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各地旅游持續(xù)火熱,刷抖音、小紅書的旅游方式,終于進階成了千萬人用腳實地丈量每寸山河,踏碎了旅游業(yè)的寒冰,迎來了行業(yè)的“夏天”。
前段時間有位做汽車美容的讀者慕名來到商界編輯部,他要趕在下午的飛機去新疆之前,來拜會一下我們的記者。我們這名記者編輯的一篇關于新疆海鮮養(yǎng)殖的稿件,勾起了他的強烈興趣。即便原本預訂的火車因為天氣原因停運,他也要盡快親自去考察一下,以免延宕商機。
旅游消費市場和創(chuàng)業(yè)市場,就像蹺蹺板的兩端。一端的人在走馬觀花看世界,另一端的絕大部分人沒有走出房間,而是在坐“網(wǎng)”觀天。
你是否有過這種感覺:網(wǎng)絡上的精彩內(nèi)容層出不窮,但自己卻很難集中注意力去仔細閱讀信息。這種情況可能并不特殊,在過去20年間,人類的平均注意力持續(xù)時間集體下降?!叭藗兗性趩我黄聊坏钠骄P注時間從2004年的2.5分鐘下降到2021年的平均47秒。”
結(jié)果就是在信息過載過程中,我們都成了眼界很大、見識很少的現(xiàn)代版井底之蛙。
手機屏幕就是現(xiàn)代人的井口。無窮無盡的信息像流云一樣,從巴掌大的井口左端飄到右端。不抬屁股我們似乎就了解了董宇輝事件的全部細節(jié),洞悉了目前奶茶創(chuàng)業(yè)的所有風險,參悟了A股的所有漲跌,了然了人工智能競爭的所有走勢。
真的是這樣嗎?坐“網(wǎng)”觀天,我們看到的只是事件的投影,感受到的只是事件的猜想。真實的世界,是無數(shù)投影的集合,是無數(shù)猜想共同組成的行動。
信息和水一樣,在稀缺時才能成為資源。信息來得越多、越容易,我們就越缺少行動的動力。我們習慣了在無數(shù)不太確定的信息中,著迷于更確定的那一個;習慣于看失敗者的笑話,謹防自己成為下一個失敗者;習慣嫉妒成功者,并期待他哪一天人設崩塌。
信息開始飯圈化、娛樂化、驚詫化,就像本該下雨的云,變成小狗、小貓的樣子從井口飄過,沒有幾個人留意它原來是帶著及時的雨而來。
有幾人聽說新疆海鮮養(yǎng)殖業(yè)興盛,就去趟新疆?有幾人聽說菲律賓一根數(shù)據(jù)線就能賣到100元,而去菲律賓做生意?有幾人聽說縣城生意將迎來爆發(fā),而從大城市屈尊?
信息越少,我們期望成功的能量就越大;信息越多,我們評估風險的動力就越強。所有的成功幾乎都伴生風險。在沒有路的時候,走過去的人有可能被荊棘劃傷,也有可能跌進未知的懸崖,但正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
沒有任何信息可以替代行動這個過程,別人的錯誤可能就是你的機會。坐“網(wǎng)”觀天不如起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