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訪時,兩位小學生指著朝我們走來的薛建斌,開心地向我介紹:“那是教我們學習機器人的老師,我們都管他叫機器人薛老師?!?/p>
薛建斌小時候特別喜歡搗鼓東西,搭積木、拆錄音機,甚至連電視機都拆過。拆完之后開始組裝,常常有很多零件裝不上去,有時所有零件都裝上了,但設備也打不開了,為這沒少挨罵。
上小學時,他就讀于實驗班,經(jīng)常給同年級的小伙伴講題。用白粉筆在小黑板上寫著解題過程,薛建斌很享受當“小老師”的過程。
長大后,薛建斌選擇了黑龍江農(nóng)墾師范學校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后留在城里的學校。有一天,他帶領學生去郊游時,看到一個農(nóng)村的孩子在嘗試放風箏,但他缺少放風箏的技巧,風箏總是忽上忽下再落到地上。這個情境深深地觸動了薛建斌。他說:“我是農(nóng)村走出來的孩子,要是能幫助更多的農(nóng)村孩子改變命運,走出偏遠的鄉(xiāng)村,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那該有多好。”他和這個孩子一起把這只五彩斑斕的風箏高高放起,笑聲在田野中久久回蕩。之后,他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xiāng)任教。
回到農(nóng)場時,因為農(nóng)場教育改革,沒有空余編制,薛建斌成了一名鄉(xiāng)村代課教師,工資待遇低、不能晉升中級職稱、工作前景暗淡,2005年時工資只有350元。2008年薛建斌的孩子出生了。孩子的身體狀況不太好,三歲時扁桃體發(fā)炎,在哈爾濱做了手術。那時候薛建斌拿不出做手術的錢,在父母和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才讓孩子做上手術。做完手術那一刻,薛建斌哭了。一個離開教師崗位的念頭一閃而過,教師收入太少了,真是愧對家人和孩子。但很快他又捫心自問:“我想當逃兵嗎?從小立志當教師的夢想就這樣結束了嗎?”強烈的職業(yè)光榮感和使命感,讓他繼續(xù)留在鄉(xiāng)村教師的崗位上。
他的同事劉老師是一位老班主任。當時學校對信息技術這門課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使用電子白板。劉老師因為年齡比較大,身體不太好,在使用電子白板的過程中,操作得有些急,一下暈倒在講臺上。薛建斌說:“當?shù)弥獎⒗蠋熒眢w有些吃不消時,我毅然決然地把這個班接下來。我也就從信息技術教師兼政教主任,又多了一項班主任的工作?!?/p>
薛建斌記得有一個學生迷戀手機,還偷偷把手機帶到學校。當學校要求暫時保管手機的時候,這個孩子就拿頭撞墻,怎么勸他都不行。薛建斌先讓他緩一緩,半個小時后才和孩子聊天:“你拿手機干什么呀?”孩子說:“拿手機玩游戲?!薄巴鎯河螒蚰隳芡孢^我嗎?有本事咱倆比一比!”然后薛建斌就跟他玩了一把游戲。薛建斌贏了。孩子非常欽佩:“老師,你為什么這么厲害?”
“你知道我是教什么專業(yè)的老師嗎?”
“不就是信息技術嗎?你有什么特別強的地方嗎?”
“孩子,信息技術老師研究的是編程,你玩的這些游戲我都研究過了,你能玩兒過我嘛!”
薛建斌自豪地說:“從此這個孩子就服了我。從那時起,他就跟著我一起練機器人,最后這個孩子在省里拿了機器人超級軌跡賽一等獎?!?/p>
說起機器人學習,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
家長擔心孩子天天練機器人,把時間都荒廢了,耽誤主科課程。但是慢慢地家長發(fā)現(xiàn)通過學習人工智能,孩子們的成績提高了,家長也轉變了態(tài)度。當孩子們拿機器人回家做任務展示時,家長都非常吃驚。有的孩子做智能風扇、有的孩子做智能路燈、有的孩子做智能掃地機……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一個普通農(nóng)村孩子,能把這些設備制作出來。越來越多的家長理解了薛老師的良苦用心,大家自發(fā)組織起來,輪流承擔起接送孩子的任務。平時機器人練習結束后,家長會幫忙把孩子們分別送到各自家里。大家約定好,等孩子把家里的廚房燈打開,就表明孩子安全到家了,送孩子的家長再離開。有時候孩子們會參加一些中俄互訪的活動,家長們都爭著出車送孩子們去縣里。當看到孩子和俄羅斯小朋友在一塊兒開展人工智能活動時,坐在一旁的家長開心地笑了。
有同事說:“剛開始做機器人活動的時候,沒有經(jīng)費支持,薛建斌又出錢又出力。那時候覺得這個老師也就是憑著興趣弄著玩兒。比賽都是他自己聯(lián)系,再領著學生去參賽。沒兩年,國家在機器人這方面就開始大力推廣。薛建斌的眼光還是很超前的?!?/p>
2019年薛建斌參加黑龍江省信息化教師培訓。在培訓中,他接觸到人工智能的知識。他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的孩子心里根本就沒有人工智能這種概念,有些連智能手機都不會用。培訓結束后,他帶回來一套器材,通過這套器材薛建斌領著幾個孩子成立人工智能創(chuàng)客實驗室,開始嘗試授課和訓練。2019年4月,薛建斌第一次帶領學生參加雙鴨山市的比賽,竟拿下了小學組冠軍。從那時起,更多的孩子加入到創(chuàng)客實驗室中,薛建斌和學生又陸續(xù)參加了省級比賽和國家級比賽。
2020年,薛老師遇到了瓶頸期———孩子們參加比賽獲不上獎了,從比賽現(xiàn)場都是哭著出來的。作為指導教師的薛建斌心中很不是滋味。他說:“雖然遇到了瓶頸期,就算得零分,我們也沒有遺憾。能站在省賽的賽場上,孩子們就是成功的。我和孩子們互相鼓勵、打氣。在接下來的暑假和寒假期間,孩子們在家訓練,我在線上指導。孩子們通過努力,又一次站到了省賽的冠軍領獎臺上。”薛建斌感慨:“首先我要感謝自己,當時遇到瓶頸期的時候,自己能堅持下來,沒有放棄。那時我把自己的工資,還有家長對我的資助全部投入到了創(chuàng)客實驗室當中,如果當時我放棄了,也就沒有現(xiàn)在的創(chuàng)客實驗室。”
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希望工程、公益組織捐給薛建斌1萬多元。還有一些公益組織捐助了機器人設備。他把這筆錢和設備部投入到學校的人工智能創(chuàng)客實驗室的建設當中。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是比較迅速的,機器淘汰的速度比較快,投入經(jīng)費比較大。薛建斌努力爭取多方支持。但目前還有3萬元的缺口,包括學生訓練用的3套人工智能套裝,大約2萬元,學生用來訓練和操作的道具大約需要1萬元。薛老師沒有氣餒,仍在千方百計尋求資助。
薛建斌推廣的人工智能課程采用“3+2+1”模式,從教學組織、教學實踐、教學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詳盡安排,形成了系統(tǒng)完善的推進落實工作機制,著力提升人工智能育人工作效能?!?+2+1”模式即每周開展3節(jié)人工智能課程(1節(jié)人工智能基礎課,2節(jié)人工智能創(chuàng)客小組活動課程),每個學年開展2次人工智能作品展示活動,每個學期至少參加1次省、市人工智能相關比賽。
除此以外,還有N節(jié)學生操縱課。創(chuàng)客實驗室的大門永遠向學生敞開。大門鑰匙就放在門頂上,只要孩子有時間,就能自行訓練,自己就可以完成一些任務。
2023年是令人難忘的一年。薛建斌帶領十名人工智能創(chuàng)客實驗室的學生參加了2023年全國師生信息素養(yǎng)提升實踐活動(第二十四屆學生活動)黑龍江賽區(qū)的比賽。學生們很給力,發(fā)揮出平時訓練的水平。比賽結束后,學生和家長們紛紛上前致謝。
隨后,學校人工智能創(chuàng)客實驗室被評為中國科協(xié)最具特色工作室、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后備人才培育工程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養(yǎng)測評共建示范校、黑龍江省科協(xié)機器人科技教育先進示范學校、雙鴨山市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一所鄉(xiāng)村學校的人工智能創(chuàng)客實驗項目的開展,將教育賦予科學智能高度,讓數(shù)據(jù)會說話,讓科技有溫度。
隨著教育部印發(fā)《義務教育課程方facd58b8b00442e63112432dacc00d0ab7f843cb497eb7b0224e13f5858cfc12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薛建斌也從一名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轉變成信息科技教師。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標以新課改的宏觀理念引進了新模式、新觀念,薛建斌自覺深入學習研究信息科技課程標準,每天保證30分鐘的新課標學習。同時,他還立足新課標,與教導處工作實際相結合,帶領全體教師構建科學、高效的優(yōu)質課堂,探索新思維,推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和育人質量,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篤行致遠。
用愛浸潤學子的心靈,用赤誠彰顯師德的大愛。這些年來,薛建斌個人資助學校困難學生12000余元,為學校功能室捐助物資10000元。薛建斌積極聯(lián)系公益組織為學校捐贈價值10000元的正版圖書,爭取中國科協(xié)、騰訊未來教室、壹基金為學校捐助實驗設備15套,申請公益項目為學校捐助21臺筆記本電腦。薛建斌指導農(nóng)村學校人工智能創(chuàng)客實驗學生,在國家級人工智能比賽中10人次獲獎,在省級學生信息素養(yǎng)比賽中38人次獲獎,在市級人工智能比賽中33人次獲獎。
“選擇教育青春無悔,熱愛教育初心不改,獻身教育矢志不渝?!边@是他在日志中寫下的一段話。本著對事業(yè)的癡心、對家鄉(xiāng)的真心、對學生的愛心、對工作的熱心、對未來的信心,薛建斌將繼續(xù)奮發(fā)有為,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