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這些用藥錯誤您可曾見過:吃藥想停就停,想換就換;一仰脖子就把藥咽下去了;服藥后立即便想躺下;不管什么藥都要掰開來吃……這些用藥錯誤初看并不“高明”,以至于相當一部分“資深”的朋友不認為有人會犯如此常見的錯誤;但是,正因為常見,很多人恰恰把它們當成了理所當然。
話不多說,今天我們就再來破除一遍這些常見的用藥錯誤。
錯誤一:隨意停藥、換藥或者增減藥量
有人說:“是藥三分毒,見好就要停?!币灿腥苏f:“別總吃藥,成癮以后就不好停了。”還有人說:“我連吃了好幾天抗抑郁藥都沒用,得趕緊換點別的藥。”
咱們從后往前看,先說第三點。服用抗抑郁藥治療抑郁癥,一般需要2~4周才能見效?;颊咴谟盟庍^程中,首先不能自行停藥,同時也不能擅自換藥,這些都可能導致病情反復,甚至加重;如果需要,患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逐漸減量、停藥、換藥或更改治療方案,避免引起嚴重不良后果。
說到抗抑郁藥,咱們再來看看第二點??挂钟羲幉痪哂谐砂a性。確實有一部分抑郁癥患者停用抗抑郁藥后會出現(xiàn)病情的反復或明顯的不適感,但這與“成癮”無關(guān),而是疾病未徹底治愈產(chǎn)生的疾病復燃或者突然停藥引起的停藥反應。為減少這種錯誤認識的影響,您需要記?。壕窨朴盟?,停藥有講究!鹽酸帕羅西汀片、鹽酸舍曲林片、鹽酸文拉法辛緩釋片……不能突然停藥。
至于第一點,在服用降壓藥的患者中比較常見。有些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自己血壓正常了,便誤以為高血壓已經(jīng)痊愈,于是就自行停了藥;更有甚者,有的患者發(fā)現(xiàn)自己血壓高就吃藥,血壓正常了就停藥……這些都是錯誤的?;颊哂盟幒笱獕赫?,是藥物作用的結(jié)果,是藥物控制下的平衡;如果停藥,平衡就會被打破,血壓也會重新升高。血壓高了用藥、正常了就停藥,這種錯誤的用藥模式導致血壓總是處于波動之中,而如果血壓波動過大,心梗、腦梗等并發(fā)癥就可能隨時發(fā)生。
在這里需要再次強調(diào):目前高血壓不能治愈,只能通過綜合治療被控制,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用降壓藥。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遵循“定時、定量、規(guī)律”的服藥原則,切不可擅自停藥。
類似的,降糖藥、抗心絞痛藥、抗癲癇藥、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等,也不能突然停藥。
錯誤二:服藥動作不講究,咽下去就行
1.仰脖把藥吞下
這種常見錯誤在電視劇中比較常見,一些演員只顧著耍帥卻誤導了不少觀眾。事實上,服藥過程中不僅不應該抬頭,反而要微微低頭。我們的咽喉處有一塊會厭軟骨,仰著脖子服藥容易使之打開,導致藥物進入氣管,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如果服用的是膠囊類藥物,由于膠囊相對較輕,仰頭時可能會浮在水上,導致吞咽時無法咽下去,還可能引起嗆咳。對于服用膠囊類藥物的朋友,藥師建議:您可以先將膠囊放在舌頭上,然后喝一口水,但不要急于將水吞下,而是將頭前傾、下巴低向胸口,用咽部的力量將膠囊擠下去。
2.服藥后立即躺下
您體會過食道黏膜被藥物“腐蝕”的感覺嗎?吃進去的藥突然就卡在了嗓子中間,既不上來也不下去。有的人習慣睡前吃藥,吃完藥就躺下睡覺,覺得這樣更有助于發(fā)揮藥效—其實不然,這樣不僅無法保證藥物迅速到達胃部,藥效得不到充分發(fā)揮,而且還會導致藥物停留在食道上,腐蝕黏膜引起潰瘍,長此以往還可能引起出血、穿孔等癥狀。比如,很多藥物性食管潰瘍就是長期睡前服藥導致的。因此,患者服完藥后最好站立一會兒,不要躺下。特別的,當服用阿侖膦酸鈉片時,患者服藥后需要保持上身直立半小時以上,且需要飲用足夠多的水。
3.服用安眠藥后隨意走動
部分安眠藥對人的意識會有一定影響,服用后反應能力、認知功能減弱,有的還會導致步態(tài)不穩(wěn);老年人本來行動就不靈便,服用安眠藥后可能會進一步增加跌倒的風險。老年人跌倒危險性很大,尤其是高齡老人,會嚴重降低生活質(zhì)量。比如,酒石酸唑吡坦片、右佐匹克隆片、奧沙西泮片起效快,應在上床后服用,以免跌倒。除此之外,老年患者服藥后起夜最好在床上靜坐一兩分鐘再下床,以免意外跌倒。
錯誤三:習慣把藥掰開或嚼碎服用
有些患者為圖方便或者吞咽能力減退,習慣把藥掰開或嚼碎服用,認為這樣更有助于消化和吸收。然而,這樣做具有潛在的危險性。比如腸溶片/膠囊(如阿司匹林腸溶片、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泮托拉唑腸溶片等)就不能掰開或嚼碎服用,否則可能引起胃部不適。這類名字中帶“腸溶”的藥物比較特殊,它們就像穿著“特制外衣”的普通藥物,這層外衣可以保證它們只有到達腸道后才會被溶解、釋放;如果掰開或嚼碎服用,就可能破壞這層外衣,導致藥物在胃部就被溶解,對胃黏膜產(chǎn)生刺激作用,引起胃部不適。
另外,緩控釋制劑最好也不要掰開或嚼碎服用。這類藥物采用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可以保證貯藏于其中的藥物緩慢釋放。如果破壞藥物,就可能會破壞這種材料,導致有效成分無法平穩(wěn)釋放,作用也難以維持長久。在某些情況下,藥物快速釋放還會引起不良反應。因此,對于緩控釋制劑,如果說明書未明確標注或醫(yī)囑未表明可以掰開服用,則應整片吞服。常見的有硝苯地平控釋片、格列吡嗪控釋片、氯化鉀緩釋片等。
部分緩控釋制劑可以掰開服用。判斷緩控釋制劑能否掰開服用,可以查看藥片中心是否有一條線:如果有,那么就可以沿片面“中心線”完整對半掰開服用;但是掰開后的半片藥需整個吞服,不能研碎或嚼碎。
錯誤四:把滴眼液直接滴在眼球上
生活中,你是如何使用滴眼液的呢?是不是將滴眼液滴在眼球上?這種使用方法最常見,卻是錯誤的—不僅不能起到治療效果,還會刺激角膜,引起眼內(nèi)不適。正確的做法是:①把雙手清洗干凈,頭稍稍向后仰,眼視頭頂方向。②用拇指和食指將下眼皮輕輕向下拉,使眼球與下眼皮之間形成一個小囊。③用另一只手拿滴眼液,在懸于眼睛上方約2 cm處滴入小囊內(nèi),切記不能直接滴在眼球上?、茌p輕地閉上眼睛,用手指按壓鼻側(cè)眼角1~2分鐘,使藥液在結(jié)膜囊內(nèi)充分彌散,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同時避免藥液流進鼻腔,再進入口腔,出現(xiàn)口苦或引起其他癥狀。另外,每次滴眼時滴入醫(yī)生要求的劑量就足夠了,多滴并不能提高療效。
上述幾種用藥錯誤一般不會造成極端嚴重的后果,因此也容易被忽視;但是,肯定會影響藥物療效或加大藥物副作用,長此以往更是會對患者造成慢性危害。鑒于此,筆者還是要呼吁大家謹慎用藥,勿輕信廣告、勿偏聽謠傳、服藥遵醫(yī)囑、細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