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元整體教學是“以學生的認知素養(yǎng)為課程構建目標,以學生的價值提升為教育推動力,以教師的鼓勵和啟發(fā)為引導方式”三者融合的教學形式,具有模型化、層次化、生活化的教學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運用單元整體教學,能夠不斷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使數學課堂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形成完善的教育體系,最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文章先闡述了開展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性,然后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旨在為完善小學數學課堂提供借鑒.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指出,為實現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還要把握教學內容主線與相應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之間的關聯.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意識到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價值,立足“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設置單元關聯性問題串,并借助課后拓展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最后創(chuàng)設多元化單元評價體系,完善單元教學模式,進而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切實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益于教師整體把控教材,切實提高教學水平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適用性較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數學單元內容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設計過程中,用整體的思維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教學內容是很有必要的.通過研讀教材,教師發(fā)現在人教版的數學教材中,每個單元的知識點都有一定關聯性,因此教師把握單元脈絡,切實落實《新課標》對單元整體教學的要求.具體而言,就是教師統籌設計教學內容,把握單元整體框架,利用好有限的課堂時間,引導學生掌握單元整體框架,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相互關聯,切實提高教學水平.
(二)有益于深入理解教材內容,構建完整知識框架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實施單元整體教學,可以讓各個單元之間的目標形成有機的整體,從而實現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可干預、可評價、可參與.因此,教師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時,了解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將新、舊知識點以及其他學科的知識點進行有效鏈接,以此推動課內外整體發(fā)展,為學生構建完整知識框架,切實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有益于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單元整體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度探索和挖掘,形成完整知識框架.同時,教師在確定單元整體教學主題后,應細致研讀教材,從多個角度、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導,引導學生嘗試用多種手段解決問題,以此調動學生多元思維的發(fā)展.此外,運用單元整體教學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不斷強化遷移運用能力,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優(yōu)化單元整體教學策略,培養(yǎng)數學人才
1.創(chuàng)設趣味性單元教學環(huán)境,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
趣味性的單元教學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數學課堂中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切實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和重要性.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學生能夠理解的單元教學內容,并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將知識點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機串聯,體會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有效性,以此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以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課程為例,通過分析單元內容,教師發(fā)現本節(jié)課程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人民幣,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并通過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明白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能夠合理運用零花錢,知道如何愛護人民幣.在此教學目標下,教師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可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游戲場景,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游戲活動,帶入游戲角色.首先,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發(fā)布游戲任務:你的手中有10元錢,請同學們有序進入游戲超市自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看看誰買的東西最多.通過任務讓學生明確學習內容,完善學習框架.其次,在學生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在適當的時機引導學生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如一名學生在購買時對2元5角和2元5分的區(qū)別產生了困難,導致游戲過程不順利,對此教師可運用單元整體教學法,引導學生在整體觀念下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知識理解水平.而后,在學生基本完成游戲任務,并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自己所購買的物品,引導學生簡單說明購買物品的金額、換算方法以及最終價格,使課程內容與運算知識有效銜接.最后,教師借助單元整體教學法為學生總結單元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趣味性環(huán)境中提高對知識的掌握能力,以此調動學生參與數學課堂的積極性.
2.豐富數學課堂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單元整體學習需求
數學教材由于課時的限制,其所呈現的知識點數量有限,學生不能夠從中獲取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對此,教師可借助單元整體教學手段,根據單元內容為學生拓展教學資源,提高知識應用能力,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要積極為學生搜尋課外教學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其他途徑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在拓寬學生知識眼界、豐富數學資源的同時,滿足學生單元整體學習需求,最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以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單元為例,幾何課程作為小學階段的重要內容,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立體幾何能力有著提升作用.為切實豐富數學課堂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將本節(jié)課與美術學科相結合,鼓勵學生運用所學幾何圖形和想象力創(chuàng)設富有含義的圖形,使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加深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同時提高學生對數學課的喜愛程度.
將數學學科與美術學科相結合的教育形式,有效踐行了素質教育理念,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和單元整體教學的推動下逐漸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型人才,切實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設置關聯性單元問題串,落實思維能力培育目標
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情境中,自主挖掘數學知識,掌握單元知識規(guī)律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獲得豐富的知識儲備.基于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小學數學教學課程時,要依據單元整體教學理念為學生設置多元化的數學問題,著重保持問題串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切實體現數學教學對學生的培育價值.
以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因數與倍數”為例,本單元主要包含了:理解因數與倍數概念、掌握倍數特征、了解質數與合數、了解奇數與偶數這四個方面,目的是促進學生數感的提升,能夠找到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同時,教師還要遵循《新課標》要求,引導學生運用常見的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能合理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創(chuàng)設關聯性單元問題串時,要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依據,創(chuàng)設以下單元問題串與學習任務:
(8)30名同學要分成甲、乙兩隊,如果甲隊人數為奇數,乙隊人數為奇數還是偶數?如果甲隊人數為偶數呢?
在單元問題串的創(chuàng)設下,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設置單元整體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將課內外的知識進行有效鏈接,形成完整實施框架,并在學生作答和探究的過程中提高數學內涵,強化數學素養(yǎng).因此,學生教師所設置的單元問題串一方面能夠通過思考、運算、分析等方法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提高數學知識理解能力;另一方面,還能夠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落實思維能力培育目標.
(三)開展數學課后拓展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課后拓展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感知能力,拓寬學生的認識視野,讓學生在課后訓練中強化對單元整體知識的理解,延伸數學課堂知識內容.在課后拓展訓練中,教師要著重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協作互助等方式完成拓展作業(yè),使學生在提高數學知識理解能力、實踐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同時強化數學核心素養(yǎng),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協作能力,切實發(fā)揮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育人價值.
以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為例,時間是貫穿學生生活的重要知識點,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基于此,教師在布置課后拓展訓練內容時,不僅要囊括單元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還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踐化、生活化、創(chuàng)新化、趣味化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具體而言,教師在創(chuàng)設本單元的課后拓展訓練時,可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內容,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動手制作“一日作息表”將自己一天的生活時間進行詳細記錄,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時間,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后拓展訓練的積極性.同時,為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家長的輔助下拍攝視頻短片,將學生一天的生活情況記錄下來,形成完整的視頻內容,并在課堂時間與學生共同觀看,讓學生在詳細認知數學知識的同時學習他人在時間規(guī)劃上的優(yōu)點,以此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此種作業(yè)布置方法區(qū)別于傳統數學作業(yè)布置形式,使數學課堂的作業(yè)內容逐漸向著開放、創(chuàng)新的方向邁進,為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時間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設了必要條件.同時,家長的輔助和引導也為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做出了重要貢獻,使學生在家校共育模式中提高作業(yè)完成質量,切實提高綜合素養(yǎng).
(四)創(chuàng)設多元化單元評價體系,完善單元整體教學模式
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有效踐行《新課標》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數學整體教學的要求,不斷完善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模式,切實體現單元整體教學的合理性.一方面,學校管理人員要與教育部門共同發(fā)揮數學課堂的育人價值,形成多方數學課堂監(jiān)管體系,合力提高評價的實效性.同時,各個教育部門和學校教育監(jiān)管人員還要制訂完整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為教師創(chuàng)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內容提供指導.此外,學校教育管理人員還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研,形成科學的評價體系,汲取其他教師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逐漸完善自身教學水平,明確學生實際學情.
另一方面,學校教育管理人員要與本班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制訂評價條例,約束教師評價行為,將每位教師所整理的多元化單元評價體系作為評價教師的重要依據,以此提高教師評價質量.同時,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情況和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通過激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滿足感,使學生能夠正視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內容,從而在教師的鼓勵下堅定學習數學的信心.此外,教師還要著眼于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作業(yè)完整情況、課后小測成績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著重發(fā)展學生數學特長,并鼓勵學生通過互評、自評等方式,將學生也作為評價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切實完善單元整體教學評價體系,實現師生共同發(fā)展.
結 語
綜上所述,為切實凸顯小學數學課堂的育人價值,教師要明確培育目標,把握單元整體教學渠道.教師可首先明確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實施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性,其次優(yōu)化單元教學策略,培養(yǎng)數學人才,并通過創(chuàng)設單元教學環(huán)境、豐富數學課堂資源的方式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而后,教師要為學生設置單元關聯性問題串,開展課后拓展訓練,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楠秋.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探索[J].新課程導學,2023(36):67-70.
[2]李霞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優(yōu)化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34):77-79.
[3]蘇敏.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探究[J].智力,2023(30):84-87.
[4]湯樂蕓.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探究[J].智力,2023(25):116-119.
[5]左玉慧.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2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