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符號,承載了我們的民族記憶,體現(xiàn)了我們的民族智慧,彰顯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小學語文是學習漢字的學科,生字生詞在整個小學語文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小學生學習漢字的關鍵階段,需要小學語文教師采取有效措施,通過說文與解字,幫助學生有效完成識字的任務。
一、隨文識字,結合語境教學生字
隨文識字主要是指在講解漢字的過程中把漢字放入到具體的語境中,通過對整個語句的內容進行分析,詳細解讀其中的生字。隨文識字避免了將漢字拆解為單一個體,而是考慮到了漢字應用的情景性,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也優(yōu)化了傳統(tǒng)的漢字教學方式。
例如,《找春天》一文教學中,學生要掌握課后生字14個,教師可以針對每個生字設置不同的情境化語句,在設置語句的過程中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結合,為學生猜測漢字含義提供條件。關于“脫”字,教師安排句子“一出門發(fā)現(xiàn)天氣太熱了,滿頭大汗,我立刻把外衣脫了下來”,學生最初不認識句子中的“脫”。老師則將這句話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情景相聯(lián)系:“設想外邊的天氣特別熱,而我們卻穿了兩件衣服,此時最想做的是什么?”學生不假思索地表示“想把一件衣服脫下來”。學生的回答說出了該字讀音,只是不認識該字的字形,于是教師便引導學生熟悉該字的字形,在學生對該漢字的字形有一定認識后,緊接著要求學生分析該漢字的部首、筆畫、偏旁,并講解該字的讀音和組詞。本文的其他生字或其他課的生字也可以使用這一方法,將漢字放在完整的句子中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或個人思維分析句子含義,可以加深學習印象,提升學習生字的趣味性。
二、據(jù)圖猜字,結合圖形講解生字
據(jù)圖猜字是根據(jù)圖片或圖形引導學生猜測相關的漢字。據(jù)圖猜字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根據(jù)漢字的發(fā)展演變歷史,引導學生結合最初的漢字圖形猜測其含義;一種是根據(jù)圖形所表達的意境猜字,就像猜字謎那樣。
例如,《樹之歌》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疆”字。在教學該漢字前,教師首先展示了該漢字的甲骨文圖片。甲骨文是最初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有著非常強的圖形特征,可以用來引導學生據(jù)圖猜字。教師首先把該漢字的圖片展現(xiàn)給學生并要求其說出直觀感受。某名學生表示圖中的三條橫線像三堵墻。另一名學生表示圖中的兩個田字令他想到了田野和土地。此時教師提示性詢問:兩塊田地之間豎起了一道墻,這給大家?guī)砹撕畏N感覺?此時學生說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詞——界限。教師首先肯定了學生的說法,而后又將該漢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以及現(xiàn)代漢語等多版本一一展示,而后告知學生,該漢字指的是土地的界限,也可以指國土。由此可知,教師安排學生根據(jù)圖片猜測漢字實現(xiàn)了漢字教學方式的優(yōu)化,也打開了學生的漢字學習思路。
三、游戲拼字,提升生字教學趣味
小學語文生字教學非常適合游戲化,一方面是因為游戲化大大提升了生字教學的趣味性,改變了反復臨摹抄寫漢字的傳統(tǒng)且枯燥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是因為游戲的介入給學生的生字生詞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可能。
例如,《楓樹上的喜鵲》教學結束后,學生需要牢固掌握10個課后生字,教師綜合這10個生字的情況決定組織一次拼字游戲。首先,教師在彩色硬紙板上剪出了橫、豎、撇、捺等組成漢字的基本筆畫。而后,教師對參加本次游戲的學生編號,學生按照編號參加游戲。每一位參賽的學生有5分鐘的時間,在這5分鐘內要利用教師提供的文字筆畫模型盡可能多拼出漢字。教師提供的漢字筆畫模型數(shù)量極多,學生拼字的選擇也眾多。有學生拼出了渡、撐、隨、拼、路、母等多個漢字。這些漢字有的來自課內,有的來自課外。每當一個學生拼完,其余人就要將這名學生一共拼了多少漢字記錄下來,直到選出最終的優(yōu)勝者。除了規(guī)定時間要求學生自主拼字外,教師也可以專門指定漢字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拼出。例如,教師提出“懂”,兩名學生同時開始,拼字正確且用時最短者晉級,直到選出最終的優(yōu)勝者。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加字游戲和減字游戲,首先給學生一個漢字并要求學生加一筆或減一筆形成哪些新的漢字。例如,“大”字加一筆,有的學生想到了“天”,有的學生想到了“犬”,有的學生想到了“夫”,有的學生想到了“太”。這類游戲不僅更加具有趣味性,也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特別是辨別字形相似的漢字。
四、課外累字,熟練應用識字方法
在完成教材漢字學習之余掌握更加豐富的課外生字對學生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加強課外生字的積累,將所掌握的生字生詞學習方法應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
例如,教師每隔一周課向學生下達積累課外生字生詞的任務,積累渠道不做限制??梢允窃谂慵胰送獬鰰r看到廣告牌上的生字,可以是看動畫片時字幕上出現(xiàn)的生字,可以是外出乘車時看到的隨車滾動字幕上的生字,也可以是聽到商家音響宣傳中的知曉讀音而不知曉書寫的生字……在見到這些生字后,學生要記錄下來,通過詢問他人或自主查閱字典等方式將生字牢固掌握。教師每過一個星期要檢查學生的生字學習情況,學生將在一周內掌握的課外生字匯報給教師。這種任務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生字生詞積累渠道,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形成密切結合現(xiàn)實生活、貫徹時時學習的理念。
五、執(zhí)筆練字,感知漢字內涵氣韻
練字是鞏固識字效果的重要形式。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每一個生字的讀音、筆畫、筆順、組詞,更要支持學生執(zhí)筆練字。一方面是進一步鞏固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的需要,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感知漢字內涵氣韻。
以《青蛙賣泥塘》教學為例。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深受學生喜愛。教師掌握這一情況后趁熱打鐵,建議學生將課后生字練書法,并提前為學生安排本節(jié)課后生字的書法字帖,有楷書、有隸書、有行楷書等多種形式??瑫菍W生必做作業(yè),按照字帖的寫法將本節(jié)課后的所有生字寫一遍,在寫的過程中觀察楷書漢字筆畫的書寫方法,從中總結楷書的寫作規(guī)律??瑫亲罨A、最簡單的字體,在完成必做作業(yè)后,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愛好練習隸書或行書等其他字帖。每教學完一節(jié)課都要安排練字作業(yè),這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練字習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各種班級活動給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練字成果的空間。例如,中秋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全班學生想組織一場聯(lián)歡會。教師便建議學生把聯(lián)歡會的主題文字用毛筆寫出來,每名學生都可以寫,從中選出效果最出色的。毛筆字是傳統(tǒng)書法文化的典型代表,借用班級活動為學生展示毛筆書法練習提供空間,可以形成良好的練字氛圍和書法文化,以此激勵每一名學生在課余時間練字,深入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赤壁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