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評價水膠體減壓貼用于預防使用呼吸機患兒面部壓瘡護理中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就診于我院的80例使用呼吸機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和B組,各40例。A組給予水膠體減壓貼護理,B組給予常規(guī)紗布敷料護理,比較兩組面部壓瘡發(fā)生率、面部不適感評分、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結果 組面部壓瘡發(fā)生率較B組低(P<0.05);A組面部不適感評分均較B組低(P<0.05);A組治療依從性較B組高(P<0.05);A組使用呼吸機患兒家長滿意度較B組高(P<0.05)。結論 水膠體減壓貼可有效降低呼吸機輔助呼吸患兒面部壓瘡發(fā)生風險,減輕患兒面部不適感,提高治療依從性和家長滿意度,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面部壓瘡;呼吸機輔助呼吸;水膠體減壓貼;面部不適;治療依從性
無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具有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已廣泛用于兒科重癥病房中,可改善患兒通氣功能、降低患兒病死風險。但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期間,要利用面罩緊扣患者口鼻,從而增加患兒面部皮膚壓力,久而久之局部皮膚受損,進而生成壓瘡[1]。使用呼吸機患兒出現壓瘡后,可加重局部不適感,甚至降低患兒對使用呼吸機治療的依從性。此外,面部壓瘡引發(fā)不適感后,患兒不自覺活動可降低面罩貼合度,進而影響呼吸機治療效果[2]。因此,預防呼吸機導致的面部壓瘡,提高呼吸機輔助呼吸患兒治療依從性仍為臨床研究熱點。水膠體減壓貼護理能夠提高呼吸機輔助呼吸患兒舒適度,降低面部壓瘡發(fā)生率,適用于面部壓瘡預防性護理[3]。本研究選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8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觀察水膠體減壓貼預防呼吸機輔助呼吸患兒面部壓瘡的效果。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于我院就診的8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A組和B組,各40例。A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14歲,平均年齡(10.69±1.64)歲。B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14歲,平均年齡(10.69±1.64)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預計生存期≥3個月;生命體征平穩(wěn);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接受機械通氣治療,且呼吸機累計用時>10 h。
排除標準:臟器衰竭;過敏體質;有皮膚過敏史;面部皮膚受損。
1.3 方法
1.3.1 A組給予水膠體減壓貼護理
將減壓貼置于鼻面部皮膚與面罩間,剪裁水膠體減壓貼,使其呈三角形,并將口鼻從減壓貼中間漏出,基于患兒鼻面皮膚面積確定減壓貼大小,減壓貼更換頻率為每周2次,日常檢查時若發(fā)現減壓貼污染或潮濕,立即更換。
護理方案如下:科學選擇面罩,基于患兒鼻形、鼻面面積選擇鼻面罩。指導患兒自主佩戴鼻面罩,護士輔助患兒固定頭帶,盡可能減少漏氣量,以固定后鼻面罩邊緣可插入1指為宜。此外,護士固定頭帶操作時,注意保護雙耳、顴骨,必要時利用紗布對上述位置頭帶進行包裹。貼敷面罩壓迫區(qū)域,利用減壓貼降低面罩壓迫力,既可提升患兒舒適性,又可促使面罩與鼻面皮膚緊密貼合,有利于減少漏氣。此外,減壓貼可將面罩內多余水分吸除,有利于維持表皮干燥。避免面罩移位,定期觀察減壓貼是否移位,若出現移位或外觀變化,立即更換?;诨純号浜隙?、病情變化調節(jié)參數,逐漸遞增通氣壓力,以患兒可耐受為宜。維持呼吸道暢通,避免分水器較鼻面部高或管道彎折,觀察患兒呼吸道分泌情況,若出現痰液,及時給予吸痰護理,必要時遵醫(yī)囑霧化祛痰治療?;谑褂煤粑鼨C治療患兒病情波動,每隔2 h放松頭帶10 min,定期減壓;若病情平穩(wěn),可輔以間歇性鼻導管吸氧干預,并在間歇吸氧期間為患兒按摩鼻面皮膚。使用呼吸機治療患兒多合并呼吸衰竭,存在CO2問題,可刺激皮膚發(fā)汗,導致面罩內累積大量濕氣,進而增加壓瘡風險,因此要重視患兒面部皮膚清潔工作。每日清潔2次,維持面部干燥。做好患兒心理護理,治療期間詢問患兒感受,盡可能滿足患兒合理需求,提高治療依從性。
1.3.2 B組給予紗布敷料護理
重疊6層無菌紗布自制敷料,將敷料置于患兒鼻面部皮膚與面罩間,剪裁敷料至三角形,將口鼻從敷料中間漏出,基于患兒鼻面皮膚面積確定敷料大小,更換頻率為每周2次,日常檢查時若發(fā)現敷料污染或潮濕,立即更換。維持口鼻區(qū)域皮膚干燥,結合患兒耐受度調節(jié)面罩松緊度,基于患兒需求提供常規(guī)護理服務。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壓瘡發(fā)生情況:Ⅰ期,即淤血紅潤期,口鼻區(qū)皮膚完整,且面罩下皮膚松軟、無缺損,解除面罩30 min后,皮膚無壓紅;Ⅱ期,即炎性浸潤期,口鼻區(qū)域表皮受損或合并真皮缺損,觀察傷口呈粉紅色,且局部潰瘍面未腐爛;Ⅲ期,即淺度潰瘍期,口鼻區(qū)出現大面積水皰,面罩下皮膚破潰,觀察傷口可見脂肪、腐肉,但未見肌肉、肌腱;Ⅳ期,即壞死潰瘍期,面罩下皮膚壞死組織累及肌肉層、真皮層,觀察傷口可見肌腱、骨,且合并竇道。(2)比較兩組面部不適感情況:采用3分法評估患兒皮膚壓紅、皮膚潮濕、皮膚壓痛、皮膚灼熱等不適感指標,分數高則面部不適感重。(3)比較兩組治療依從性:患兒能夠配合完成呼吸機治療,無恐懼情緒,且未出現掙扎、哭鬧行為,判定為依從;患兒需在家長或醫(yī)務人員安撫下完成呼吸機治療,出現輕度恐懼情緒、抵抗行為,判定為基本依從;患兒哭鬧不止、持續(xù)掙扎,不配合呼吸機治療,記不依從。依從+基本依從=總依從。(4)比較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量表評估,由家長對護理人員服務態(tài)度、儀表、操作技能等進行評估,包括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滿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壓瘡發(fā)生情況比較
A組壓瘡發(fā)生率為10.00%,低于B組的37.5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面部不適感評分比較
A組護理后,皮膚壓紅、皮膚潮濕、皮膚壓痛、皮膚灼熱等不適感指標評分均低于B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A組治療依從性為97.50%,高于B組的82.50%(P<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比較
A組患兒家長滿意度為97.50%,高于B組的85.00%(P<0.05)。見表4。
3討論
呼吸機通氣治療期間,面罩長期壓迫骨突出處,可影響局部血運,增加壓瘡風險,如下頜、額頭、鼻梁等突出區(qū)域為壓瘡高發(fā)區(qū)[4~5]。面罩密閉空間,可增加局部皮膚出汗量,導致呼吸道濕氣聚集在面罩區(qū)域,而潮濕環(huán)境下壓瘡風險更高。此外,潮濕刺激可增加患兒不適感,降低患兒呼吸機治療依從性,不利于原發(fā)疾病轉歸,因此要重視使用呼吸機患兒護理干預。常規(guī)無菌紗布敷料護理,無黏性,存在滑脫問題,整體減壓效果不佳。新型敷料水膠體減壓貼含親水顆粒,吸收液體后可生成水凝膠,可保護新生肉芽、促進皮膚代謝。此外,水膠體減壓貼存在黏性,可提高面罩密封性,且不會與傷口組織發(fā)生化學反應,使用安全性高;還可降低面罩與口鼻區(qū)皮膚壓力,保護面部皮膚組織。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壓瘡發(fā)生率低于B組(P<0.05);A組皮膚壓紅、皮膚潮濕、皮膚壓痛、皮膚灼熱等不適感指標評分均低于B組(P<0.05)。提示水膠體減壓貼能夠增強局部皮膚舒適度,還可降低面部壓瘡發(fā)生率。水膠體減壓貼可維持局部神經末梢濕潤度,保護面部皮膚組織,還可減輕外界刺激至面部皮膚疼痛度,增強患兒舒適度。此外,水膠體減壓貼具有易固定、易移除特征,方便護士更換敷料,且更換期間對鄰近組織無損傷,安全性高,具有透明特征,有利于護士直接觀察面罩下皮膚情況,該減壓貼易裁剪質地柔軟,由多個1 cm2格子構成,可結合患兒實際需求裁剪;具有防水、透氣特征,能夠阻止微生物直接接觸皮膚,降低局部細菌滋生量。此外,A組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高于B組
(P<0.05)。提示水膠體減壓貼的使用可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
綜上所述,水膠體減壓貼可有效降低呼吸機輔助呼吸患兒面部壓瘡發(fā)生風險,減輕患兒面部不適感,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淑平.壓瘡護理小組干預策略對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氣管插管患兒面部壓瘡風險及家屬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1):2009-2011.
[2]鄧秋雯.水膠體敷料預防呼吸機機械通氣患兒面部壓瘡的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1,28(4):130-131.
[3]唐秀云,任青青,李紀紅.新型水膠體敷料吸液與持粘性影響分析及兒童臨床應用護理比較[J].粘接,2023,50(8):87-90.
[4]李艷紅.“雙十字”型水膠體敷料聯合新型鼻塞在早產兒經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3,21(31):60-62.
[5]王淑立.水膠體敷料在新生兒經鼻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醫(yī)藥衛(wèi)生,2022(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