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葉林沉醉于映在冰雪中的暖陽,闊葉林鐘愛溫帶叢林的勃勃生機。自然會因氣候的不同,而產(chǎn)生不同的地貌,人也會因其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而具備不同的格局和修養(yǎng)。
當寒風送來第一片雪花,針葉林知道,今年的冬天又將如以往一般涼爽而潔白;而闊葉林卻早已匆匆卸下繁葉,掩上冬天蕭條的帷幕。針葉林以韌性傲立于冰雪,期待春天;而闊葉林卻作凋零態(tài),向寒冬低頭。人生亦有凜冬,是要做所見春之近者,還是做所見冬之煎熬者?歷史上,很多人給出了答案。辛棄疾答以“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好男兒理應(yīng)志在四方,投身行伍,為國為民敢為天下先。不同于稼軒的壯懷激烈,曾皙應(yīng)以“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歸去來兮,與二三好友共談山水之美,此心安處可安寧。
春意滋味繁多,針葉林嘗到了殘雪融冰的詩意,而闊葉林嘗到的卻是萬物復(fù)蘇的暖意。竹林煙雨、孑然一身,蘇軾朗吟“回首向來蕭瑟處”的豁達飄逸、江月輪轉(zhuǎn)、物換星移,張若虛感于“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時光飛逝之愁,此一蓑煙雨任平生之豁達異于人生幾何之感傷也。再如,李白之酒,賦之以豪情,醉人醉山水,“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而杜甫之酒,融進萬千家國愁,憂己憂社稷,“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濁醪妙理,不在酒杯深淺,在于飲者的心境,聊以寬慰浮沉身世,此所見之事不同而感悟異也。
對于進犯敵賊,王彪與將士們視死如歸,捐軀赴國難;身居陋室,家貧志不窮,而寒門學子則將胸中錦繡傾注筆下,起為蒼生試一鳴。劍之所指,狼煙沙場;身之所當,沃野故鄉(xiāng)。馬后桃花馬前雪,無關(guān)文武,不分南北,三千里風云激蕩,皆蕩漾著古今志士的報國豪情。
人生海海,行云擾擾,山山川川,不過爾爾。對于人生這漫長的旅途,多少人的行囊里都裝著一份豁達與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千磨萬礪還堅韌;于茅舍嘗膽十載,終將我劍刺蒼天。歷史影集,鐫刻著多少人的無悔與堅守。人間萬事多沉浮,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平生自難攀蜀道,不如斟滿金樽敬河山;早知官場不稱意,何不耕我十畝田。時光厚冊,連載著多少人的豁達與豪邁。
山河危亡,陷陣殺敵;道阻且長,行之不殆;命運多舛,和之以歌。海闊天空,屬于所見春之近者。在我們遭遇人生之冬時,何不試著沉淀自己的心境、拓寬自己的格局,做所見春之近者。看那針葉林的枝葉,從沒有任朔風零落之時,無論寒暑都蒼翠且堅挺著。
當夏日的風吹響第一聲蟬鳴,針葉林不以為然,依然履行著保持挺拔的任務(wù),而闊葉林曉得,繁華將至。在此百花爭艷的時期,針葉林一如往常,安于平淡,而闊葉林,毅然加入爭奪陽光的隊伍。人生之夏日,充滿著機遇,那么是做安于現(xiàn)狀者,還是屹立潮頭者?
仍記得,諸葛孔明在亂世中孤注一擲,心里裝著蒼生安危,肩上扛著社稷興亡,步履蹣跚,直到最后一刻;莘莘學子十年寒窗漫漫長路,待到荷月爭艷后,一舉高中盡榮華。對于平凡的人們,柴米油鹽細水長流足矣,但也要有把握機會勇往直前的勇氣??茨鞘⑾臅r分的闊葉林,展枝而立百千雀,挺干而蔭幾十人。
時間予人平等,共享著四季的更替。春,鳥語花香,快樂的那幾分;夏,萬物朝陽而競生,追逐的那幾分;秋,碩果累累,收獲的那幾分;冬,寒冷而漫長,煎熬的那幾分。在寒風凜冽時,應(yīng)當像針葉林一樣,沉淀而默默等候,所見春之近;在萬物競生時,應(yīng)該如闊葉林一般,厚積薄發(fā),伺機而動,以迎秋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