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濰縣樂道院暨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在和平廣場仰望象征勝利和友誼的銅鑄雕塑紀念碑,79年前發(fā)生在這里的一幕,如一部黑白老電影般映入眼簾。
1945年8月17日,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獲得解放。在得知重獲自由的那一刻,難友們歡呼雀躍、歡欣鼓舞,他們或抱拳、或揮舞手臂、或互相握手,姿態(tài)各異卻表達著同樣的心情。當年的這一幕如今已被制作成《勝利·友誼》雕塑,讓駐足之人得以體會和平的來之不易。
和平是人們共同的祈愿,然而,和平之光有時也會變得黯淡。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一座苦難、黑暗之地,在獲得解放之前,日本侵略者在這里關(guān)押了來自25個國家的2000多名西方僑民,包括327名兒童以及許多當時的社會知名人士,如奧運冠軍埃里克·利迪爾、華北神學院院長赫士、齊魯大學教務(wù)長德位思,還有后來擔任美國駐華大使的恒安石等。
在鐵絲網(wǎng)、高大圍墻、角樓和探照燈的包圍下,他們失去了自由,被強迫勞動,甚至遭受非人虐待,至少31人死亡。盡管身處黑暗,人性之光仍在閃耀。周邊許多村民冒著生命危險,突破日軍封鎖,為被關(guān)押僑民傳遞消息,提供食品、藥品援助,而被關(guān)押僑民則自愿以身上的手表、首飾等回報村民。
這段艱難的歲月,成了幸存者揮之不去的記憶。在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解放后的幾十年里,幸存者多次到濰坊故地重游,并對幫助過他們的中國人表示感謝。9歲時被關(guān)押在集中營的戴愛美后來成為美國議員,2005年8月17日,她專程到濰坊參加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解放60周年紀念活動。在演講中,她深情地說:“在這個一度充滿絕望的地方,我看見英雄們播下希望?!?/p>
曾經(jīng)的苦難之地,如今已成為和平的坐標。濰縣樂道院暨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承載著中國人民與西方僑民深厚情誼的記憶,傳遞著國際主義、人道主義、和平主義的精神內(nèi)涵,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愈發(fā)凸顯。
因為曾經(jīng)的傷痛記憶,濰坊人民更加珍視和平。他們對濰縣樂道院暨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坊子德日建筑群等富含和平因素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進行合理保護利用,發(fā)揮它們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為國際和平城市的創(chuàng)建做好了鋪墊。
2021年2月3日,在那個見證榮耀的日子,一座城市沸騰了。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主席弗雷德·阿門特宣布濰坊成為國際和平城市的消息傳來,市民們奔走相告,慶祝濰坊城市發(fā)展史上這一里程碑式的時刻。
國際和平城市,是以和平為城市發(fā)展理念,融合歷史、記憶、遺跡中的和平元素,通過和平維護、和平創(chuàng)建、和平構(gòu)建的途徑,全面提升城市發(fā)展并推動國際和平的一種城市形態(tài)。
濰坊矢志創(chuàng)建國際和平城市,歷經(jīng)了30年的積淀和努力。早在上世紀90年代,濰坊就已開始了國際和平城市的創(chuàng)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2017年,南京成功創(chuàng)建為中國首座國際和平城市,這為濰坊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jīng)驗。2019年,濰坊開啟了新一輪國際和平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
2019年9—10月,濰縣樂道院暨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先后獲評“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榮譽稱號,這為濰坊國際和平城市的創(chuàng)建筑牢了基礎(chǔ)、鼓舞了信心。2020年9月3日,樂道院濰縣集中營博物館(后更名為“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開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被關(guān)押在集中營的外國僑民幸存者及其家屬紛紛送上祝福,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各級媒體進行了廣泛宣傳報道,社會反響強烈。
根據(jù)國際和平城市創(chuàng)建要求,濰坊國際和平城市創(chuàng)建團隊組織開展了和平場館建設(shè)、學術(shù)研究、文物征集、檔案整理、和平教育等系列活動。為充實博物館展覽陳列資料,創(chuàng)建團隊于2020年末隆冬時節(jié)冒著嚴寒,先后奔赴成都、貴陽、南京等地收集相關(guān)文物史料。一個個閃亮的瞬間,逐漸組成了濰坊和平之城的夢想拼圖。
在濰坊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和市文旅局的組織領(lǐng)導(dǎo)下,創(chuàng)建團隊以長跑的堅韌、短跑的姿態(tài)、沖刺的速度,終于在800多天的不懈付出、1000多場和平活動的精心籌備開展后,如愿加入了國際和平城市的大家庭。
作為濰坊申辦國際和平城市的發(fā)起人、領(lǐng)導(dǎo)人,濰坊市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吉樹春感慨良多。他表示,國際和平城市是濰坊開放包容、融合共生城市品格的生動寫照,是近千萬熱愛和平的濰坊人向世界發(fā)出的和平愿景,是踐行共同構(gòu)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完美答卷。
成為國際和平城市以來,濰坊以傳播和平文化為己任,將“和平”作為城市發(fā)展理念,在和平資源保護利用、和平教育研究、和平建設(shè)合作、和平傳播等方面深耕細作,實現(xiàn)多維度和平項目創(chuàng)建。
作為創(chuàng)建國際和平城市的重要載體,濰縣樂道院暨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蘊含著豐富的和平元素。為打造和平文化傳播新高地,濰坊在這里開展了一系列文物建筑修繕保護、社教宣傳、文物征集、歷史研究和景區(qū)提升工作,并深入挖掘其他富含和平元素的近現(xiàn)代歷史文化遺產(chǎn),講好和平濰坊的故事。
中共濰坊市委書記劉運表示,創(chuàng)建為國際和平城市以來,濰坊全面、系統(tǒng)、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適應(yīng)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用好和平城市這一國際名片,向社會、向世界、向全人類呼喚和平,播撒和平種子,貢獻和平力量,叫響“和平城市讓濰坊更好”。
對內(nèi),讓和平教育進學校、進企業(yè)、進社區(qū),對外,到華盛頓華人博物館進行和平宣傳,呼吁更多的人熱愛和平事業(yè)、爭當和平使者;通過加強與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英國考文垂大學等知名高校及國際友城的交流合作,匯聚起促進和平發(fā)展的共識與力量;出版《樂道滄桑》、發(fā)行影視作品等,多渠道、立體化宣傳和平文化,講好濰坊故事,提升國際和平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濰坊用積極行動詮釋著和平之城那份沉甸甸的責任。
“三年來,濰坊國際和平城市建設(shè)成果豐碩,作為國際和平城市協(xié)會會長和理事會主席,我非常感謝濰坊市和濰坊人民的積極努力。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建和平與繁榮?!痹跒H坊獲評“國際和平城市”三周年紀念活動上,弗雷德·阿門特通過視頻致辭,對濰坊所做的努力給予充分肯定。
國際和平城市建設(sh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未來,濰坊將繼續(xù)以和平之名,持續(xù)擦亮國際和平城市這一名片,充分發(fā)揮其橋梁、紐帶、平臺的作用,全面提升城市發(fā)展,把和平愿景傳遞到世界各地,為和平事業(yè)貢獻濰坊力量。
編輯/郭曉娟
Head for Peace Together
Weifang is a city with a peace gene, where the seed of peace took root, sprouted, came into leaf, bloomed, and yielded the fruit of the international city of peace. Longing for peace, the people of Weifang deem this honor as a treasure, and always cherish the fruit of peace.
On August 17, 1945, the Weihsien Concentration Camp was liberated. When knowing that they regained freedom, camp survivors jumped for joy. They held their fists, or waved their arms, or shook hands, expressing the same moon with different gestures. Now, the scene has been made into the relief sculpture Victory & Friendship, enabling visitors to be aware of the hard-earned peace.
On February 3, 2021, after hearing the news that Weifang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city of peace, citizens went around spreading the news in celebration of the monumental moment in the city development history of Weifang. With 30 years of accumulation and efforts, Weifang has been unswervingly committed to building itself into an international city of peace.
Since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city of peace, Weifang has made it a mission to spread the culture of peace, seen “peace” as its city development philosophy, and gone deep into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eace resources, peace education research, peace building cooperation, peace communication, among others, to realize the cre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peace project.
The building of an international city of peace has a start, but no end. In the future, Weifang will continue to polish the name card of international city of peace in the name of peace, give full play to its role as a bridge, a bond and a platform, fully promote city development, spread the vision of peace to all parts of the world, and make its contribution to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