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原名趙鳳翱(1915.8.7—1980.10.10),電影表演藝術家。祖籍山東肥城,生于揚州,從小隨父生活在南通。
代表作:《琵琶春怨》(1932)、《上海二十四小時》(1933)、《時代兒女》(1933)、《十字街頭》(1936)、《馬路天使》(1937)、《中華兒女》(1939)、《遙遠的愛》《關不住的春光》《烏鴉與麻雀》(1948)、《武訓傳》(1951)、《林則徐》(1958)、《聶耳》(1959)、《烈火中永生》(1965)等。
著作:《銀幕形象創(chuàng)造》《地獄之門》《趙丹書畫集》等。
趙丹是我國第二位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的大師,第一位是作家老舍。
從20世紀30年代起,趙丹在中國戲劇、電影藝術發(fā)展的艱難歷程中,把自身的“藝術基因”演繹得淋漓盡致。半個世紀里,他一直活躍在舞臺和銀幕上,導演并演出了五十余部戲劇和四十多部電影,創(chuàng)造了上百個性格不同、色彩迥異的角色,給億萬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魅力的表演藝術家,他的光彩不僅僅來自他塑造的一系列生動感人的銀幕形象,更在于他對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他精湛的表演藝術永遠鐫刻在“中國電影發(fā)展史”的紀念碑上,而且在世界影壇放射出奪目的光彩。
他的表演藝術與他深厚的美術素養(yǎng)有著密切的關系。他的一生除了在演藝領域聲名卓著、成就斐然外,在美術領域也是卓有建樹,在中國傳統(tǒng)書畫藝術領域具有很深造詣。
天下都樂:表演藝術與書畫素養(yǎng)
近年來流行一個詞,叫“跨界”。單就電影藝術家而言,就有凌子風、謝添、李仁堂、唐國強等人,在書畫界也是成就突出,但以演員之身寄情畫意且得精妙者當數(shù)趙丹為之最。
趙丹,這位聞名于世界的表演藝術家,藝術創(chuàng)作是他的專業(yè),翰墨丹青好似是他的“業(yè)余愛好”,卻同樣成就斐然。他從小就有多方面的愛好。在南通少年時期,趙丹父親趙子超喜歡賦詩飲酒,古于字畫,他經常把趙丹帶在身邊磨墨寫字,培養(yǎng)了他熱愛書畫的興趣。但趙丹不只愛作畫,也愛演戲;還學過拳術,模仿過魔術;還寫過小說、散文和劇本。在私立崇敬中學讀中學時,趙丹與好友顧而已、錢千里、朱今明等組織了“小小劇社”,演出過一些進步話劇。他的中學美術老師是當時知名畫家樓辛壺先生,在他的指導下,趙丹進行了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繪畫知識學習,這些早年的學習經歷為他打下很好的美術基礎。1930年夏天,父親趙子超找到南通著名畫家尤無曲,請他帶趙丹到上海劉海粟先生創(chuàng)辦的上海美術??茖W校國畫系學習繪畫。尤無曲欣然答應,帶趙丹到上海美專后師從黃賓虹、潘天壽、鄭午昌,專攻中國畫,他對明清的畫家石濤、王石谷等人也很傾慕。在此期間,趙丹接受到更為高級的美術教育,上至五代董源、巨然,下至清代王時敏、王原祁等歷史上的正統(tǒng)畫家,趙丹心追手摹,提升筆墨技巧,而且重視自然寫生,心師造化,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功力。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最初名為上海圖畫美術院,是南京藝術學院的前身,在近代走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美術家。他在這里受到十分嚴格的美術訓練,由此打下了中國傳統(tǒng)書畫藝術的基本功底,傳統(tǒng)書畫藝術日益成熟。他幾十年來揮毫潑墨,從未輟筆,不僅創(chuàng)作了許多出色的書畫作品,而且保存著大量寫生畫稿。
同時,趙丹還熱衷于進步的戲劇活動。1932年,在上海美專,趙丹巧遇戲劇家史白,兩個南通老鄉(xiāng)喜相逢。他倆在校期間,都在學生劇團活動。趙丹突然興起,指著當時他一直沿用的名字趙鳳翱這三個字:“這個名字古色古香的,我想起一個藝名!”周圍的人都說好。趙丹認為自己特愛紅顏色,連大衣襯里都是選用紅色,想起趙紅之名,眾人哄堂大笑,認為這藝名太女性化。同鄉(xiāng)史白洞察其心思說:“我看就取名叫趙丹吧。丹既表示紅色,又不直露,雅而不俗?!痹捯魟偮?,立即響起一片叫好聲,趙丹感激地說:“你把我心里想的,全都說透啦!”
1932年,年僅17歲的趙丹在話劇舞臺上的成就引起了當時明星公司李萍倩的注意,在他極力推薦下,趙丹棄學加入明星公司,參演了個人首部電影《琵琶春怨》,從而開始了電影生涯。趙丹在明星公司先后拍攝了《上海二十四小時》《時代兒女》《到西北去》等多部電影,顯露了藝術才華。1933年,趙丹加入“中國左翼戲劇家聯(lián)盟”,那時他18歲。隨后發(fā)起組織中國第一個具有一流水平的話劇團——上海業(yè)余劇人協(xié)會,演出了《娜拉》《大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等世界名劇,深受觀眾歡迎。1936到1937年,趙丹主演了《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兩部優(yōu)秀影片,掀起了巨大風潮,開創(chuàng)了30年代偶像電影的先河,趙丹因此一度成為青年偶像,成為蜚聲上海灘的大明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趙丹還出演了《武訓傳》《李時珍》《聶耳》《林則徐》等經典影片,而電影《烈火中永生》是趙丹拍攝的最后一部影片。他塑造的許云峰成為經典電影形象,電影學者們稱趙丹“代表了五六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最高水平”。
由于他在表演藝術方面的成就更為突出,書畫創(chuàng)作卻變成了“業(yè)余愛好”。
趙丹對書畫藝術與表演藝術一樣,始終充滿著激情。著名美學家王朝聞曾評價趙丹的性格特征用了這么一組詞:“聰明、開朗、灑脫、敏捷、奔放、幽默……以至頑皮?!壁w丹才思敏捷,聰慧過人,創(chuàng)作態(tài)度十分嚴肅。他的畫以山水題材居多,有的是嚴謹?shù)墓蠢?,有的是淋漓的寫意。陸儼少先生與趙丹曾偶遇井岡山,當時陸儼少應邀為井岡山紀念館作畫,趙丹則在那邊體驗生活。趙丹常去陸儼少處聊天,并借筆墨作畫。陸儼少看了趙丹的作品后評價:“零紙整幅,雜置案頭,亂抽一帙,隨手涂抹,筆墨狼藉,頃刻而成??此茦O不經意,而圖成之后,奇趣橫生,章法謹嚴,似有宿構者,通幅真氣流轉,不可羈勒,放浪恣肆,時或明有,皆各自具一種天機靈之致,非人所及?!标憙吧賹w丹書畫如此評價,可見趙丹的實力之高,趙丹的畫風可以用奔放、灑脫、奇趣等詞來形容。
趙丹不少畫作,行筆草草,筆墨率性,略顯隨意,但當人們賞讀了他的摹古之作以后,就能看到專業(yè)畫家所具有的深厚傳統(tǒng)功夫,那種信手揮寫、痛快淋漓的筆墨就容易被人們理解、接受甚至喜歡。
潘天壽先生曾在趙丹《臨王原祁山水》上題跋:“此幀臨麓臺尚得運墨意致,若進而求之蒼茫古厚可矣,未悉鳳翱仁弟何如耶?!睍嬛v究筆墨技巧,更追求精神氣質,趙丹恣肆、疏放、率性的繪畫風格,越看越像他激情澎湃、個性飛揚的性格,自有一種魅力。
畫如其人:書畫意境與美學思想
中國書畫真正核心的靈魂是書畫意境,一位杰出的畫家所秉承的書畫意境就是其特立獨行的美學思想,并在這種美學思想的推動下,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
正如趙丹在表演藝術方面,不同于“本色演員”,而擁有創(chuàng)造多種多樣角色的藝術才能那樣,他在書畫方面,無論是取材和意境,都不是千篇一律,他的藝術創(chuàng)造和他的為人一樣,有與眾不同的個性,這與他的美學思想有關。他的性格特征和美學思想,都直接間接反映在他的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他的繪畫《荷花游魚》,與他在十年浩劫中遭遇磨難時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有關。
除了山水畫外,趙丹也經常涉獵寫意花鳥畫,無論鱸魚、公雞,還是石榴、水仙、荷、松、菊、桃等,雖寥寥幾筆,皆刻畫得生動、可愛、有趣。他畫的花鳥蟲魚寥寥數(shù)筆,情趣無限,簡潔明快,頗具功力。據(jù)李苦禪之子李燕回憶:一次,趙丹看望久違的老朋友李苦禪先生,久別重逢,他們四手相握,百感交集,苦禪老人殷殷叮囑趙丹:“你早年學畫,可別丟了,藝多不壓身嘛?!薄拔覜]丟,現(xiàn)在更想畫了,以后我拿來給您看?!壁w丹欣然應道。于是,1977年,趙丹和李苦禪聯(lián)手創(chuàng)作《映日荷花》,以樸實的色彩勾勒夏日的靈動。1978年夏,趙丹與劉海粟先生弟子何康理合作了一件作品,何康理畫蝦,趙丹補魚及荷葉并題曰:“生趣盎然。老友康理畫蝦,囑余補成。時在一九八七年夏初,阿丹跋。”
確實,趙丹的書畫作品有著中國書畫歷史上積淀了豐富的筆墨樣式,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但是,這精彩是建立在他那獨特的形式和技法上的。
這獨特的形式和技法是中國書畫真正核心的書畫意境,是一代代杰出的畫家所秉承的美學思想,趙丹也不缺少這樣特立獨行的意境和思想,并在這種美學思想的推動下,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書畫作品。這種美學思想源自古代中國書畫家的藝術創(chuàng)造。
正因為此,我們才得以看到趙丹書畫作品的千變萬化,才得以看到古代繪畫不斷突破傳統(tǒng)樣式和理念的創(chuàng)造精神,才得以擁有被我們稱之為功力深厚的筆墨風格。
趙丹在實現(xiàn)銀幕理想的同時,沒忘記拿起畫筆,在另一條藝術道路上施展才華,寄托著他對藝術無止境的追求。1978年,上海成立海墨畫社,畫家富華任社長,聘請劉海粟、謝稚柳、唐云、趙丹為顧問。此后,趙丹多次參加市內外書畫展覽及各類書畫活動。其中有一次柳州之行,趙丹在40天內,竟留下200余件書畫作品。他最重視的是1978年冬畫的《荔枝年年醉紅樓——周總理住過的地方》,這是一幅含有深意的作品,使人感到其中奧秘無窮。它是為紀念那座紅樓,一株荔枝樹,放滿畫面,果實累累,生機勃勃,掩映著遠處的紅樓,這是真實的景色,更是傾注了趙丹當時的全部心血,給柳州人民留下和藹可親的好印象。
趙丹的書法則是行草,氣勢雄渾,屬于豪放風格的一派。他的《不服老》筆墨酣暢,顯示出縱橫揮戈的豪情,流露著樂觀頑強的進取精神,這正是我們所熟悉的喜愛的趙丹。
他在都樂巖書寫的書法《天下都樂》更是灑脫奔放,筆墨酣暢,寓意深刻。后來,相關部門將這四個大字鐫刻在山前大榕樹下的巖石上,成為當?shù)匾痪啊?/p>
還是在趙丹繪畫早期,潘天壽就對他的才華非常欣賞,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他的畫作上題跋:“此幀臨簏臺尚得運墨意致,若進而求之蒼茫古厚可矣,未悉鳳翱仁弟何如耶!”趙丹的畫風是從中國畫南宗正統(tǒng)一脈走來的,他學習趙孟頫、吳鎮(zhèn)、黃公望、王蒙的“元四家”和王時敏、王鑒、王原祁、王翚的“清四王”,又借鑒了同時期潘天壽、劉海粟等人的技藝。所以他的畫風突顯了筆墨文化自身的特點,強調“意境”,這是中國文化骨子里的財富,更是強調了有獨特的人格和美學思想,追求真正的自由,這恰恰是藝術家進入了藝術最本質的狀態(tài)。特別是對他的大寫意的個人化體悟,一濃一淡、一干一濕的千變萬化,產生了無限的風景,展示出無窮的境界。趙丹繪畫的最大特點一是自由、二是簡括、三是活潑富有生機、四是純個人化的。他大膽突破,不苛守格法。
他所有的作品都創(chuàng)設了極高的境界,是他消化了之前的所有精髓而產生的自由,甚至是反叛的藝術創(chuàng)造,是對能、妙、神的超越,而最終表現(xiàn)了獨特意境。正像黃公望《繪宗十二忌》中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傳統(tǒng)筆墨意境具有文化的意義,筆精墨妙一定蘊含美學思想,進而給人以人生的啟迪,他的繪畫,畫面大氣磅礴而不失沉穩(wěn),筆墨酣暢生動,以書入畫,頗具灑脫不羈的藝術家風范,這是趙丹繪畫的獨特之處。趙丹的書畫作品筆法靈活,線條交錯,筆筆是筆,筆筆見筆,是用筆的高手,在筆精墨妙方面跨度很大。尤其是他強調筆力,筆力見腕力,見強悍,見厚拙,筆力能扛鼎。
趙丹的身上長著剛直的骨與快樂的筋。趙丹單純耿介、孩童般天真無邪的人格氣質,為他的繪畫生涯帶來源源不斷的才情和靈感,成就了他的書畫創(chuàng)造。畫家要終身學習,要終身自我教育。尤其中國書畫,這一點好像跟西洋畫不太一樣。西方繪畫有才華就夠了,把才華發(fā)揮出來就可以。中國書畫僅有才華是不夠的。筆墨一途,重才華,更重道心。道心就是修為,道心的恒久,才是創(chuàng)造高意境的基礎。修為多高,決定著境界。修為堅持不了,書畫意境也不會很高。修為的概念包含藝術家的美學思想。所以內修心而外益世,這是中國書畫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中國書畫整體的藝術形態(tài)是抒意境、振斯文。這是一個非常緩慢,潤物細無聲的創(chuàng)造過程。它不是張揚的,不是渴求形式感和爆發(fā)力的,這是它與其他藝術形態(tài)不同的特點。這就是中國書畫,是意境整體的觀照,美學思想重視的是書畫的意境之美。
可以肯定,如果趙丹留在美術界創(chuàng)作發(fā)展,憑他已經顯露出來的才華,他完全有可能成為成就斐然的專業(yè)畫家。曾任上海美專校長的劉海粟后來回憶說:“趙丹本來準備去法國留學,繼續(xù)深造畫畫。這個人如果堅持畫畫,一定會有大成就的。不過他后來搞戲劇電影,成就更大些。”趙丹學習的是美術專業(yè),從事的是表演職業(yè),命運讓他走上表演藝術之路,獻身于舞臺與銀幕,書畫退至他的“業(yè)余愛好”,更是他的第二藝術生命。
藝術同源:水墨寫意與創(chuàng)作之道
古人云:“藝術同源,觸類旁通?!币粋€著名的演員又是著名的畫家,趙丹的書畫創(chuàng)作補充了他的表演藝術。同樣,他塑造的各色人物形象又提高了他事業(yè)上的進步,互為成因,相得益彰。正如趙丹在塑造聶耳這個角色時,開始他感到和聶耳的相貌不太像,年齡也相差較多,于是盡力借助化妝造型上的形似,而在創(chuàng)作上抓住“神似”的水墨寫意。正如趙丹自己說:“我喜歡梅瞿山的作品《百尺云梯》。畫家面對黃山有極大的取舍,他去掉許多不必要的東西,突出了最主要的東西。有極大的舍,然后才有極大的取。他著色不多,反倒富麗而飽滿。這樣,他就把黃山的意境、精神、風骨乃至色彩完美地畫了出來?!边@繪畫上的“神似”給了趙丹在塑造人物方面很大的啟發(fā),因而他塑造的聶耳形象取得很大成功。趙丹的繪畫藝術和表演藝術相互滲透,互為成因,正說明趙丹對藝術的用功,也表現(xiàn)了他深刻領悟水墨寫意與創(chuàng)作之道的關系。如大膽落墨的《雁蕩山龍湫圖》、潑墨揮毫的《黃山遇雨圖》、風光旖旎的《紅牡丹》、輕描淡寫的《廬山五老峰》、枯濕相間的《松鼠葡萄圖》,以及生動的《鱖魚》、娟秀的《玉蘭》等,都是山水有神、花木傳情、運筆自如、生趣盎然的佳作。
趙丹曾說:“一個藝術家,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給人們以真,以美,以幸福!”在籌備拍攝《魯迅傳》時,他邊在紹興、杭州等地深入生活,邊見縫插針地抽空去畫了許多寫生小品。生活給了他分外清新、新奇、有朝氣,這與他追求的水墨寫意有關。
《富春江榨溪縣小景》正是其1957年隨《李時珍》攝制組所遇,那不經意間的奇趣妙筆,靈動生氣躍然紙上。
這個時期,趙丹重拾畫筆,興致勃勃??删驮谮w丹打算在人生的畫卷上鋪陳他的第二次藝術生命之時,卻不幸被查出患上了胰腺癌。1980年國慶節(jié),已經住進北京醫(yī)院210病房的趙丹,囑咐夫人黃宗英:“請亞明、富華、蔡耕、湯漾協(xié)助收集我的書畫,請他們來京,配合北京的畫家朋友,籌辦展覽……我一生的畫,讓富華、蔡耕、湯漾他們挑選一下,可否出個畫刊;辦展覽時,把‘天下都樂’放突出位置。”1980年10月6日,富華到北京探視,趙丹已不能說話,只寫下“病重。展覽重要”幾個字。富華寫下“知道”后,便火速返滬籌備畫展。10月8日,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會經審定趙丹的作品后,決定吸收他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黃宗英替他填寫了會員表。10月9日,“趙丹書畫展”在上?;春9珗@開幕,共展出他的書畫作品69件。當天夜里,富華又到北京向剛從昏迷中醒來的趙丹報喜,幾個小時以后的10月10日凌晨2時40分,趙丹帶著滿足和遺憾,放下了心中的畫筆,在人生的舞臺上謝幕……
1980年11月,“趙丹書畫遺作展覽”在中國美術館開幕;1983年,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趙丹書畫選》,茅盾先生為之題寫畫冊名;2012年9月14日,“趙丹、趙青父女畫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開幕;2015年8月25日,為紀念趙丹100周年誕辰,“丹青傳情:趙丹、趙青父女繪畫聯(lián)展”在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展出了趙丹國畫25幅,大多數(shù)都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拍攝電影期間創(chuàng)作的。
欣賞趙丹的書畫作品,不僅有他美學思想、藝術特征的相通相融、借鑒啟發(fā),還有水墨寫意對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之道的精神提升。例如趙丹在出演李白、李時珍、林則徐、魯迅等人物角色之前,首先調整自己去靠近角色,使自己由內到外地契合表現(xiàn)的人物對象。而在這個調整過程中,他認為中國書畫的水墨寫意能起到創(chuàng)作之道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啟迪作用。每次電影拍攝抵達一個新地方,也就是他寫生作畫的地方,遵照石濤“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精神,他必然將之寫生描繪成畫。趙丹先后寫生于廬山、黃山、富春江、天目山、潯陽渡頭等名山大川,將山水雄姿、寥廓意境,以及自然秀美的風光,悉數(shù)盡收畫稿之中。趙丹通過長期不懈的寫生訓練,促成了他在繪畫時高度概括的水墨寫意和準確的創(chuàng)作之道。
讓我們來欣賞趙丹的《八哥戲水圖》,這是他去世前兩年所作。
畫面上大寫意兩只八哥,一只已戲過水,立在水渚之上,一只正戲于水中,寫意鮮活,悠閑自在,很有墨韻。喙為淡墨勾寫留白,未曾著色。通身漆黑的八哥只在眼中點睛鵝黃,提亮精神。水面淡墨加稍許赭石點皴,筆墨簡練,水紋迎著水中的八哥勾寫,很有動感。整幅看上去用筆精煉,墨色痛快,有畫如其人之感。趙丹此幅《八哥戲水圖》,落名“阿丹開筆”,鈐印“趙丹”朱文,左下方押“草草不工”白文印。
老子曾說“大象無形”,為什么沒有固定的形?因為我們的思維是無形的,我們的情感是無形的、是流動的、是可變的,而且它是生生不息的東西。而客觀的東西是肯定有形的,是長寬高的,太陽就是太陽,月亮就是月亮。而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之道是從情感出發(fā)的,書畫藝術的水墨寫意都掌握在藝術家的造型手段之后。蘇東坡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庇行逓榈漠嫾叶疾幌氘嫷锰嗡?,水墨寫意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書畫家的智慧。但它不是工匠的智慧,而是中國文人筆墨的智慧。
文人水墨寫意的智慧是最獨特的,它要盡量脫離形似,用來表達自己心智,表達自己內心的另一種東西。用它來抒情,用它來達意,用它來宣泄某種情緒,甚至表達某種主張。藝術家會借用水墨寫意表達一些形外的東西,這樣的創(chuàng)作之道就是文人筆墨的發(fā)端。
存心畫中:人文情懷與韻外之詩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詩為畫增色,畫為詩印證,詩畫一致,乃是中國書畫家追求的最高之理想,也是中國書畫創(chuàng)作最高之境界。畫中表現(xiàn)出的韻外之詩是中國書畫所獨有的人文情懷,它能較好地解釋書畫意境的內涵。但是,真正優(yōu)秀的書畫意境更多地通過書畫的構思章法、色彩、形象等表現(xiàn)出來。趙丹的書畫意境表現(xiàn)的美,美在淡淡幾筆,包含無限的情思;美在寥寥墨痕,生發(fā)無邊的聯(lián)想。正是這種人文情懷才使得他的書畫作品具有了韻外之詩、畫外之情。
趙丹以其深邃的情感,將書畫藝術與人文情懷相融合。他通過描繪山川河流、林木花草等自然景觀,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贊美,同時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精湛的技法,將人文情感與自然景色相融合,給人們帶來心靈的愉悅和滿足。
書畫常常具有超越現(xiàn)實的特性,它通過藝術家的感悟和創(chuàng)造,將自然景物轉化為一種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狀態(tài)。人們在欣賞趙丹的書畫時,也會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心靈寄托,仿佛置身于書畫之間,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自由,從中領略到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懷的魅力。讓我們一起沉浸在書畫的世界中,感受靈魂的撫慰。
我們再把玩一幅趙丹的《菊黃蟹肥圖》斗方。畫上一盆菊花、兩只大閘蟹,另有一壇老酒。菊花水墨加赭石勾枝寫葉,濃墨勾葉筋和雙勾花片,花片顏色藤黃,秀姿金英,不辭晚榮,實有曹雪芹的“數(shù)去更無君傲世,看來惟有我知音”之詩意。兩只大閘蟹翻身露肚張鰲舞爪,有徐青藤的“若教紙上翻身看,應見團團董卓臍”的詩情。金代元好問有《送蟹與兄》詩云:“橫行公子本無腸,慣耐江湖十月霜。”清代畫蟹名家喻少南在其《稻蟹圖》上題詩亦云:“待到無腸供鼎鑊,黑黃滿腹未全勻?!眻D上的一壇翻倒的老酒,在向外滴落,正好滴在蟹的身上,得以讓蟹“醉舞”。畫面構圖巧妙,用筆熟練,墨色生動,灑脫之氣躍然畫上,與趙丹開朗瀟灑的性格頗為一氣。畫畢有上海著名書法家陳和均題款:“祝酒圖??窀枳砦栌裆降?,百年夢圓人未老,金甌無缺盛世好?!扁j印白文:陳和均,題款的引首處加印“神游無極”。
趙丹的書畫藝術有著強烈的人文情懷。他的書畫用墨常按古人的“潑墨”“破墨”“蘸墨”“積墨”等在內的多種用墨技藝。不管使用任何一種用墨技藝作畫,保持下筆時墨汁的“潤”度,是山水畫作畫的基本要求。正所謂“筆中用墨者巧,墨中用筆者能,墨以筆為筋骨,筆以墨為精英,筆渴時墨焦而屑,墨暈時筆化而溶”。用墨技巧對提升畫作意境的巨大作用可見一斑。比如他潑墨揮毫的《富春江上》就是著墨技藝高深表現(xiàn)畫作意境的山水畫作代表作之一。
《富春江上》是趙丹的代表作,畫作展示的是在遠景富春山,在湛藍的江水中,有幾只悠閑的扁舟緩緩從江中駛過。婦人牽著小孩走在江邊,頗有雅致遠眺江水,仿佛在這美麗的富春江上,常人無法察覺的舒適與閑澹。整幅畫動中取靜,栩栩如生。表現(xiàn)了畫家高超的藝術造詣和獨特的藝術構思。值得贊頌的是,整幅作品墨氣酣暢,淋漓醇厚,極富寫實意境。畫家通過對著墨的把握,不僅做到水墨濕潤意境幽深,更是實現(xiàn)了利用淡水墨的濃淡之別區(qū)分遠山的凹凸向背的精細技法,令人嘆為觀止。
要創(chuàng)作韻外之詩的書畫作品,僅有繪畫技巧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和生活修養(yǎng),這就是一種人文情懷。藝術要反映廣闊的生活,就必須要知識廣博、胸襟開闊,并廣泛汲取其他姐妹藝術的營養(yǎng),借鑒、活用。清代唐岱說:“畫學高深廣大,變化幽微,天時、人事、地理、物態(tài),無不備焉……胸中具有上下千古之思,腕下具有縱橫萬里之勢,立身畫外、存心畫中,潑墨揮毫,皆成天趣?!?/p>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趙丹十分注重走近大自然,大量寫生,以造化為師,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閱歷。黃賓虹大師說:“吾人唯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寫山之真,心手相印,益臻化境?!壁w丹也說過:藝術家生活不僅要廣,更重要的是深。不是浮光掠影、走馬觀花,而是要探微鉤沉、融會貫通。這樣的人文情懷,是高格調、高品位的意境。
書畫藝術不僅僅是對自然山水的描繪,更是對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和表達。趙丹通過對山水景色的塑造和構圖的設計,表達出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熱愛。同時,他的書畫也通過對人物、花草等元素的描繪,展現(xiàn)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和相互依存的關系。書畫的韻外之詩還體現(xiàn)在畫家對心境的追求和表達上。趙丹通過對書畫的塑造和筆墨的運用,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書畫中的山、水、云、霧等元素,不僅僅是自然景物的象征,更是他內心世界的投射,表達出自己對生命、人生、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同時,書畫的韻外之詩還體現(xiàn)在趙丹創(chuàng)造出的獨特藝術風格和美感上。他繪畫中的線條、色彩、光影等元素,都是他對藝術美的探索和追求。他通過對水墨的表現(xiàn),展現(xiàn)出自己的藝術才華和創(chuàng)造力。
趙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藝術才能的藝術家。他一生創(chuàng)造了許多書畫作品,取材、構思和意境自有特點,千姿百態(tài),灑脫奔放,明朗熱情,充滿活力,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受到我國書畫界的重視。
趙丹在他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塑造了一系列光輝的藝術形象,為中國戲劇和電影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
就在趙丹病重臨終前兩天,1980年10月8日《人民日報》五版頭條發(fā)表了他的短文《管得太具體,文藝沒希望》,在全國思想文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趙丹的文章發(fā)表后,許多報刊紛紛轉載,文藝界反響巨大,巴金、冰心、夏衍、陽翰笙、陳荒煤、白楊、張瑞芳等文化名流都表示支持。巴金當年10月11日在《趙丹同志》中這樣寫道:“趙丹畢竟是趙丹,他沒有默默地死去。這正是我所認識的趙丹,只有他才會講這樣的話:我就要離開人世,不怕任何的迫害了。因此他把多年來……積在心上的意見傾吐了出來?!?/p>
“大起大落有奇福,兩度囹圄發(fā)尚烏。酸甜苦辣極變化,地獄天堂索藝珠?!边@首詩是趙丹所作,它是趙丹坎坷一生的寫照,也是趙丹創(chuàng)作道路的寫照。趙丹晚年不得不獨自感嘆:“一生多蹉跎,老來復坎坷!”
趙丹不愧是一位人民藝術家,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趙丹書畫作品見封二、封三和封底。)
作者簡介:
梁天明,男,江蘇南通人,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