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
2024年7月,美國華盛頓川菜聯(lián)盟,推薦華盛頓地區(qū)中華料理21款優(yōu)秀菜品,參選在中國重慶舉辦的中國川菜研究院首屆“鳳球嘜”杯川渝名廚精英賽。本期雜志專欄點(diǎn)評為川菜雜志社總編輯,中國川菜研究院副院長,美中餐飲聯(lián)合會顧問汪世容老師主持評講。
菜品提供:華盛頓川菜聯(lián)盟
菜品制作:余梅勝、涂峰、盛宏杰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汪世容
【芙蓉脫骨蟹】
主 料:活大肉蟹1只(約150克)。
輔 料:雞蛋半個、牛奶10克、生粉20克、大油5克、檸檬1片。
調(diào) 料:生粉5克、鹽1克、胡椒粉0.5克、白蘭地2克。
制作方法:
1、將大肉蟹捆好蒸熟,取蟹肉、蟹黃,用檸檬擠汁去腥,蟹殼、蟹爪洗凈后用做裝飾;
2、把雞蛋、牛奶、白蘭地、生粉、鹽、胡椒粉、混在一起攪做蛋糊;
3、把蛋糊放在盞里,放蟹肉入蟹黃用蒸箱蒸熟,碼盤即可。
選料說明:
選用鮮活大肉蟹(母)、鮮牛奶(不要用淡奶)。
制作要點(diǎn):
1、蟹蒸15分鐘,剝蟹肉時(shí),汁和蟹肉放在一起用;
2、蒸蛋時(shí)注意火候,蒸箱不要關(guān)閉,留一些縫隙以免蒸老或起風(fēng)泡眼。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烹飪技法采用粵菜的水蛋凝固法,調(diào)味融合了西餐去腥提鮮時(shí)所用的檸檬汁和白蘭地;
2、融合國外的用餐習(xí)慣(因不直接食用硬殼的水產(chǎn)品);
3、融合了西式蛋撻的外形和點(diǎn)心制作的理念。
推薦指數(shù):☆☆☆☆☆
【拔絲奶豆腐】
主 料:奶豆腐500克、雞蛋2只、面粉50克。
輔 料:植物油200克、水100克。
調(diào) 料:綿白糖100克。
制作方法:
1、先將奶豆腐切成三厘米長、一厘米寬、一厘米高的小塊備用;
2、將雞蛋打散,加入100克水,50克面粉攪拌成糊狀,將切好的奶豆腐放在面糊里攪勻。注意力度要輕,防止把奶豆腐攪碎;
3、坐鍋熱油,待油溫7成熱時(shí),放入準(zhǔn)備好的坯子炸,炸至金黃色時(shí)出鍋;
4、將鍋中炸完的剩油倒出,留一點(diǎn)點(diǎn)底油,放入綿白糖小火化開,待糖全部化成紅色的糖漿后放入炸好的坯子,快速攪拌均勻后出鍋即可。
選料說明:
1、面粉一定要烤熟后過細(xì)籮;
2、白糖用碾磨機(jī)制極細(xì)粉。
制作要點(diǎn):
1、綿白糖入鍋一定要用小火,否則就糊鍋了;
2、裝盤時(shí),注意盤內(nèi)底部涂抹少許油,避免奶豆腐粘住盤子。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dá)”,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jīng)凝固、發(fā)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yuǎn)門當(dāng)干糧,既解渴又充饑;
2、做成拔絲奶豆腐,其軟韌牽絲為斷,是宴席上的一道風(fēng)味名菜;
3、此菜選用奶豆腐制作口感細(xì)膩豐富,研制過程中根據(jù)不同的原料屬性可以更換不同原料形成其他的豐富出品。
推薦指數(shù):☆☆☆☆☆
【滋味牛仔骨】
主 料:牛仔骨500克。
輔 料:洋蔥50克、花生碎10克、油炸豆皮一張。
調(diào) 料:青紅辣椒圈20克、蒜頭15克、蔥白圈10克、鹽1克、糖6克、黑芝麻2克、黑胡椒粉4克、美極鮮醬油2克、生粉20克、秘制醬6克、醬油2克、料酒10克。
制作方法:
1、牛仔骨切成三段,用水沖洗兩三次,撒鹽和黑胡椒粉腌制;
2、青紅辣椒,蔥,蒜頭切粒,將所有調(diào)味料倒進(jìn)去跟牛仔骨拌勻,腌制三小時(shí);
3、平底鍋燒熱,放進(jìn)橄欖油,油熱之后放進(jìn)牛仔骨爆炒幾下,轉(zhuǎn)小火把兩面煎香,然后盛起備用;
4、再次燒熱平底鍋,把油燒熱之后放入洋蔥爆炒幾下,然后放入牛仔骨,倒一點(diǎn)點(diǎn)料酒,秘制醬,倒入蒜頭和蔥花,青紅辣椒煸炒一下,倒入牛仔骨;
5、加入一點(diǎn)的美極鮮醬油和少許糖調(diào)味,裝盤。
選料說明:
1、牛仔骨看它的油花,油花要多,并且均勻細(xì)碎為好。油花越多,代表牛進(jìn)食越好,煎后油花融化,肉質(zhì)滋潤肥美細(xì)嫩。如果油花少,代表喂養(yǎng)牛的飼料不好,要是喂養(yǎng)牛象填鴨式喂養(yǎng)的話,油花就不會均勻。肉質(zhì)入口便會感覺到粗老;
2、看油花的顏色,白雪雪的為好。倘若顏色灰暗,則代表油脂被氧化了,吃起來會有膉味;
3、看肉質(zhì)的顏色,肉色要鮮嫩,倘若肉色深沉如棗紅,代表牛越老,肉質(zhì)也欠嫩滑。但是因?yàn)榕W泄嵌际抢鋬霰2氐?,所以肉質(zhì)顏色會略顯灰暗,若解凍重新接觸氧氣,顏色就會發(fā)生變化,恢復(fù)鮮嫩的顏色。故我們在選購冷凍牛仔骨的時(shí)候也可以參考牛骨頭的大小去判斷牛的年齡,骨頭越大,牛的年齡就越大,我們應(yīng)該選擇骨頭細(xì)小一些的;
4、看骨肉相連的地方白色軟筋膜和肥肉的多少,最好是沒有,倘若過多,解凍后,骨頭和肉就會分離,經(jīng)過腌制或者煎制后,骨頭是骨頭,肉是肉,很不好看;
5、看肉的多少,盡可能選肉厚一些的,如果肉在5厘米寬就很好了,但是供應(yīng)商在切割的時(shí)候,要是肉窄不夠?qū)挼脑?,他們便會斜切?/p>
制作要點(diǎn):
1、生粉先不用放,以防阻隔調(diào)味料滲透,一小時(shí)之后加入生粉拌勻,此時(shí)可放洋蔥一起腌制可不放;
2、牛仔骨宰件后用水浸泡十分鐘之后換水再浸泡,來回?fù)Q三四次水,以便把血水浸泡出來,牛仔骨煎后調(diào)味時(shí)怕不熟可艾薩克一點(diǎn)點(diǎn)水的燜煮半分鐘。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牛仔骨在烹制中加入秘制醬是本菜式的獨(dú)特味道成功之處,秘制醬的制作方法是炒鍋上火加黃油燒熱,入香菜末、洋蔥末、天津冬菜(用大白菜加蒜和鹽發(fā)酵腌漬而成,色澤金黃、口感鮮嫩、蒜香味濃,既可做咸菜,也可當(dāng)調(diào)味品)末、西芹末各50克,煸出香味,加入郫縣豆瓣150克炒香,再加入辣妹子辣椒醬50克炒出辣味,加入海鮮醬50克翻炒30秒,調(diào)入雞精20克、味精10克翻勻,加入XO醬50克炒勻即成。此醬一次不可炒制太多,因?yàn)榉胖脮r(shí)間超過2天它的香味就會流失,還會變黑,炒出菜來顏色不好。
2、炒醬料、煎牛仔骨和最后炒制都要使用黃油,成菜才會更香更黃亮、吉士粉本來有一股刺激性氣味,但用黃油煎過之后不僅不刺激,還會散發(fā)出一股奶香味。
推薦指數(shù):☆☆☆☆☆
【麻婆婆脆豆腐】
主 料:豆腐泡400克。
輔 料:肉餡(肥三瘦七為好)150克、豆苗100克、家常熟肉碎30克、鮮花椒6克。
調(diào) 料:蠔油一湯匙、淀粉兩小勺、胡椒粉三分之一小勺鹽一小勺、花椒油6克、植物油適量。
制作方法:
1、豬肉剁成肉餡,調(diào)入少許鹽、胡椒粉、料酒、淀粉、生抽、蠔油拌勻備用;
2、豆腐泡表面戳一個洞,潔凈雙手直接用手塞入肉餡,不要用筷子或勺子弄,非常難操作;
3、表面稍微抹平;
4、平底鍋放油,有肉的一面向下,開始煎豆腐;
5、底部好了稍微翻翻,讓每個面都煎一下;
6、用廚房紙吸去表面油脂備用;
7、鍋內(nèi)入水燒沸后將豆苗汆水撈出瀝干水分入盤中墊底;
8、凈鍋上火入油少許,加入家常味肉碎略微炒香,加一湯匙生抽,一湯匙蠔油,兩勺水淀粉,調(diào)好放入鍋中,加入剛剛煎好的豆腐泡;
9、再加一碗水,滴兩滴老抽上色,水開后中火收汁,起鍋裝盤即可。
選料說明:
1、豆腐坯子含水量不能過低,或炸制時(shí)攪動過大,或坯子表面不光滑,或在油溫中炸制時(shí)間過長,都容易產(chǎn)生豆腐泡喝油現(xiàn)象;
2、油溫要控制好,油溫過高,則不易起泡,引起 “放泡”,很不安全。
制作要點(diǎn):
1、豆腐泡坯子的老嫩要掌握好。太老會使豆腐泡不發(fā);太嫩會使豆腐泡不結(jié)皮或爆裂,增加耗油量。
2、豆腐泡炸得太老,豆腐泡結(jié)皮過硬,既耗油又不適口。
3、豆腐泡炸得太嫩,豆腐泡要癟下去,會發(fā)僵。當(dāng)坯子炸7~8分鐘即將成熟時(shí),可以先取幾只觀察,如會癟下去,應(yīng)再炸一會。
4、如油溫太高,豆腐泡坯子下陷,馬上結(jié)皮,豆腐泡不發(fā),應(yīng)采取緊急措施,抑制爐火,降低油溫,并把坯子用笊籬撈出,在豆腐泡上灑水,使坯子發(fā)軟后再油炸,可使豆腐泡發(fā)透發(fā)足。規(guī)格質(zhì)量要求每100千克原料出成品120千克,耗炸油16千克。成品呈金黃色,塊型整齊,內(nèi)有蜂窩,每500克為70~80塊。水分含量50%~68%,蛋白質(zhì)不低于20%。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豆腐泡是一種漢族豆制食品,南方稱之為油豆腐,北方統(tǒng)稱為豆腐泡。此菜在采用成菜形式上注意選料能夠做到精細(xì)控制,食豆腐泡也應(yīng)適量,一次食用不宜過量。老年人、腎臟病人、缺鐵性貧血病人、痛風(fēng)病人、動脈硬化患者要控制食量,特別是痛風(fēng)病人要少食,用每人每份量出品非常好。
推薦指數(shù):☆☆☆☆☆
【彩虹冷魚排】
主 料:海鮮魚肉200克、帶尾魚骨1只、魚頭骨200克、姜、蔥各10克。
輔 料:西紅柿20克、芒果20克、西蘭花10克、胡蘿卜10克、檸檬半個。
調(diào) 料:西紅柿沙司30克、蜂蜜10克、辣椒3克、鹽6克、白葡萄酒3克、色拉油500克。
制作方法:
1、鱸魚肉用鹽和白葡萄酒腌約10分鐘,把魚頭骨用清水洗凈,控干,放入姜、蔥連同腌好的魚肉一并放入蒸箱,蒸6分鐘至熟;
2、將西蘭花、胡蘿卜洗凈,焯水,切成細(xì)沫,放在小托盤的底部,把蒸好的魚肉(魚皮向下)放在胡蘿卜和西蘭花沫的上面,把蒸魚時(shí)水湯過濾后,輕輕修倒入蒸好的魚肉上,放入冰箱冷藏待用;
3、帶尾魚骨用白葡萄酒和鹽腌制10分鐘,用毛巾吸干水分,炒鍋上火放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魚骨慢慢泡炸至酥、黃;
4、把西紅柿、芒果切成粒,放入西紅柿沙司、蜂蜜、辣椒、檸檬汁用小勺拌勻,制成西紅柿色拉醬,把凝固的魚肉從冰箱取出,用水果刀切成刀狀,放入盤中,周圍淋上西紅柿色拉醬,用魚骨點(diǎn)綴即可
選料說明:
1、用剛殺的魚取魚肉魚骨,這樣既鮮,凝固性又好;
2、西蘭花要選嫩綠的,胡蘿卜要選鮮紅的,這樣的才能保證出品的色彩鮮艷。
制作要點(diǎn):
1、蒸魚前一定要把魚肉和頭骨洗干凈,不然蒸出來的汁不透亮;
2、調(diào)汁時(shí),要現(xiàn)用現(xiàn)調(diào)。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此菜是采用了粵菜清蒸魚和魯菜水晶肘子的制作技法;
2、調(diào)味融合了泰國清淡爽口的水果味型;
3、裝盤融合了西餐的裝飾特點(diǎn),裝飾與主菜的味道上有共性,口感上有區(qū)別。
推薦指數(shù):☆☆☆☆☆
【吉祥三寶】
主 料:牛柳150克、洋蔥300克、脆豆腐2片。
輔 料:大肉20克、雞蛋1個。
調(diào) 料:牛肉汁50克、黑椒碎5克、鹽2克、紅葡萄酒2克、糖3克、蠔油5克、生粉14克、老抽2克、色拉油60克、菜油20克、?;A(chǔ)湯50克。
制作方法:
1.將牛柳用肉錘松,用鹽、紅葡萄酒腌制20分鐘;
2.把洋蔥切成兩個洋蔥餅,剩余邊角料切成洋蔥米,大肉切成茸;
3.炒鍋上火,用黃油煸香黑椒碎、洋蔥米,放入?;A(chǔ)湯、保衛(wèi)而牛奶汁、油、糖、老抽,小火收稠,成黑椒牛肉汁;
4.炒鍋上火,放底油,燒熱,把脆豆腐拍生粉,粘蛋液,用鍋煎至兩面金黃至熟,放在鐵板上;
5.用扒板把腌好的牛柳和洋蔥餅扒熟,放在鐵板旁邊,配上黑椒肉汁即可。
選料說明:
牛柳最好選用進(jìn)口的原料;脆豆腐個頭要完整無破損。
制作要點(diǎn):
1.牛柳在扒板上煎的時(shí)候要注意火候,不要煎老;
2.脆豆腐在粘生粉時(shí),先擠凈水再煎,這樣才能充分吸收牛肉汁的味道。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此菜是借鑒西餐的鐵板什錦,融合中國的豆腐而創(chuàng)作的。
推薦指數(shù):☆☆☆☆
【焦香羊肉燒】
主 料:鮮羊肉片250克,濕腐竹150克。
輔 料:小米辣椒15克,小蔥段15克,姜片15克,鴨餅6張。
調(diào) 料:料酒20克,鹽5克,雞粉5克,色拉油1000克。
制作方法:
1、把羊肉片用清水燉1個小時(shí)至無血色為止,撈出,控凈水,用料酒腌制1小時(shí),用手?jǐn)D干水分,抖散備用;
2、炒鍋上火,放油燒至六成熱羊肉放入泡酥,撈出,控凈油;
3、把腐竹切成粗絲,擠凈水分,炒鍋上火,放油燒至六成熱,把腐竹絲泡酥,撈出,控凈油;
4.炒鍋上火,放底油煸香切成小圈的小米辣椒、蔥段、姜片,放入炸好的羊肉片和腐竹、鹽、雞粉、快速煸炒均勻,出鍋,放在盤中,四周放上蒸好的鴨餅即可。
選料說明:
1.羊肉片選用肉瘦的,以免太膩;
2.腐竹選用粗些而又整齊的。
制作要點(diǎn):
1.羊肉片的血水一定要沖凈這樣做出的菜品才漂亮
2.炸好的羊肉片和腐竹絲一定要把油控凈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此菜是在清真菜爆湖的基礎(chǔ)上改良而成的,味香、脆辣。
推薦指數(shù):☆☆☆☆
【栗米魚撈】
主 料:凈鱸魚肉100克,罐裝甜玉米粒50克。
輔 料:吉士粉5克,薄荷1枝。
調(diào) 料:鹽3克,蒸油5克,糖5克,牛奶20克,清水30克,生粉10克,雞蛋清1個。
制作方法:
1.把鱸魚肉刮成細(xì)茸,用生粉、雞蛋清加入鹽1克打成魚膠,制成魚丸,用70C的熱水放在火上慢慢養(yǎng)熟,撈出;
2.把牛奶、甜玉米粒、清水放入粉碎機(jī)打細(xì)成蓉狀玉米漿;
3.用西餐的鍋,把玉米漿燒開,放入鹽、黃油、糖,用吉士粉打制成玉米濃湯;
4.把玉米濃湯放在碗中,做好的魚放在中間,裝飾薄荷葉即可。
選料說明:
1.魚肉要選用新鮮的,這樣才有膠性;
2.玉米粒最好選用進(jìn)口的,味道純正口感香甜。
制作要點(diǎn):
1.魚丸不要開水下鍋,不然容易散;
2.煮玉米濃湯時(shí),注意火不要太沖,否則容易糊。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此菜以淮揚(yáng)菜魚圓的滑嫩融合西餐玉米濃湯的香濃甜滑,是從口味到烹飪技術(shù)雙方面的融合。
推薦指數(shù):☆☆☆☆
【蓮心齋料卷】
主 料:北豆腐200克,腐皮1張。
輔 料:蓮藕30,鮮香菇30克,松仁30克,草莓、芒果、獼猴桃各10克,雞蛋1個,吉士粉30克,香椿苗少許。
調(diào) 料:泰國雞醬20克,鹽5克,生粉20克,糖5克,胡椒粉2克,色拉油1000克。
制作方法:
1.把北豆腐去凈老皮,壓成細(xì)泥,用豆包布擠凈水分,加入切成小粒的蓮藕、鮮香菇和炸好的松仁、鹽、生粉、糖、胡椒粉,用勺子攪拌均勻,用腐皮將其卷起,并用保鮮膜裹緊,放入蒸箱蒸30分鐘至熟,取出晾涼備用;
2.把草莓、芒果、獼猴桃切成小粒,加入泰國雞醬拌勻,制成水果色拉醬備用;
3.把放涼的齋料卷剝?nèi)ケur膜斜刀切成1厘米的厚片粘上蛋液后控凈再粘吉士粉備用
4.炒鍋上火,加油燒至六成熱,把粘好吉士粉的齋料卷炸熟,撈出,控凈油,淋上水果色拉醬即可。
選料說明:
北豆腐要選用結(jié)實(shí)、豆香濃郁的。
制作要點(diǎn):
齋料卷裹時(shí)要裹緊、篜時(shí)要蒸透,否則成品后會散。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此菜制作方法采用粵菜的潮州豆腐卷,調(diào)味融合了泰國的風(fēng)味特點(diǎn)。
推薦指數(shù):☆☆☆☆
【牛奶豆?jié){煮紅參】
主 料:胡蘿卜200克。
輔 料:干羊肚菌1只,清雞湯500克,豆?jié){100克,牛奶100克。
調(diào) 料:鹽3克,糖2克,黃油10克,面粉5克。
制作方法:
1.將胡蘿卜切絲,用清雞湯和羊肚菌煨熟;
2.用籬把胡蘿卜絲撈出,把胡蘿卜絲卷成橄欖型備用,把羊肚菌也同時(shí)撈出;
3.把牛奶、豆?jié){放入鹽、糖調(diào)味,倒入用黃油炒熟的面烙中,燒開并倒入盤中,放入胡蘿卜絲,點(diǎn)綴羊肚菌即可。
選料說明:
1.胡蘿卜要選顏色紅、長而大的;
2.羊肚菌要選小兒長且有淡淡清香的。
制作要點(diǎn):
1.胡蘿卜絲要切得細(xì)而長,且要一致;
2.羊肚菌要洗凈,用溫水泡,時(shí)間不宜太長,以免失味。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調(diào)味、增香、增稠時(shí),融合了西餐濃湯的方法,而豆?jié){又顯示了中國的味道;
2.整菜造型融合了西式走湯的形式。
推薦指數(shù):☆☆☆☆☆
【泰味小丸子】
味型:咸鮮味
主 料:胡蘿卜20克,泡好粉絲20克,洋蔥20克。
輔 料:土豆粉10克,面粉10克,草莓、芒果、獼猴桃各10克,香椿苗少許。
調(diào) 料:五香粉1克,泰國雞醬15克,鹽2克,糖1克,雞粉2克,牛奶60克,
色拉油1000克。
制作方法:
1.將胡蘿卜洗凈,去皮,粉絲控凈水,均切成1cm長的細(xì)絲;
2.草莓、芒果、獼猴桃切成粒,用泰國雞醬調(diào)成水果色拉醬待用;
3.把胡蘿卜、粉絲、洋蔥放在盆中,加入土豆粉、面粉、五香粉、鹽、糖、雞粉、牛奶,和成面糊;
4.炒鍋上火,加油澆至五成熱,將面糊擠成小丸子,并下油鍋炸熟,放至杯中,淋入水果色拉醬,點(diǎn)綴香椿苗即可。
選料說明:
1.選用龍口粉絲,因其有彈性、口感好;
2.各種水果要選用肉質(zhì)緊密、顏色鮮艷、新鮮度高的。
制作要點(diǎn):
1.胡蘿卜絲要切細(xì),擠丸子時(shí)才不易出杈,避免炸出黑點(diǎn)兒;
2.和面糊時(shí)要注意軟硬度,牛奶要慢慢地加。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此菜以中國傳統(tǒng)的炸素丸子的手法,以牛奶代替水和糊,達(dá)到增香增白是借鑒了西餐加奶的手法
2.調(diào)味融合了泰國風(fēng)味的酸、甜、微辣,使這道傳統(tǒng)的炸素丸子有了新的味道。
推薦指數(shù):☆☆☆
【鳥貝刺身佐酸辣果】
主 料:白色的鮮鳥貝1只(約25克)。
輔 料:芒果15克,草莓15克,西紅柿30克,檸檬半個(約30克),冰塊100克。
調(diào) 料:辣椒籽2克,粟子葉1片。
制作方法:
1.用80C熱水淋在蒙布的鳥貝上,進(jìn)行淋蕩加熱。
2.把芒果、草莓切成粒,檸檬擠成汁。
3.把西紅柿、辣椒籽、檸檬汁打碎成汁,加入芒果粒和草莓粒成醬汁。
4.把冰塊打碎后放在杯中,放入粟子葉,鳥貝淋上汁即成。
選料說明:
鳥貝要新鮮;各種水果要絕對新鮮。
制作要點(diǎn):
1.淋鳥貝的熱水不宜太多,一定要蒙上布后再淋,否則影響鳥貝的口感;
2.酸辣果的汁現(xiàn)用現(xiàn)調(diào),不要讓果味走失太多。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技法以刺身菜式為基礎(chǔ),使鳥被更爽脆;
2.調(diào)味融合了暴式調(diào)味的特點(diǎn),清香自然,酸辣適中;
3.裝盤融合了雞尾酒的形式,顏色亮麗,層次分明。
推薦指數(shù):☆☆☆☆
【海草金帶佐泡菜】
主 料:深海金帶子1只,約25克(澳帶也可以)。
輔 料:日式綠色海草15克,日式姜芽1根,四川泡菜20克。
調(diào) 料:日式姜芽少許,海苔絲1克,檸檬1片,白蘭地酒2克,鹽0.1克。
制作方法:
1.用檸檬片、白蘭地、鹽把帶子腌20分鐘后蒸熟;
2.把四川泡菜切成粒;
3.用扒板把金帶子扒上紋路;
4.用日本海草打底,放上帶子,點(diǎn)綴泡菜、海苔絲和日式姜芽即可。
選料說明:
1.選用的帶子要新鮮、個大、圓而整;
2.選用日本產(chǎn)海苔絲顏色要綠、略咸。
制作要點(diǎn):
1.腌制時(shí)要經(jīng)常翻動,使其充分入味;
2.蒸時(shí)火要猛,使其快速成熟,免得失味太多;
3.扒板溫度要高,使帶子快速上紋,但注意扒的時(shí)間不宜太長,免得失水太多。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裝盤借鑒了日式刺身海鮮的盤式,原料豐富,顏色艷麗明快;
2.腌制和烹飪技法融合了西餐的技術(shù),檸檬、白蘭地既能去腥又能增香,蒸熟的帶子經(jīng)過扒制顏色更豐富,同時(shí)去除了表面多余的水分,使帶子的口感有質(zhì)感,且能吸收輔料的味道。
推薦指數(shù):☆☆☆☆
【蜀味茄堆】
主 料:長茄子100克。
輔 料:苦菊苗10克,大蒜10克,青、紅尖椒米各2克,胡蘿卜4克,香椿苗少許。
調(diào) 料:黑芝麻醬100克,醬油10克,鹽2克,糖1克,礦泉水20克。
制作方法:
1.把長茄子去皮切成高3cm的段,蒸熟,放涼備用;
2.用醬油、鹽、蒜蓉、青紅椒米調(diào)成汁,用鹽、礦泉水把黑芝麻醬調(diào)成汁。
3.用麻醬汁拉線裝飾,放上茄子,點(diǎn)上蒜蓉汁、胡蘿卜絲、苦菊苗即可。
選料說明:
1.茄子要新鮮不康,切段時(shí)粗細(xì)一致;
2.黑芝麻醬要新磨的、稀稠合適。
制作要點(diǎn):
1.茄子要蒸熟,控凈水,避免流湯;
2.麻醬汁拉線時(shí)不要太粗;
3.茄子不宜太咸。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制作方法采用了老北京茄泥的特點(diǎn)和風(fēng)味,清淡爽口;
2.裝盤融合了西餐甜點(diǎn)的特點(diǎn),干凈漂亮,有空間感。
推薦指數(shù):☆☆☆☆
【雙椒鱸魚柳】
主 料:凈鱸魚肉200克。
輔 料:蘆筍150克,鮮花椒10克,鮮紅椒圈10克,香蔥10克,姜5克。
調(diào) 料:鹽3克,糖1克,生粉5克,料酒2克,紅油20克。
制作方法:
1.用鹽、糖、生粉、料酒、姜、蔥把魚肉腌制20分鐘,上蒸箱蒸熟備用;
2.用紅油煸炒鮮花椒和鮮紅椒圈、香蔥絲等。
3.用油、鹽、水把蘆筍灼熟,打底,把魚肉放在上面,淋上花椒和辣椒、蔥絲煸炒的紅油即成。
選料說明:
1.選用鮮活的鱸魚,不要太大,在800克左右最合適;
2.蘆筍要選嫩綠的、粗細(xì)均勻的;
3.鮮花椒要選顏色稍綠一點(diǎn)的。
制作要點(diǎn):
1.魚肉腌制底味要足,因?yàn)椴贿M(jìn)行二次調(diào)味;
2.魚肉不要蒸老了,否則口感太柴;
3.煸炒花椒、辣椒時(shí),要小火慢煸,否則影響成品顏色。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味型采用了四川的水煮魚稍淡的麻辣口味;
2.技法融合了粵菜的清蒸魚,較為滑嫩;
3.裝盤融合了西餐的形式,簡潔干凈,顏色分明。
推薦指數(shù):☆☆☆☆
【千層魚配西紅柿汁】
主 料:凈鱸魚100克,腐皮2張,鱸魚皮半條。
輔 料:西紅柿100克,美國甜碗豆20克,檸檬半個,雞蛋白1克,香椿苗6根。
調(diào) 料:蜂蜜20克,辣椒籽3克,鹽2克,生粉3克,胡椒粉1克,料酒2克,姜、蔥各3克,礦泉水260克,白蘭地5克。
制作方法:
1.把鱸魚肉、、蔥、雞蛋白、胡椒粉、鹽、生粉、礦泉水放入粉碎機(jī)打成重泥,用改刀的腐皮將重泥一層一層的重疊包好,凍硬后改刀備用;
2.把鱸魚皮用鹽、白蘭地腌10分鐘后用溫油泡酥。
3.用鮮西紅柿切丁,加入蜂蜜、辣椒籽、檸檬汁、鹽、美國甜豌豆,炒制酸辣適口的西紅柿汁。
4.用溫油泡酥千層魚片,碼放在魚皮上淋入西紅柿汁,點(diǎn)綴香椿苗即可。
選料說明:
1.鱸魚要新鮮,不要太大,650克左右最佳;
2.西紅柿要紅,成熟度要夠。
制作要點(diǎn):
1.在腐皮上抹魚泥時(shí)要均勻,不宜太厚,凍硬后方可改刀成形;
2.炒汁時(shí)猛火快炒,時(shí)間不宜過長,以免果香味揮發(fā)。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制作技法采用了紹興菜的炸響鈴。
2.調(diào)味借鑒了粵菜的糖醋汁。
3.裝盤借鑒融合了西餐的手法,干凈整齊,有空間感。
推薦指數(shù):☆☆☆☆☆
【紫米蝦仁】
主 料:大蝦1只(約50克)。
輔 料:豌豆仁20克,黑芝麻醬20克,紫米50克,澄面20克,生粉20克,大油5克。
調(diào) 料:XO醬15克,料酒4克,鹽2克,糖2克,蛋清半只,胡椒粉1克。
制作方法:
1.把熟紫米、澄面、生粉拌勻,用90C開水燙熟后,搓入大油揉勻,醒10分鐘制成紫米盞,入油鍋炸3分鐘定型至熟備用;
2.把大蝦頭、須拆下,用烤箱(150C)烤熟,蝦尾用拉油至熟備用,蝦肉去皮改成蝦球,用料酒、鹽、生粉、蛋清腌制備用。
3.把豌豆仁煮熟,用鹽、糖、胡椒粉調(diào)味備用。
4.把蝦球先焯水后拉油制熟,用XO醬、料酒爆香出鍋,控汁油后放入制好的紫米盞,以蝦頭、蝦尾、蝦須來做裝飾,盤中間用黑芝麻醬拉線裝飾即可。
選料說明:
1.要選用新鮮、完整(頭、尾、須齊全)的大蝦
2.豌豆仁要選新鮮、碧綠的。
制作要點(diǎn):
1.調(diào)紫米時(shí)稀稠適度,否則炸制會不好造型。
2.烤蝦頭和蝦須要注意火候,要脆而不糊。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造型取自西式奶油花的特點(diǎn)與中式粵菜點(diǎn)心造型相融合。
2.調(diào)味以粵菜的XO醬做主打味,同時(shí)增添了豌豆的清香,突出了成品口味的層次感;
3.裝盤借鑒西點(diǎn)手法,少而精。
推薦指數(shù):☆☆☆☆
【三黃醬焗蝦皇】
主 料:大蝦兩只100克。
輔 料:芒果、草莓、獼猴桃各10克,香蔥10克,泰國米網(wǎng)1張,豌豆泥30克。
調(diào) 料:泰國雞醬20克,黃油10克,咸蛋黃10克,吉士粉2克,鹽4克,糖2克,生粉3克,料酒4克,蛋清半只。
制作方法:
1.大蝦剝皮去頭留尾,蝦須用烤箱(100C)烤脆,留尾蝦肉用刀背開成蝦球,用清水洗凈,用生粉、鹽、料酒、蛋清腌制入味備用;
2.用溫油把泰國米網(wǎng)泡脆定型,與豌豆泥相結(jié)合在盤中造型,把烤好的蝦須插在豌豆泥中作裝飾;
3.芒果、草莓、獼猴桃三種水果切粒,加入泰國雞醬調(diào)成水果色拉備用;
4.用溫油拉熟腌好的蝦球,用黃油將香蔥米煸香,加入咸蛋黃、糖、料酒炒香,用吉士粉打薄芡,放入蝦球炒勻出鍋,碼盤,撒上水果色拉醬即可。
選料說明:
1.建議選用“如意”牌的泰國米網(wǎng);
2.建議選用“潘泰諾華星”牌的甜辣雞醬。
制作要點(diǎn):
1.炸制泰國米網(wǎng)注意油溫不宜太高,用手勺壓住稍過一下油就可以了;
2.調(diào)制水果色拉醬時(shí)雞醬不宜太多,否則影響水果的鮮甜味道。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烹調(diào)技法借鑒了咸蛋黃焗蝦球,又融合了西式的黃油和吉士粉來增色增香,使之調(diào)料達(dá)到了中西融合,而泰國的裝飾米網(wǎng)和水果色拉醬又使整個菜的顏色和味道更特殊了。
推薦指數(shù):☆☆☆☆☆
【時(shí)果豆腐布丁】
主 料:北豆腐15克,植物甜奶油25克。
輔 料:西米5克,魚膠粉0.3克,薄荷葉1個,蛋卷1個,草莓、芒果、獼猴桃各10克。
調(diào) 料:糖2克,巧克力汁30克,蜂蜜20克。
制作方法:
1.用打蛋器把植物甜奶油打膨脹起來;
2.用水把西米煮熟,過涼水備用,魚膠粉加入清水20克上火,加糖煮溶備用;
3.用粉碎機(jī)把北豆腐打碎,與打好的奶油、西米、煮好的魚膠粉、糖水放在盆中充分?jǐn)嚢杈鶆颍湃氡淅洳?個小時(shí);
4.把草莓、芒果、獼猴桃切成粒,把蜂蜜拌勻,制成蜂蜜果漿;
5.用巧克力汁拉成兩條線放在盤底,用冰淇淋夕挖出豆腐球,在上面淋上蜂蜜漿,把洗凈的薄荷葉放在上面,搭上蛋卷即可。
選料說明:
1.北豆腐要選顏色潔白豆香濃郁;
2.巧克力汁要選購牙膏狀的,這樣便于貯藏,自己熬也可以。
制作要點(diǎn):
1.豆腐一定要打碎,這樣豆腐的味道才能與其他原料融合在一起;
2.西米一定要煮透,但不過火,否則布丁的口感會受到影響。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此甜品是典型的中西融合的產(chǎn)物,中餐的北豆腐融合了西餐的奶油,烹制出新的口味。
推薦指數(shù):☆☆☆☆
【翠豆藍(lán)莓糕】
主 料:鮮蠶豆瓣100克。
輔 料:瓊脂0.3克,藍(lán)莓醬4克,腐皮1角,法香1朵,草莓半只。
調(diào) 料:糖15克,清水100克,油500克。
制作方法:
1.用蒸箱把洗凈的鮮蠶豆瓣蒸熟,放涼后搓成細(xì)泥,過籮后備用;
2.用銅鍋放入清水、糖、瓊脂煮化,加入蠶豆泥,小火收稠后倒入刷油的托盤內(nèi),放入冰箱冷藏待用;
3.炒鍋上火,下油澆五成熱時(shí),把腐皮放入油中泡脆,撈出,控凈油待用;
4.把凝固的翠豆糕,用刀切成大方疊,放在盤中,點(diǎn)上藍(lán)莓醬,旁邊綴放炸好的腐皮和洗凈的法香、草莓即可。
選料說明:
1.蠶豆要選新鮮、顏色翠綠的;
2.藍(lán)梅醬要選顏色鮮艷、果香濃郁的。
制作要點(diǎn):
1.熬翠豆糕時(shí)使用鋼盆,不易變色;
2.炸腐皮時(shí)油溫一定要控制好,避免焦糊或色重。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采用了傳統(tǒng)北京小吃的碗豆黃的制作方法;
2.裝盤融合了西式甜點(diǎn)的手法,使之顏色亮麗、口感豐富。
推薦指數(shù):☆☆☆☆☆
【翡翠冷吃面】
主 料:綠色面100克。
輔 料:黃瓜、胡蘿卜各20克,香蔥5克,芝士碎10克,豆芽20克。
調(diào) 料:黑芝麻醬20克,麻辣油10克,醬油5克,鹽2克,糖3克,香醋10克。
制作方法:
1.炒鍋上火,燒水,把自制綠色面條煮熟,過涼,控凈水分備用;
2.把黃瓜、胡蘿卜洗凈,切成細(xì)絲備用,豆芽焯水、過涼備用;
3.黑芝麻醬、麻辣油、醬油、鹽、糖、醋調(diào)勻,制成冷面汁;
4.用筷子把面條打成卷,四周撒上冷面汁,在面的中間放上香蔥、黃瓜絲、胡蘿卜絲、豆芽、芝士碎即可。
選料說明:
1.黑芝麻醬要選剛制作成的、稀稠合適的、香味撲鼻的;
2.豆芽要選新鮮的,這樣口感才最佳。
制作要點(diǎn):
1.制作綠色面條時(shí),選用新鮮的、綠色較濃的青菜榨汁和面;
2.面過涼時(shí),用過加冰的礦泉水或純凈水,使之達(dá)到更衛(wèi)生。
創(chuàng)意點(diǎn)評:
1.制作方法采用了四川涼面的手法和特點(diǎn),但是又加入了西餐的芝士,使這道四川傳統(tǒng)小吃有了新的味道和賣點(diǎn);
2.融合純西式裝盤手法。
推薦指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