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一病一品”管理模式對住院銀屑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應對方式及皮損恢復情況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筆者醫(yī)院住院的銀屑病患者86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管理模式,觀察組給予“一病一品”管理模式,評估并比較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GSES)]、知識掌握情況、應對方式[醫(yī)學應對問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及皮損恢復情況[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Psoriasis area severity index,PASI)]。結(jié)果:干預后,觀察組GSES評分及患者知識掌握情況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應對方式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PASI評分及瘙癢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一病一品”管理模式可提高住院銀屑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知識掌握情況,幫助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有利于皮損恢復及瘙癢癥狀緩解。
[關鍵詞]“一病一品”管理模式;銀屑??;自我管理效能;皮損恢復;應對方式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4)11-0055-04
Effects of \"One Disease One Product\" Management Mode on Self-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Skin Lesion Recovery of Inpatients with Psoriasis
ZHANG Dan, LI Jiaxun, QIE Yongtao, ZHAI Xia, ZHAO Na, LIU Qing
( Department of Nursing, Hebei Dermatolog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ospital, Baoding 071000, Hebei,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ne disease one product\" management mode on self-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skin lesion recovery of inpatients with psoriasis. 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43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43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management mode,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one disease one product\" management mode. Self-management efficacy [general self efficacy scale (GSES)], mastery of knowledge, coping modes [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 and recovery of the lesion [psoriasis area severity index (PASI)]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GSES and the score of patients' knowled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 of coping sty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PASI score and pruritu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ne disease one product\" management mode can improve self-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of inpatients with psoriasis, and promote them to face treatment actively, which is conducive to skin lesion recovery and pruritus relief.
Key words: \"one disease one product\" management mode; psoriasis; self-management efficiency; skin lesion recovery; coping style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炎癥性皮膚病,全球當前超過1.25億人受銀屑病困擾,近年來,我國銀屑病患者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引發(fā)廣泛關注[1-2]。銀屑病常在春冬季發(fā)作,此時皮膚在紅斑基礎上會有白色鱗狀皮屑覆蓋,輕刮可見Auspitz征(數(shù)秒內(nèi)紅斑表面出現(xiàn)小出血點),且伴有皮膚瘙癢癥狀[3-4]。由于銀屑病尚無根治方法,其病情反復,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生活及心理健康,因此患者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5]。研究表明采用科學有效的疾病自我管理可控制病情發(fā)展,改善預后,從而提高生活質(zhì)量[6]。由于部分患者不熟悉疾病相關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及時采取正確措施控制病情,導致部分患者面對疾病往往處于失望、不確定的彷徨中,這使得患者難以做到有效的自我管理,進而造成不良的臨床結(jié)局[7-8]。因此,通過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提高銀屑病患者治愈自信心及自我管理效能,對改善病情極為重要?!耙徊∫黄贰惫芾砟J绞峭ㄟ^制定專病患者特色管理項目,堅持使用“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塑造專病患者特色管理項目,實現(xiàn)全程、規(guī)范、專業(yè)的管理目標,已在減重與代謝手術(shù)患者、糖尿病足患者中應用并取得顯著成效,適合銀屑病的專項護理模式有待進一步探索[9-11]?;诖?,本研究采用“一病一品”模式用于住院銀屑病患者的干預管理,以期獲得更優(yōu)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干預效果,為進一步豐富銀屑病的干預管理方法提供理論依據(jù)。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筆者醫(yī)院住院治療的86例銀屑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男30例,女13例;年齡30~60(37.64±2.34)歲;受教育水平(13.52±2.46)年;病程5~12(8.63±2.17)年;住院時間(10.20±3.12)d。觀察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32~60(36.85±2.17)歲;受教育水平(12.96±2.51)年;病程5~12(8.17±2.59)年;住院時間(9.97±2.89)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筆者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符合西醫(yī)銀屑病診斷標準[12],綜合患者初發(fā)年齡、瘙癢程度、誘發(fā)加重因素等評估需住院治療,且預估住院時間≥7 d;年齡18~60歲;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1.2.2 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類型皮膚病;患有嚴重肝、腎等器官疾??;1個月內(nèi)使用過免疫制劑、生物制劑、激素等藥物治療;患者依從性差。
1.3 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管理模式進行干預。患者入院后,完善病情檢查與評估,幫助患者熟悉病情及住院事宜,并進行健康教育。住院期間,積極解答患者疑惑,與患者講述疾病治療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項,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對患者進行飲食及皮膚護理方面的指導,飲食上強調(diào)補充充足水分、多食水果、蔬菜、牛奶等,少食牛羊肉、海鮮等不易消化及辛辣刺激食物;指導患者穿著寬松、柔軟衣物,減少與皮膚間的摩擦等。出院后,定期(每周至少1次)電話詢問患者病情情況、醫(yī)囑執(zhí)行情況,并提醒患者按時復查。
1.3.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一病一品”管理模式進行干預,具體如下。⑴組建“一病一品”銀屑病患者專項管理小組:小組成員由2名臨床醫(yī)生,8名專職護理人員組成。⑵制定計劃:對原有管理內(nèi)容做質(zhì)量改進,分析其問題所在,并制定改進策略與執(zhí)行方法。⑶實施與匯總:在小組成員的共同研討下,制定可執(zhí)行的項目實施方案,并嚴格落實。執(zhí)行過程中,每周組織例會,對異常情況做匯總,以典型病例為例子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⑷實施內(nèi)容:①為銀屑病患者開辟快速住院專病就診通道,并根據(jù)病情將患者分配至相應團隊微信群,及時與患者溝通病情,穩(wěn)定情緒,積極面對和配合治療。②強化健康宣教:護理人員通過多途徑、多維度對患者進行強化健康教育,如針對患者實際情況(如病情、受教育程度等)進行一對一個性化、耐心的口頭教育,發(fā)放圖文宣教手冊,推送科室自制宣教小視頻及精選的微信公眾號科普文章、微視頻等,內(nèi)容包括銀屑病發(fā)病機制、誘發(fā)加重的因素、治療方案及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糾正患者及家屬錯誤認知,提高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并提供24 h在線咨詢服務,保證患者在發(fā)病時及時接受專業(yè)的咨詢服務。③用藥指導:為患者講解藥物作用機理、如何正確使用藥物及可能產(chǎn)生的副作用,講解如何選擇外敷藥物,可能遺忘的注意事項進行文字和圖文整理給患者,另強調(diào)不可盲目使用含有激素類的藥物,以防病情加重。④睡眠指導:與患者交流睡眠現(xiàn)狀,并溝通出現(xiàn)難以入睡或容易覺醒時,如何尋找促進睡眠的方法,如睡前泡腳、推拿、按摩、播放輕音樂等。⑤行為指導:與患者講解居住環(huán)境、飲食、衣物對病情的影響,引導患者居住環(huán)境通風、干凈,注意戒煙戒酒,穿著柔軟、寬松衣物,確保貼身衣物每日1換,保持干爽潔凈。⑥運動指導:在了解患者運動喜好的前提下指導患者通過適量運動提升機體微循環(huán)及增強抵抗力,如院內(nèi)散步、太極、慢跑、乒乓球等。⑦建立“銀屑病”小組,組織患者交流病情,排解焦慮情緒,對于心理問題相對明顯者邀請心理醫(yī)師予以干預。⑧隨訪:通過電話、微信與APP了解患者近期病情,并為患者答疑解惑,指導病情恢復,督促患者進行正確的護理行為,并提醒患者復查。
1.4 觀察指標
1.4.1 自我管理效能:入院當日、干預第2天、出院當日,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3]評估兩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該量表分癥狀管理、共性管理兩個維度,共1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總分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效能越強。
1.4.2 知識掌握情況:入院當日及出院當日,根據(jù)相關文獻資料及住院部臨床經(jīng)驗,由筆者醫(yī)院銀屑病專家自制調(diào)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知識掌握情況,問卷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知識掌握情況越好。該問卷預實驗檢驗其Cronbach's α信度系數(shù)為0.82,內(nèi)容效度為0.8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4.3 應對方式:入院當日及出院當日,使用醫(yī)學應對問卷(MCMQ)評估兩組患者應對方式,該量表分為回避、面對及屈服三個維度,每個維度20個條目,每個條目0~2分,總分0~40分,分值越高表示應對方式越趨向該維度。
1.4.4 皮膚恢復情況:入院當日、出院當日及出院后3個月復查時,依據(jù)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指數(shù)(PASI)[14]和瘙癢程度評分對患者皮膚恢復情況進行評價。其中PASI是計算頭頸、軀干、上肢及下肢四個部位的評分總和,包括兩組評分(銀屑病皮損嚴重程度評分及受累面積評分),分值范圍0~72分,得分越高表示銀屑病病情越嚴重。瘙癢程度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15],總分0~10分,0級為無癢感;1~3級為輕度瘙癢;4~6級中度瘙癢;7~10級為重度瘙癢。
1.5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20.0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自我管理效能評分比較:入院當日,兩組自我管理效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第2天和出院當日,觀察組GSE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比較:入院當日,兩組患者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當日,觀察組患者知識掌握情況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應對方式評分比較:入院當日,兩組患者回避、面對、屈服三種應對方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院當日,觀察組回避及屈服維度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面對維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皮損恢復情況評分比較:入院當日及出院后3個月,兩組患者PASI評分及瘙癢程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出院當日,觀察組患者PASI評分及瘙癢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銀屑病是一種由遺傳、環(huán)境等多因素引起的免疫介導疾病,可發(fā)病于任何年齡段,其主要變現(xiàn)為皮膚(包括手肘、膝蓋、頭皮等部位)出現(xiàn)鱗屑性紅斑,現(xiàn)仍難根治[16-17]。銀屑病是一種身心疾病,此病患者罹患抑郁焦慮風險較大,且長期負面情緒會加重銀屑病皮損程度,故在治療銀屑病時,通過行為認知引導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心理疏導改善負性情緒對促進患者積極治療、減輕心理負擔、促進病情恢復有重要意義[18-19]。同時,銀屑病是一種慢性皮膚病,研究表明提高慢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有效管理疾病的關鍵,也是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19]。范曉哲等[20-21]發(fā)現(xiàn)干預培養(yǎng)銀屑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水平(包括用藥、皮膚、日常生活、情緒與社交的自我管理效能)可較好地控制病情發(fā)展。本研發(fā)現(xiàn)在干預第2天和出院當日,觀察組GSE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一病一品”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這是因為“一病一品”管理模式中,醫(yī)護人員針對病情個體化對患者生活、飲食、運動等注意事項予以指導,提高患者疾病認知度,糾正其錯誤認識,并與患者在線上與線下緊密交流溝通,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念與信心,減輕患者心理壓力,促使患者形成自己的學習、鍛煉及生活習慣,以此調(diào)動患者主觀能動性[22]。
疾病導致的一系列心理、生理或情緒的不良反應會影響患者認知與行為,進而影響患者對病情的應對態(tài)度[23]。本研究顯示,出院當日,觀察組患者知識掌握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回避及屈服維度的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面對維度的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一病一品”管理模式有利于加強患者銀屑病相關知識儲備,促進其積極治療和管理銀屑病,這是因為通過“一病一品”管理模式中專業(yè)團隊積極講解疾病相關知識,解答患者疑惑,指導患者生活、用藥方面的注意事項,提供多元化知識獲取途徑(宣教手冊,推送科室自制宣教小視頻及微信公眾號科普文章、微視頻等),有利于提高患者銀屑病相關知識掌握率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在提高知識儲備的同時,積極面對疾病[24-25]。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入院當日,兩組患者PASI評分及瘙癢程度評分均無明顯差異,出院當日,觀察組患者的PASI評分及瘙癢程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一病一品”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皮膚恢復速率,減輕皮損及瘙癢情況,這是因為“一病一品”管理模式下,患者的自我服藥效能、皮膚管理效能均明顯提高,同時患者對疾病知識儲備增加,使得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提高,保持積極應對、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在行為及心理雙重因素的作用下,有助于銀屑病患者病情控制[26]。
綜上,“一病一品”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知識掌握情況,促進患者積極控制疾病,起到減輕瘙癢和皮損癥狀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本研究樣本量少,隨訪時間較短,相關指標缺少遠期評估,今后將對此進行進一步研究和改進。
[參考文獻]
[1]黎奕江,江文宇.銀屑病免疫學發(fā)病機制與生物制劑治療[J].內(nèi)科,2022,17(3):297-300.
[2]Zhi M H, Ni L, Heng G, et al. Th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GGT1B in psoriasis[J]. Dermatol Ther, 2021,34(2):e14854.
[3]譚萌,高玥璇,徐菁,等.不同中醫(yī)證型尋常性銀屑病患者睡眠質(zhì)量、瘙癢程度與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22,19(15):125-128.
[4]馮文雅,李文彬,閆小寧.基于“冬病夏治”理論探討長蛇灸防治陽虛外寒證銀屑病[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22,28(3):231-234.
[5]舒心,周喻,陳曉霞,等.銀屑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和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武警醫(yī)學,2021,32(2):132-135.
[6]孫媛慧,張秀杰,王愛平.銀屑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2,28(27):3824-3828.
[7]吳治民,段行武,李峻崎,等.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焦慮與病情、氧化應激及炎癥因子的相關性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23,29(3):203-209.
[8]賀瓊,丁高峰,馮俊凱,等.糖尿病患者使用持續(xù)血糖監(jiān)測的自我管理進展[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20,11(5):67-69.
[9]呂霞,李慧芬,劉騰,等.“一病一品”項目在減重與代謝手術(shù)患者全程化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9,24(3):231-233.
[10]張洪,張文廣,于海兵,等.“一病一品”護理模式對社區(qū)糖尿病足患者治療護理效果及認知水平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24):2267-2270.
[11]郭金竹,王文慧,葉珍珍,等.英夫利昔單抗治療30例銀屑病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9,33(3):265-269.
[12]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皮膚科分會銀屑病中醫(yī)治療專家共識(2017年版)[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8,17(3):273-277.
[13]闞麗君,譚玉惠,李麗楠,等.銀屑病病人自我效能感與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6,30(1):31-34.
[14]蔡莎莉.銀屑病PASI評分觀察表的設計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3,28(1):78-78.
[15]劉連香,趙峰,張香彩.荊防止癢方聯(lián)合左西替利嗪對糖尿病皮膚瘙癢癥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血清甲狀旁腺素水平及瘙癢程度的影響[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20,29(9):32-35,40.
[16]史玉玲.銀屑病與心血管代謝性共病[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23,37(2):128-133.
[17]Kayo K N, Tselmeg M M, Ikko K, et al. Circulating janus kinase family DNA levels in psoriasis: elevated JAK2 DNA copy number in cell‐free DNA[J]. 2022,49(3):e106-e107.
[18]王曉旭,肖士菊,呂宏蓬,等.從腦皮通路探討心理應激與銀屑病發(fā)病的病理機制[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21,20(6):647-650.
[19]劉宇,趙芳,王麗,等.基于患者社會網(wǎng)絡的健康教育對社區(qū)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4,27(34):4295-4301.
[20]范曉哲.銀屑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壓力及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D].天津:天津中醫(yī)藥大學,2013.
[21]陳維開,藍雪花,謝花云,等.基于CICARE溝通模式的情志干預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應對方式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0,23(S02):170-172.
[22]應銀燕,王筱萍,楊愛玲.基于循證的“一病一品”康復護理方案在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1,27(19):2609-2613.
[23]曹麗晶,沈憬宏,陸鳳艷.一病一品改善胃腸道腫瘤患者圍術(shù)期就醫(yī)體驗及管理缺陷的效果研究[J].河北醫(yī)藥,2021,43(11):1747-1750.
[24]周意,篤銘麗,鄭凱蓉,等.“一病一品”項目在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1,27(22):3042-3046.
[25]趙香琴,劉素蓉.“一病一品”理念下EPC路徑在泌尿外科手術(shù)患者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1,18(23):3459-3462.
[26]胡世玲.基于自護行為研究的護理干預對銀屑病患者診療效果、心理狀況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1,41(2):360-366.
[收稿日期]2023-09-11
本文引用格式:張丹,李佳勛,郄永濤,等.“一病一品”管理模式對住院銀屑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及皮損恢復的影響[J].中國美容醫(yī)學,2024,33(1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