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幼兒園逐漸從單一的看護機構轉變?yōu)榧醋o、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育兒場所。幼兒對身邊的環(huán)境充滿了幻想與好奇,內心世界蘊含非常多的奇思妙想。但生活認知和實際生活體驗非常有限,幼兒注意力以無意識為主。傳統(tǒng)幼兒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合幼兒心理發(fā)展特點,將繪本內容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不僅能夠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還能夠為幼兒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本文針對游戲繪本的教學策略進行研究,期望對相關教學有所幫助。
幼兒最開始接觸的讀物便是繪本,繪本也是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關鍵的教學載體。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設計成幼兒喜愛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能夠幫助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做到寓教于樂。將繪本游戲化,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園豐富日常教學活動,還可以深層次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鍛煉幼兒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幼兒溝通表達、團隊協(xié)作、創(chuàng)造力,促進幼兒的全方位發(fā)展。
一、繪本教學游戲化的重要性
(一)幫助幼兒感知周圍環(huán)境
將繪本教學游戲化,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對身邊環(huán)境產生更加清晰的認知,提高情感閾值,鍛煉自我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幼兒通過實踐活動感知周圍的客觀世界,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培養(yǎng)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幼兒教師應根據(jù)繪本的背景創(chuàng)設與之相符的游戲情境,基于故事情節(jié)設定游戲任務,讓幼兒切實體會繪本游戲的趣味性,激發(fā)自主探究精神,跟隨專業(yè)引導不斷吸收新知識,逐漸培養(yǎng)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在班級內扮演故事角色,參與模擬化的游戲情境,體會主人公的情感變化,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通過此種方法,可以拓展幼兒的文化知識,讓幼兒充分領悟繪本閱讀的快樂,不斷增強游戲興趣,提高求知欲。
(二)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一般都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不僅要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還肩負著塑造幼兒良好習慣的責任。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故事,讓幼兒充分感受圖文并茂的世界,體驗情感意境,關注發(fā)展細節(jié),拓展想象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有價值的,培養(yǎng)表達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同時,教師可以在適當?shù)臅r機根據(jù)繪本內容進行提問,引導幼兒將繪本內容與生活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提高認知能力和共情能力。此外,教師還要關注每個幼兒的發(fā)展狀況,針對個體差異進行針對性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化教學中受益。
(三)提高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挑選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本,有助于激發(fā)幼兒對繪本閱讀的興趣。繪本圖畫偏多,故事語言簡潔,敘事方式生動易懂。這樣的故事風格能夠讓幼兒對繪本內容產生極大的好奇心,主動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探索,了解繪本閱讀的魅力,愛上閱讀。同時,一些優(yōu)秀的繪本讀物中通常包含簡單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生活常識,教師可以組織閱讀分享會,引導幼兒與同伴之間進行交流討論,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養(yǎng)成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豐富精神世界,提高溝通表達能力,將繪本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二、幼兒園繪本教學游戲化的現(xiàn)存問題
(一)繪本教育中缺少游戲元素
在我國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許多家長在幼兒園階段就為幼兒規(guī)劃好了未來發(fā)展的道路,給幼兒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和培訓班,讓幼兒在童年時期就產生了學習的壓力。雖然現(xiàn)在國家提倡素質教育,但很多家長依然秉持分數(shù)至上的觀念,對游戲教學存在誤解,認為游戲對幼兒的學習和成長沒有太多的教育意義。在嘗試素質教育時,一些幼兒園缺乏一定的經(jīng)驗和教育要領,只是簡單地將游戲和繪本內容進行拼湊。這樣生搬硬套的方式不僅不利于幼兒有效學習,還可能讓幼兒失去對繪本閱讀的興趣。盡管我國的教育部門很大程度上對繪本游戲化課程持支持態(tài)度,但在實際的課程轉型過程中,還有很多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沒有得到清晰解讀。因此,幼兒園繪本游戲化工作推進過程不是那么順利,課程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幼兒的閱讀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并沒有得到較大的改善。
(二)教師素養(yǎng)有待提升
大部分家長工作忙碌,沒有時間照看幼兒,認為幼兒園僅是家長上班時保證幼兒安全玩樂的場所,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不高,導致教師素質參差不齊,育兒理念無法跟上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從當前幼兒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很多教師對繪本課程教什么、怎么教沒有明確的計劃和安排,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通常簡單朗誦、機械提問、分析故事為主要手段,僅看重語言能力開發(fā),沒有深層次挖掘游戲繪本內在價值。有些教師對新型的繪本游戲教學模式處于探索階段,不熟悉課程運行模式。有些教師盡管接受了繪本課程游戲化的教學理念,但實踐能力不強,容易出現(xiàn)問題,如無法控制課堂秩序、游戲設置不合理等,導致教學效果并未達到預期。
三、幼兒園繪本教學游戲化的策略方法
(一)繪本挑選游戲化
教師應優(yōu)先選擇容易進行游戲課程改造的繪本,通過對繪本內容和幼兒上課情況的了解,設計出符合本班幼兒特點的游戲,保證80%以上的幼兒都能夠參與游戲。比如,《長頸鹿不會跳舞》這一繪本中的角色較多,不論是畫面的風格還是故事內容都比較有趣,能夠吸引幼兒的興趣,非常適合在班級內開展團體游戲課程。該繪本主要講的是一只小長頸鹿想要參加森林舞會,但因為沒有學習過跳舞認為自己很沒用,后來接受一只小蟋蟀的建議,換了一首曲子,跳得特別棒,贏得了其他小動物的掌聲。通過角色扮演,幼兒能夠將生活經(jīng)驗與角色經(jīng)歷進行聯(lián)系,獲得新奇的情感體驗,明白幫助別人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形成互幫互助的意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主動幫助。這對幼兒之后的成長和人格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內容游戲化
在教授繪本時,教師應注意將故事內容與游戲環(huán)節(jié)緊密結合,讓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幼兒充分理解繪本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字圖畫的理解能力。比如,在進行《三只小豬》繪本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先教會三只小豬在搭建房子時哼唱的歌曲,再要求幼兒邊唱歌邊搭房子,從而對情節(jié)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融入角色,理解和記憶故事內容。此外,教師還可以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設計符合其成長特征的活動,如猜謎游戲、繪畫游戲、迷宮探索游戲等。如果有些游戲活動需要在露天場所進行,需要營造安全、快樂的游戲環(huán)境,重點關注幼兒的人身安全和場地衛(wèi)生條件,防止幼兒接觸危險物或臟物,并增強活動趣味性。
(三)情境創(chuàng)設游戲化
在繪本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程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該與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并設置具有趣味性的元素。繪本本身就有吸引幼兒注意力的相關內容,教師應以故事內容為基礎,讓游戲化的課程更具吸引力。比如,在教授《森林運動會》這一繪本時,先分析故事梗概:在一座森林里有一只驕傲的獅子,它常覺得自己很強大,對弱小的動物非常不友善。有一天,森林里舉辦了一場運動會,獅子不允許比兔子小的動物參加。小動物向獅子大王提出了挑戰(zhàn),通過自己的智慧和特長取得了勝利。在獅子遇到危險時,小動物又不遺余力地將它救了下來。這時獅子才意識到,小動物團結起來也是非常強大的。整個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一片森林中,幼兒在短時間內并不能代入游戲角色,單純開展游戲化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此時,教師可以借助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將森林情境通過多媒體動畫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與游戲課程有效結合,豐富幼兒的體驗。教師可以讓幼兒佩戴代表不同角色的標志,引導幼兒站在扮演的角色的立場,對整個故事的發(fā)展和人物行為進行思考,幫助幼兒切實體會角色的情感變化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fā)揮繪本的教育價值。
(四)親子教學游戲化
從當前情況來看,很多幼兒園都在園內開設了親子閱讀的課程。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繪本教學。在家長的陪伴下,幼兒能夠更大限度激發(fā)表演欲,更快地融入游戲角色。由此可見,親子教學游戲化能夠將繪本游戲的教育功能發(fā)揮到最大,讓家長看到幼兒活潑開朗的一面。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充當引導者和黏著劑的角色。比如,在舉辦親子繪本游戲課程時選擇《和爸爸一起真好》這一繪本。該故事主要講述薩米和爸爸在一起時“見到水坑就去踩,見到水泥墩就往上跳”,玩打仗總能贏;明明在和爸爸瘋鬧,還要故意向媽媽呼救,讓爸爸“挨批”;說是去“散步”,上坡時不是騎在爸爸肩膀,就是坐在爸爸自行車后座,充分體現(xiàn)了薩米雖然是個小淘氣,但爸爸對其有著無限的包容與關愛。教師可以根據(jù)故事背景進行角色創(chuàng)設,讓家長扮演“爸爸”,幼兒扮演“薩米”,并在一輪游戲結束之后進行角色互換,鼓勵雙方進行更深層次的情感交流,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問題,明白溝通的重要作用,讓親子關系更加融洽。家庭教育對幼兒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在幼兒園的教育系統(tǒng)中,教師是主要策劃者和執(zhí)行者。通過與家長的合作,可以幫助幼兒在幼兒階段樹立正確的觀念,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識和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基本的社交能力,實現(xiàn)健康全面發(fā)展。
(五)習慣培養(yǎng)生活化
好的繪本故事包含很多社會化內容。教師不僅需要指導幼兒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理解,還應幫助幼兒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要想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性,不能僅依靠繪本故事中的理論性知識,還應結合幼兒日常的實際生活達到教育目的。比如,繪本《根本就不臟嘛》重點講述如何培養(yǎng)幼兒基本的衛(wèi)生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這個有趣的故事系列中,有個小女孩不喜歡洗手,雖然她玩泥巴,還摸小兔子、玩水、抓魚,可她覺得只有手看上去真的很臟時才需要洗,自己的手根本就不臟,所以不用洗。有一天,媽媽告訴她,她手上其實有很多細菌,并不是看起來不臟就不用洗了,吃了這些細菌就容易生病,甚至要看醫(yī)生吃藥,于是她生出了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繪本中小女孩展現(xiàn)出來的情境,都是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遇到的。教師可以根據(jù)繪本內容組織一場話劇表演,讓幼兒親自體驗小姑娘遇到的問題。在生活中經(jīng)歷相同或相似的情節(jié),幼兒就會自然想起繪本中的故事,自覺約束行為,凸顯繪本的教育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繪本故事通過游戲形式應用于幼兒教學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對繪本閱讀的興趣,還能夠讓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以更加淺顯直觀的方式理解繪本傳授的知識技能與情感態(tài)度,更好地掌握繪本內容。幼兒教師要讓幼兒在玩中學,通過與同伴互動培養(yǎng)溝通交流能力和發(fā)散思維。此外,還可以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嘗試新型的教學方法,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推動繪本游戲化課程的發(fā)展,為幼兒教育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更加高效的課堂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