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寫作任務。
《微弱的光亮》中大姐說:“哪怕微弱得只有丁點的光亮,連起來,就能照亮人前行?!薄斑B起來”很有力量:水珠連起來,水滴石穿,可以看見久久為功的力量;星星連起來,照亮夜空,可以看見聚少成多的力量;心與心連起來,凝心聚力,可以看見團結合作的力量……
請以“連起來”為題目,寫一篇作文。
【名師題解】
首先分析標題信息,明確導語的重點,即“連起來”“有力量”。“連起來”本意為物與物之間因相連而產生更大的力量,可引申為點滴力量的匯聚,小事的堅持不懈,團隊的互助協(xié)作等。由此可知,“連起來”的可以是實物,如水珠、星星等具體事物;或是某物與人的相連,一座獎杯連接起一個團隊的奮力拼搏,一個老物件連接起家風的傳承;或是文學作品與人的相連,書中的故事或傳遞的精神打動人心,代代相傳?!斑B起來”的還可以是“虛物”,比如,一個夢想連接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奔赴,一句話連接起了幡然醒悟的成長歷程……這些相連的力量,也引導我們思考生活中的成長、積累、合作與共享等話題。
明確了導語與標題的核心立意,我們便可以把握文章的寫作方向。既可以從個體的微觀角度考慮,如一點一滴地去做某件事情,無論遇到何種險阻,均不放棄,將每一次的努力“連起來”,逐步進階到更高的水平,最終達成理想的目標,展現自我成長的歷程與人生的積極轉變,突出堅持、積累的力量;也可從個體的宏觀角度出發(fā),將個人與國家、社會相關聯(lián),如鄰里互助、公益捐贈、環(huán)境保護、文化傳承(如繪畫、戲曲、雕刻等)等,體現個人的理想追求、價值實現,彰顯微力量凝聚的不凡作用等;還可從社會的宏觀角度出發(fā),關注全球海洋環(huán)境的保護、衛(wèi)星研發(fā)與發(fā)射、國際和平的共同維護等,凸顯凝心聚力的合作力量。
【高分例文一】
連起來
文|劉國浩
在這個廣闊的世界里,有許多感人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它們像一條條無形的線,將人與人之間的愛和關懷連接起來,溫暖著這個世界。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學校為了幫助村里的留守貧困學生,特意在廣場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捐書活動。作為一名初中生,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責任與使命,因此懷著一顆感恩與奉獻的心,帶著心愛的書籍,踴躍參加了這次活動。
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工作人員已經擺好了一排排整齊的書桌,桌上鋪著彩色的桌布,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書箱。每個書箱上都貼著醒目的標簽,標注著書目類別和適讀人群。我穿梭在人群中,看著大家精心準備的書籍:它們或是寓教于樂的童話故事,或是充滿知識的科普讀物,還有一些則是上學必讀的經典名著。每一本書,都像是一份珍貴的寶貝。看著大家精心的準備,我也小心翼翼地將帶來的書整齊地碼放在桌子上,靜靜地等待著新主人的到來。
不一會兒,一位身著樸素的小女孩走了過來。只見她眼神中透露出對書籍的渴望,眼睛緊緊地盯著我身邊桌子上的那本《綠山墻的安妮》,那副驚奇而又害羞的樣子使我有些心疼。我微笑著走上前,把這本書遞向她。她有些驚訝地看向我,見我如此真誠,便把書接過來緊緊地抱在懷里,滿眼都是驚喜與感激。我蹲下身子,與她平視著,并溫和地告訴她:“這本書里有一個和你一樣純真愛笑的小姑娘,她一定會帶給你很多快樂。”她點了點頭,并用略帶稚氣的語氣感謝著我,然后緊緊地把書拿在手里,不斷地翻閱著,仿佛收獲了一份珍貴的禮物??粗鋹偟纳袂?,我也倍感幸福。這一刻,我與她因一本書而相遇、相識,心與心也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孩子和家長來到了捐書現場。每當看到有人慷慨地捐贈書籍,或是得到捐贈的孩童流露出幸福的表情時,我的心中便充滿了溫暖和希望。我知道,這些書不僅僅是紙張和墨水的結合體,它們更是知識的共享體,是愛的傳遞者。
眾人拾柴火焰高,愛心捐助匯暖流。這“連起來”的力量,讓書香四溢,讓溫暖傳遞。
【高分例文二】
連起來
文|段欣彤
朝代更替,一卷卷歷史的書軸,將華夏五千年的文明連起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别嵉脑鹿?,將一代代游子的鄉(xiāng)愁連起來;我落筆于釅白的宣紙,將梅遒勁的枝干連起,同時也連起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之光。
“筆尖輕點,細線勾勒,遒勁的枝干便會從白紙上‘長出來’,栩栩如生?!蔽彝蠋煯嫷摹赌穲D》入了迷,想要畫出一棵墨梅的心開始蠢蠢欲動。于是我拿起筆來,初次嘗試,筆隨心動,隨意挑了一個位置便開始下筆,蘸取飽滿的墨汁,照葫蘆畫瓢般畫上彎彎曲曲的枝干,在交錯的位置挑出枝丫來,最后描上花瓣。心中卻不懂得如何調整結構與形態(tài),我只能隨意描摹。慢慢地,瘋長的枝丫遍布了整張宣紙,直到畫不開后,我才無奈地收起筆。
老師看后微笑著搖搖頭,耐心地告訴我:“中國畫講究形態(tài)美,畫梅要注意它的枝條彎曲,同時又不能失去其傲立霜雪的堅韌,你只有讀懂了梅,才能畫出它的美來。”面對突如其來的否定,我的斗志減半,但自尊心作祟,我最終還是決定重畫一幅完美的畫給老師看。
回到家,我開始用心翻閱中國歷朝歷代的繪畫作品集,從中汲取各種繪畫的技巧。幾天后,我找出一張紙,按照老師之前的教導,先用鉛筆點出大致留白的位置,然后取來毛筆輕輕蘸墨,輕壓筆尖于硯臺內壁,將多余的墨汁濾出,然后開始提筆創(chuàng)作。我用心尋找著感覺,輕挑慢捻地將梅花從主干分支,剛生出的枝丫在燈光的映射下透著未干的墨色,灰白相映,甚為雅致??粗@幅還未完成的作品,我的心中有股熱流在慢慢涌動,只因梅的枝丫早已在心中有序地緩慢生長,同時還將五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一一連結于胸膛。
沉下心后,我仔細斟酌著每一次下筆,漸漸地,宣紙上的墨梅枝丫不再雜亂無章。時間匆忙走過,不留痕跡。我屏息凝神,將最后一根枝條畫成,筆尖連起的不僅僅是一幅畫卷,更是中華文化獨有的浪漫——一棵枝干曲折有型的墨梅昂首屹立于風雪中,它“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那堅強又美麗的身影令無數人動容。
終于,在將畫拿給老師看后,老師滿意點點頭。
或許人生就是一幅畫卷,總會留下幾處遺憾,但這又何妨?只要心懷希望,定會將遺憾連起,化為清雋動人的畫作,在波折的漣漪中,昂首前行,書寫盛世之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