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階段,班主任應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當前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原則,班主任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作用,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學生的重要意義,但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師過分強調(diào)自身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或者過于強調(diào)管理結(jié)果,在管理模式上較為落后。鑒于此背景,文章結(jié)合小學班主任管理時應遵循的原則,提出幾點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優(yōu)化的有效策略,旨在為廣大小學班主任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以人為本;班級管理
小學階段的教育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打好堅實的基礎,為未來的學習做準備。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在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角色,讓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組織和引導下,高效學習,身心健康發(fā)展,快樂地成長。班級是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對學生而言意義重大。通過打造一個氛圍良好的班集體,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中。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班級管理也進入到一個新時期,這需要廣大小學班主任堅持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管理的中心,更新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牢牢把握學生的實際需求,在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同時,提高班級管理能力,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班主任在實際的班級管理中,要考慮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管理過程中要秉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
一、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模式機械、單一
當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機械、單一,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一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jīng)驗較為缺乏,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家長對學生的關心比較多,學生在家長的過度保護下,缺乏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限制了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應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豐富生活體驗,進而促進其思維發(fā)展。另一方面,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比較單一,前期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很多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這一特點,導致學生對新知識的吸收效果不佳,容易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此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時,往往缺乏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僅憑自身經(jīng)驗判斷學生的學習狀況,班級管理模式較為陳舊,無法為實際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過于強調(diào)管理結(jié)果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不僅要強調(diào)管理結(jié)果,更要注重管理過程,充分發(fā)揮班級管理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環(huán)境基礎。但是當前小學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往往過分強調(diào)管理結(jié)果,而忽略了管理過程。雖然小學生缺乏生活經(jīng)驗,思維比較簡單,但他們的獨特個性卻不容忽視。因此,班主任在管理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多樣性,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手段。
很多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時,比較重視對班級紀律的管理,甚至認為班級管理主要是要管好紀律,讓學生能夠遵循班級規(guī)章制度,管理過程中對學生也是采用強硬的管理策略,忽略了學生在此過程中的實際需求和真實感受,難以真正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三)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人為本理念下,很多小學班主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管理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首先,很多教師認為學生不需要參與班級管理,只要在課堂上能夠認真學習,把課堂知識牢固掌握即可,班主任才是班級管理事務的主要負責人。其次,很多任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上,班主任缺乏與任課教師的交流溝通,未參與課程的管理。最后,一些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時,未能深入學生群體,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和實際學情,也缺乏與學生就班級管理進行深入交流,導致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未能得到充分采納。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占據(jù)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被邊緣化,違背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利于充分挖掘?qū)W生的管理積極性,也阻礙了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忽略了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小學班主任不僅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然而,在當前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通常以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來進行班級管理,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教育的多元化發(fā)展。傳統(tǒng)的管理模式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不利于班主任和學生拉近距離。此外,多數(shù)班主任仍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評價學生時導致學生承受過大的學習壓力,難以真正投入學習中。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對學習的理解容易出現(xiàn)偏差,興趣的培養(yǎng)和個性的發(fā)展也因此受到制約。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時應遵循的原則
(一)民主性原則
為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應遵循民主性原則。班級作為學校的基本組織單位,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而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還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強調(diào)民主,實行民主管理,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給學生表達自我想法的機會和途徑,為班級管理建言獻策。這樣學生都能夠意識到自身是班級的一分子,享有班級管理的權利。
(二)公正性原則
公正性原則是小學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時要遵循的重要原則。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要對班級的所有學生做到公平公正,不能把學生的成績好壞作為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也不能將學生的家境作為衡量學生的指標。作為班主任,應該同等地對待班級里的每一位學生,真正做到關心全體學生,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幫助。只有如此,班主任才能在班級里樹立威信,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并贏得學生的信任,促進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工作。
(三)師生互敬互愛原則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前提和基礎。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需要師生之間互敬互愛,融洽相處。作為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給予關心和尊重,要有耐心和責任心。在學生犯錯時,班主任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學生改正錯誤,而不能只是對學生進行批評指責,要主動和學生交流談心,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幫助學生改正。而作為班級的一份子,每一位學生都要學會尊敬師長,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學會尋求教師的幫助,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也要調(diào)動自身的能動性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并遵守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與教師攜手共建一個秩序井然、和諧融洽的班級環(huán)境。
(四)為人師表原則
小學班主任不僅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還是學校班級管理的組織者和實施者,自身要做好榜樣和帶頭作用,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遵循為人師表原則。由于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傾向于模仿身邊人的行為,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以身作則,發(fā)揮帶頭作用,用實際行動向?qū)W生傳達正確的行為準則,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提高自我認知。
同時,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每一項事務都應持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確保班級秩序井然,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三、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樹立服務意識,以學生為中心
小學班主任要樹立服務意識,以學生為中心,在日常班級管理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作為服務的對象和目標。尤其是在學生犯錯時,教師要對學生的錯誤有正確的認知,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年齡特點,積極地引導學生,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主動改正。此外,樹立服務意識也需要班主任提升班級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方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服務學生。例如,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優(yōu)勢來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構(gòu)建家校溝通平臺,這樣才能夠?qū)W生有更加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服務學生。
總而言之,班主任要把學生作為管理的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在班級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心和愛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完善評價體系,尊重學生個性
小學生具有獨特的個性與階段特性,這要求班主任在評價過程中必須充分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完善評價體系,讓評價科學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助力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
班主任在完善評價體系時要考慮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個性特點以及學習水平,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興趣點。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科學的評價體系,不僅要把學生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jù),還需基于學生的個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通過科學的評價,學生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從而積極調(diào)整,促進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三)民主管理,激發(fā)學生主人翁意識
在以人為本理念下,班主任要實施民主管理,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班級里的干部主要采用任命制,很多班干部主要由一些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來擔任,這不利于發(fā)揮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班主任可以通過民主投票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機會成為班干部,幫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對班干部的認同度,促進學生更自覺地服從管理。此外,在制訂班級規(guī)章制度時,班主任可以通過開展主題班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制訂過程,強化學生對班級規(guī)章制度的認可,以便學生可以更有效地執(zhí)行班級規(guī)章制度。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可以促進班級管理的民主化和科學化,還有助于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
總之,民主管理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也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豐富學生的班級生活,讓學生自愿遵守班級規(guī)章制度,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四)加強師生交流,關心愛護學生
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班主任要在日常管理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真正做到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需要班主任把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中心,加強和學生在心理上的溝通,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提高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贏得學生的尊重。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遇到問題時愿意和班主任進行交流和溝通,積極尋求班主任的幫助。作為班主任,不能只是把學生作為管理的對象,在學生犯錯時一味地指責他們,要多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主任的關心和信任。班主任也要充分意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不僅要以理服人,更要學會以情育人,樹立真正的榜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心接受班主任的教誨,積極投入班級管理,共同提升管理效率。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而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群,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以學生為中心,秉持服務學生的理念,致力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班主任也應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鼓勵他們展現(xiàn)個性,實現(xiàn)個性化成長。這樣的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的整體進步,也能促進他們個性的綻放,為他們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梁健標. 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中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J]. 小學生:下旬刊,2020(11):23.
[2] 李敬芳. 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0(60):1-2.
[3] 王金勇. 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5(04):116-118.
[4] 劉慧. 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 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02):98.
[5] 蔡泳. 探究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 新課程:小學,2019(12):219.
[6] 高兵,王麗萍. “以人為本”理念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 天津教育,2019(33):31-32.
[7] 寧國良,胡春燕. 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 內(nèi)蒙古教育,2019(30):13-14.
[8] 齊波. 淺探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 新課程:中,2019(08):207.
(責任編輯:石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