語言、焦慮等因素,研究者開始研究幼兒的社會情感能力與學校準備、學業(yè)成就、社會情感能力發(fā)展、學習之間的聯(lián)系。2020年前后,該領域研究逐漸完善,研究者開始以元分析的方式對已有研究進行總結,同時進一步細化研究內(nèi)容,探索幼兒執(zhí)行功能、家庭收入、正念、父母因素與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關系,并開始探討特殊兒童、教師的社會情感能力。
(二)關鍵詞突現(xiàn)圖分析
關鍵詞突現(xiàn)圖可以直觀表現(xiàn)出研究熱點出現(xiàn)的時間。如圖5所示,2001~2015年,研究者比較關注“行為問題”,這一階段研究仍在關注幼兒本身。2004~2016年,研究者比較關注“開端計劃”“調(diào)節(jié)”“自閉癥”,開始關注自閉癥幼兒群體和社會情感能力的調(diào)整方式,并和開端計劃結合起來。2012~2019年,研究者對“幼兒”“低收入”“預防”“青少年”“精神健康”“質(zhì)量”較為關注,將幼兒與青少年發(fā)展相聯(lián)系,并關注教育質(zhì)量和兒童的精神健康,探索社會情感能力的影響因素和預防方式。2020~2023年,“元分析”“社會情感能力學習”“干預”成為新的研究熱點。這可能是由于學前教育領域關于社會情感能力的研究已經(jīng)相對成熟,因此研究者采取元分析的方法對已有研究進行綜述,并采取干預研究和社會情感學習項目進一步探尋提升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途徑。
五、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本研究以WoS數(shù)據(jù)庫核心數(shù)據(jù)集所載有關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的544篇英語文獻為研究對象,借助CiteSpace對國際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文獻的研究歷程、主要載文期刊、來源機構、研究熱點和前沿進行分析,得出以下三點研究結論。
1.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發(fā)文量持續(xù)增長,發(fā)文機構與載文期刊以教育單位為主
從年發(fā)文量趨勢來看,國際關于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的研究總體呈增長趨勢,自2015年以來,發(fā)文量增長率呈波動增長趨勢,增長率激增。發(fā)文國家遍布七大洲,美國發(fā)文量占據(jù)總體發(fā)文量的61.5%,遠超其他發(fā)文國家總和。發(fā)文機構以各國教育系統(tǒng)為主,包括政府教育部門、高等學校。載文期刊以幼兒教育領域為主,心理學和社會學次之。
2.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研究范圍逐漸廣泛,內(nèi)容日益細化
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研究對象以幼兒為主,涵蓋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社會情感能力學習、氣質(zhì)、執(zhí)行功能、問題行為、學校準備、學業(yè)成就、學校干預、抑制、青少年預測、性別差異等內(nèi)容,重點關注幼兒社會情感能力對學業(yè)成就的預測作用及學校干預手段。從2020年開始,研究者將關注點逐漸轉向教師的社會情感能力,父母的情緒、抑郁等因素也與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相聯(lián)系,并成為研究熱點。
3.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研究逐漸成熟,出現(xiàn)以“元分析”為關鍵詞的熱點
在2020年以前,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相關研究從以幼兒為主發(fā)展到關注幼兒園教師與家庭因素,關鍵詞逐漸豐富,涵蓋幼兒心理發(fā)展、學業(yè)發(fā)展、干預方式、父母因素和教師因素。但從2019年起,“元分析”在關鍵詞突現(xiàn)圖譜中首次出現(xiàn),并在2020年開始成為研究熱點。由此可見,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研究逐漸成熟,足以使研究者對學前教育領域社會情感能力開展綜述分析,對已有研究進行總結,分析已有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與不足。
(二)未來研究展望
1.開發(fā)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直接測評工具
由于幼兒無法進行自評,現(xiàn)有研究基本采用多評價者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進行評價,重視多元信息方法對幼兒評價的價值,但他人評價可能帶有自身期望[24],不僅評價結果與幼兒真實情況具有差異,他評結果之間也存在差異[25],因此我國研究者可開發(fā)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直接測評工具,便于研究者直接測量幼兒社會情感能力,以使測量結果更加客觀真實。
2.關注我國幼兒園教師與家長的社會情感能力發(fā)展
作為兒童學前教育階段的主要教育者,幼兒園教師和家長的社會情感能力也應該被重視。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發(fā)展需要教師社會情感能力的支持,已有研究者開始探究教師社會情感能力的構成。[26]我國研究者可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進一步探索幼兒園教師社會情感能力的構成,并進一步研究其提升途徑與專業(yè)發(fā)展方案。家庭因素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影響同樣值得重視,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了母親照料時間[27]、父親敏感性[28]、家庭收入[29]等因素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發(fā)展的影響,因此我國研究者可進一步探究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庭經(jīng)濟地位、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在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發(fā)展中的作用。
3.結合國情開發(fā)具有我國本土特色的社會情感學習項目
已有研究表明社會情感能力對學業(yè)成就、預防問題行為、減少社會危害具有重要作用,且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已開展了社會情感學習項目以提高幼兒的社會情感能力,并有明晰的標準、步驟和原則。這些項目關注幼兒社會情感能力、注意力等品質(zhì)的發(fā)展,研究結果也證實了社會情感學習項目對幼兒各方面發(fā)展的支持作用。因此,我國可借鑒國外社會情感學習項目,將其作為促進幼兒發(fā)展的一種有效途徑,在學校、社區(qū)等開展我國社會情感學習項目,一方面促進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發(fā)展,另一方面便于社會情感能力相關研究在更豐富的研究環(huán)境中探索社會情感能力的更多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琳琳,周慧敏,吳貴芊,等.學前融合教育對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影響:基于角色理論的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23(8):10.
[2]RHOADES B L,WARREN H K,DOMITROVICH C E,et al.Examining the link between preschool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first grade academic achievement:the role of attention skills[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1,26(2):182-191.
[3]Jones D E,Greenberg M,Crowley M.Early social-emotional functioning and public healt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ndergarten social competence and future well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5,105(11):2283-2290.
[4]CASEL.Our History:CASEL was formed in 1994 to establish high-quality,evidence-based SEL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preschool through high school education[EB/OL].(2023-01-18)[2024-01-18].https:∥casel.org/about-us/our-history/.
[5]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社會情感學習資源[EB/OL].(2023-01-18)[2023-01-19].https:∥www.unicef.cn/documents/sel-resources.
[6]陳悅,陳超美,劉則淵,等.CiteSpace 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33(2):242-253.
[7]BAR-ON R.The Bar-On model of emotional-social intelligence(ESI)[J].Psicothema,2006,18 Suppl(Suplemento):13-25.
[8]CASEL.What is the CASEL framework?[EB/OL].(2023-01-18)[2023-01-22].https://casel.org/fundamentals-of-sel/what-is-the-casel-framework.
[9]ELLIOTT S N,ANTHONY C J,LEI P W,et al.Parents’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competencies:the SSIS SEL brief scales‐parent version[J].Family Relations,2022,71(3):1102-1121.
[10]JENNINGS P A,GREENBERG M T.The prosocial classroom:teacher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in relation to student and classroom outcome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9,79(1):491-525.
[11]BUETTNER C K,JEON L,HUR E,et al.Teachers’ social-emotional capacity: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eachers’ responsiveness and professional commitment[J].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16,27(7):1018-1039.
[12]MARTINSONE B,SUPE I,STOKENBERGA I,et al.Social emotional competence,learning outcomes,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fficulties of preschool children:parent and teacher evaluations[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2,12:6403.
[13]同[2].
[14]BLAIR C,MCKINNON R D,DANERI M P.Effect of the tools of the mind kindergarten program on children’s social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8,43:52-61.
[15]RIGGS N R,JAHROMI L B,RAZZA R P,et al.Executive func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6,27(4):300-309.
[16]同[12].
[17]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Does amount of time spent in child care predict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J].Child development,2003,74(4):976-1005.
[18]RODRIGUES M,SOKOLOVIC N,MADIGAN S,et al.Paternal sensitivity and children’s cognitive and socioemotional outcomes:a meta-analytic review[J].Child development,2021,92(2):554-577.
[19]GRACE PHILLIPS J,TYLER-MERRICK G,PHILLIPSON S.The feasibility of TOGETHER:a collaborative educator-parent programme for teach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in young children[J].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2023,28(2-3):165-181.
[20]同[11].
[21]KAUR J,SHARMA A.Measur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s’ knowledge of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pre and post training[J].Current psychology,2023:1-29.
[22]NIX R L,BIERMAN K L,DOMITROVICH C E,et al.Promoting children’s social-emotional skills in preschool can enhance academic and behavioral functioning in kindergarten:findings from Head Start REDI[J].Early education amp; development,2013,24(7):1000-1019.
[23]CURBY T W,BROWN C A,BASSETT H H,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preschoolers’ social-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preliteracy skills[J].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2015,24(5):549-570.
[24]同[14].
[25]同[12].
[26]同[11].
[27]同[17].
[28]同[18].
[29]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