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的一生中,童話故事在每個階段都發(fā)揮著作用。童話或多或少地參與我們的生活,給我們養(yǎng)分,滋養(yǎng)我們的生命。當我們成年后,會覺得兒時讀過的童話已經離得很遠很遠。其實,只是我們忽略了。在給孩子講道理時,對著流星為愛的人許下諾言時,和年邁的父母回憶過往時,曾經的童話故事就悄然回來了。它們那么近,近得好像從沒有離開,近得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
同事的兒子點點有時跟著媽媽來單位加班。我和他逗樂,說你無憂無慮多好啊,我想回到你這個年紀。他倒是認真了,一本正經地告訴我,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活出不同的精彩。我詫異,這是上幼兒園的孩子說的話嗎?他捂嘴笑了,告訴我是媽媽在給他讀《皮皮魯壓縮人生7天》時教他的。
的確,現在的很多童話書能給孩子啟智。
我小時候看《格林童話》就是看故事,哪懂什么“意義”!看完了講給同學聽,也只是討論哪個故事更好看。不像現在,孩子們居然能從童話里學到知識,用清澈的眼光去探索人生的本質?;蛟S,這些“意義”“本質”是父母灌輸給他們的,可即使如此,對孩子而言也是思考的啟發(fā)。
認識一位探險家、童話作家——彭緒洛,他是行者,邊行走邊寫故事。其中有一篇《小狼崽》,通過故事,科普了狼的生活習性和體貌特征,還講述了兩只小狼狗和梅石、梅竹兄弟從陌生到互相依賴的深厚感情。這篇童話故事有理性有感性,把孩子們從喜羊羊與灰太狼的虛幻世界里拉回來,讓他們有機會了解真實的狼。
彭緒洛的童話故事里,有天馬行空的幻想,有現實主義的探索精神。他說:“(童話)給孩子們心中埋下幻想和探索的種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勇于想象和思考,勇于動手和挑戰(zhàn),勇于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勇于接受失敗和挫折,最后能學會獨立思考,成人之后能在自己專長的領域有所建樹和貢獻?!蔽疑钜詾槿?!
童話對于讀者而言,不只是故事,更重要的是思考,讓他們看見世界、看清世界。同事也說,讓孩子接受一個道理,用童話故事引導往往比強硬灌輸效果好得多。而且她給孩子講故事,要把童話“復盤”一遍,因此又有了新感觸。“每個年齡段對童話故事的理解不一樣,常看常新。我覺得自己喜歡上了童話?!?/p>
發(fā)現女兒在看的書——《安徒生童話》。我笑著調侃:“都多大了,還看童話?”女兒反駁:“每個年齡段對童話的定義不一樣,我現在已經失去了很多對美好的幻想,需要從童話里找補?!蔽胰粲兴?。
女兒學的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畢業(yè)后成了一名家裝設計師。用她的話說,她的工作需要幻想,把所有美好的東西裝進腦子里才能設計出好作品。我不懂設計,但懂她的壓力。她經常抱怨甲方“五彩斑斕的黑”,嘟噥著要去哪里找靈感。還有客戶不斷地更改設計方案,這讓她扶額哀嘆。解壓,大概也是她看童話的一個原因。
剛大學畢業(yè)的年輕人,還未適應從學生到職員的身份轉換,這樣做怕不行,那樣做怕不好,整天縮手縮腳。女兒在接客戶電話時,既不敢否定對方的提議,又不敢逾越公司的規(guī)則,于是唯唯諾諾。掛斷電話,她把手機扔到床上,說:“我不要我的世界這么扁平,我要去當自己的白雪公主?!蔽易屗灰颖墁F實,她說不是逃避,是想給自己一個治愈空間。她去找“安徒生”了。
所有的童話里,《白雪公主》應該是大多數女孩最喜歡、最向往的故事。里面有她們憧憬的友誼,有唯美的愛情,有一個美好的身份——公主。以女兒現在的年紀,或許她更希望有個騎著白馬的王子出現,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
曾經,渴望長大的她對我說,童話太幼稚了,她不要看這些不成熟的書,然后把《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選》等從書架里移除,換上了“青春傷痕”小說。我搖搖頭,說這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又悄悄把那些童話故事搬了回來,放到書架最顯眼的位置,甚至是放在觸手可及的枕頭邊。她說要以《丑小鴨》為鑒,讓自己始終對未來抱有希望,在到處碰壁時不氣餒,默默成長,等待一飛沖天的那天。
對青春的一代來說,童話不是他們的必需品,而是一種營養(yǎng)品。說休閑也好,說治愈也罷,在他們走進成年人的游戲里不知所措時,童話就是滋養(yǎng),就是慰藉。
周末的城市書房靜悄悄,閱讀區(qū)多是家長陪著孩子在看書。一位爸爸捧著《小布頭奇遇記》看得聚精會神,上小學的女兒則在看童話繪本《豌豆姑娘》。閱讀體驗結束,爸爸買了兩本童話書,一本給女兒,一本自己看。
“您也看童話?”我問他?!笆前?,積極向孩子靠攏?!边@位爸爸很健談,他說做成年人太久了,都忘了孩提時在想什么、做什么,沒辦法和女兒共情。他認為童話是親子教育的一根紐帶,連接親情的一架橋梁。
這位爸爸工作忙,經常出差,女兒內向沉默,親情在溝通不暢的情況下越走越遠。爸爸的內心很焦慮。他發(fā)現女兒對童話書很感興趣,經常捧著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在老師建議下,他嘗試和女兒共讀童話,并說出各自的理解。爸爸發(fā)現,女兒的角度雖然幼稚,卻飽含童真,她的一些觀點是作為大人的自己從未想到的。他真心覺得女兒很棒。女兒也被爸爸驚艷的眼神鼓勵到,越來越大膽、自信了。
他還強調,童話不是孩子們的專屬,大人也需要童話。大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難免會遇到憂心事。每當心情不好時,看看童話,內心就會變得簡單、澄明。
他與女兒一起離開時,手拉著手,邊走邊討論。爸爸彎著腰,女兒仰著頭,一大一小兩個背影像極了童話里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