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不同的提問,畫出句子需要重讀的部分。
?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什么睡在松軟的泥土里?)
?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種子睡在哪里?)
?種子睡在松軟的泥土里。(種子睡在什么樣的泥土里?)
[點撥]同一個句子,強調的對象不同,需要重讀的部分也不同。如,“什么睡在松軟的泥土里?”這個問題指向“種子”,所以應重讀“種子”?!胺N子睡在哪里?”這個問題指向“泥土里”,所以應重讀“泥土里”?!胺N子睡在什么樣的泥土里?”這個問題指向“松軟”,所以應重讀“松軟”。
[積累]
★同學們在教室里認真地做作業(yè)。 (誰在教室里認真地做作業(yè)?)
★同學們在教室里認真地做作業(yè)。 (同學們在哪里認真地做作業(yè)?)
★同學們在教室里認真地做作業(yè)。 (同學們在教室里怎樣地做作業(yè)?)
二、想象,讓句子更精彩。
[點撥]反復讀給出的句子,我們會發(fā)現它們的相同之處:第一行寫景物,第二行寫景物的特點,第三行寫景物像什么。有趣的想象,讓景物更加生動形象,讓句子更加精彩。
[積累]
★柳條,嫩綠嫩綠的,像柔軟的綠絲帶。
★燈塔,又高又直,像站崗的哨兵。
★大樹,又粗又壯,好像一把巨傘。
★湖面,風平浪靜,好像一面大鏡子。
三、寫出短時間內做的幾件事。
我看見喜鵲阿姨站在窩邊,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唱歌,一會兒教他們做游戲,一會兒教他們學自己發(fā)明的拼音字母……
[點撥]這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表示喜鵲阿姨在很短的時間內做的幾件事。我們在仿寫句子時,先選定一個人物,再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寫出人物在短時間內做的幾件事即可。
[積累]
★媽媽一回到家就忙碌起來,一會兒洗菜做飯,一會兒洗衣服,一會兒打掃衛(wèi)生。
★孫悟空會七十二變,一會兒變成一棵大樹,一會兒變成一座房子,一會兒變成一只老鷹。
★我們在沙灘上玩耍,一會兒堆城堡,一會兒挖地道,一會兒追著海浪跑。
四、在對比中感受句子的不同表達。
?他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他在田邊轉來轉去。
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
[點撥]分析兩組句子可知,每組句子的后一句在動詞前加上了修飾詞。第一組的后一句加上“趕緊”一詞,體現了“他”抓緊時機,毫不拖延的狀態(tài),因為如果不趕快堵上那個窟窿,羊還會被狼叼走。第二組的后一句加上了“焦急地”,把種田人急切的心情表現了出來。
[積累]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跑到河邊,準備蹚過去。
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蹚過去。
★喜鵲弟弟一齊回答:“鵲!鵲鵲!鵲鵲鵲!”
喜鵲弟弟一齊快樂地回答:“鵲!鵲鵲!鵲鵲鵲!”
★筍芽兒鉆出地面,四處打量著這個美麗的世界。
筍芽兒鉆出地面,好奇地四處打量著這個美麗的世界。
五、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小馬連蹦帶跳地說:“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幫您做事。”
?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p>
?老師和顏悅色地說:“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p>
[點撥]提示語中表示動作或神態(tài)的詞語,可以幫助我們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第一個句子中的“連蹦帶跳”寫了小馬的動作,表現了小馬高興的心情,朗讀時語調上揚,要表現出小馬的開心。第二個句子中的“難為情”表現了小馬因為過不去河,沒有完成媽媽交代的任務而感覺不好意思,朗讀時語調要稍低,表現出小馬的不好意思。第三個句子中的“和顏悅色”描寫的是老師的神情,朗讀時要表現出親切、誠懇的語氣。
[積累]
★弟弟傷心地說:“我種的小花枯萎了”。
★姐姐興高采烈地說:“我在這次作文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妹妹不好意思地說:“是我把桌子上的那個蘋果吃了。”
★爸爸遺憾地說:“這次的實驗因這個小失誤沒有成功,真是太可惜了!”
六、比喻,讓句子的表達更生動,讓事物的特點更突出。
?那棵大楓樹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綠色太陽傘。
?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綠油油的小柏樹就像戰(zhàn)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里。
[點撥]這三個句子是分別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樣”的比喻句。第一個句子把大楓樹比作一把綠色太陽傘,表現出大楓樹樹干直、樹冠大的特點。第二個句子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突出大象耳朵大的特點。第三個句子把小柏樹比作戰(zhàn)士,表現出小柏樹筆直挺拔的特點。
[積累]
★這棵火紅的楓樹好像一個又高又大的紅色火炬。
★草地綠綠的、軟軟的,像一塊綠色地毯似的。
★樹葉隨風輕輕飄落,像無數只黃蝴蝶一樣在空中翩翩起舞。
七、結合生活體驗想象畫面,用描寫外在表現的詞來表現心情。
最后一個太陽害怕極了,慌慌張張地躲進了大海里。
[點撥]由句子的加點部分,我們可以想象最后一個太陽當時的樣子,他十分害怕被射下來,驚慌地往大海里躲。加點的詞語寫出了最后一個太陽的外在表現,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他恐懼、驚慌的心理。
[積累]
★考試鈴響了,張亮非常緊張,慌慌張張地走進了教室。
★劉明得知沒有獲獎的消息后很難過,垂頭喪氣地走進了臥室。
★麗麗高興極了,蹦蹦跳跳地奔向了媽媽的懷抱。
★看著大病痊愈后活蹦亂跳的弟弟,爸爸媽媽開心極了,歡欣鼓舞地抱著他轉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