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學、練、賽”一體化教學理念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小學排球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將學生分為小組等方式來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相互配合能力;通過讓學生參加比賽等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皩W練賽”一體化理念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優(yōu)化教學模式,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基于此,本文重點對“學練賽”一體化理念下小學體育排球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學練賽”一體化;小學體育;排球;教學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學會“十四五”教育科研規(guī)劃課題,《“學練賽”一體化理念下學校體育競賽的創(chuàng)新研究》,編號:21A06TYSZ122。
一、引言
體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身體素質、個性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排球作為一項集合力量、速度、協(xié)作等多種要素的體育項目,具有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性。近年來,“學練賽”一體化理念逐漸在體育教育領域得到重視。在小學體育排球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是當前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學練賽”一體化理念在小學體育排球教學中的實際運用進行研究,旨在為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參考,促進體育教育的發(fā)展與改進。
二、“學練賽”一體化理念下小學體育排球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發(fā)揮體育學科的育人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需要通過體育運動來獲得全面發(fā)展。排球運動是一項集運動技能、戰(zhàn)術意識和團隊合作于一體的集體球類運動項目,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培養(yǎng)學生公平競爭、團結協(xié)作、遵守規(guī)則等良好品質。將排球教學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中,符合新課標對小學體育教學提出的要求。
(二)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排球作為一項綜合性運動,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協(xié)調、團隊合作和戰(zhàn)術意識。在“學練賽”一體化理念的指導下,學生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學習排球的基本技術動作,更是通過模擬比賽情境來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
首先,通過參與學習賽事,學生能夠在模擬的比賽壓力下逐步培養(yǎng)自己的心理素質。面對對手的挑戰(zhàn)和比賽的不確定性,他們學會調節(jié)情緒、保持冷靜,從而增強應對壓力的能力。這種實戰(zhàn)經驗不僅僅是技術訓練的延伸,更是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培養(yǎng)。
其次,學生在“學練賽”中學會團隊合作與戰(zhàn)術制定。排球比賽要求隊員之間密切配合,通過實際比賽,他們能夠理解戰(zhàn)術的重要性,并在實踐中磨煉團隊默契。每個隊員的角色和責任在比賽中得到體現(xiàn),這不僅加強了個體的技術水平,也提升了團隊整體的競技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學練賽”模式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積極參與度,進而促進他們面對挑戰(zhàn)時的自信心和勝任感,全面推動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首先,通過“學練賽”,學生在模擬比賽中親身體驗到競技運動的樂趣和緊張氛圍。這種實際比賽的經歷不僅讓他們感受到勝利和失敗的真實性,還激發(fā)了他們在體育活動中的投入與熱情。比如:在排球比賽中,學生需要通過實際比拼來驗證自己的技能水平,這種經歷不僅增強了他們對運動的熱愛,還培養(yǎng)了應對挑戰(zhàn)的勇氣和毅力。
其次,參與“學練賽”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在比賽中,他們學會了尊重隊友、協(xié)作配合,共同追求團隊的勝利。這種團隊精神不僅僅體現(xiàn)在比賽中,也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促進了良好的人際關系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
三、“學練賽”一體化理念下小學體育排球教學策略
(一)課前準備
1.學習內容分析
學習內容分析是指教師在課前對將要進行的排球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明確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等。通過分析學習內容,教師可以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有效地學習指導。在開展“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的實際需求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例如:在教授基礎排球技能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素質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簡單地示范講解、小組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等。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教師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比賽,如:接力賽、對抗賽等,讓學生之間互相配合、相互協(xié)作,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同時,在比賽過程中,教師還要及時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評價和反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
2.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
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教學方法和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們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師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這種方法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例如:在教授排球技術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視頻或圖片,了解動作要領和基本技巧,然后再進行講解和示范,最后指導學生練習。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其次,教師還可以通過游戲化教學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游戲化教學法就是將學習活動與游戲相結合,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和技能。例如:在教授“傳球”技術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傳球比賽,讓兩組學生在比賽中互相傳球,并進行計時和計分。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教學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比賽意識。
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方式和內容。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為教育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工具和資源。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視頻、圖片等素材,以及使用音樂、動畫等形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例如:在教授“攔網”技術時,教師可以播放攔網的視頻或圖片,展示球員的技術動作和身體姿態(tài),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這項技術。
(二)練賽結合,提升學生排球技能
1.教師要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理念下,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fā)展需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提升體育素養(yǎng)。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排球教學融入“學、練、賽”等環(huán)節(jié)當中,并在每一節(jié)課時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當學生了解了排球的基本技能后,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排球游戲,讓學生用竹竿傳遞皮球,以此來練習排球的基本動作。同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游戲,例如:接力賽等,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其次,教師要注意引導性評價,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教師應當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以便全面、客觀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為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提供依據(jù)。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剛接觸排球,所以掌握排球的基本技術比較困難。此時,教師需要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如:過程評價、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小組評價等,從而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例如:在“學”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機錄像,然后將視頻上傳到班級群里,這樣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其他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加深他們對排球知識的理解。
2.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排球比賽
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理念下,教師應注重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一是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分組訓練,讓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排球動作。例如:教師可以將四至五年級的學生分為一組進行練習。具體操作時,可以讓學生輪流站到球網前面,然后用一根竹竿傳遞排球。同時,也可以給每組成員規(guī)定傳球次數(shù),如果沒有完成相應的傳球任務,就會被淘汰出局。另外,教師還可以邀請學校中排球打得好的學生參與進來,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yǎng)出他們對排球運動的興趣。二是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新,并在比賽中引導他們自主思考。例如:在體育課上,教師正在帶領二年級班級的學生學習“墊球”這個動作,但是部分學生在做動作的時候總是很不規(guī)范,并且經常出現(xiàn)接不住球的現(xiàn)象。對此,教師便采用了“練賽結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首先,教師讓每個學生都拿著球站在網前,然后開始練習墊球。之后,教師又隨機挑選了一個學生,并讓他在四個學生中間來回傳球。由于這個學生本身就比較擅長打排球,所以很快就掌握了這項技能。最后,教師再讓其他三個學生繼續(xù)練習,直到他們完全掌握了墊球的技巧為止。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求這位同學帶著其他兩位同學一起練習。經過這樣一輪輪的訓練后,這位同學已經能夠熟練地將球傳給其他三位同學了。接下來,便開始正式的比賽,而這位同學則成了隊中的主力隊員。由此可見,通過“練賽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單個學生的排球技能,還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賽中實踐,培養(yǎng)競爭意識和實踐能力
競賽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目的是檢驗學生所學知識技能。競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排球運動的熱愛,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等。如:在小學四年級排球教學中,新課標要求學生要學會接發(fā)球動作。教師首先通過視頻來展示接球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觀看自己的示范動作,并進行模仿練習。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賽錄像,讓他們了解如何在比賽中使用不同的接發(fā)球技術,從而使學生更加清晰地掌握接發(fā)球動作的要點和技巧。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排球小能手”活動,每個小組選派一名隊員上場參加。比賽時,教師扮演裁判角色,其他同學充當觀眾,以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如:在“排球小能手”活動中,教師將班級分為兩個隊伍,其中一個隊伍由一位男老師和三位女同學組成;另一個隊伍則由一名男老師和三位女同學組成。在比賽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規(guī)則:比賽共分為兩局,每局20分鐘,雙方交替進攻,每次進攻可以選擇扣球或傳球。比賽開始后,兩支隊伍都積極投入到比賽中,隊員們分工明確,相互協(xié)作,努力爭取每一分。隨著比賽的不斷推進,雙方比分逐漸接近,現(xiàn)場氣氛越來越緊張。在關鍵時刻,男老師表現(xiàn)出色,憑借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球技,連續(xù)得分,幫助隊伍贏得了勝利。隨后,學生們紛紛為男老師鼓掌歡呼。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排球運動帶來的樂趣,還能從男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比如:他的經驗、技術、策略等。
(四)課后總結,鞏固教學成果
在排球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目偨Y。針對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總結,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出評價,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學習排球的信心。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及時改正,不斷提高自己的排球技能。例如:某小學教師在教授“墊球”課時,要求學生掌握正確的墊球動作,并通過分組比賽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比賽結束后,教師讓各組成員輪流上臺分享比賽中的體會和感受,討論自己在墊球時遇到的困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也是他們性格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小學生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綜合素質,促進身心健康成長。小學體育排球教學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教學活動,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先進的教學理念,還需要教師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并通過參與排球比賽來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汪海軍,孫姝婷.“學練賽”教學模式下排球的振興與發(fā)展——以舒城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本部為例[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集——書面交流(學校體育分會).天津體育學院;,2023:2.
[2]郜朋.體育游戲在小學排球墊球教學與訓練中的應用[C]//中國陶行知研究會.2023年第四屆生活教育學術論壇論文集.南京市金陵小學(仙林湖校區(qū));,2023:3.
[3]張?zhí)旌?小學體育課堂中排球訓練技巧的教學實踐[J].新體育,2023,(04):93-95.
[4]羅財煜.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排球運動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教師,2024,(12):81-83.
[5]劉燕,唐德艾.小學排球趣味性教學方法設計探析[J].體育視野,2024,(0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