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明確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該文結合G549線石棉至九龍段公路工程實例,對工程檢測技術的應用展開探討,案例工程通過對沿線公路路基路面檢測、路橋工程檢測以及隧道檢測,確認除襯砌厚度檢測合格率為98.6%以外,其余部分檢測合格率均達100%??梢?,對公路工程開展工程檢測技術能夠有效了解工程質(zhì)量情況,了解某道工序需要質(zhì)量改進,為保障工程質(zhì)量提供有力支撐,是公路工程項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效果評價;質(zhì)量控制;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 U41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15-0086-03
0 引言
在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工作中,檢測技術的應用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它不僅關乎工程的安全性能、使用壽命和經(jīng)濟效益,更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交通網(wǎng)絡的順暢運行與社會發(fā)展,因此公路工程項目需要在施工后需要開展工程檢測工作?;诖耍撐慕Y合公路工程實例,著重探討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具體如下。
1 項目概況
1.1 項目基本情況
G549線石棉(雅安界)至九龍段公路工程路線起于雅安市石棉縣和甘孜州九龍縣交界的白水河(起點樁號K34+691.536)經(jīng)下車鋪子、灣壩彝族鄉(xiāng)、二臺子、大臺子,以隧道穿越大卡子山,止于斜卡鄉(xiāng)麻窩溝(止點樁號K100+201.319),主線全長65.508 km。該項目采用雙向兩車道的三級公路技術標準建設,設計速度30 km/h,路基寬度7.5 m,橋梁寬度9.0 m;隧道設計速度40 km/h,隧道建筑限界9 m×5 m,平導建筑限界采用4.5 m×5 m。全線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I級,涵洞1 357.7 m/150道,橋梁3 659.02 m/39座(其中:大橋2 002.03 m/14座,中橋1 656.72 m/25座),特長隧道9 961 m/1座,橋隧比20.79%。
1.2 公路工程檢測內(nèi)容
結合該工程的特點,該項目檢測內(nèi)容包括:路基、橋梁、隧道、路面工程和交通安全設施。檢測參數(shù)及方法如表1所示[1]。
2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概述
2.1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的定義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設與維護過程中,通過采用一系列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對公路的結構性能、材料質(zhì)量、安全性能等方面進行全面、系統(tǒng)、科學的檢測與評估。其目的是確保公路工程的質(zhì)量與安全,為公路的正常運行和使用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2]。
2.2 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3]:
(1)檢測技術為公路工程質(zhì)量提供了有力保障。通過應用先進的檢測技術,可以對公路工程的各個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精確測量,從而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的質(zhì)量問題,如材料不合格、施工不規(guī)范等問題,進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糾正,確保工程質(zhì)量的全面提升。
(2)檢測技術有助于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性能。通過定期的檢測和評估,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公路結構中的安全隱患,如裂縫、沉降、變形等,從而采取相應的維護和加固措施,確保公路的安全運行。
(3)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中還發(fā)揮著優(yōu)化設計和決策支持的作用。通過對公路工程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為工程設計人員提供更為準確、全面的數(shù)據(jù)支持,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公路的實際性能和使用狀況,進而優(yōu)化設計方案、提高設計質(zhì)量。
3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分析
3.1 路基工程質(zhì)量檢測應用分析
3.1.1 檢測過程與方法應用
在進行路基工程混凝土強度質(zhì)量檢測時,采用回彈法對構件進行檢測。回彈法是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最常用的無損檢測方法之一,是在一定的沖擊能量下,彈擊桿沖擊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產(chǎn)生塑性變形消耗一部分功,另一部分功通過混凝土的彈性變形傳回給彈擊桿,由動能轉(zhuǎn)化為彈性勢能。
在試驗過程中,應保證回彈儀在使用前已率定合格,了解現(xiàn)場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劑、成型方法、養(yǎng)護方法及溫度、碳化及齡期、泵送混凝土等因素。注意表面為混凝土原漿面,并應清潔、平整、不應有疏松層、浮漿、油垢、涂層以及蜂窩、麻面,測點要避開孔洞、石子及漏筋部位。同時,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和處理也應遵循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3.1.2 檢測結果與質(zhì)量評估
在檢測中選取TJ1標段路基工程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TJ1標段路基工程混凝土強度共檢測測區(qū)100個。檢測構件10個,構件現(xiàn)齡期強度推定值大于設計強度10個,合格率100.0%,如表2所示。
3.2 路面工程質(zhì)量檢測應用分析
3.2.1 檢測過程與方法應用
路面質(zhì)量檢測中包括彎沉、厚度、平整度、橫坡檢測[4]。
(1)彎沉檢測是評估路面結構強度和彈性的重要手段。通過采用特定的彎沉測試設備,如落錘式彎沉儀或靜態(tài)彎沉儀,對路面施加一定的荷載,并測量路面在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情況。
(2)厚度檢測則是直接測量路面的厚度,以評估路面的結構完整性和施工質(zhì)量。通常采用無損檢測技術,如超聲波檢測或雷達檢測,對路面進行非破壞性測量。
(3)平整度檢測是對路面表面平整程度的評估。平整度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車輛的行駛舒適性和安全性。通過采用激光掃描儀或斷面儀等設備,對路面表面進行高精度測量,獲得路面的高程數(shù)據(jù)和橫縱斷面信息。
(4)橫坡檢測是評估路面橫向坡度的過程。通過測量路面的橫向坡度值,可以評估路面的排水性能和行車安全性。
3.2.2 檢測結果與質(zhì)量評估
(1)彎沉檢測。彎沉檢測選取TJ3標段進行檢測,路面彎沉共檢測997測點,合格994測點,合格率99.7%。共檢測評定單元25個,合格評定單元25個,合格率100.0%。
(2)厚度檢測。厚度檢測選取TJ2B標段進行檢測,路面厚度共檢測188測點,測點厚度代表值大于等于設計厚度值185測點,合格率98.4%。共檢測評定單元5個,合格評定單元5個,合格率100.0%。
(3)平整度檢測。平整度檢測選取TJ2B標段進行檢測,路面平整度共檢測94測點,測點IRI平均值和σ平均值符合技術要求值94測點,合格率100.0%。共檢測評定單元5個,合格評定單元5個,合格率100.0%。如表3所示。
(4)橫坡檢測。該次橫坡檢測選取TJ3標段進行檢測,路面橫坡共檢測196測點,測點橫坡滿足技術要求值170測點,合格率86.7%。
3.3 橋梁工程質(zhì)量檢測應用分析
3.3.1 檢測過程與方法應用
在進行橋梁工程混凝土強度質(zhì)量檢測時,混凝土強度檢測方法采用回彈法。
在試驗過程中,應保證回彈儀在使用前進行了率定合格,了解現(xiàn)場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劑、成型方法、養(yǎng)護方法及溫度、碳化及齡期、泵送混凝土等因素。注意表面為混凝土原漿面,并應清潔、平整,不應有疏松層、浮漿、油垢、涂層以及蜂窩、麻面,測點要避開孔洞、石子及漏筋部位。同時,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和處理也應遵循相關標準和規(guī)范,確保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3.3.2 檢測結果與質(zhì)量評估
在檢測中選取TJ2B標段橋梁工程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TJ2B標段橋梁工程混凝土強度共檢測測區(qū)90個。檢測構件9個,構件現(xiàn)齡期強度推定值大于設計強度9個,合格率100.0%,如表4所示。
3.4 隧道工程質(zhì)量檢測應用分析
3.4.1 檢測過程與方法應用
隧道質(zhì)量檢測中包括混凝土強度和襯砌厚度。
(1)在混凝土強度檢測方面,采用回彈法進行檢測,通過測量回彈儀在混凝土表面上的反彈力度,來推算混凝土的抗壓強度。
(2)在襯砌厚度檢測方面,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超聲波檢測、雷達檢測、激光測距等。超聲波檢測可以通過測量超聲波在襯砌和圍巖之間的反射時間和波速,來推算襯砌的厚度。雷達檢測則是通過發(fā)射電磁波并接收其反射信號,來識別襯砌的輪廓和厚度。激光測距則是通過測量激光束在襯砌表面上的反射距離,來直接得到襯砌的厚度[5]。
3.4.2 檢測結果與質(zhì)量評估
(1)混凝土強度檢測
在檢測中選取TJ2B標段、TJ3標段隧道工程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TJ2B標段隧道工程混凝土強度共檢測測區(qū)870個。檢測構件87個,構件現(xiàn)齡期強度推定值大于設計強度87個,合格率100.0%。TJ3標段隧道工程混凝土強度共檢測測區(qū)760個。檢測構件76個,構件現(xiàn)齡期強度推定值大于設計強度76個,合格率100.0%。
(2)襯砌厚度檢測
在檢測中選取TJ2B標段隧道工程洞身襯砌厚度進行檢測。TJ2B標段貢嘎隧道及平導洞襯砌厚度共檢測測線7 240 m。分析襯砌厚度698測點,合格688測點,合格率98.6%。
4 結語
通過對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進行深入分析,該文得出了以下結論:
(1)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確保工程質(zhì)量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2)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型的公路工程檢測技術不斷涌現(xiàn),為工程質(zhì)量控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可能;
(3)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公路工程檢測技術的優(yōu)勢,需要不斷加強技術研發(fā)和人才培養(yǎng),提高檢測技術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將持續(xù)深化,為公路工程建設與管理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元衛(wèi)喜.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4(1):19-21.
[2]喬建艷.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J].時代汽車,2022(24):193-195.
[3]羅旭.公路工程質(zhì)量控制中的試驗檢測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13):191.
[4]李成財.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zhì)量控制中的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1(22):211-214.
[5]張國柱,史建.雷達技術與超聲技術在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測中的應用比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3):77-80.
收稿日期:2024-06-12
作者簡介:肖林豐(1986—),男,本科,工程師,主要從事公路試驗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