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已經成為財政部門進行變革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任務之一。盡管在推動數字財政建設和轉型過程中會面臨著數字技術與人才缺口、標準和規(guī)范缺失、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薄弱、投資成本較大等困境,但財政數字化的變革對財政部門來說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數字財政既能適應數字經濟的需求,也能降低財政管理成本、實現財政管理的科學化和提升財政信息透明度。只有適應數字經濟發(fā)展的需求,完善數字財政建設的推進機制,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強技術研發(fā)、人才培養(yǎng)、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才能實現財政數字化建設與轉型的目標。
【關鍵詞】數字經濟;數字財政;建設;轉型
【中圖分類號】F810.2
一、引言與文獻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字時代的來臨為社會經濟發(fā)展帶來了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改變了傳統(tǒng)的經濟模式和財政管理方式,為財政的數字化建設和轉型提供了契機。
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已成為財政部門進行變革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任務,數字財政有利于提高財政部門的運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實現財政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一方面,伴隨著數字技術的發(fā)展,信息的傳遞和交流變得更加快捷,財政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更加高效和精準,同時大數據的推廣和應用使得社會各項經濟活動和政府運行管理產生了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為數字財政的建設和轉型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和支撐。另一方面,數字技術的發(fā)展為數字財政的建設提供了可行和高效的方案,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使得財政部門能夠作出科學和合理的決策,提高了財政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目前,關于數字財政方面的研究相對豐富,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探討數字財政轉型的意義、邏輯和對策。趙斌(2020)等認為數字財政對重塑財政理論和業(yè)務具有重要的作用,從理論、責任、核心要素以及統(tǒng)籌協調性四個方面分析了制約財政發(fā)展的因素,并以此提出了推進財政數字化轉型和發(fā)展的對策[ 1 ]。王婷婷(2024)從國外將數字工具與財政的數字化實踐相結合的經驗出發(fā),研究了各國在實踐中帶來的啟示與挑戰(zhàn),探討了我國進行數字財政建設的對策,提出要搭建框架和完善數字財政的理論和標準,同時要加強技術和數據風險的防范[2]??椎乱夂蛣⒑N。?022)從數字財政的困境入手,認為數據的采集、權責關系不清晰和制度不完善等是當前數據財政建設的問題,應從這些方面入手完善數字財政的建設體系[3]。王志剛(2021)從推進建設數字財政的原因入手,認為財政數字化轉型的目的就是要建設數字財政,并探討了建設數字財政的實踐要關注到預算管理一體化和財政大數據應用等方面[ 4 ]。二是研究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財政的發(fā)展與變化。許夢博和寇依(2023)分析了財政數字化轉型的起源、內涵與變化,總結了數字化轉型對于實現財政治理的現代化的作用[ 5 ]。王志剛和趙斌(2020)對比分析了數字財政和傳統(tǒng)財政的區(qū)別,認為建設數字財政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做好統(tǒng)籌和協同工作,處理好財政相關的六大關系[ 6 ]。鐵衛(wèi)和廖麗春(2024)從實證分析角度探討了如何實現數字經濟與財政可持續(xù)的協同發(fā)展[7],同時有研究認為數字經濟背景下提升財政可持續(xù)性的路徑之一就是完善數字財政的建設[ 8 ]。蔣曉婉(2021)從央行數字貨幣入手,分析其在推動財政數字化轉型中的難點,并得oJZRCQjWeBI9pLNqc7F0Rg==出對策建議[9]。黃國平和李婉溶(2022)也從數字貨幣入手,認為數字人民幣是推進數字財政建設的重要抓手[10]。楊慶(2023)關注到數字經濟下財政稅收治理的轉型,認為需要構建相適應的稅收治理體系,以助力實現稅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1 1 ]。三是從不同區(qū)域的視角分析地方數字財政的改革。謝易和等(2021)以廣東的數字財政為例分析了地方數字財政發(fā)展面臨的問題,認為發(fā)展數字財政應深化對數字化轉型內涵規(guī)律的認識[12]。亦有研究從數據應用層面和服務層面探討分析了山西省數字財政實現路徑[13]。綜上所述,這些成果不僅豐富了數字財政的具體內涵,也為研究數字財政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來源。本研究在此基礎上,將從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過程中的必要性、存在的困境入手,提出實現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對策建議。
二、數字財政的概念與內容
數字財政是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國內學者對數字財政進行了不同的界定。有學者認為,數字財政是以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推動公共服務為目標,利用財政大數據作為核心要素,通過數據與財政的深度融合,實現數字技術在傳統(tǒng)財政領域的應用[ 1 ]。也有學者認為,數字財政的目的是促進財政政策、收支、監(jiān)督管理活動的統(tǒng)一,是數字化作用于財政的全過程,包括財政業(yè)務的優(yōu)化和財政治理體系的創(chuàng)新等[2]。綜上所述,數字財政的內涵即實現財政業(yè)務的數字化應用,不僅包括利用財政數據、數字技術手段和財政業(yè)務的深入融合,還應該包括財政預算管理一體化、財政管理制度體系設計實施的改善、財政收支活動科學化等內容,目的是適應財政工作改革發(fā)展的要求,推進財政治理能力和體系的提升。
建設數字財政要對傳統(tǒng)財政的模式進行調整和轉型,數字財政的變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數字技術在財政領域的應用。數字技術是推動財政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財政部門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技術來收集、分析和利用財政數據,實現對財政預算、財務管理、稅收征管等方面的數字化管理和應用。其次,打通財政數據資源的流通與共享。數字財政的變革要求不同機構和部門之間實現財政數據的共享和整合,只有打通數據之間的壁壘,才能實現財政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財政決策的科學性。再次,電子支付與電子發(fā)票的使用。目前電子支付和電子發(fā)票已經成為財政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電子支付的應用能夠提高財政收入的透明度,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監(jiān)督和管理,有效識別和降低財政管理的風險。最后,信息安全與數據保護。數字財政在建設和轉型的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就是信息安全和數據保護,這意味著財政部門要關注到員工安全意識教育和培訓,建立健全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和保護機制,確保財政數據的安全。
三、推動數字財政發(fā)展的必要性
(一)數字經濟給財政帶來機遇和挑戰(zhàn)
數字經濟催生了一系列新興產業(yè)和商業(yè)模式,促進了經濟的快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是財政收入的增加。與此同時,數字經濟給財政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一方面,財政工作的內容和范圍日益擴大,提升政府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變得更加重要,需要推動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才能夠更好地適應數字經濟的需求,實現財政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另一方面,我國財政稅收工作也需要不斷完善。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資產的生產和交易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和隱蔽性,企業(yè)在數字經濟背景下為了減少納稅負擔,容易出現侵蝕稅基與轉移利潤的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財政工作的管理難度,因此,需要推動財政的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財政實現稅收管理的升級,在提升稅收效率的同時,避免國家損失稅收的收入。
(二)數字財政能夠實現財政管理科學化
傳統(tǒng)的財政管理模式下工作效率較低,容易出現錯誤,而數字財政利用數字技術手段,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通過財政數據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精準化管理,實現了財政、預算單位、企業(yè)、個人和銀行等部門之間業(yè)務流程的數據連通,改變了以往繁雜瑣碎的打印、蓋章、票據、對賬等工作。同時,通過對政務大數據和財政數據的分析和預測,能夠為政府的決策提供支持,提升財政管理的科學性和決策的準確性。
(三)數字財政有利于提升財政信息透明度
在數字經濟時代,人們對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務能力和效率的要求越來越高。數字財政建設有利于降低財政風險,提升財政信息的開放度,減少財政收支中的尋租和腐敗行為,增強財政資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同時,數字財政通過建立電子政務系統(tǒng)和在線服務平臺,實現政府與民眾的互動與溝通,不僅推動政府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公共服務,也促進了政府的廉潔治理和發(fā)揮公眾監(jiān)督的作用。
(四)數字財政是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路徑之一
數字財政能夠有效降低政府活動與財政運行管理中產生的各類有形與無形的成本,尤其在決策、交易、人工、資金、物料、時間等方面大幅降低了財政運行的成本。例如,在政府采購方面,政府采購數字化轉型能夠簡化招標采購流程和審批時間,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降低采購成本和交易成本,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及建設廉潔型政府的重要途徑;在轉移支付方面,數字財政為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提供了數據支撐,從政策、項目、資金和服務對象等方面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顯著提升財政資金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四、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困境
(一)數字技術與人才缺口較大
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建立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充足的技術人才基礎上。一方面,我國內陸和西部地區(qū),由于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對落后,難以吸引到技術人才,導致在數字技術、數據分析和應用方面的人才比較匱乏,技術門檻較高。另一方面,我國財政部門的人員在數字時代的素質和意識上還存在一定的欠缺,這對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強相關培訓,提高財政人員的數字化素養(yǎng)和意識。因此,如何解決技術門檻和人才缺口成為數字財政建設和轉型的困境之一。
(二)缺乏數字財政標準和規(guī)范
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需要明確的標準和規(guī)范來指導,但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數字財政標準體系。這將導致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財政部門在數字化轉型中存在標準不統(tǒng)一、規(guī)范缺失的情況,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效果無法得到有效衡量和評估。二是不同部門和單位在數據管理和共享方面存在著不同的標準和要求,導致數據無法互通共享,形成了數據孤島。這不僅增加了財政工作的難度,也限制了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進程。三是標準和規(guī)范的缺失可能導致政府無法有效核算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和效益,從而使得政府在推進轉型的過程中無法做出科學有效的決策。
(三)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薄弱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進步在增加經濟活動的便捷性與高效性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安全風險。在我國信息技術發(fā)展過程中,信息安全和數據隱私保護方面還相對薄弱,數字財政涉及大量的財政數據和個人信息,如果安全措施不夠完善,就有可能造成數據泄露和信息丟失的風險。因此,財政部門是否具備較強的技術能力和手段,完善數據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是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數字化轉型需要投資成本
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和設備投入,這意味著數字化轉型需要投資成本,并且這種成本所帶來的效益需要一定的建設周期才能顯現。一方面,我國目前財政壓力較大,投入數字財政的建設和轉型的資金有限。另一方面,隨著數字技術的發(fā)展與更新,數字財政建設也需要不斷跟進,迭代更新系統(tǒng),并且日常維護也會產生一定成本。因此,數字化轉型不僅需要政府具備一定的信息化和數字化能力,還需要在建設前期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這要求地方政府能夠統(tǒng)籌考慮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財政資金使用方案。
五、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對策
(一)完善數字財政的推進機制
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需要有強有力的推進機制。第一,要有政策支持和頂層設計。政府應當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和推進計劃,完善財政數字化轉型發(fā)展的頂層設計,明確推動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具體目標和路徑。第二,建立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組織機構,明確實施部門的責任和權力,加強對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評估與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問題和弊端,提出改進意見,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第三,推動數字財政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建設。建立完善的數字財政標準體系,明確各項指標和要求,指導所轄單位的財政部門開展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工作。同時,加強數字財政標準與規(guī)范的宣傳和培訓,提升財政人員的標準意識和遵循標準的能力。
(二)加大數字財政的支持力度
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需要政府的重視、資金的投入與支持。第一,財政部門應加大對數字財政建設的財力投入,提高數字財政建設的資金保障和支持力度。第二,統(tǒng)籌兼顧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制定合理的財政資金使用策略,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第三,向其他地區(qū)開展的數字財政建設工作學習,借鑒成功的經驗以提升建設的成效。目前,在我國經濟水平發(fā)展較高的地區(qū)已經有了明顯的成效。例如,廣東省在推進數字財政建設過程中,始終將數字財政擺在重要位置,建設成果顯著,在預算管理業(yè)務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系統(tǒng)開發(fā)、系統(tǒng)功能應用方面實現了突破,因此成為推動數字財政建設的標桿,也為其他地區(qū)的發(fā)展提供了經驗。與此同時,浙江省財政的數字化發(fā)展也實現了成功的轉型,其構建的“政采云”“浙里繳費”“浙里辦票”等多個跨應用場景實現了財政業(yè)務數字化,為助力財政全面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此外,政府也可以參與到國際數字財政的合作與交流活動中,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合作,共同推進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
(三)加強技術研發(fā)和人才培養(yǎng)
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的核心是數字技術的研發(fā)與應用,關鍵是人才的支持與保障。第一,政府應主動地引導和推動數字技術的應用,制定有利于技術研發(fā)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政策,加強對數字技術的研究和開發(fā),提高數字技術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應用水平。第二,應完善引才的措施,建立激勵和獎勵機制,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從事數字財政工作,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潛能,不僅要引進人才還要能留得住人才。第三,加強數字財政人才的培養(yǎng)和后備隊伍建設,加大對數字財政人才的培訓和教育力度,提供相應的培訓機會和平臺,提高人才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水平,培養(yǎng)一支適應數字時代發(fā)展需求的專業(yè)后備隊伍,為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提供可持續(xù)的人才儲備。
(四)加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過程中,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非常重要的,這關系到財政管理運行的有效性、財政系統(tǒng)的可持續(xù)性以及是否滿足納稅人對隱私保護的需求。因此,在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過程中,應加強數字安全技術的研發(fā)與應用,構建數字安全體系,對重點數據資源實施保護,提高數字財政系統(tǒng)的抗風險能力。同時,還要平衡數據共享與數據隱私之間的關系,政府應完善信息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加強監(jiān)督和管理,建立統(tǒng)一的數據管理和共享機制,明確數據共享的范圍和權限,強化不同部門和單位之間的協作與溝通,在保障數字財政系統(tǒng)的安全運行的同時,實施對數字財政系統(tǒng)和數據的安全監(jiān)控和防護,保護財政數據和個人信息的安全。
六、結語
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然選擇。通過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可以推動我國財政管理向數字化和智能化方向發(fā)展,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本文通過分析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探討了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必要性,同時分析了當前推動數字財政建設和轉型存在的困境和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和建議,包括加強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的推進機制、加大對數字財政建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強技術研發(fā)和人才培養(yǎng)、加強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等方面。與此同時,數字財政建設與轉型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明確目標和步驟,制定詳細的數字財政建設和轉型計劃,做到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協調和循序漸進。希望這些對策和建議能夠為數字財政的建設與轉型提供參考,推動數字財政的快速發(fā)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趙斌,陳成天,孫倩.數字財政:轉型制約因素與全面數字化對策[J].地方財政研究,2020(10):4-11.
[2]王婷婷.數字財政的發(fā)展邏輯、國際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當代財經,2024(02):29-41.
[3]孔德意,劉海巍.數字財政建設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22(05):41-45.
[4]王志剛.數字財政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財政科學,2021(11):41-46.
[5]許夢博,寇依.數字財政研究進展與展望[J].財會研究,2023(08):17-24.
[6]王志剛,趙斌.數字財政助推國家治理現代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57(03):150-158.
[7]鐵衛(wèi),廖麗春.數字經濟與財政可持續(xù)性協同發(fā)展研究[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4,37(01):105-118.
[8]楊彩虹,梁宏志.數字經濟與地方財政可持續(xù)性——基于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qū)的準自然實驗[J].財經論叢,2024(05):39-48.
[9]蔣曉婉.央行數字貨幣與財政數字化轉型[J].武漢金融,2021(01):62-66.
[10]黃國平,李婉溶.數字人民幣促進數字財政建設和財政數字化轉型[J].財政研究,2022(02):29-43.
[11]楊慶.數字時代稅收治理轉型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稅收經濟研究,2023,28(01):1-6.
[12]謝易和,許家瑜,許航敏.數字財政:地方實踐、理論辨析及轉型思考[J].地方財政研究,2021(04):14-21.
[13]山西省財政廳國庫處.“數字時代”背景下我省財政數字化轉型路徑探究[J].山西財稅,2021(12):19-21.
[14]韓亞品.數字經濟生態(tài)發(fā)展現狀及趨勢前瞻[J].國際商務財會,2023,No.427(01):11-18.
責編: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