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詞積累。
1.易寫錯字。
豈:下半部分是“己”,不要寫成“已”。
葛:最下面是“匃”,不要寫成“匈”。
衰:中間是“口一”,不要寫成“口”。
2.多音字。
識:zhì(博聞強識) " " shí(識別)
傳:zhuàn(傳記) " " chuán(傳說)
卷:juǎn(卷發(fā)) " " juàn(卷宗)
奔:bēn(奔跑) " " bèn(投奔)
差:cī(參差) " " chāi(出差)
ch?。ú顒e) " " chà(差不多)
3.四字詞語。
津津有味" " 一知半解" " 栩栩如生
索然無味" " 真情實感" " 心動神移
如癡如醉" " 浮想聯(lián)翩" " 囫圇吞棗
不求甚解" " 悲歡離合" " 牽腸掛肚
二、句子理解。
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古人談讀書》)
點撥" 這句話中,孔子說明了自己求學的態(tài)度。他不是生來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識的人。
2.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古人談讀書》)
點撥" 這句話寫了“學”和“思”的關系。孔子說自己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發(fā)現(xiàn)這樣做并沒有什么益處,不如學習。這說明“思”要建立在“學”的基礎上,要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取得進步。
3.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古人談讀書》)
點撥" 心思不在書本上,那么眼睛就不會仔細看,心和眼既然不專心一意,卻只是隨隨便便地讀,就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這句話告訴我們用心讀書的重要性。
4.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憶讀書》)
點撥" “讀書好”指開卷有益,“多讀書”指博覽群書,“讀好書”是說要讀對身心發(fā)展有益的書。這九個字既是冰心對自己一生讀書的總結,也是對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三、語文要素。
本單元以“讀書明智”為主題,《古人談讀書》一文,記錄了孔子、朱熹等人關于讀書學習的言論;《憶讀書》中,冰心回憶了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談了自己選書的標準,最后對小讀者提出了真誠的建議。
本單元我們還學習了“根據(jù)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內(nèi)容要點”的閱讀方法。在閱讀中,我們可以借助圈畫關鍵詞句、分條列舉、畫表格或結構圖等形式,根據(jù)需要對提取的信息進行歸納。
四、日積月累。
觀書有感
〔宋〕朱" " 熹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