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先來做一些自問自答——
如果是我自己,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我刷手機的時間會比平時多嗎?答案:會。
別人家的孩子假期花在電子屏幕上的時間會比平時多嗎?答案:會。
我的這個擔心多余嗎?答案:這是很多家長都會關心的普遍問題,正常,不多余。
我的孩子是完全過度使用手機,沉浸在娛樂世界里不能自拔嗎?答案:不是。
我希望孩子0時間使用手機嗎?答案:不是。
孩子背著我看手機、刷視頻是故意和我做對,是故意欺騙我、惹我生氣,是品質問題嗎?答案:不是。是他(她)想維持在我心中的好印象,不想讓我失望。
他(她)管不住自己刷手機是沒有自制力、沒有責任感嗎?答案:不是。是他(她)需要學習和體驗怎樣抵御誘惑。而這是需要時間培養(yǎng)的,需要有人幫助、引導、鼓勵。
這樣的自問自答之后,您對孩子在使用電子產品這個問題上的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雖然問題還沒有解決,但您已經對孩子的行為有了更多的接納空間。
那我們可以做什么呢?
提前和孩子一起做好假期時間規(guī)劃,內容包括學習方面、體育鍛煉方面、娛樂方面……把這些項目分攤到每一天的日程中,讓孩子對自己的時間有掌控感。
每天將關注到的孩子表現的細節(jié)反饋給他(她),清晰地描述你看到的孩子的點滴進步,并贊美他(她),激發(fā)他(她)的信心和成就感。
家長平時多花時間陪他(她)聊天、吐槽、八卦,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并告訴他(她),媽媽爸爸因為你而驕傲……讓孩子感受到與人有深度的鏈接。
創(chuàng)造積極、輕松的家庭氛圍,培養(yǎng)孩子對生活的熱情。
傳遞抵御住誘惑是一個難能可貴的能力的觀念,發(fā)現平時孩子做到的抵御住誘惑的經歷,比如:你沒有吃太多的垃圾食品,媽媽發(fā)現你有抵御誘惑的能力。
如果出現孩子總是需要更多的游戲時間或者每天不出房間、成天玩游戲,并且跟父母對抗的情況,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找原因:
游戲的時間是我們和孩子共同約定的,還是家長給孩子規(guī)定的?孩子對于使用時限的感受如何?
孩子的學習時間是共同約定的,還是家長規(guī)定的?他(她)的學習壓力太大嗎?
他(她)會經常感到沒意思、無聊、空虛、寂寞嗎?
家庭氣氛緊張嗎?
他(她)與同學和老師的關系好嗎?
他(她)在有困惑和壓力的時候都能得到誰的支持?
網絡是當下時代的必需,是孩子社交話題的一部分。越早訓練就能越快培養(yǎng)出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和能力。
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技巧,即便我們有時不能答應孩子的要求,但依然要讓他(她)感受到我們對他(她)的尊重。
未來,讓我們在養(yǎng)育孩子、成為更好自己的路上,一起加油!