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實現中華傳統(tǒng)商業(yè)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發(fā)展是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首先回顧和梳理了計然之策的起源、基本內涵及其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然后基于現代財務管理理論視角深度分析計然之策蘊含的財務管理思想及其獨特之處,以及范蠡、白圭在治理國家及商業(yè)貿易中對計然之策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和應用,最后結合現代豫商實踐分析了計然之策在現代企業(yè)中的應用和體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計然之策管理思想仍然具備巨大的現實價值和生命力。
關鍵詞:計然之策;財務管理;范蠡;白圭
中圖分類號:F279.29"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007-1199(2024)03-0053-08
DOI:10.19327/j.cnki.zuaxb.1007-1199.2024.03.007
1.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會計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2.中國地質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3.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管理與經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4.河南工程學院 會計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1 計然之策基本財務管理思想
春秋時期,諸侯割據、群雄爭霸,諸侯國采取何種有效措施能擊敗強敵,脫穎而出,成為各諸侯國普遍關心的問題。此外,稅收制的普遍實施調動了手工業(yè)者和商人的積極性,鐵器和牛耕的廣泛推廣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商業(yè)活動逐漸形成和發(fā)展。在此背景下,出現了許多有名的思想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家?;钴S于中原大地的計然通過細致的觀察及對商業(yè)實踐的大量總結,用聯系與發(fā)展的眼光提出了中國古代早期傳統(tǒng)商業(yè)管理思想,被稱為“計然之策”,概括為如下七個方面。
1.1 需求導向論
春秋時期,戰(zhàn)爭頻仍。戰(zhàn)爭需要消耗大量的社會物資,也給商人帶來了一些交易機會?!爸穭t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保?]意思是說在知道有打仗的需求時,那么就應該加強戰(zhàn)備;了解人們什么時候使用什么東西,那么就是懂得商品流通了。將兩者對比起來理解,那么世間所有貨物存在的理由就得以明白了。簡而言之,計然所表達的也就是市場需求引導生產與供給的觀點。商人為了獲取利潤,生產并銷售市場上人們需要的商品,那么市場存在自然能夠完成交易,如果商人忽視市場需求,對需求變動的風向標不敏感,那么就無法長久地維持生產經營活動從而獲利。
1.2 經濟周期論
中國人對于經濟周期的理解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顯現。中國古代以農耕經濟為主,受限于自然條件,農產品產出量也有其變化規(guī)律,并因而影響商品交易中農產品的價格和供給關系。因此對于經濟總量波動的統(tǒng)計會以農業(yè)產量的形式作為證據,計然提出“故歲在金,穰;水,毀;木,饑;火,旱”“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饑”[1]的早期經濟周期理論展示了這些思想。
這里采用的是歲星紀年法,結合了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歲星即是木星,繞日一周實際需11.86年,大致上為12年。歲星繞行東南西北每一個方位的大致時間約為3年。金為西方、水為北方、木為東方、火為南方,十二年算為一個周期。計然總結說,歲星在金則三年豐收、在水則三年歉收、在木則三年饑荒、在火則三年旱災。再以十二年整體來看,有六年會收成較好,有六年會收成較差,在十二年周期末尾會形成一次大的饑荒。這便是通過農作物生長的周期反映中國傳統(tǒng)經濟的發(fā)展趨勢。
1.3 待乏原則論
“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1]計然之策提出在干旱的時期要未雨綢繆,提前造船以應對發(fā)水;在發(fā)水的時期也要提前造車,以應對之后的干旱。這雖然看起來是反經濟周期的行為,但揭示了在進行商業(yè)活動的過程中應該具備長遠的發(fā)展性眼光的道理。管理者需要動態(tài)地根據企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做好投資安排,若僅將本期利潤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會導致忽略風險因素及資本投入產出率,忽視企業(yè)未來盈利能力對企業(yè)長期發(fā)展的影響,最終反而會造成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的損失。
1.4 利益相關論
“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保?]計然認為,對于出售糧食的價格,每斗價格二十錢就會損害農民的利益,每斗價格九十錢就會損害商人的利益。商人的利益受到損害,那么錢財將無法流出;農民的利益受到傷害,那么農田就無人開墾。糧食的價格每斗上不超過八十錢,下不低于三十錢,這樣農民與商人的利益可以得到兼顧,從而能夠平衡糧食價格,促進商品流轉,市場活躍,稅收不斷。
1.5 積著周轉論
“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保?]積著,就是積微成著,原指細微的事物積多之后,便成顯著。計然的意思是,根據積微成著的道理,在經商時要保持商品完整無損、品質良好,不要讓貨幣流通停息阻斷。商品交易時不要貯存容易腐敗的貨物,不要等著它價格升高再將其出售。否則積少成多,會造成商品變質或者錯過交易時機,慢慢地使資金流受到阻斷,并且商人要注重商品質量,這樣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商業(yè)形象與口碑。
1.6 供需影響論
“論其有馀不足,則知貴賤?!保?]早在兩千多年前計然就總結出了供給與需求對價格的影響這一商品經濟下的物價規(guī)律,討論糧食有剩余還是不足,那么就可以知道糧價高低。當存糧較多,市場上供給大于需求時,那么屬于買方市場,糧價就會下跌,反之,當存量不足,市場上需求大于供給時,那么屬于賣方市場,糧價自然就會上升。
1.7 投機決策論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1]計然提出,任何商品價格上漲到一個極限,那么價格將會下降,反之,當價格下落到一個極限,那么價格將會上升。在商品價格居高的時候,要把它視為糞土一般,盡量地拋售出去,在商品價格低廉時,要將它看作珠寶玉石一般大量收購進來。如此循環(huán),那么資金就會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斷。計然創(chuàng)造性地用辯證的思維總結出了價格物極必反規(guī)律,并且強調了逆向操作的重要性。
2 計然之策產生的背景
計然的財務管理思想形成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格局、技術進步、階級結構等多重因素影響,社會環(huán)境開放使得承載各種信息的論述在不同地區(qū)、階層、政治集團間傳遞,使人們的認知和社會觀念都得到了更新和迭代。
2.1 社會經濟方面
春秋時井田制逐漸被稅收制取代,貴族放棄了對手工業(yè)者和商人們的奴役,使他們能夠自主生產、迅速致富,這也吸引了一些貴族參與其中,大大促進了商品經濟發(fā)展。[2]
2.2 政治格局方面
周王朝大一統(tǒng)的局面被打破,代之以群雄爭霸的多元政治格局,國君各有所求,各有所好,給各種學派的產生、存在、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政治條件,促進了文化的百家爭鳴和繁榮發(fā)展。
2.3 技術進步方面
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伴隨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一家一戶作為一個生產單位的個體小生產開始成為可能,封建小農生產方式的產生也成為可能,經濟活力得到空前釋放。
2.4 階級結構方面
構成新興地主階級的大部分是卿大夫,他們是新興地主勢力中最強有力的人物。另有一部分是新興小地主階層,他們多由商人、份地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發(fā)展而來,這些變化使原來社會中只有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貴族與平民的結構轉變?yōu)樾碌慕Y構,出現了士、農、工、商。[3]
此外,我國的古典管理思想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走向了成熟,其中儒、道、法、兵四家作為中國古典管理思想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我國古代管理思想體系形成起到了主導作用。[4]一直以來,我國傳統(tǒng)財務管理討論的問題主要是從兩個方面展開:一個是從宏觀角度研究“富國之學”,另一個則是從微觀角度研究“治生之學”,這兩者涉及的領域是財務管理但不僅限于財務管理。因此,中國古代的財務管理思想在春秋時期萌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5]
在此背景下誕生的計然之策,歸屬于道家的古典管理范疇,同時蘊含著豐富的財務管理思想,兩千多年來為我國商人不斷學習與內化,并指導著他們的商業(yè)管理實踐。
3 計然之策的財務管理思想分析
3.1 與西方財務管理理論的契合
西方財務管理是一個價值管理活動,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yè)財務活動,及其所體現的財務關系進行綜合性管理,有效地籌集資金、投放資金,以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實現利潤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等。計然之策與西方財務管理思想在一些方面具有契合之處。
3.1.1 籌集資金決策
計然提出“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也就是要根據需求來決策。財務管理中最原始的需求就是籌集資金,即企業(yè)聯系自身生產與經營活動的現實狀況,依據長期戰(zhàn)略以及發(fā)展的資金需要,向投資者或者債權人籌集資金的理財活動。長期資金是企業(yè)使用期限大于一年的資金,籌集長期資金通常是為了滿足長期發(fā)展需求,相對應短期資金即是使用期限一年以內的資金,通常是為了滿足短期周轉需要。企業(yè)應根據自身的經營需求,對籌資的數量、渠道、方式等做出合理的選擇。
3.1.2 凈現值投資決策
NPV即是凈現值,是指投資方案所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在以資金成本為貼現率折現之后,與原始投資額現值之間的差額。NPV決策法則要求企業(yè)進行投資決策時,選擇NPV最高的方案,當投資方案的NPVgt;0時,可以接受該投資方案;當投資方案的NPVlt;0時,則拒絕該投資方案。[6]計然之策中也蘊含著這樣的思想,“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在貨物貴的時候把其像“糞土”一樣拋售,在貨物低價時把其像“珠玉”一樣買進,同時注重“旱則資舟,水則資車”,運用逆向待乏思維,低買高賣,從而使買賣活動的凈現值為正,長此以往便可積累財富。
3.1.3 現金存貨周轉決策
財務管理中的資產流動性指標和資產周轉率指標是衡量償債能力與運營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企業(yè)資產周轉速度快是經營良好的信號。以應收賬款和存貨為例,當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時,表明公司收賬的速度越快,壞賬損失越少,資產流動快,企業(yè)的償債能力自然就越強;當存貨周轉率越高時,那么存貨流動性就越強,企業(yè)變現能力強,企業(yè)存貨管理水平也就越高。從收入角度來看,對同一組商品而言,價格升高會增加毛利率,但顧客的需求與商品價格呈負相關關系,提高價格可能會使存貨周轉率降低。從成本角度來看,庫存水平越低則存貨周轉率越高,庫存水平降低也會帶來成本增加和毛利率降低[7],因此高存貨周轉企業(yè)往往奉行“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計然強調“無息幣”“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他認為商人買賣存貨不要讓現金流中斷,謹慎對待容易發(fā)生腐敗變質的存貨,不可強行等待高價再出售,也是出于對存貨周轉和薄利多銷的重視。
3.1.4 利益相關者決策
以弗里曼為代表的學者對利益相關者做出了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的定義,廣義上是指能夠影響一個組織目標實現或能夠被組織實現目標過程影響的人,狹義上是指組織賴以生存的任何可識別的群體和個人[8]。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是企業(yè)財務管理的目標之一,其理論基礎是共同所有權理論。該理論認為向企業(yè)付出資本與技術,與企業(yè)利益息息相關并承擔了相應風險的利益相關者們共有企業(yè)所有權。因此,按照此理論觀點,企業(yè)是利益相關者專用性投資所結成的集合,那么財務管理目標就不能僅限于投資者利益最大化,應該涉及上述所有利益相關者[9]。計然同樣重視商業(yè)活動中的利益相關者,在為農產品定價過程中,他觀察到“二十病農,九十病末”,糧食的價格太高或太低都會相應地損害到某一市場參與者的利益,于是“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關市不乏”,若是將價格控制在合理區(qū)間,那么無論是商人還是農民都會從中受益,并且稅收不斷對政府也有好處。
3.2 計然之策對財務管理理論的豐富和發(fā)展
在將計然之策與西方財務管理理論之間的契合之處做出分析后,我們能從計然之策中得到新的啟發(fā),并依此來對財務管理理論進行豐富。
由于市場供求關系變動、資本擴張、生產要素的投入、本金鎖定等經濟現象本身帶有周期性變化,加上人類行為與政府政策影響,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經濟總會出現周期性波動,但這種周期性波動主要是由市場上的總體需求與供給變化所導致的,西方將其稱為經濟周期[10]。一方面經濟周期歸屬于經濟學范疇,另一方面經濟周期也是市場上各企業(yè)主體經營活動綜合作用的最終結果,那么我們可以將視角縮小去推導,每個行業(yè)都有著相應的行業(yè)周期,再進一步追溯也就是每一個企業(yè)都有著自己的企業(yè)周期。企業(yè)在不同的會計期間都要去計算利潤,利潤是企業(yè)收入與成本的差額部分,對比經濟周期來看企業(yè)的利潤也會呈現周期性的波動變化,我們可以將這種周期稱為“財務周期”,并將其歸屬于財務管理理論的范疇。即企業(yè)提供的產品或勞務在主要受供求關系影響時,會引起每一期收入與成本的動態(tài)變化,最終體現為利潤在一定可比期間呈現波浪式的周期性變動。
4 計然之策財務管理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發(fā)展
4.1 計然之策財務管理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古典財務管理理論
經過對計然之策的整理和分析,我們能夠發(fā)現其內容維度之多。為存越滅吳,計然本身以治國為出發(fā)點獻計,故而其中蘊含了大量宏觀調控的視角,同時其本身也來源于國內日常商業(yè)活動的高度凝練,客觀上具備指導財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本文將計然的商業(yè)管理思想轉化為“古典財務管理理論”,具體表現為:古典籌資決策理論、古典投資決策理論、古典存貨周轉理論、古典利益相關者理論、古典財務周期理論,具體見表1。
上文認為我國傳統(tǒng)財務管理理論分為宏觀“富國之學”和微觀“治生之學”,通過計然之策,越國成功雪恥,這本身便是一次指導“富國”實踐成功的案例。同時,本文歸納出的古典財務管理理論也在成功“治生”的實踐中得到了印證,具體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4.1.1 范蠡對計然之策的運用
《史記·貨殖列傳》中范蠡在將計然之策“施于國”后便萌生了“吾欲施于家”的想法,并最終獲得成功,達“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
范蠡之所以能夠以“陶朱公”聞名古今天下,正是在其近二十年的商業(yè)生涯中,充分地運用了“計然之策”的規(guī)律。
范蠡商業(yè)活動與思想的出發(fā)點是“守備”,他言到:“人之生無幾,必先憂積蓄,以備妖祥。凡人生或老或弱,或強或怯,不早備生,不能相葬?!保?1]因此,范蠡能夠對時間有一個整體把握,提前預判未來需求并作出相應準備,這與“知斗則修備,時用則知物”照應。在“守備”基礎上,范蠡還涉足多種行業(yè)。首先,他支持農業(yè)的主導地位,提出“谷乃國之寶,民以食為天”,同時遵循“治產積居,農商立家”的商業(yè)定位,不僅從事農業(yè),還發(fā)展多種經營,“耕于海畔”“父子耕畜”,還善于養(yǎng)魚,撰有世界上第一部漁業(yè)專著《陶朱公養(yǎng)魚經》,他將農牧商相結合,從事陶瓷業(yè)、水產業(yè)和煮鹽業(yè)等,靠實業(yè)立家,實現了對計然“農末俱利”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
范蠡在計然歲星紀年法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八谷貴賤之法”,即“水之勢勝金,陰氣蓄積大盛。水據金而死,故金中有水。如此者,歲大敗,八谷皆貴。金之勢勝木,陽氣蓄積大盛。金據木而死,故木中有火。如此者,歲大美,八谷皆賤”,故“八谷亦一賤一貴,極而復反……八谷貴賤更相勝”,進一步體現出計然所言“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平糶齊物”的合理性。
在范蠡“治生”過程中,師承計然之策,結合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內化于心,遵守著“候時轉物,逐什一之利”的經商之道,踐行著“積著之理”“物極必反”的規(guī)律,做到了薄利多銷,投身實業(yè)。范蠡又因“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xiāng)黨”“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展示出在商而不盡言于商,取利而不唯利是圖的上商之道,而被后人尊稱為“商圣”“陶朱公”名揚天下。范蠡對計然之策的運用如圖1所示。
4.1.2 白圭對計然之策的運用
繼范蠡之后,戰(zhàn)國時期又出現了一位偉大商人白圭,素有“天下言治生祖”之稱,白圭能夠深為后世商家尊崇,其經商之道也是對計然之策的有力踐行[12]。
在對市場行情判斷上,白圭以“樂觀時變”為核心,在關鍵的時機雷厲風行地決策,即“趨時若猛獸鷙鳥之發(fā)”,并進一步提出了“人棄我取,人取我予”“夫歲熟取谷,予以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也就是對商品,人們不要的時候,我要多買入,人們需要的時候,我要多賣出,以及當糧食豐收時,賣谷物的價格低,我便低價買入谷物,將價格高的“絲漆”賣出,當絲織品多且售價低時,我再將價格高的谷物賣出,買入低價格的絲織品。由此通過“低買高賣”賺取差價從而賺錢,與計然“旱則資舟,水則資車”“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的觀點一脈相承。從經商利益相關者角度來看,白圭“能薄飲食,忍嗜欲,節(jié)衣服,與用事僮仆同苦樂”,他已經認識到,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工作成果同他們的人品、情緒、心理有重大關系[13]。因此,在用人時用“同甘共苦”的共事方法來激勵下屬,這一“重人”管理思想在今天看來仍具有先進性。此外他也非常重視“道德”,反對“人棄我不取,以待更殘時取之,人取我不予,而待更貴時予之”的奸商行徑,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民、個體手工業(yè)者以及一般消費者利益。最后在存貨周轉方面,白圭秉持“欲長錢,取下谷,長石斗,取上種”的主張,想要長久賺錢,就以大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為主要經營方向,即使一單賺的不多,但需求量大就可以薄利多銷,加快周轉,并且如果想要長期儲存糧食,那么一定要選品種良好的種子,這樣便不易腐敗變質,造成損失,這是對計然“務完物,無息幣”“敗而食之貨勿留”理論的進一步運用與發(fā)揮。白圭對計然之策的運用如圖2所示。
4.2 計然之策財務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yè)中的應用
4.2.1 對財務周期的預測與利用——以牧原股份為例
牧原股份作為河南生豬養(yǎng)殖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其經營過程體現了對計然之策的傳承。
首先,對于行業(yè)“豬周期”的預測:我國人口眾多,且以漢族為主,自古以來對于豬肉消費量較大,需求較為穩(wěn)定,因此“豬周期”的波動主要來自生豬的供給,同時我國養(yǎng)豬行業(yè)散戶較多,對風險抵御能力弱,于是便放大了周期波動效果。當行業(yè)內豬肉價格升高時,養(yǎng)豬利潤增加,養(yǎng)殖戶有利可圖便會相應增加豬肉供給,當供過于求豬肉價格下降時,隨之而來會逐漸導致利潤空間變小,甚至有時養(yǎng)殖戶無利可圖,他們便會減少供給,當市場上形成供不應求的局面時,那么豬肉價格又會再次上升。在剝離價格的影響后,以驅動周期的核心因素“利潤率”來反映周期時,呈現出大致3-4年一循環(huán)的周期性特征。牧原股份財務周期如圖3所示。
牧原股份的財務周期是生豬行業(yè)市場供需數量周期性變化在公司生產經營決策上的微觀體現。2018年8月爆發(fā)非洲豬瘟后,市場上生豬大量死亡,牧原公司2019年12月生豬銷售簡報顯示,當年年底公司能繁母豬存欄量僅為128.32萬頭,后備母豬存欄約72萬頭,那么在2020年牧原能夠對外提供的生豬數量將會受到限制,放眼全行業(yè)的整體生豬供給將會小于需求,因此2020年的生豬價格將會上漲,牧原股份的毛利率將會上升。為增加利潤,牧原公司會加大下一年能繁母豬存欄量,其2020年12月生豬銷售簡報顯示,當年年底公司能繁母豬存欄為262.4萬頭,后備母豬存欄為131.9萬頭,與2019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104%和83%。2021年市場上迎來生豬供給數量的高點,那么當供給大于需求,生豬價格會大幅下降,利潤空間隨之減小,于是牧原公司在未來期間做出逐漸減少期末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決策,這與計然之策的古典財務周期理論相吻合。2019至2022年牧原股份年底能繁母豬存欄量及當年生豬均價具體如表2所示。
其次,牧原股份高毛利率特征與其對養(yǎng)豬技術的研發(fā)投資息息相關。其研發(fā)的二元回交豬既可作為商品豬出售同時保持基因不變,也可作為父母代繼續(xù)繁育仔豬,不僅節(jié)省了大量一元豬引進成本,同時在想要快速擴產的時候也可增加速度,甚至在想去產能時可以將其作為商品豬直接出售,這樣就具有了極大的靈活性。
從收入角度來看,牧原股份不僅出售商品豬,也出售相當數量的仔豬,仔豬成本低但售價受到購買者看漲抑或看跌心理影響,其銷售一頭仔豬的利潤與銷售一頭商品豬近似,不僅轉移了仔豬成長過程中公司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較快地回籠了資金,并且銷售仔豬比單純以銷售商品豬為主的豬企有著更高毛利率。
從成本角度來看,在非洲豬瘟導致全行業(yè)缺豬的環(huán)境下,牧原股份依靠其研發(fā)的二元回交技術自繁自養(yǎng),對外部引進的依賴性小,有能力出售種豬和仔豬,這些利潤轉化為收購這些種豬和仔豬企業(yè)的成本,進一步拉開了牧原股份與同行業(yè)其他企業(yè)的成本差距。因此,牧原股份通過低成本高收入的投資與經營創(chuàng)造出了非常高的毛利率。
4.2.2 對供需變動關系的判斷與利用——以多氟多為例
多氟多是我國無機氟化工行業(yè)最早一批上市的河南企業(yè),是六氟磷酸鋰的高產量龍頭企業(yè),也是我國國內唯一可批量生產高純度固體六氟磷酸鋰的公司,因此多氟多的業(yè)績表現與該新材料的價格波動有密切關系。六氟磷酸鋰的下游市場為單一的電解液廠商,受新能源汽車熱度以及鋰電池行業(yè)對電解液需求的影響較大,進而影響多氟多盈利情況。
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欣欣向榮,多氟多體驗到了六氟磷酸鋰的漲價紅利,但隨著2016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騙補”事件以及新的補貼政策未見出臺,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預期出現回落。由于六氟磷酸鋰廠商在前期大量擴產,導致需求難以覆蓋過剩供給,從而六氟磷酸鋰價格一路下跌,多氟多的利潤也在2019年最終跌入谷底。[14]如今,隨著“雙碳”理念深入及當今市場以高新技術和創(chuàng)新來驅動產業(yè)發(fā)展趨勢下,新能源汽車再次煥發(fā)生機,市場上對于六氟磷酸鋰的需求逐漸走高,由于需求不斷上升,六氟磷酸鋰供不應求導致其價格逐漸走高,多氟多的業(yè)績也隨之迎來了觸底反彈,如圖4所示。
自2015年至今,多氟多經歷了兩次新能源汽車需求上漲的浪潮,并在每一次市場需求上升時選擇了擴張,但前后經營策略有所不同。2015年,多氟多進一步開展了增加鋰電池和生產制造新能源汽車業(yè)務,且在當年收購了紅星汽車。2018年,多氟多以股權融資方式籌集資金支持其動力鋰電池項目和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配套項目。然而,多氟多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嘗試卻以失敗告終,最終在2020年9月將其全部剝離轉讓,鋰電池業(yè)務也受到市場需求低迷影響,在2018年與2019年對其客戶的應收賬款計提了分別為1.59億元和1.33億元的減值準備,對當年利潤產生了不利影響。不過在此次新能源汽車帶來的紅利期內,多氟多仍有擴張,較上一周期來看,其風險控制意識增強,不僅大力構建新的電子級氫氟酸產品線,成為臺積電的供貨商,并且通過與比亞迪等企業(yè)簽訂長期訂單的方式來穩(wěn)定其六氟磷酸鋰產品的需求端。
多氟多的擴張之路,表明企業(yè)的籌資與投資決策應與行業(yè)周期緊密互動,要按照“物極必反”規(guī)律,用長遠的眼光決定企業(yè)未來發(fā)展方向,做好風險應對。
4.2.3 對積著周轉的現代運用——以雙匯發(fā)展為例
雙匯發(fā)展是我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yè),總部位于河南漯河,作為國家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被業(yè)界尊為中國肉類工業(yè)“教父”。在杜邦分析法中,ROE=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即使用杜邦分析來衡量企業(yè)綜合財務狀況好壞可通過毛利率高低、資金周轉快慢、經營杠桿大小來評價。
通過對雙匯發(fā)展財務數據的研究,我們發(fā)現其近五年的權益乘數均值為1.58、銷售凈利率均值為8.98、總資產周轉率為2.01,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雙匯發(fā)展的利率水平較低、經營較為保守,經營模式為“薄利多銷”,是計然古典存貨周轉理論在現代豫商實踐中發(fā)揮作用的有力體現,結合近五年存貨周轉率均值8.91可知,該企業(yè)保持長期穩(wěn)定的高ROE由快速周轉速度來實現。雙匯發(fā)展近五年相關財務指標如表3所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無論是牧原股份對財務周期和“物極必反”規(guī)律的判斷、在研發(fā)投資和成本管理中對“低入高拋”的運用,還是多氟多面對六氟磷酸鋰市場供需風險影響的應對、雙匯發(fā)展通過保持長期快速資產周轉率達到的高ROE水平,無不體現著豫商在潛移默化中對計然之策財務管理理論的運用與深化,并且作為中國資本市場上的龍頭企業(yè),他們都秉持著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追求企業(yè)價值的同時不忘兼顧利益相關者的價值創(chuàng)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計然之策財務管理理論仍具備著巨大的現實價值和生命力。
5 結 語
就財務管理而言,我國目前的理論建設在客觀上落后于西方,古典財務管理思想產生的環(huán)境也與當今社會現狀有所差異,但是任何社會思想的發(fā)展和推陳出新都具有守正創(chuàng)新的典型特征。我國的財務管理理論體系建設也要從古典財務管理思想的深厚土壤中汲取養(yǎng)分。任何脫離了自身文化和社會條件的創(chuàng)新,必定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結合當下實務案例對古典財務管理思想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與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才是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選擇。本文通過對傳統(tǒng)豫商和現代豫商實踐案例的研究,檢驗了計然之策財務管理理論的正確性以及現代化價值與可行性,也展示了我國傳統(tǒng)商業(yè)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強大生命力。豫商的管理智慧幾千年來從中原大地流向全國各地,為早期中國的商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基石,對豫商進行研究極大地提升了中原文化自信,進而推動了我們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現代化的自強之路的進程。計然之策尊重客觀規(guī)律,注重以辯證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商業(yè)活動,有著其獨特的借鑒意義與發(fā)展之路。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王恩涌,張寶秀.春秋戰(zhàn)國時期經濟、政治、軍事方面的變革[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0(Z1):57-58.
[3]高巍翔.春秋戰(zhàn)國經濟、政治和思想的協進與我國封建社會形成的文化生態(tài)性[J].蘭州學刊,2008(8):149-152.
[4]紀寶成.中國古代治國要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5]王棣華.中國古代財務管理思想[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30-35.
[6]ROSS S A.Uses,abuses,and alternatives to the net-present-value rule[J].Financial Management,1995,24(3):96-102.
[7]GUR V,FISHER M L,RAMAN A.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inventory turnover performance in retail services[J].Management Science,2005,51(2):181-194.
[8]FREEMAN R E,REED D L.Stockholders and takeholders:A new perspectiv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83,25(3):88-106.
[9]張正國,岳麗榮.基于利益相關者的財務管理目標選擇[J].商業(yè)會計,2011(13):66-68.
[10]羅福凱.公司財務周期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3.
[11]盛江華.范蠡商業(yè)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蘇州科技大學,2022.
[12]東方.中國商業(yè)史上十大著名商人(中)[J].商業(yè)文化,2019(4):48-57.
[13]唐曉衛(wèi).計然、白圭經商思想初探[J].江西財經學院學報,1987(6):104-107.
[14]張延陶.多氟多被動擴張[J].英才,2022(2):42-43.
責任編校:張 靜,杜寶花
Research on th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Jiran's Financial Management Tactics
YE Jianhua1,YAO Yibing2,ZHANG Huaping3,CHEN Xiaohui4
(1.School of Accounting,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 450046,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
3.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46,China;
4.School of Accounting, Hen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Zhengzhou 451191,China)
Abstract:Xi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propel the creativ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i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This paper reviews the origin and fundamentals of Jiran'tactics and clarify the specific society background in which Jiran'tactics establishment.Second, we analysed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thinkings and its characterisitic of Jinran's tactics from the viewpoint of modern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Further, we analysed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Jinran's tactics by Fanli and Baigui.At last,we analysed the applications of Jiran's tactic in modern enterprises by Yu business men.All these analysises and researches above are helpful for carrying forward China's excellent civilization and are helpful for constructing distinctive China's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Key words:Jinran's tactics;financial management;Fanli;Bai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