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fā)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的要求,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辦好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初中教育,江蘇教育報刊總社聯(lián)合江蘇省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yè)委員會,于2023年12月開展了主題為“構建新時代學校治理體系 推動初中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案例征集活動。全省各級各類初中圍繞主題,積極申報,多方面展現(xiàn)了學校在推動初中教育高質量發(fā)展中的突出亮點和特色?!秾n}》欄目陸續(xù)刊發(fā)部分優(yōu)秀案例,敬請關注。
在2021年的盛夏,江蘇省建湖縣迎來了教育領域的一次重要變革。隨著駐城初中集團校的拆并重組,建湖縣城南實驗初中教育集團城南校區(qū)以嶄新的面貌獨立辦學,更名為“江蘇省建湖縣秀夫初級中學”。這一變革不僅是名稱的更迭,更是辦學機制和教育理念的全面革新。面對這一歷史性的機遇,學校審時度勢,經過深思熟慮,確立了“攜手成就更好的彼此”的辦學理念,這不僅是對教育本質的深刻理解,也是對學校未來發(fā)展的明確指引。
一、構建“秀夫”校園文化
育人的最高境界是文化育人,它能豐盈人的精神,豐富學校的發(fā)展內涵。利用學校更名之契機,我們全面審視、整體規(guī)劃、立體建構“秀夫文化”。
“環(huán)境文化”的打造。新建秀夫廣場和秀夫文化長廊,廣場正中矗立起高4.1米的秀夫雕像,暗合陸秀夫41歲的光彩人生。校園的樓、道、閣分別用秀夫或其字、號來命名;三塊景觀石,分別刻著“且秀且實”“捧日”“丹心”等字樣。這個有著“秀夫”深刻印記的校園環(huán)境,熏陶,引領師生們向真而行,向善而從,向美而生。
“精神文化”的培塑。“秀夫”精神的實質和內涵:忠貞愛國、浩然正氣、好學不倦、堅強不屈、廉潔風范。學校結合“秀夫精神”和未來發(fā)展的愿景,確定育人理念、校訓、“三風”、?;铡⑿8?。
二、開展“惟忠”融合德育
學校堅持從學生成長規(guī)律出發(fā),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和需求,因勢利導,突出重點,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堅持“黨建引領”。發(fā)揮好黨建把關定向、凝心聚力作用,將黨建工作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的全過程。學校樹立“大思政”教育觀,充分挖掘各個環(huán)節(jié)、各類課程的思政資源,積極開展“小城大愛”學雷鋒行動、“青春閃光”主題宣教、“紅色追憶”革命舊址瞻仰、“童心向黨”慶六一、“紅星閃閃”夏令營研學等活動,讓黨的思想在活動中閃光。
聚焦“立德樹人”。在細微處立德,在活動中成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史、秀夫文化、鐵軍精神等為內容,以開學第一課、班會課、道德與法治課為主陣地,學校將德育滲透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學科中,形成德育目標系列、主題教育系列、儀式教育系列,從“學校鑄魂”“班級強心”“日常塑形”三個方面著手,塑造有家國情懷、品德涵養(yǎng)的時代新人。
三、打造“惟真”學思課堂
質量提升的主陣地在課堂。理想的課堂是什么模樣?是教師和學生在這個生命場里彼此喚醒,共同生長。
切實改變課堂教學理念。學校勇于反思,大膽實踐,積極打造基于“學思融通”教學理念的“惟真”課堂。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去偽存真,簡約務實,讓學生的學習真正發(fā)生。整個課堂,注重一個“真”字,力求做到“真實、充實、樸實”;強調一個“思”字,引導學生真正思考,切切實實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凸顯一個“秀”字,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展現(xiàn)自己。
切實改進課堂教學范式。為了讓“學思融通”教學理念落到實處,學校在多年研究、實踐的基礎上,設計了“五學三引”的課堂教學范式。“五學”,即情境導學、展示預學、合作研學、歸納拓學、檢測評學;“三引”,即引發(fā)思考、引導思維、引領思想?!拔鍖W”是課堂上師生學習的基本步驟、一般流程,“三引”是課堂上師生的行動指南、目標要求。“五學”與“三引”有機融合、相輔相成,辯證統(tǒng)一。
四、錘煉“君實”教師團隊
師以德為本,能乃師之技。用陸秀夫的字“君實”來命名教師團隊,希望教師成為德能兼?zhèn)?、內外兼修、知行合一的謙謙君子。
全力鍛造師德。師德建設“養(yǎng)”在平時、“練”在崗位、“成”在課堂。學校在黨員教師中開展“亮身份、比奉獻、創(chuàng)示范”活動,舉辦“秀美杯”師德演講比賽和“最美教師”評選,樹標立桿,弘揚正氣。定期宣介師德典型,用身邊的榜樣激發(fā)身邊人的“精神向往”。
致力打造團隊。學校組建多個發(fā)展共同體,相互之間取長補短、通力合作。通過壓擔子、搭臺子、引路子等辦法,努力培樹多個有特色、有思想、有智慧的名師團隊;通過精神引領、業(yè)務指導、目標考核等辦法,努力打造一支有愛心、有責任、有方法的德育團隊;通過選優(yōu)任能、完善干部考核任用機制、民主評議等辦法,努力建設一支有執(zhí)行力、有引導力的干部團隊。
五、培育“秀美”時代少年
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學校創(chuàng)設多元育人途徑,提升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成長為自己理想的模樣。
大力強化“習慣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必須從細節(jié)開始,并持之以恒地滲透。學校將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制定具體明確的工作方案和檢查評比細則,通過知、比、糾、行,系列開展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成立七年級新生習慣訓練營,專門專項進行教育;設立“文明監(jiān)督崗”,對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進行考核,并頒發(fā)流動紅旗;邀請專業(yè)人士為學生上交通安全、尊法守法、衛(wèi)生保健、環(huán)境保護等教育課;開展“小手牽大手”活動,發(fā)揮輻射帶動效應。這些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成就學生一生的夢想。
精心籌劃“五節(jié)三儀”。學校積極開展“超市型”社團活動,有組織地對藝術、體育特長生進行發(fā)掘、培養(yǎng)。統(tǒng)籌安排、精心準備“五節(jié)三儀”系列活動?!拔骞?jié)”,即讀書節(jié)、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體育節(jié)、勞動節(jié);“三儀”,即入學儀式、青春儀式、畢業(yè)壯行儀式。教育需要儀式感,“五節(jié)三儀”貫穿三年初中生活,形成體系,成為學生身心成長的一個個符號,成為學生一生難以忘懷的記憶。
學校是一個尚德、求真、向善、篤行、生美的地方。在有共同愿景、公正導向的秀夫校園里,在“秀夫文化”的浸潤下,師生們定然能夠攜手成就更好的彼此,綻放更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秀夫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