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呈現(xiàn)出話語內(nèi)容時代化、話語方式互動化、話語場域媒體化的積極發(fā)展態(tài)勢,同時存在話語轉換能力不足、話語表達力效不夠和話語感染力度不強等現(xiàn)實問題?!傲暿秸Z言”具有飽含歷史深邃感的用典,善用民間流傳的俗語格言,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體現(xiàn)了政治引領力、思想穿透力、深情感染力、平易親和力等獨特魅力,對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創(chuàng)新提供了啟示。高校輔導員要用足讀書與閱世的功夫、深入感知了解工作對象、在實踐鍛煉中增長智慧才干,推進工作話語表達體系的創(chuàng)新。
關鍵詞:“習式語言”;話語表達體系;輔導員工作;啟示
一、引言
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不僅取決于工作方式,也取決于話語體系,既要關注“如何做”,還應重視“如何說”。但在現(xiàn)實中,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中存在引領力、感染力和親和力不足的問題,如何用語言的藝術助力輔導員的育人工作藝術,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是高校輔導員面臨的新挑戰(zhàn)。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中以獨具魅力和風格的語言闡釋新思想、傳遞新理念,既引經(jīng)據(jù)典又與時俱進,既貼近大眾又言淺意深,深得人民群眾喜愛,將其稱為“習式語言”。“習式語言”具備強烈的政治引領力、思想穿透力、深情感染力和平易親和力,其鮮明特色為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體系優(yōu)化提供生動范本。
二、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的現(xiàn)狀
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實現(xiàn)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雙向互動的有力推手。目前,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呈現(xiàn)出話語內(nèi)容時代化、話語方式互動化、話語場域媒體化的積極發(fā)展態(tài)勢,但實際中也存在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引領力、感染力與親和力不足的問題。
(一)積極的發(fā)展態(tài)勢
1.話語內(nèi)容時代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反映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發(fā)展狀況,與一定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等層面的發(fā)展同頻共振,具備較強的適應性。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以聚焦“革命的政治教育”為話語內(nèi)容;改革開放時期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以服務“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為話語內(nèi)容;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以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話語內(nèi)容;新時代以來,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話語內(nèi)容。由此可見,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內(nèi)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只有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發(fā)展狀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才能最大程度發(fā)揮思政教育話語的應有作用。
2.話語方式互動化。輔導員工作話語體系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以“工作話語”為交流媒介對大學生開展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必須與教育客體的發(fā)展實際相契合。改革開放以來,“深入到學生中去,通過談心、咨詢等活動,指導他們處理好在學習、成才、擇業(yè)、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問題”[1]成為教育趨勢,對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時代以來,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方式逐步由單向式轉向交互式,面向廣大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傳導,且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度漸趨增強。實踐證明,輔導員工作話語方式愈加貼近學生實際,趨于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雙向溝通,以“互動化”為內(nèi)核的話語方式則愈發(fā)凸顯。
3.話語場域媒體化。在新時代復雜的語境中,媒介平臺的技術升級促進了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的傳播活力提升,其傳播形態(tài)呈現(xiàn)“點對點”“點對多”“多對多”的態(tài)勢。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場域也由課內(nèi)課外走向線上線下的融合,微信、微博、QQ等聊天工具在輔導員工作中的作用愈加顯著。如果將實際的主題班會、就業(yè)指導、談心談話等思政教育話語算作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的“實相”,那么以網(wǎng)絡媒介為載體的微博、微信、貼吧、論壇等網(wǎng)絡話語則為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的“虛相”?!皩嵪唷迸c“虛相”的結合使得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環(huán)境日益豐富多彩,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紙質(zhì)媒介、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向全媒體時代的轉變,這也為研究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提供了全新視角,更為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的優(yōu)化提供了契機。
(二)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1.話語體系引領力有待增強。影響話語體系引領力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輔導員專業(yè)背景各異,多數(shù)輔導員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及相關專業(yè)畢業(yè),且所學專業(yè)與所帶學生專業(yè)吻合度不高。部分輔導員在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時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成了單純的“傳聲筒”“播放器”。在講解政策文件、傳達會議精神時未能聯(lián)系學生實際情況,僅僅負責上傳下達、貫徹落實,缺乏思考的主動性和深度。另一方面,輔導員的業(yè)務能力有待提高。作為學生工作的專業(yè)人員,輔導員不僅需要成為學生工作的理論家,還需要身體力行,成為學生工作的實干家。然而在面對大量事務性工作時,部分年輕輔導員存在理論功底不夠、管理水平較低、工作方法老套,難與學生產(chǎn)生感情共鳴和有效溝通,易出現(xiàn)“大道理講不透、小道理講不清、歪道理批不倒”現(xiàn)象,其話語力量也日漸式微。
2.話語體系感染力有待提高。影響話語體系感染力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部分輔導員存在職業(yè)迷茫。在教育管理過程中,部分輔導員因缺少情感投入導致話語生硬、枯燥、乏味;另一方面,榜樣示范作用發(fā)揮不夠突出?!八枷胝谓逃ぷ髂繕说膶崿F(xiàn),一要靠真理的力量,二要靠人格的力量?!盵2]輔導員是大學生四年的引導者和陪伴者,工作內(nèi)容涉及班級管理、評獎評優(yōu)、黨員發(fā)展、第二課堂和就業(yè)指導等,其言行舉止等各個方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然而,部分輔導員未能以身作則,存在理論學習敷衍、工作態(tài)度懈怠、日常生活懶散等問題,榜樣示范作用難以發(fā)揮。
3.話語體系親和力有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zhì)是做人的工作,在開展教育活動時必須堅持用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工作話語,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部分輔導員工作話語體系還存在親和力不足的問題。從現(xiàn)實情況看,影響話語體系親和力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話語方式偏于政治化、理論化,缺乏生活氣息,故事化、生活化的話語方式運用不多,話語體系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另一方面,過分注重理論灌輸,忽視實踐育人的重要作用,且話語方式過于單一,生硬的理論灌輸和僵化的政治說教不接地氣,單向的“我講你聽”模式使學生難以產(chǎn)生思想上的認同感。
三、“習式語言”的魅力與風格
深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文章著作,深感“習式語言”具有強大的政治引領力、思想穿透力、深情感染力、平易親和力,有飽含歷史深邃感的古典詩文、民間流傳的俗語格言、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貼近群眾。
(一)“習式語言”的獨特魅力
1. 政治引領力。政治引領力是“習式語言”的第一重魅力。習近平總書記有的放矢,提綱挈領,不斷開辟治國理政新境界,充分展現(xiàn)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如強調(diào)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持之以恒,“老虎”要露頭就打,“蒼蠅”亂飛也要拍。強調(diào)全面依法治國要堅持抓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強調(diào)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穩(wěn)字當頭、穩(wěn)中求進”;強調(diào)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再如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國外‘卡脖子’問題”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中國夢接續(xù)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為“習式語言”的政治引領力提供了堅實的話語基礎。
2.思想穿透力。思想穿透力是“習式語言”的第二重魅力?!傲暿秸Z言”既立足于中國實際,又植根于歷史文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同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生動典范。習近平總書記既有深刻洞察力和敏銳判斷力,又有寬廣視野和遠見卓識;既有非凡的理論造詣,又能讓科學思想理論彰顯穿透力;既有強烈的歷史擔當和為民情懷,又有踐行時代使命的巨大政治勇氣。從梁家河到中南海,從躬耕基層到領航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守“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以鍥而不舍的學習精神博覽古今中外書籍,從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著作到諸子百家經(jīng)典,再到國外名著,與時俱進、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讓“習式語言”充滿思想穿透力,真正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到人民群眾心坎上。
3.深情感染力。深情感染力是“習式語言”的第三重魅力。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人民,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2012年11月15日,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對中外記者說:“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盵3]這段親切話語不僅傳遞出習近平總書記濃濃的為民深情,更溫暖了億萬人民群眾的心窩。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近平強調(diào):“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呵護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尊嚴?!盵4]字里行間透露著習近平總書記時刻牽掛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皶r時放心不下”和“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辦好”,是習近平總書記“愛民、敬民、為民”的重要體現(xiàn),也為“習式語言”增添了深情感染力。
4.平易親和力。平易親和力是“習式語言”的第四重魅力。習近平總書記善于用一些嘮嗑、拉家常似的聊天拉近距離、增進思想感情,話語平實樸素、平易近人、和諧親切,在不經(jīng)意間能夠教育人、引導人和感染人。習近平總書記曾以“大家好,讓大家久等了”的肯定式話語開場,用理解人、關心人的話語迅速取得聽眾信任。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演講時,一開口用“安寧哈西米嘎”打招呼,用“感姆撒哈米達”來結尾,另外,習近平總書記演講時還常以“足球迷”“俄羅斯文學粉”“陜西漢子”等極具個人色彩的細節(jié)盡現(xiàn)一個大國領袖的平易近人風采。習近平總書記常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言行舉止也極富親和力和感染力。比如,在與老百姓交流時,笑呵呵地說“你比我大,我叫你大姐”;走進南鑼鼓巷的雨兒胡同時,笑瞇瞇地說:“我來看一看老街坊”。習近平總書記還親切囑咐“年輕人不要總熬夜”,勉勵青年“要學會思考、善于分析、正確抉擇”等,這些樸實無華的話語讓人如沐春風,受益匪淺。
(二)“習式語言”的獨特風格
1.飽含歷史深邃感的用典。飽含歷史深邃感的用典是“習式語言”的獨有優(yōu)勢。習近平總書記以飽含歷史深邃感的用典將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為政方面,引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5]29,強調(diào)底線思維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略。敬民方面,引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5]19,著重強調(diào)人民群眾是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盀閷W之道,必本于思”[6]141,指出做學問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思考,不能淺嘗輒止、蜻蜓點水。外交方面,以“和羹之美,在于合異”[6]153深刻指出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需要求同存異、共建共贏??傊傲暿秸Z言”所呈現(xiàn)出的極富吸引力的話語形式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不斷推動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
2.善用民間流傳的俗語格言。善用民間流傳的俗語格言是“習式語言”的鮮明特色。俗語格言是人民群眾在長期勞動實踐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形成的,具有通俗易懂、耳熟能詳、深入淺出等特點。比如,在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時,引用“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7],指出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基于我國基本國情作出的時代抉擇。在會見新縣紅軍后代時,借用歇后語“吃水不忘掘井人”[8],囑托蘇區(qū)人民緬懷革命先烈,助推革命老區(qū)振興發(fā)展。談及干部隊伍建設,借用民諺“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9],引導廣大干部錘煉“寬肩膀”“鐵肩膀”,做到既政治硬,又本領硬。另外,習近平總書記還巧用網(wǎng)言網(wǎng)語如“為熱干面加油”“天使白”“志愿紅”等表達出抗疫期間向險而行和默默堅守的使命擔當。諸如此類以“接地氣”的“習式語言”讓“高大上”的治國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引起情感共鳴。
3.巧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巧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是“習式語言”的特有表達。比喻能使事物更加生動、形象、具體,能將抽象、枯燥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談及基層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把群眾意見比作“尺子”,指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將“群眾滿意”放在第一位置。談及治理城市,以“繡花”作喻,強調(diào)工作要精準施策。在作風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發(fā)揚“釘釘子精神”,強調(diào)真抓實干,以實現(xiàn)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轉化。在談共產(chǎn)黨員的信仰時,將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之“鈣”,指出精神上“缺鈣”,就會得“軟骨病”[10],闡釋了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指明了信仰缺失的影響及危害。談及政治生態(tài)建設時,用“方向盤”“安全帶”為喻,告誡黨員干部要嚴于律己,自覺做到穩(wěn)住心神、管住行為、守住清白。在青年教育方面,以“初升的朝陽”和“茁壯成長的小樹”為喻,強調(diào)了青年工作的戰(zhàn)略地位,指出教育青年、引導青年的重要意義。由此可見,“習式語言”所展現(xiàn)的生動趣味性,使得語言更具感召力和吸引力。
四、“習式語言”對創(chuàng)新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的啟示
“習式語言”深入人心,以引經(jīng)據(jù)典引得自然、善用俗文格言用得到位,巧用形象比喻比得生動為內(nèi)核,實現(xiàn)了“思想深”“語言美”和“語言魅力”“人格魅力”的高度統(tǒng)一,為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樹立了典范。高校輔導員要緊扣時代脈搏,用足讀書與閱世的功夫、深入感知了解工作對象、在實踐鍛煉中增長智慧才干,以實現(xiàn)工作話語表達體系優(yōu)化。
(一)用足讀書與閱世的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善用典故正是源于豐富的知識儲備,以精妙運用典故深入闡釋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論斷,以博古通今、洋為中用的話語方式“把透徹的思想講透徹、把鮮活的理論講鮮活”[11],彰顯出強大的、有說服力的思想精髓和真理力量。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體系既要植根中華優(yōu)秀文化沃土,以原汁原味的語言使得話語充滿生命力,又要辯證吸收外來文化中的有益養(yǎng)分以拓寬話語資源。因此,高校輔導員要用足讀書學習與閱世的功夫,注重自我提升,不斷增強話語體系引領力。一方面,主動研讀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原著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自覺學習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務和法律法規(guī)等,努力在掌握理論的科學體系、基本原理和精神實質(zhì)上下功夫,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學生管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另一方面,廣泛涉獵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典籍、歷史著作等,在融匯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拓展思維,在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中提升知識素養(yǎng)、增強綜合素質(zhì)、實現(xiàn)自我超越,為提高話語體系政治引領力打下堅實基礎。
(二)深入感知了解工作對象
習近平總書記平易近人、接地氣的語言風格對創(chuàng)新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具有指導意義。首先,貼近學生,走進學生。通過俯下身與學生平等溝通,回應學生困難,沉下心與學生深度對話,給予學生人文關懷。其次,立足于人本價值訴求,實現(xiàn)雙向互動。根據(jù)“00后”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背景以及其他需要,將“大道理”與“新鮮事”有機結合,給學生以思想啟迪和精神鼓舞;將“接地氣”與“有生氣”有機結合,提升話語吸引力;將“以情化人”與“以理服人”有機結合,增強話語感染力。最后,精準發(fā)力,因材施教?!懊恳簧鐣问胶退枷胄问蕉加兴厥獾拿芎吞厥獾谋举|(zhì)”[12],輔導員要善于運用不同質(zhì)的方法解決不同質(zhì)的矛盾,做到全面了解學生,科學管理學生,結合個性化需求因材施教,抓牢抓實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陣地,彰顯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獨特的底色與底氣。
(三)在實踐鍛煉中增長智慧才干
習近平總書記以長期扎根基層的歷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與深厚的為民情懷,堅持從人民群眾的生活中汲取創(chuàng)作養(yǎng)分。以此為指引,高校輔導員不僅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做到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首先,要練就“腳力”硬功夫。以“在路上”的精神狀態(tài)投身社會大熔爐中錘煉本領,深切感知時代變遷步伐之快,真切體驗社會競爭之激烈,在生動實踐中獲得話語靈感;深入群眾生活,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養(yǎng)分,認識民情,讓群眾話語和生活話語成為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中的鮮活素材。其次,要加強學術研究基本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時總結工作經(jīng)驗,形成工作案例或科研成果,不斷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與資源,實現(xiàn)科研與育人的良性互動。最后,要創(chuàng)新輔導員工作方法。堅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發(fā)展的眼光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如身體力行的榜樣示范教育、嚴管與厚愛并行、運用網(wǎng)絡載體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網(wǎng)絡育人工作、發(fā)揮故事育人功能等等,以此增強話語親和力。
五、結語
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使命,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導航員和引領者?!罢Z言是思想的外衣”,高校輔導員工作話語表達體系作為思想傳遞和價值引領的媒介和抓手,其話語內(nèi)容“如何說”、話語方式“如何做”、話語場域“如何選”是話語體系建構的基礎和關鍵,更是增強話語體系引領力、感染力、親和力的落腳點。高校輔導員應以“習式語言”為指引,通過用足讀書與閱世的功夫、深入感知了解工作對象、在實踐鍛煉中增長智慧才干,持續(xù)強化輔導員的話語運用能力、提升話語素養(yǎng),以增強職業(yè)能力和個人魅力。
參考文獻:
[1]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N]. 人民日報, 1994-09-09(3).
[2]龔志宏. 潤物細無聲: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無意識教育研究[M].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6: 128.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4.
[4]習近平. 在第七十六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 2021-09-21(1).
[5]人民日報評論部. 習近平用典: 第一輯[M].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8.
[6]人民日報評論部. 習近平用典: 第二輯[M].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8.
[7]習近平.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N]. 北京青年報, 2013-03-24(A3).
[8]習近平在河南考察時強調(diào)堅定信心埋頭苦干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N]. 人民日報, 2019-09-19(1).
[9]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diào): 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N]. 人民日報, 2018-01-06(1).
[10]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J]. 當代廣西, 2012(23): 62.
[11]習近平. 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J]. 求是,2023(7):4-13.
[12]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