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應用序貫評估病情的作用。方法:將高淳人民醫(yī)院自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1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納入研究。根據(jù)干預手段不同分為實驗組(n=41)和參照組(n=40)。參照組給予基礎護理,實驗組加用序貫評估病情干預。比較兩組的臨床數(shù)據(jù)。結果:實驗組的相關臨床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救治效果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結論:序貫評估病情能夠改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提高救治效果。
【關鍵詞】序貫評估病情;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相關臨床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救治效果
The impact of sequential evaluation of the condition on the efficiency of pre-hospital first aid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XING Dap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Nanjing Gaochun People’s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1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sequential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Methods:Eighty-one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dmitted to Gaochun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3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41)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n=40)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given basic care,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sequential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intervention.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relevant clinical indicators,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Conclusion:Sequential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can improve relevant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improve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Sequential assessment of the conditi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Relevant clinical indicators;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Treatment effect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最為多見的腦血管疾病,是指腦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環(huán)異常、腦組織缺血壞死。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病情發(fā)展快,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而且幸存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常表現(xiàn)為偏癱、吞咽障礙、語言障礙等[1-2]。多數(shù)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需要較長時間進行康復,而且康復效果多數(shù)無法達到預期。有大量研究顯示,盡快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診治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預后,降低死亡率和并發(fā)癥率。但是,在實際臨床中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診治效果較差,需要進行層層篩查,影響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序貫評估病情為急診評估疾病的新型方法,能夠動態(tài)、高效地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病情評估,并給予相應處理措施,在急診中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3-4]。但是,序貫評估病情干預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報道相對少見,具有的干預效果有待進一步分析。有鑒于此,本文特研究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應用序貫評估病情對改善其急救效率及臨床結局的作用。
1.1 基礎資料
將高淳人民醫(yī)院自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1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納入研究。根據(jù)干預手段不同分為實驗組(n=41)和參照組(n=40)。實驗組男女之比為22:19;年齡50~70歲,均值為(59.48±3.57)歲。參照組男女之比為18:22;年齡51~70歲,均值為(59.57±3.65)歲。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不大(P>0.05)。研究征得高淳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5];發(fā)病至入院時間≤3h;臨床資料完整;自愿參與研究。
排除標準:卒中史;精神障礙;癲癇;嚴重臟器功能障礙;慢性疾病急性發(fā)作期。
1.2 方法
參照組:基礎護理?;颊呷朐汉蟊O(jiān)測生命體征,并開放靜脈通道,給予吸氧。轉運至急救室進行病情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果開展后續(xù)治療。
實驗組:加用序貫評估病情干預。與患者家屬進行電話溝通,初步確認患者病情,并指導家屬進行簡單急救處理的方法。120在接到電話后3min內(nèi)出發(fā)。并不斷通過電話詢問具體情況。如懷疑患者為急性腦血管病變,告知不要移動患者,讓患者保持平臥,并開窗通風,保持呼吸通暢。在120醫(yī)護人員達到現(xiàn)場后確認患者的病情,如患者存在意識昏迷時立刻將其頭部偏向一側,并馬上清理呼吸道。能自主呼吸的患者進行吸氧;無法自主呼吸的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并開放靜脈通道。如患者存在顱內(nèi)壓升高時立刻給予甘露醇降壓?;颊卟∏槌醪椒€(wěn)定后將患者轉移至救護車,并與醫(yī)院進行溝通,說明患者的具體情況及進行的各項檢查和處置方法。醫(yī)院??漆t(yī)生進行會診。提前開放靜脈通道,并進行增強CT檢查并告知溶栓室準備,確認病情后立刻對患者進行阿替普酶溶栓。溶栓后將患者轉運至病房內(nèi)對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發(fā)生異常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相關臨床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和救治效果。
1.3.1 相關臨床指標
比較兩組急救前評估時間、撥打120至治療時間、醫(yī)院反應時間及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GOS評分1~5分,分數(shù)和預后情況呈正相關。
1.3.2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比較兩組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包括中樞性高熱、肺部感染、肝腎功能異常。
1.3.3 救治效果
于患者入院時和治療半年后給予改良致殘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進行測評,量表0~7分,分數(shù)和預后情況呈負相關。本次研究將救治效果分為顯效(MRS評分減少>3分)、有效(MRS評分減少2~3分)及無效(MRS減少≤1分)??傆行?(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相關臨床指標比較
實驗組相關臨床指標優(yōu)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救治效果比較
實驗組救治效果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3。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差,致殘致死率高,是當前重要的社會公共衛(wèi)生問題。該疾病的治療黃金時間一般為發(fā)病后3~4.5h,在此時間內(nèi)患者救治效果明顯較高[6-7]。但是,多數(shù)患者早期自覺癥狀輕微而忽視,導致錯過治療最佳時間。同時,醫(yī)院方面?zhèn)鹘y(tǒng)的診療救治體系較為落后,導致延誤了很多時間,使患者預后情況進一步降低。有鑒于此,本文特研究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應用序貫評估病情的作用。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組的相關臨床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救治效果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提示序貫評估病情能夠縮短救治時間,改善患者的預后。分析原因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情況欠佳的主要原因為發(fā)病至治療時間較長,醫(yī)院響應速度不足等[8-9]。而序貫評估病情能夠對患者的疾病情況進行動態(tài)觀察和評估,可以將更多的簡單檢查手段和支持方法應用于入院前階段,有助于縮短患者入院后的檢查和處理時 間[10-11]。而且開放綠色通道也能夠避免繁瑣的掛號、排隊等流程,縮短患者的檢查時間,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院前急救效率。而且,在120車上反復與醫(yī)院方面交流、溝通患者的情況,可以增加醫(yī)院方面對患者的了解,能夠提前準備好一應事物,縮短救治時間[12-14]。而且,腦梗死時間長,腦組織缺氧壞死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預后較差的主要原因,而通過縮短相應的準備時間和救治時間,能夠避免患者出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利于降低患者的治療難度,提高救治效果。
綜上所述,序貫評估病情能夠改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救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彥昌,李小剛,韓芳.替羅非班序貫雙抗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效果評價[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23,45(8):1461-1463.
[2] 穆昭威,張晶毓,馬騰,等.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和序貫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2,20(12):2135-2145.
[3] 李振華,楊清成,張建剛,等.尿激酶溶栓后序貫應用注射用丹參多酚酸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藥物評價研究,2021,44(11):2469-2474.
[4] 代敏慧,祝凱,張鈺華,等.丁苯酞序貫治療對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3,20(20):2963-2968.
[5] 中國老年醫(yī)學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卒中學組,中國卒中學會急救醫(yī)學分會.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中國專家共識(2018)[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8,38(7):557-564.
[6] 劉晨,井國防,王寧,等.救護車轉運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溶栓治療預后的影響[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23,32(11):1490-1495.
[7] 田鋒平,箭紅瑜,劉凱凱,等.院前-急診聯(lián)動模式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首次醫(yī)療接觸-溶栓時間的影響[J].心腦血管病防治,2023,23(7):41-43.
[8] 沈藍,鄭江麗,張杰清,等.MEWS、GCS在院前評價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中的應用[J].重慶醫(yī)學,2021,50(19):3307-3309,3313.
[9] 張小曦,周一漢,李群,等.我國三級甲等醫(yī)院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院前預警與院內(nèi)綠色通道流程管理現(xiàn)況調(diào)查[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22,43(1):15-22.
[10] 李金香,陳海燕,劉紹芳,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急診急救中國專家共識臨床實施效果研究[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22,25(4):445-448.
[11] 于善文,馬春野,孫大鵬,等.七種腦卒中篩查量表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大血管閉塞的預測價值[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21,23(11):1137-1140.
[12] 趙揚,袁宇鳳,顏源均,等.院前EMS對AIS患者發(fā)病-溶栓時間及溶栓療效的影響[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21,36(6):762-765.
[13] 張小蘭,冉曄,霍云云,等.移動卒中單元應用現(xiàn)狀及對我國護士培養(yǎng)的啟發(fā)[J].中華護理雜志,2022, 57(11):1396-1400.
[14] 陳秋蘭,付立平,宋曉,等.院前院內(nèi)一體化管理對降低AIS患者誤吸及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的效果[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22,21(8):78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