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恩我的團隊,他們無私的支持、無私的奉獻讓我一直往前走,不能停歇。所以,我認為我今天的榮耀屬于我們整個‘水機人’?!?024年3月1日晚8點,獲得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的崔興國在發(fā)布儀式上誠懇地將榮譽歸功于自己的團隊和行業(yè)同仁,并沒有強調自己的貢獻。身為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水輪機安裝特級技師、高級主任操作師的他,曾獲取許多頭銜和榮譽: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技術能手、全國裝備制造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立功競賽先進個人、全國機械工業(yè)質量模范、四川質量獎提名獎、四川工匠……這些成果恰恰見證了他數十年如一日奉獻于水電工程一線的兢兢業(yè)業(yè),詮釋了他以拳拳匠心服務國家發(fā)展大局的使命擔當。
匠心筑夢登頂水電珠峰的奮斗者
三十余載春秋,崔興國扎根一線,砥礪耕耘,把汗水揮灑在三峽、溪洛渡、白鶴灘等重大水電工程之中,參與并見證了中國水電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fā)展。
三峽工程是飽含中華民族百年情結的偉大工程。2003年8月,重量超過 450噸的三峽左岸首臺轉輪的平衡任務交到崔興國手中。面臨著技術要求高和任務周期短的雙重壓力,崔興國帶領團隊頂著酷暑,七天七夜連續(xù)攻關,最終攻克了轉輪靜平衡難題,圓滿完成了三峽首臺轉輪裝配任務。
白鶴灘機組代表著水電裝備制造的“珠穆朗瑪峰”。其轉輪設計標準殘余不平衡力矩183公斤·米。十年磨一劍,崔興國率領團隊僅用短短三天三夜時間就出色完成轉輪粗平、裝焊打磨和靜平衡工作,最終殘余不平衡力矩僅有21公斤米,遠遠優(yōu)于精品指標。在距離驗收時間僅剩一晚的時候,崔興國又朝著首臺轉輪“零殘余”的終極目標沖刺??崾钕囊?,為了消除風吹對平衡的微影響,他們關閉廠房的大門和窗戶,對平衡底座重新進行近乎苛刻的零偏差水平調整,根據應變儀的讀數對配重塊反復進行去重和加重試驗。選擇不同重量的配重塊,通過鉆大小不同的孔進行微量去重,甚至利用焊縫焊角的大小去消除微差異……無數次試驗之后,應變儀兩個通道數字的飄移終于安靜——“零”!從此,“零殘余”這個詞成為白鶴灘轉輪的驗收標準,標志著世界巨型水電進入了擺渡“個位數”時代。白鶴灘首批機組于2021年6月28日投產發(fā)電,習近平總書記致賀信指出:“全球單機容量最大功率百萬千瓦水輪發(fā)電機組,實現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的重大突破?!?/p>
在不斷向常規(guī)水輪發(fā)電機組珠峰攀登的同時,崔興國帶領團隊實現了抽水蓄能機組裝配技術的行業(yè)領先。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屬于超高水頭、高轉速、大容量抽水蓄能電站,而球閥是抽水蓄能機組的核心部件,也是研制難度最高的部件,對密封要求非常高,行業(yè)基本標準1分鐘允許有60毫升的滲漏量。崔興國經過大量試驗,通過創(chuàng)新和應用多種裝配方法,做到了長龍山球閥的“四零滲漏”,金屬之間的密封達到“滴水不漏”。同時,原來四個月的裝配周期壓縮到了兩個月,圓滿完成了“美麗長龍山”精品制造任務。
匠心獨運樹立行業(yè)標桿的開拓者
“求實、創(chuàng)新、人和、圖強”的企業(yè)精神磨礪了崔興國孜孜以求、開拓進取的秉性。在崔興國看來,從事制造業(yè)就意味著精益求精的攀登和永無止境的創(chuàng)新?!爸挥胁粩嗵岣呒寄芎图夹g水平,強化技術創(chuàng)新與成果應用,才能推動品質革命,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彼啺l(fā)電機組是水電站的“心臟”。作為國內水電行業(yè)知名的大型水輪機裝配試驗專家,崔興國30余年扎根一線,堅定把大國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信念,潛心鉆研、刻苦攻關,成功攻克了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100萬千瓦巨型水輪機、國內第一高水頭的35萬千瓦大型水泵水輪機、世界第一大尺寸的17萬千瓦軸流轉槳式水輪機等核心發(fā)電設備裝配試驗技術難關,所有新產品精品指標率達100%,為圓滿完成白鶴灘、三峽、溪洛渡、葛洲壩、長龍山、績溪、敦化等一大批國家重點水電工程,引領世界水電進入“無人區(q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和他的團隊在攻克難關的過程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技術突破,填補了一個又一個行業(yè)空白。
他自主設計制造的“通用可調節(jié)式”貫流式機組裝配工裝,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使所有產出的貫流式機組導水機構同心度、水平度、導葉開擋尺寸及一次交檢合格率大幅提高。他所帶領的團隊完成超高水頭抽水蓄能機組球閥裝配關鍵技術、球閥壓力試驗集成控制技術、大型水輪機靜平衡關鍵技術開發(fā)應用等22個創(chuàng)新攻關項目,獲得專利授權62項,為國家水電制造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質量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
匠心傳承行為示范育桃李的傳道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對崔興國而言,工匠精神不只體現在對技術創(chuàng)新無止境的追求中。讓技藝與匠心代代傳承,培養(yǎng)出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更是他幾十年如一日的熱忱與執(zhí)著。
當年,剛參加工作的崔興國用了三年時間跟著不同的師傅干遍了水輪機所有裝配部套的分裝。他說,每一個有長處且愿意幫助你的人,無關年齡都是自己的師父?;貞浲魵q月,師父們雖然沉默寡言,但都以身作則,默默用行動傳道授業(yè)。而如今,崔興國也承載著“師父”二字所帶來的沉甸甸的使命和責任,培植起年輕一代骨干力量。
三十多年來,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和訣竅傳授給團隊成員和身邊的青年人。談及自己的徒弟,崔興國的臉上總是泛起愛意和希望的光芒。他說,要多給年輕人學習提升的機會,自己最欣慰的事就是看著年輕人成長起來,早日扛起水電裝備制造的重任。他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成長經歷,總結出“以干代練”“交叉帶徒”“互為師徒”等培養(yǎng)方式。在他的團隊,所有成員都會參與交班時的集體討論,崔興國謂之“沉浸式教學”,深淺對錯并不重要,真正倡導的是參與和思考。每位成員不止有一位師父,要向不同的師父學習,構建全面的知識和技能體系。大家不只關注眼前的工作,要積極參與各類技能比賽,在比賽中經受歷練和成長……如今,崔興國的團隊已成為培育高端技能人才的“搖籃”,鍛造了一支能當大任、碩果累累的水電裝配鐵軍隊伍。
面對無數的榮譽和贊美,崔興國淡然處之。他早已將個人融入國家水電事業(yè)發(fā)展的長河之中。他說:“我們趕上了中國水電事業(yè)發(fā)展的好時代,更因為企業(yè)的信任和團隊的力量,才取得今天的成績?!?/p>
奔騰的江河積蓄著奮進的力量,閃耀的匠心點亮了追夢的航程。崔興國以精湛高超的技藝和甘于奉獻的情懷詮釋著“大國工匠”的責任與擔當,賦予了“中國制造”新的內涵和品質。當前,崔興國正在主持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球閥的驗收和龍溪口水電站導水機構的裝配工作。而他向著更高的目標繼續(xù)邁進,今年制定的“球閥制造專項計劃”和“轉輪制造專項計劃”將球閥和轉輪的產量提到了新高。面對新的挑戰(zhàn),崔興國目光堅定、胸有成竹:“我們要通過智能制造手段的應用,推動產品實現方式再創(chuàng)新,進一步消除產品制造的堵點難點,形成質量和效率的良性互動。”
(作者單位: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