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領學生主動參與到單元學習中,突破傳統(tǒng)教學的桎梏,接受更為系統(tǒng)性的教育,從而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F階段,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教師要遵循整體教學理念,打破不同課時之間的界限,實現單元知識點之間的有效連接。本文先介紹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再詳細探討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初中英語教學優(yōu)化路徑。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初中英語;優(yōu)化
作者簡介:李爽(1982-),女,山東人,成都市鹽道街中學外語學校,中學一級教師 ,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
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路和觀念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師習慣于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極少給予學生針對性指導,也經常忽視學生英語能力和素養(yǎng)的培育。英語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發(fā)揮核心素養(yǎng)的統(tǒng)領作用,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必須加大英語教學改革的力度。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在實際教學時,要立足于單元整體,全面梳理初中英語教材各單元的知識內容,將單元內的所有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為課堂學習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一、單元整體教學概述
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單元整體教學是將一個單元或者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整合到多個活動任務中,教學形式更加靈活。單元整體教學以主題為線索,學生可獲得更多合作探究、交流互動的機會,從而豐富學習經歷和體驗,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所在,進而享受整個學習過程。單元整體教學的特征是整體性、綜合性和自主性。整體性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嚴絲合縫的,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工作的展開都強調整體,教師不僅會整體把握教材知識內容,還會深入分析不同單元或者章節(jié)的教學,精準把握課程內容之間的關聯性,使單元整體教學有序推進,引領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條件下不斷進步。新課標提出英語課程應圍繞核心素養(yǎng),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這充分體現了單元整體教學的綜合性。單元整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前者更突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教師遵循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設計的一切教學活動旨在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二、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單元整體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著促進作用。以往的英語課堂中,學生通常扮演著聽眾的角色,整個教學圍繞教師的思路展開,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并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由于存在灌輸式、填鴨式教學等情況,學生難以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于英語課堂,學習興趣大大削弱。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教學方式早已不再適用。這種情況下,有效落實單元整體教學就顯得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聯系不同單元或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針對不同單元或者章節(jié)的文本材料進行深入分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將所學的英語知識準確運用于語言實踐當中,通過反復訓練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英語應用能力,內化所學的英語知識,實現對知識的自主遷移,為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利于學生把握單元整體知識內容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英語知識進行全方位的把握和掌控,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構建英語知識體系。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英語教學活動主題是研究單篇課文,教師對知識點的教學是十分分散的,學生無法通過課堂學習聯系上下文進行歸納總結,學習效果不是特別顯著。而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教師會將原本碎片化的知識點以更為集中的形式呈現出來,帶領學生一起比較、整理、反思,從整體的角度把握所有知識點。不難看出,在初中英語課堂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會使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大大提升,也會使初中英語教學效果更加突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可以獲得滿滿的成就感,激發(fā)出更大的學習動力與熱情。
(三)有利于推進英語教學改革
基于單元整體探究的英語教學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和研究價值。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受到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桎梏,無法打破常規(guī)思路,課堂教學依然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教學內容也依然以課時為基本單位。新課改背景下,為促進高質量英語課堂的建構,教師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將碎片化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強化對主題意義的探究,不斷探尋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充分體現學科的育人價值,從根本上推進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是對傳統(tǒng)教學發(fā)起的挑戰(zhàn),是對傳統(tǒng)觀念進行的質疑和批判,廣大教師應順應時代發(fā)展趨勢,深度挖掘單元整體教學的多重功能,致力于開辟良好的教學改革路徑。
三、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分析教材,聚焦主題意義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以主題為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以單元的形式呈現課程內容。單元整體教學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現已被廣泛應用于教學實踐當中。為了提高初中英語整體教學水平,教師可以實施單元整體教學。課前準備工作是保證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在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開始之前,教師要深刻解讀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明確教學設計的整體思路和大致方向,為教學的開展做好鋪墊。為確保單元整體教學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精準把握教學內容的核心主旨,對教材進行全方位梳理,以此確定單元主題意義。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要充分利用備課環(huán)節(jié),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對單元知識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再結合實際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制訂英語教學方案,為教學的開展提供重要依據。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傳統(tǒng)教學設計的思路完全不同,因而教師必須及時轉變觀念,靈活地進行教學設計,還要充分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比如通過集體備課促進彼此間的深入交流,相互分享教育經驗,共同學習,借鑒,獲得更加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案。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為例。一般疑問句是這個單元的核心語法知識,在實際教學時,教師應將側重點放在一般疑問句的講解上,幫助學生掌握系動詞be+主語+表語、助動詞(be、have)+主語+動詞、動詞have+主語+賓語等多種句型。教師在梳理單元教材內容的時候,可以提取知識重難點,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之后,選取特定的主題或話題作為教學內容的核心,通過這個主題來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詞匯、語法、句型和語言技能??紤]到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和實際經驗相聯系,教師不妨以學生熟悉的情境為切入點,讓學生思考現實生活中如何表示自己的疑問、如何表達自己的好奇,將整個單元的語法知識點串聯起來并滲透于教學情境之中,突出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英語課的層次性和連貫性。教師可以利用中西方人士在表示疑問時語氣、措辭及態(tài)度等方面的差異,帶領學生了解主題背后的文化知識和社會意義,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基礎上使其形成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進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知識。
(二)梳理單元內容,優(yōu)化教學設計
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要研讀新課標的具體要求,以此為出發(fā)點對英語教學進行合理規(guī)劃和設計,擬訂更為健全的、完善的單元整體教學方案。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教師不能隨意處置教材中的碎片化知識,而是要思路清晰地組織和統(tǒng)籌知識點。教師可以以一個單元一個主題的學習為中心,從教材出發(fā)合理安排知識內容,致力于目標、教學、評價三位一體結構的形成。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學生認知發(fā)展水平及學習能力,厘清單元內各板塊內容,確定單元教學目標。目標是為單元整體教學服務的,因此設定的目標必須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不僅要使學生能通過若干課時的學習達成,還要保證教學目標能夠銜接彼此關聯、結構化的英語教學活動。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的教學為例。在全面梳理和研讀教材之后,教師可以從語言知識、學科技能以及情感目標等三個維度設定教學目標,依次為掌握與服裝有關的詞匯、短語、基礎語法,學會使用how much詢問服裝價格且能夠談論與服裝交易有關的話題,形成正確觀念并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在確定教學目標之后,教師便可以以此為依據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在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使用重點詞匯、熟練運用核心語法知識、嘗試分享觀點態(tài)度。這樣一來,單元整體教學的框架便更加完整、更加清晰,教師可以依照次序進行知識的講解,開展各項語言實踐活動,將單元整體教學觀念全面滲透于初中英語教學中。
(三)促進讀寫結合,強化遷移能力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自主實踐,不斷豐富經歷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以促進單元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效果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單一都會導致教學效率降低。在實際教學時,教師有必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地多讓學生思考和表達。讀與寫是英語課程的兩大重要板塊,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不可或缺。想要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就必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因而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寫作的機會,為學生提供表達和展示的空間,讓學生在積累語言知識和語言經驗的基礎上,實現有效遷移和運用。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與學生談論乘坐交通工具上下學的話題,與他們用how long、how far等句式進行情景對話,使學生一邊沉浸在真實的場景中,一邊進行語言知識的實踐運用,為升華教學主題,還可以讓學生思考哪些交通方式更環(huán)保,助其樹立環(huán)保意識。再如,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4“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一部電影為主題進行英語寫作,題目和詞數沒有限制,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讀寫結合并非簡單地將閱讀和寫作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教學,而是以閱讀為載體進行吸收、以寫作為載體進行表達的過程,讀與寫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學生需要結合課文和課外資料了解更多寫作技巧,將語言知識和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提高自身的整體寫作水平。
(四)設計有趣問題,發(fā)展思維能力
初中學生處于認知和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平時在講課的時候,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采取有效方法適時引導學生,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教師可以圍繞單元主題,設計一系列兼具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的問題,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初中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學生引領到更深層次的思維活動當中。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Read the listening conversation and guess how does Mary get to school.”。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提取有用信息,組織語言,進行歸納和概括。教師還可以提出“How does Liang Liang get to school everyday?”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對不同地區(qū)的交通環(huán)境進行對比,進而進行深刻的反思,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在準確把握中心思想之后,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通過交流和互動提高英語學習成效,單元整體教學水平也得以提升。
總之,單元整體教學思路比較清晰,教學效果也比較顯著,便于學生深刻理解和感知英語知識,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進而實現語言的建構和應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缺陷,廣大英語教師應當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引入全新的育人方式,通過單元整體教學來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技巧和學習方法奠定堅實的基礎。單元整體教學的開展對英語教學改革有著強烈的促進作用,為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整體水平,教師要秉持整體教學理念,探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實施路徑。
參考文獻:
[1]洪秀端.新課標視域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探究[J].成才之路,2023(21):93-96.
[2]趙霞.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3(11):69-71.
[3]李茹.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6):81-82.
[4]楊嬌.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3(2):31-36.
[5]張巖.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路徑分析[J].校園英語,2022(5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