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結合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標與《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yè)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文章通過德爾菲法綜合專家意見,構建了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模型和指標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其評價因子的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研究結果顯示,該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的6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和48個三級指標均通過了一致性檢驗,能為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提供理論和方法支撐,并為地方應用型高校的迎評工作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 層次分析法;經貿類專業(yè);質量評估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30.008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Educ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Majors in Economics and Trade
GONG Jing,YU Lu, DU Juan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
Abstract Combining the new round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udit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undergraduate major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model and index system for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undergraduate majors through the Delphi method and the experts’ comprehensive opinions. We u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its evaluation factors and conducts consistency tes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6 first-level indicators, 17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48 third-level indicators of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ve passed the consistency test,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methodical support for the evaluation of economics and trad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ajor in economics and trad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1 "政策背景與文獻回顧
2020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體系,定期開展督導評價工作。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該方案首次從國家頂層設計層面對教育評價系統(tǒng)性改革作出了全局性部署,提出了分類評價體系,完善了立德樹人體制機制。2021年1月,教育部印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并附帶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標體系(試行)》,該方案是在“教育強國”戰(zhàn)略背景下啟動實施的新一輪審核評估,通過高校分類評價推動不同領域、不同層次高校有特色、高質量發(fā)展,以達到深化評估分類改革的目標。2022年10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fā)了《關于做好“十四五”期間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的通知》,為全國各部省協(xié)同全面推進新一輪審核評估鳴槍,自此各省市及各大高校陸續(xù)開展審核評估具體籌備及迎評工作。這些文件為高校實施教育教學評價指明了改革方向,提供了參考方法,有利于優(yōu)化高校辦學定位,促進高校分類發(fā)展,進而確立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中心地位,構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教學模式。
在前期相關文獻中,學者們主要圍繞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進行了有益探索,方法多樣。例如,利用模糊層次分析方法,翁發(fā)祿等構建了三級模塊化人才培養(yǎng)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1];同樣,趙馨蕊和周雨青利用該方法將調查問卷數(shù)據(jù)代入構建的MOOC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計算了三門MOOC課程的詳盡評價結果[2]。利用因子分析法(FA),賈珍和潘曉琳基于教師基本素養(yǎng)、教學形式、教學內容、課堂教態(tài)、選用教材、組織安排、教學設計、教學效果等8個潛在因子,建立了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3]。借助AHP模型建構法和模糊數(shù)學的相關理論,張怡等構建了翻轉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并建立了相應的綜合評價模型[4]。利用改進的BP神經網絡評價方法,崔銘和吳亞光模擬專家思維,通過神經網絡訓練提升大學教師雙創(chuàng)教學能力的評價效率[5]。
上述文獻多聚焦于學校層面大規(guī)模的教育教學評估工作,也有部分針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學進行評估,然而針對特定專業(yè)課程的精細化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還較少,未能結合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評估的分類評估思想及專業(yè)課程分類建設的特色。故本文擬結合地方應用型高校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的特點,利用層次分析法構建相應的評估指標體系,實現(xiàn)經管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與應用,以完善新時代應用型高校內部專業(yè)建設的質量保障體系。
2 "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分類特色
新一輪本科審核評估工作已啟動,并由上一輪的“教學評估”轉變?yōu)椤敖逃虒W評估”。全國共有834所高校將參加此次評估工作,先行已有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安徽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常熟理工學院、衢州學院7所學校在2021年參加全國統(tǒng)一試點,2022―2023年進行地區(qū)試點,2024―2025年將分期分批全面展開審核評估工作。
在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中,針對高校辦學目標及服務面向的不同側重,評估工作主要劃分為兩類,以便分類施策、精準評價。其中,第一類著重審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必備的質量保障能力及影響力大的綜合改革成效。其具體包括4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38個細分重點的定性指標體系,以及22個必選項、13個可選項共35個測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定量指標。除去先行試點的7所學校,有99所高校選擇第一類評估,占比約為12%。第二類量大面廣,聚焦于以學術型人才培養(yǎng)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通過合格評估且首次參加審核評估的地方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三種。其具體包括7個一級指標、27個二級指標、78個審核重點的定性指標體系,以及30個必選項、16個可選項共46個定量審核指標[6]。在余下的728所學校中,有185所高校選擇學術型人才培養(yǎng)為主要方向,有393所選擇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為主要方向,還有150所為首次參與審核評估的地方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由此可見,該輪評估分類體系更加精準,柔性分類方法為高校提供了兩類四種不同的評估方案,各大院??山Y合辦學定位與自身特點,對標國家數(shù)據(jù)平臺提供的高校常模數(shù)據(jù)自主選擇評估指標體系。鑒于各個專業(yè)的本科教育教學評價是高校審核評估工作規(guī)劃并實施的落腳點,故應針對各專業(yè)建立相應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便于識別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優(yōu)劣,進而為高校準確、快速地對各個專業(yè)本科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價值判斷,最終達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的評估目標。
3 "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2018年1月,教育部發(fā)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這是我國首個針對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國家標準,包含92個本科專業(yè)類及587個本科專業(yè),對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其中,《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yè)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和貿易經濟兩大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的基本標準,突出了國際化與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該標準雖規(guī)定了專業(yè)的設置依據(jù)、建設準繩、評價標準等[7],但是卻缺乏現(xiàn)實操作層面的評估指標體系。
鑒于在我國普通高等院校中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占比最大,故本文將結合新一輪審核評估中第二類第三種地方應用型高校評估指標與《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yè)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同時汲取國內外經貿類教育教學質量評估及專業(yè)認證系統(tǒng)的經驗,嘗試構建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本文構建的指標體系由6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及48個三級指標構成。其中,一級指標包括德育效果、教育教學成效、師資隊伍、專業(yè)課程建設、雙創(chuàng)與實踐教育、質量保障共六大層面,其余指標詳見表1(p28)。
4 "指標權重測算與分析
各評估因子對于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主次及重要程度不同,故需要對其權重進行測算?;趯哟畏治龇?,本文將根據(jù)專家的意見構建判斷矩陣A,并利用層次分析軟件Yaahp11計算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
首先,通過對總目標層(A)的指標進行兩兩對比,可得其判斷矩陣式,其中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性不同,其具體形式如表2(p29)所示。
其次,計算該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與最大特征根,以檢驗其一致性。此處,需要對該判斷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即先計算該判斷矩陣各行各元素的乘積所得到的列矩陣,再計算列矩陣中各元素n次方(此處n=6)得到新的列矩陣,用新列矩陣中的元素進行幾何平均確定該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由Yaahp11軟件可得,該判斷矩陣的特征向量為W=(0.0584、0.1176、0.1663、0.2309、0.1994、0.2274)T。該列矩陣中各元素值依次為分目標層(B)中各指標對總目標層(A)的相對權重。然后,根據(jù)最大特征根計算公式可得,該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為6.3429。
最后,根據(jù)一致性指標CI公式可得,該判斷矩陣的CI值為0.06858。查詢一致性指標的對應取值分析表RI可得,n為6時的RI值為1.24。故最終根據(jù)一致性比例CR公式可得,該判斷矩陣的CR值為0.05531。很明顯,該判斷矩陣的CR值小于0.1,這說明一級指標層即分目標層(B)所構成的判斷矩陣能夠通過一致性檢驗,其對各分目標層的權重判斷是可信的。
由上述計算結果可知,評價因子B1(德育效果)、B2(教育教學成效)、B3(師資隊伍)、B4(專業(yè)課程建設)、B5(雙創(chuàng)與實踐教育)和B6(質量保障)對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權重分別是0.0584、0.1176、0.1663、0.2309、0.1994和0.2274??梢?,在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中,專業(yè)課程建設對于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而言最為重要,其權重值最大,是影響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首要核心要素;其次是質量保障,能夠提供有力的政策指導、組織保障和經費支持,是影響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第二大要素;隨后依次是雙創(chuàng)與實踐教育、師資隊伍和教育教學成效三大影響因素;最后,德育效果對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也具有一定影響,可能囿于經貿類專業(yè)在課程思政上的融入度不足、思政育人效果與預期間的差異性,使得其對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較小,但仍不容忽視。
與上述方法相同,可依次計算出分目標層(B)和準則層(C)的各指標相對權重,其計算過程在此不再累述。最終,可得出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所有權重,其權重結果如表3(p30)所示。
按照指標值權重大小,可將基礎指標層(D)中各個指標劃分為核心影響因素(總權重值≥0.05)、重要影響因素(0.03≤總權重值<0.05)和次要影響因素(總權重值<0.03)。由表3的總權重計算結果可知,在48個基礎指標中,首先,校級及以上精品課程建設數(shù)(D31)、校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獲獎數(shù)(D37)、校級及以上教學改革項目立項數(shù)(D38)、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立項數(shù)(D39)、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數(shù)(D44)、教學經費支出占比(D45)、專職質量監(jiān)控人員數(shù)(D46)以及專業(yè)課程教室數(shù)量(D48)等因素對于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屬于核心影響因素。其次,校級及以上教改項目數(shù)(D2)、“雙師型”教師占比(D23)、教師參與專業(yè)會議人次數(shù)(D24)、生均課程門數(shù)(D33)、學生參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立項數(shù)(D40)等因素對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效應次之,屬于重要影響因素。最后,其余指標則屬于次要因素,對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較弱。上述這些核心影響因素正是近幾年來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在經貿類專業(yè)課程教育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可見該指標體系是符合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基本要求的,在各個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可參考借鑒并普遍推廣。
5 "結論
本文借鑒前期相關文獻,嘗試提出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評估模型,該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德育效果、教育教學成效、師資隊伍、專業(yè)課程建設、雙創(chuàng)與實踐教育、質量保障在內的6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以及48個基礎指標。其中,校級及以上精品課程建設數(shù)、校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獲獎數(shù)、校級及以上教學改革項目立項數(sh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立項數(shù)、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數(shù)、教學經費支出占比、專職質量監(jiān)控人員數(shù)以及專業(yè)課程教室數(shù)量是經貿類本科專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影響因子。鑒于不同地方應用型高校的經貿類專業(yè)定位存在差異,該指標體系還需要結合教育教學實踐進行不斷優(yōu)化與完善,根據(jù)專業(yè)課程特點對指標的內容和權重進行動態(tài)調整,以達到最佳的評估效果,培育出適應新時代社會需求的經貿類復合型人才。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成都大學職業(yè)教育研究中心項目“基于AHP方法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構建與測度研究”(TCCXamp;CDZJ-B02)。
注釋
① 生均課程門數(shù)=課程總門數(shù)/學生數(shù)。
參考文獻
[1] 翁發(fā)祿,丁元春,楊國亮,等.基于模糊層次分析的模塊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6(19):21-22,32.
[2] 趙馨蕊,周雨青.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大學物理MOOC教學質量評價[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190-195.
[3] 賈珍,潘曉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85-90.
[4] 張怡,武小鵬.基于AHP-模糊矩陣的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系統(tǒng)設計[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18(5):19-26.
[5] 崔銘,吳亞光.基于改進BP神經網絡的高校教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學能力評價研究[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125-129.
[6] 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2021-2025年)工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7] 崔日明,李丹.解讀經濟與貿易類本科專業(yè)質量國家標準,推動專業(yè)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升[J].中國大學教學,2019(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